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梨杂交种子出苗率的简便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梨杂交种子出苗率的方法:核心技术是种子处理,即沙藏+(-1℃~0℃)低温层积处理。播种前45d将种子浸入水浴锅中,温度控制在50~55℃,浸泡30min后用清水浸泡24h,捞出沥去余水,再将种子与河沙(含水50%)按1:5比例混合均匀,盛在周转箱中,再放入冰柜中,放入冰柜当日标记为第1d,将冰柜温度调控在6℃~7℃,第4d降至2℃~3℃,第7d后一直保持在-1℃~0℃。待早春土壤解冻后,从冰柜中取出周转箱(这里注意一定要使种子处理时间至少达45天或以上),放在室温下缓慢自然解冻即可。优点在于使出苗率提高20%以上,且出苗整齐一致;种子处理过程简单方便,节省劳力。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梨杂交种子出苗率的简便方法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梨杂交种子出苗率的简便方法。
[0002]【背景技术】:
梨栽培历史悠久,果实汁液丰富、酥脆爽口、综合品质优良。但随着水果市场产品的日益丰富,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梨内外品质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因此,培育新的优质梨品种是梨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杂交育种是目前梨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途经,育苗是杂交育种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关于杜梨、山梨、棠梨砧木种子播种试验报道较多,但针对梨杂交种子育苗技术却少有报道,《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刊登一篇“砀山酥梨杂交种子育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其中的种子处理温度较高,且处理时间不稳定,后期需人为不断调查种子尖端发白(即胚根生长)情况,依据种子尖端发白达80%时才能适时播种。
[0003]因此,反复试验,最终获得一种提高梨杂交种子出苗率的简便方法,即沙藏+(-1°C?0°C )极低温层积处理,优于以往论文提出的的沙藏+ (I°C?5°C )以上低温层积处理,更优于传统的利用冬季室外的自然低温沙藏层积处理,使出苗率提高20%以上。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提高梨杂交种子出苗率的简便方法,优点在于提高出苗率,使出苗率提高20%以上,且出苗整齐一致;种子处理过程简单方便,减少了种子处理后期需人工检查过程;提高播种时速度,节省劳力,在播种时不需人为仔细识别需将种子根朝下,小心轻放等。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梨杂交种子出苗率的简便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I)种子采集:9月份待杂交果实内种子充分成熟后,采回果实,逐个标记好,尽量集中堆放,厚度不超过30 cm,温度控制在35°C以下,使其腐烂变软;30 d后将果肉揉碎,取出种子,清水洗干净,装进尼龙种子袋放在室内或阴凉处晾干;去秕、去杂,选出饱满的种子;置于温度为0°C?20°C、空气相对湿度为50%?80%、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贮藏备用。
[0006](2)种子处理:即沙藏+ (-1°C?0°C)低温层积处理。于播种前45 d将种子浸入水浴锅中,温度控制在50?55°C,浸泡30 min后用清水浸泡24 h,捞出浙去余水,同时用清水将河沙冲洗干净,使河沙含水量达到50%左右,即手握沙成团,一触即散为适度,然后将种子与河沙按1:5的比例混合均匀,盛在干净的周转箱中,将周转箱放入冰柜中,于种子放入冰柜当日标记为第I d,将冰柜温度调控在6°C?TC,第4 d降至2°C?3°C,第7 d后一直保持在_1°C?0°C。待早春土壤解冻后,土壤墒情好时从冰柜中取出周转箱(这里注意一定要使种子处理至省达45天或以上),放在室温下缓慢自然解冻即可。
[0007](3)选地与整地:参照2009年发表于《安徽农业科学》的“砀山酥梨杂交种子育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内容执行。
[0008](4)播种:播种前可用激素浸泡种子,如GA、6_BA等,以提高出芽率及出芽势。
[0009]开沟条播。开沟时,用粗木棒将沟底扒平,并把沟内扒出来的土打碎,多余的土和杂物等搂出畦外;沟深2?3 cm,沟距40?50 cm ;人工均匀放好解冻后的种子,种子间距10?12 Cm,然后覆上约I Cm厚细土或河沙,寒冷干旱地区应稍深,温暖湿润地区应稍浅;最后,在畦面上覆盖草帘,草帘用棍棒交叉支撑,悬空于畦上方约2?5 cm,最后,一次性浇透水,注意水从草帘上缓慢浇,逐渐渗透。以后每隔一周从草帘上浇一次水。约20 d即可出苗,且出苗整齐一致。按以上方法,出苗率达95%以上。
