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64803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柑桔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γ-萜品烯、α-蒎烯和芳樟醇,将配制好的组合物置入透明塑料诱虫瓶中,盖上瓶盖,在诱虫瓶外喷上粘虫胶制粘虫瓶,将粘虫瓶挂到柑桔木虱的寄主植物上用于诱捕并粘附柑桔木虱,所述组合物在柑桔木虱密度高的情况下诱集数量可提高49.3倍,在柑桔木虱密度低时诱集数量也可提高5.17倍,其诱集效果显著,可用于防治和预测柑桔木虱,同时预防由其传播的柑桔黄龙病。
【专利说明】-种用于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柑桔病虫害防治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 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柑桔木ciiri ( Kuwayama)是柑桔类新梢期的主要害虫,也是柑桔 最主要的病害-柑桔黄龙病的唯一传播媒介。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柑桔产业最危险的传染性 病害,由于国内外尚未找到防治此病害的有效方法,在生产上只能通过防治媒介昆虫以防 止其传播。目前对柑桔木虱主要采取化学防治,即在每次新梢抽发期大量喷洒化学农药,但 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农药残留、刺激次要害虫爆发、抗药性产生等 问题,影响柑桔的安全生产,最终降低柑桔的经济价值。
[0003] 柑桔木虱具有趋嫩、趋黄性,现有技术中利用黄板诱集柑桔木虱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其效果仍不显著,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方法诱集柑桔木虱来防或预测预报柑桔黄龙病则 显得尤其重要。
[0004] 植物次生物质是由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生的,在植物对其天敌包括害虫的防御中起 重要作用,发明人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感染黄龙病黄化的柑桔嫩梢对其吸引效果显著增强, 本发明试图从柑桔感染黄龙病后挥发的次生代谢物中寻找到吸引柑桔木虱的有效成分配 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黄板诱集柑桔木虱所存在的效果 不显著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高效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物。
[0006]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的使用方法。
[0007]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柑桔木虱中的应用。
[0008]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Y -萜品烯和芳樟醇。
[0009] 优选地,上述组合物中Y-萜品烯和芳樟醇的体积比为2 :3,余量为液体石蜡溶 液,更优选地,所述Y-萜品烯和芳樟醇的含量分别为20 ul/mL、30 ul/mL。
[0010] 柑桔木虱依赖嗅觉及视觉来定位取食方向,其寄主具有独特的挥发性气味,能起 到引诱柑桔木虱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寄主植物气味的诱集作用来防治柑桔木虱,不仅可 以减少人工合成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显著减少害虫的抗药性, 是害虫生态控制策略中很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方法。
[0011] 柑桔的挥发性次生代谢物质有酯类、醛类、倍半萜烯、丁酸乙酯等,感染黄龙病后 挥发物成分有改变,有研究表明:有症状的病树嫩梢挥发物种中,Y-萜品烯、α-萜品油烯 的含量比正常嫩梢分别高1320%和62%,芳樟醇含量高356%,其中芳樟醇可能与柑桔木虱喜 好新梢有关,因此可以用含芳樟醇的物质引诱柑桔木虱,但昆虫由于性别不同,在气味识别 器官的构造和数量上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其对不同气味物质的识别及趋性反应的 差异,虽然感病后的柑桔嫩梢中有多个物质含量比正常柑桔嫩梢中相应物质的含量升高很 多,但并非含量升高的物质就能引诱柑桔木虱, 申请人:前期研究了柑桔多种挥发性次生代 谢物质,发现其中仅有一些物质能够用来高效引诱柑桔木虱。
[0012] 发明人在所公开的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柑桔嫩梢中所存在的多种挥发性物质进 行引诱柑桔木虱的实验,发现将Y-萜品烯和芳樟醇进行混配所得到的组合物,比单用芳 樟醇引诱柑桔木虱的效果显著。特别的,当Y-萜品烯和芳樟醇的体积比为2 :3时,其引诱 柑桔木虱的数量是单用芳樟醇引诱柑桔木虱数量的6. 6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上述组合物还包括α-菔烯,即将Y-萜品烯、芳樟 醇和α-菔烯以一定的比例配合形成的组合物;所述Υ-萜品烯、α-菔烯和芳樟醇的体积 比为2 :8 :3,所述Y-萜品烯、α -菔烯和芳樟醇的含量分别为2?20 ul/mL、8?80 ul/ mL、3?30 ul/mL,余量为液体石蜡溶液。
