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974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前刀刃口、施肥管、输种管、布种盒、种床整备器等,用于免耕和宽种带播种机完成等高位播种作业。前刀刃口与施肥管焊接成一体,作业过程中土壤向两侧位移,开出种沟进行深施肥;三通输种管中间隔开,实现两侧独立宽幅播种;布种盒和种床整备器紧随施肥管前进,布种盒下方设置对称布置的M型种床整备器,呈尖角形式,底面的散种板设置弹射凸起。工作时,由布种盒两侧底部的M型种床整备器,将地表不平整的沟底加以整平,形成宽幅簸箕型的沟截面的平面,同时种子由三通输种管下落到布种盒,经过散射板反复弹射均匀落到平整的种床上,实现等高位均匀播种。
【专利说明】一种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在保护性耕作和黄淮海地区小麦宽幅作业中使用的一种小 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免耕播种技术是关 键,保护性耕作体系推广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具有性能完善、质量可靠的免耕播种机,与 保护性耕作技术相同,小麦宽幅种植的关键也是小麦宽幅播种机。免耕播种机及小麦宽幅 播种机与普通播种机相比,除了要求有较好的防堵性能外,对形成种床、影响播种质量的土 壤工作部件一开沟器,也有特殊的要求。当前采用最多的是种带旋耕播种机,宽幅播种也 大多采用种带旋耕,其开沟器基本上都是输种头,没有开沟作用,是依靠旋耕机开出的沟进 行播种,旋耕机自身具有旋耕沟底不平整的缺点,加之在宽于单个旋耕刀作业宽度的种带 内播撒种子,更引起播种深度极为不均匀,深浅差距较大,严重影响播种作业质量,造成出 苗时间相差很大,据考查,播深相差在1?7cm,个别有10cm,出苗时间相差一般在1?5天 不等,有些情况下因为播种过深,还会造成出苗困难,甚至出不了苗的极端现象,已经成为 影响这两种播种方式推广的瓶颈问题。另外,还有播种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 响到作物的最终产量,迫切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以上缺陷、同时实现小麦宽幅等高均匀播种的小 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 沟器,包括前刀刃口、施肥管、输种管、布种盒、种床整备器等,可用于免耕播种机和宽种带 播种机等采用旋耕形式依次完成旋耕、防堵、开沟、施肥、播种和覆土等作业的情况。施肥管 与前刀刃口焊接成一体,窄肥沟铲翼及犁铧构成前刀刃口,作业过程中犁铧入土,土壤在窄 肥沟铲翼作用下向两侧位移,开出肥沟进行深施肥,施肥之后土壤回落,覆盖肥料;播种与 种床整平装置包括三通输种管、布种盒和种床整备器等,三通输种管中间隔开实现两侧独 立播种,三通输种管与布种盒焊合成一体,实现两侧宽幅播种;布种盒下方两侧设置了对称 布置的M型种床整备器,呈尖角形式,布种盒和种床整备器的前面焊接在施肥管,紧随施肥 管,将土壤向两侧分开,可以减小前进阻力,布种盒底面是散种板,散种板上面设置了弹射 凸起。工作时,先由在布种盒两侧底部种床整备曲面设计的尖角形式的M型种床整备器,将 地表尤其是旋耕刀开出的不平整的沟底加以整平,形成宽幅簸箕型的沟截面的平面上,同 时由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由输种管道输送到三通输种管里,下落到布种盒底面散种板的弹射 凸起上,再二次弹跳到布种盒顶面的散射板进行二次散射,经散射后向周围均匀散开分布, 再经反复弹射,落到由种床整备曲面整备的平整种床上,实现了等高位均匀播种。
[0005] 具备以上结构特点的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所具有的优点如下:深施 肥结构减少了入土阻力,同时保证施肥深度适应种子生长,为其提供充分的养分;布种盒和 种床整备器的前面焊接在施肥管,紧随施肥管,可以减小前进阻力,而且避免秸杆和杂草的 缠绕和堵塞;播种结构所设计的种盒两侧底部尖角形式的M型空间曲面种床整备器,可以 有效的将旋耕刀开出的沟底加以整平,种床平整为种子的等高位播种做好充足准备;底翼 采用了平截面,三角式,设计合理,它能够挤压沟槽内两侧的土壤,开出底面平整的宽幅簸 箕型种沟,可保证种子落在等高度平面的种床上;采用旋耕机配套作业时,在开沟器前下方 已经有一部分被旋耕刀抛起的土壤回落到地表,种床整备器在整备种床时,有一部分疏松 的土壤位于种床表面的下方和两侧,因此在种子落下的地方的下方、宽沟两侧的土壤是疏 松的,加上后面覆盖上的土壤也是疏松的,如此营造了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的良好种床,良 好的种床解决了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的问题,保证了播种深度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播种 