[0010]与以往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按以上方法,提高出苗率,使出苗率提高20%以上,且出苗整齐一致;种子处理过程简单方便,减少了种子处理后期需人工检查过程;提高播种时速度,节省劳力,在播种时不需人为仔细识别需将种子根朝下,小心轻放等。
[0011]【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提高梨杂交种子出苗率的简便方法:
(I)种子采集:9月份待杂交果实内种子充分成熟后,采回果实,逐个标记好,尽量集中堆放,厚度不超过30 cm,温度控制在35°C以下,使其腐烂变软;30 d后将果肉揉碎,取出种子,清水洗干净,装进尼龙种子袋放在室内或阴凉处晾干;去秕、去杂,选出饱满的种子;置于温度为0°C?20°C、空气相对湿度为50%?80%、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贮藏备用。
[0012](2)种子处理:即沙藏+ (-1°C?0°C)低温层积处理。于播种前45 d将种子浸入水浴锅中,温度控制在50?55°C,浸泡30 min后用清水浸泡24 h,捞出浙去余水,同时用清水将河沙冲洗干净,使河沙含水量达到50%左右,即手握沙成团,一触即散为适度,然后将种子与河沙按1:5的比例混合均匀,盛在干净的周转箱中,将周转箱放入冰柜中,于种子放入冰柜当日标记为第I d,将冰柜温度调控在6°C?TC,第4 d降至2°C?3°C,第7 d后一直保持在_1°C?0°C。待早春土壤解冻后,土壤墒情好时从冰柜中取出周转箱(这里注意一定要使种子处理至省达45天或以上),放在室温下缓慢自然解冻即可。
[0013](3)选地与整地:参照2009年发表于《安徽农业科学》的“砀山酥梨杂交种子育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内容执行。
[0014](4)播种:播种前可用激素浸泡种子,如GA、6_BA等,以提高出芽率及出芽势。
[0015]开沟条播。开沟时,用粗木棒将沟底扒平,并把沟内扒出来的土打碎,多余的土和杂物等搂出畦外;沟深2?3 cm,沟距40?50 cm ;人工均匀放好解冻后的种子,种子间距10?12 cm,然后覆上约I cm厚细土或河沙,寒冷干旱地区应稍深,温暖湿润地区应稍浅;最后,在畦面上覆盖草帘,草帘用棍棒交叉支撑,悬空于畦上方约2?5 cm,最后,一次性浇透水,注意水从草帘上缓慢浇,逐渐渗透。以后每隔一周从草帘上浇一次水。约20 d即可出苗,且出苗整齐一致。
[0016]按以上方法,出苗率达95%以上。
[0017]上述实施例仅为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梨杂交种子出苗率的简便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种子采集:9月份待杂交果实内种子充分成熟后,采回果实,逐个标记好,尽量集中堆放,厚度不超过30 cm,温度控制在35°C以下,使其腐烂变软;30 d后将果肉揉碎,取出种子,清水洗干净,装进尼龙种子袋放在室内或阴凉处晾干;去秕、去杂,选出饱满的种子;置于温度为0?20°C、空气相对湿度为50%?80%、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贮藏备用。
2.种子处理:即沙藏+(_1°C?0°C)低温层积处理。
3.于播种前45d将种子浸入水浴锅中,温度控制在50?55°C,浸泡30 min后用清水浸泡24 h,捞出浙去余水,同时用清水将河沙冲洗干净,使河沙含水量达到50%左右,即手握沙成团,一触即散为适度,然后将种子与河沙按1:5的比例混合均匀,盛在干净的周转箱中,将周转箱放入冰柜中,于种子放入冰柜当日标记为第1 d,将冰柜温度调控在6°C?7°C,第4 d降至2°C?3°C,第7 d后一直保持在_1°C?0°C。
4.待早春土壤解冻后,土壤墒情好时从冰柜中取出周转箱(这里注意一定要使种子处理至省达45天或以上),放在室温下缓慢自然解冻即可。
5.选地与整地:参照2009年发表于《安徽农业科学》的“砀山酥梨(DangshanSulipear variety)杂交种子育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内容执行。
6.播种:播种前可用激素浸泡种子,如GA、6-BA等,以提高出芽率及出芽势。
7.开沟条播。
8.开沟时,用粗木棒将沟底扒平,并把沟内扒出来的土打碎,多余的土和杂物等搂出畦外;沟深2?3 cm,沟距40?50 cm ;人工均匀放好解冻后的种子,种子间距10?12 cm,然后覆上约1 cm厚细土或河沙,寒冷干旱地区应稍深,温暖湿润地区应稍浅;最后,在畦面上覆盖草帘,草帘用棍棒交叉支撑,悬空于畦上方约2?5 cm,最后,一次性浇透水,注意水从草帘上缓慢浇,逐渐渗透。
9.以后每隔一周从草帘上浇一次水。
10.约20d即可出苗,且出苗整齐一致。
11.按以上方法,出苗率达95%以上。
【文档编号】A01C1/00GK104365214SQ201410607535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徐义流, 张金云, 高正辉, 伊兴凯, 潘海发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