[0013] 提供上述任意一种用于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即将配制好的组合物 ImL滴到棉花载体上,置入透明塑料诱虫瓶中,盖上瓶盖,所述瓶盖与瓶口之间有透气孔,然 后在诱虫瓶外围均匀地喷上一层透明或黄色粘虫胶,分别制成透明粘虫瓶或黄色粘虫瓶, 用于粘附诱捕到的柑桔木虱。将粘虫瓶挂到柑桔木虱的寄主植物上,粘虫瓶与寄主植物等 高或略低于寄主高度。
[0014] 提供上述任意一种组合物在防治柑桔木虱中的应用。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在柑桔木虱密度高的情况 下诱集数量可提高49. 3倍,在柑桔木虱密度低时诱集数量也可提高5. 17倍,其诱集效果显 著,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高效诱集柑桔木虱,提高柑桔木虱的防治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不同诱剂在九里香上对柑桔木虱的诱集效果;其中配方1为Y -萜品烯(20 ul/ml)+ α-菔烯(80 ul/ml)+芳樟醇(30 ul/ml)配制而成的液体石蜡溶液;配方2为 Y-萜品烯(2 ul/ml)+ α-菔烯(8 ul/ml) +芳樟醇(3ul/ml)配制而成的液体石蜡溶液; 配方3为Y-萜品烯(20 ul/ml)+芳樟醇(30 ul/ml)配制而成的液体石蜡溶液;图中柱 上方小写字母不同表示经方差分析,透明粘虫瓶虫数在〇. 01水平差异显著;大写字母不同 表不黄色粘虫瓶虫数在〇. 01水平差异显著; 图2为不同诱剂在沙糖桔上对柑桔木虱的诱集效果;其中配方1为Y-萜品烯(20 Ul/ ml)+ α-菔烯(80 ul/ml)+芳樟醇(30 ul/ml)配制而成的液体石蜡溶液;配方2为Y-萜 品烯(2 ul/ml)+ α-菔烯(8 ul/ml) +芳樟醇(3ul/ml)配制而成的液体石蜡溶液;配方3 为Y-萜品烯(20 ul/ml)+芳樟醇(30 ul/ml)配制而成的液体石蜡溶液;图中柱上方小 写字母不同表示经方差分析,透明粘虫瓶虫数在〇. 01水平差异显著;大写字母不同表示黄 色粘虫瓶虫数在0. 01水平差异显著; 图3为粘虫瓶诱集柑桔木虱的效果图;其中图A为透明粘虫瓶,图B为黄色粘虫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描述。下述所使用的实验方法若无特殊说 明,均为本【技术领域】现有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配料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通过商业 途径可得到的配料或材料。
[0018] 实施例1 诱剂I :50 ul/mL芳香樟,余量为液体石蜡溶液。
[0019] 诱剂2 :30 ul/mL芳香樟、20 ul/mL Y-萜品烯,余量为液体石蜡溶液。
[0020] 将上述两种诱剂用在九里香上检测对柑桔木虱的诱剂效果,所述实验方法为:配 制好的诱剂1和诱剂2 (对照为等量的液体石蜡溶液)分别取ImL滴到棉花载体上,置入透 明塑料诱虫瓶中,盖上瓶盖,所述瓶盖与瓶口之间有透气孔,然后在诱虫瓶外围均匀地喷上 一层透明或黄色粘虫胶,分别制成透明粘虫瓶或黄色粘虫瓶,用于粘附诱捕到的柑桔木虱。 将粘虫瓶挂到九里香上,挂瓶与寄主植物等高。检测结果如表1 :

【权利要求】
1. 一种引诱柑桔木虱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萜品烯和芳樟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萜品烯和芳樟醇的体积比为 2 :3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α-菔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萜品烯、α-菔烯和芳樟醇的 体积比为2 :8 :3。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γ-萜品烯在所述组合物中的 含量为2?20 ul/mL。
6. 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配制好的组合物置入 透明塑料诱虫瓶中,盖上瓶盖,在诱虫瓶外喷上粘虫胶制成粘虫瓶,将粘虫瓶挂到柑桔木虱 的寄主植物上用于诱捕并粘附柑桔木虱。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配制好的组合物滴到棉花载体上, 置入透明的塑料诱虫瓶中,盖上瓶盖,所述瓶盖与瓶口之间有透气孔,在塑料诱虫瓶外喷上 粘虫胶制成粘虫瓶,将粘虫瓶挂到柑桔木虱的寄主植物上,所述粘虫瓶与寄主植物等高或 略低于寄主植物的高度。
8. 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组合物在防治柑桔木虱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N27/00GK104222078SQ20141044512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岑伊静, 杨玉枝, 徐长宝, 曾丽霞, 乌天宇, 王妍晶, 黄金萍 申请人:华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