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正视图; 图2为本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布种盒顶部I-I剖视图; 图3为本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仰视图; 图4为本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开沟后沟形与播种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中所示:1.施肥管,2.三通输种管,3.布种盒,4.种床整备器,5.窄肥沟铲翼,6.犁 铧,7.过渡翼,8.散种板。
[0008] 前刀刃口由窄肥沟铲翼(5)、犁铧(6)与过渡翼(7)组成,施肥管(1)合适深度进行 施肥,提供充分营养,有利于种子出苗。
[0009] 三通输种管(2)与布种盒(3)可呈一定角度配置,即布种盒(2)与地面呈20°? 80°,以便于布种盒(3)顺利布种,播种深度0?60mm,施肥深度0?150mm,种肥前后间隔 0?90mm,种肥上下间隔0?90mm,有利于调节装置适应不同的播种要求。
[0010] 布种盒(3)下方两侧设置了对称布置的M型种床整备器(4),种床整备器(4)呈尖 角形状,夹角10°?70°,两组对称分布,间距0?120mm,工作底面水平,将土壤少量向 中间推送,大部分向两侧分开,整平宽度80?200mm,确保整平种床的效果,达到种床平整, 播深一致。
[0011] 种床整备曲面是由以

【权利要求】
1. 一种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包括施肥管(I ),三通输种管(2),布种盒 (3),种床整备器(4),窄肥沟铲翼(5),犁铧(6),过渡翼(7),散种板(8)等,其特征是,可用 于免耕播种机和宽种带播种机等采用旋耕形式依次完成旋耕、防堵、开沟、施肥、播种和覆 土等作业的情况;施肥管(1)与前刀刃口焊接成一体,窄肥沟铲翼(5 )及犁铧(6 )构成前刀 刃口,作业过程中犁铧(6)入土,土壤在窄肥沟铲翼(5)作用下向两侧位移,开出肥沟进行 深施肥,施肥之后土壤回落,覆盖肥料;播种与种床整平装置包括三通输种管(2)、布种盒 (3 )和种床整备器(4)等,三通输种管(2 )中间隔开实现两侧独立播种,三通输种管(2 )与布 种盒(3)焊合成一体,实现两侧宽幅播种;布种盒(3)下方两侧设置了对称布置的M型种床 整备器(4),呈尖角形式,布种盒(3)和种床整备器(4)的前面焊接在施肥管,紧随施肥管, 将土壤向两侧分开,可以减小前进阻力,布种盒(3)底面是散种板(8),散种板(8)上面设置 了弹射凸起;工作时,先由在布种盒(3)两侧底部种床整备曲面设计的尖角式的种床整备 器(4),将地表尤其是旋耕刀开出的不平整的沟底加以整平,形成宽幅簸箕型的沟截面的平 面上,同时由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由输种管道输送到三通输种管(2)里,下落到布种盒(3)底 面散种板(8)的弹射凸起上,再二次弹跳到布种盒(2)顶面的散射板进行二次散射,经散射 后向周围均匀散开分布,再经反复弹射,落到由种床整备曲面整备的平整种床上,实现了等 高位均匀播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其特征是:三通输种 管(2)与布种盒(3)可呈一定角度配置,即布种盒(2)与地面呈20°?80°,以便于布种盒 (3)顺利布种,播种深度0?60mm,施肥深度0?150mm,种肥前后间隔0?90mm,种肥上下 间隔0?90_,利于调节装置,适应不同的播种要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其特征是:布种盒(3) 下方两侧设置了对称布置的M型种床整备器(4),种床整备器(4)呈尖角形状,夹角10°? 70°,两组对称分布,间距0?120_,工作底面水平,将土壤少量向中间推送,大部分向两 侧分开,整平宽度80?200mm,确保整平种床的效果,达到种床平整,播深一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深施肥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其特征是:种床整备 曲面是由以" y = -9.-6^-..6.?5 +0..000?4 -0...0033P + G_0].65x2 +0._87761+0...0192 "为代表的一族五阶 曲线光滑连接形成的。
【文档编号】A01C5/06GK104335736SQ201410542022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其昀, 程修沛, 贾晓东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