一种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258518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包括:黄芪、苦参、女贞子、茯苓、旱莲草、蒲公英和甘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芪10%、苦参15%、女贞子20%、茯苓15%、旱莲草15%、蒲公英15%、甘草10%,该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为:将黄芪、苦参、女贞子、茯苓、旱莲草、蒲公英和甘草,自然干燥或60~65℃条件下烘48小时干燥,按上述重量比例称取各种成分,混合粉碎。采用本发明的配方有益效果在于:减缓了围产期奶牛的代谢应激,提高了奶牛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了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改善了牛奶品质。
【专利说明】一种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产期奶牛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围产期一般指产前2?3周(干奶后期)到产后2?3周(泌乳初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其饲养管理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奶牛的健康、泌乳量及养殖的经济效益。围产期奶牛经历着来自生理、内分泌、日粮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造成奶牛机体代谢应激,从而导致奶牛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奶牛产后易出现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等多种疾病。特别是有研究发现,围产期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显著高于泌乳期其他阶段,当奶牛乳腺发生炎症时,可造成泌乳期产奶量下降、牛奶中重要营养物质含量降低,同时牛奶品质下降。由此,围产期奶牛代谢紊乱引发的问题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0003]为此,已有诸多研究对围产期奶牛机体代谢机理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调控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管理、优化日粮营养配方以及研发围产期奶牛保健产品。目前,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奶牛围产期生产性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围产期奶牛代谢应激诱发的健康问题以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一直是困扰奶牛养殖业的重要问题,仍然未能取得好的进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该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改善围产期奶牛机体代谢应激,降低乳房炎及胎衣不下等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奶牛产奶量和牛奶品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包括黄芪、苦参、女贞子、茯苓、旱莲草、蒲公英和甘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芪10%、苦参15%、女贞子20%、茯苓15%、旱莲草15%、蒲公英15%、甘草10%。
[0006]一种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如下:
[0007]将黄芪、苦参、女贞子、茯苓、旱莲草、蒲公英和甘草,干燥,按重量比例称取各种成分,混合粉碎,过筛。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饲料添加剂配方仅由中草药构成,中草药主要由植物的根、茎、叶、果等组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草药含有多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甙类和挥发油类等,这些物质在动物机体内通过全面调整和充分发挥机体自身具有的免疫功能和适应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同时,中草药也属于植物,具有无残留、无抗药性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也可为解决动物生产中长期使用化学合成类制剂(激素、抗生素等)引起微生物耐药性增加、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0009]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配方补饲围产期奶牛,降低了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改善了围产期奶牛代谢应激、提高了奶牛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提高了产奶量和牛奶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
[0011](I)将黄芪、苦参、女贞子、茯苓、旱莲草、蒲公英和甘草,在60?65°C条件下烘干48小时。
[0012](2)按照重量百分比为:黄芪10%、苦参15%、女贞子20%、茯苓15%、旱莲草15%、蒲公英15%、甘草10%称取各种成分,混合粉碎。
[0013]实施例2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0014]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的功能测试实验:
[0015]1、试验目的
[0016]本试验旨在探讨上述饲料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代谢,产后奶牛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
[0017]2、材料和方法
[0018]2.1试验材料与分组
[0019]选择2?4胎,处于干奶后期(预产期14天)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6头,按照胎次、体重和预产期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头奶牛。
[0020]2.2试验产品
[0021]试验日粮分组
[0022]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0023]B组:试验一组,饲喂基础日粮+150g/d围产期奶牛饲料添加剂。
[0024]C组:试验二组,饲喂基础日粮+300g/d围产期奶牛饲料添加剂。
[0025]2.3试验处理
[0026]试验期共6周,其中第I周为预饲期,逐渐增加奶牛饲料添加剂剂量,达到目标饲喂量,后5周为正饲期。
[0027]试验期间每周采集一次牛奶、血液样品,其中牛奶50ml用于分析牛奶常规成分及体细胞数,血液9mL用于分离出血清检测常规生化指标。
[0028]2.4测定指标
[0029](I)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以及产奶量
[0030](2)奶牛乳成分分析
[0031](3)体细胞检测
[0032](4)血液常规指标
[0033]3、试验结果与分析
[0034](I)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以及产奶量的影响
[0035]从表I结果可知,对围产期奶牛补饲饲料添加剂对干物质采食量及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随着奶牛饲料添加剂饲喂量的增加,产奶量表现出一定升高的趋势,产奶量分别增加5.1%和10.6%。
[0036]表1、围产期奶牛饲料添加剂对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0037]
处理组项目---标准差尸值
ABC
干物质采食量,kg/d 18.42 17.55 18.50 0.57 0.39
产奶量,kg/d33.1 34.8 36.6 1.59 0.30
[0038]注:同行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显著水平为P
<0.05,极显著水平为P < 0.01。
[0039](2)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0040]乳中体细胞数是评价奶牛乳腺健康状况和牛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认为,乳中体细胞数大于50万奶牛则患隐性乳房炎,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奶牛饲料添加剂补饲量的增加,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分别下降62.7%和76.6%。对乳中乳脂、乳蛋白等营养指标没有显著的影响。
[0041]表2、奶牛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0042]
处理组项目---标准差P值
ABC
乳脂,%3.613.363.310.120.19
乳蛋白,%2.922.912.870.060.84
乳糖,%4.864.924.900.050.73
总固形物,%12.5912.2012.140.240.31
尿素氮,%9.268.778.910.600.83
体细胞数,万个/mL68.4a25.5b16.0b14.160.03
[0043]注:同行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显著水平为P
<0.05,极显著水平为P < 0.01。
[0044](3)对血液常规指标及产后疾病发生的影响
[0045]奶牛血液中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是监测围产期奶牛代谢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预测奶牛患乳房炎、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等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3结果可知:随着奶牛饲料添加剂饲喂量的增加,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 < 0.05),降低水平分别为29.0%和35.1%。对血清中其它常规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0046]表3、补饲奶牛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0047]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黄芪、苦参、女贞子、茯苓、旱莲草、蒲公英和甘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芪10%、苦参15%、女贞子20%、茯苓15%、旱莲草15%、蒲公英15%、甘草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黄芪、苦参、女贞子、茯苓、旱莲草、蒲公英和甘草,干燥,按重量比例称取各种成分,混合粉碎,过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的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芪、苦参、女贞子、茯苓、旱莲草、蒲公英和甘草自然干燥或60?65°C条件下烘48小时干燥。
【文档编号】A23K1/16GK104171366SQ20141031540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杨永新, 赵小伟, 程广龙, 黄冬维, 赵辉玲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