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6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包括:饵料投放罐,输料竖向主管,输料横向支管,中央控制器四个组成部分,所述饵料投放罐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作,在饵料投放罐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在饵料投放罐下端设置有加药口,在所述的饵料投放罐最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饵料投放罐最上端设置有密封推压板,密封推压板上连接有饵料输送压力器,本发明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能够减少饲料浪费,又能减低残饵料污染环境。
【专利说明】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当今社会正在向集约型社会转变,野生鱼类越来越少,为了提高水产利用率,人们采用鱼类混养方式,在同一水域中,同一养殖周期放养不同鱼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达到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同时,不同鱼类所摄取的食物性质不同,要针对不同鱼类,在水体深度不同位置,提供不同饵料,可以对鱼类进食提高促进作用,充分利用饵料,节约资源,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0003]而且传统投饵工作量大,耗费大量时间,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需要搬运饵料,并且人工一直现场加料,通过投饵机投出的饵料距离不够远,范围不够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能够按照鱼类食物搭配混养,利用鱼在水体内分层栖息,食物的差异来提高水体生产力,合理利用各种饵料,做到物尽其用,资源共享。
[0005]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包括:饵料投放罐,输料竖向主管,输料横向支管,中央控制器四个组成部分。
[0006]所述饵料投放罐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作,在饵料投放罐上端设置有进料口,用于饲料的投入,在饵料投放罐下端设置有加药口,加药口投入杀毒消菌药物,以便减少病害发生率,提升鱼类品质。在饵料投放罐两端设置有投放罐支架,起到在陆地上水平支撑作用,在所述的饵料投放罐最下端设置有出料口,用于排料和排出药物,在所述饵料投放罐最上端设置有密封推压板,密封推压板上连接有饵料输送压力器,饵料输送压力器为排出药物或者饵料提供水平动力,所述饵料输送压力器采用气压机形式,也可以采用油压机和液压机。
[0007]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了定时排出药物和饵料,在所述饵料投放罐下端出料口处设置有电磁控制阀门,便于饵料的定时排放。
[0008]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排料,在饵料投放罐内设置有旋转的搅拌叶,采用电动控制,搅拌叶在排料时,处于旋转状态。
[0009]输料竖向主管连接在饵料投放罐下端出料口处,输料竖向主管采用圆柱体结构,其长度根据水体深度设置,在输料竖向主管的横向连接处设置有三个输料横向支管,同时在输料竖向主管和三个输料横向支管连接处设置有三通电磁阀门,可以根据自动控制原理,实现饵料从竖向主管向横向支管的自动送料,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操作简单,实现精细化喂养。
[0010]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便于饵料排出,所述的输料竖向主管可以与水体竖向面倾斜一定角度,如30度角度为最好。
[0011]所述输料横向支管由三个水平并列的圆管组成,在所述的输料横向支管上方设置有浮子,下方设置有沉子,在浮子和沉子共同作用力下,便于输料横向支管的固定,同时在输料横向支管上设置有出料孔,饵料和药物通过出料孔排入到水中,便于鱼类摄食,满足科学养鱼中投饵要求,即“定时、定质、定量、定位”。
[0012]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出料孔处设置有过滤网,便于把较大颗粒的饵料回收,进一步的把较大颗粒饵料回收,较少饵料对池塘水质的污染。
[0013]所述中央控制器上设置有控制按钮,进一步控制饵料和药物的投放,节约饲料,节约人工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为了便于记录鱼每次的吃食量,采用中央控制器记录投饵量。采用可编程投饵,自动设定投饵时间长度和投饵次数。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能够减少饲料浪费,又能减低残饵料污染环境,同时投饵量精确,提高了养殖对象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避免了人工投饵用勺子抛洒饵料,人眼判断带来的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6]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包括:饵料投放罐,输料竖向主管,输料横向支管,中央控制器四个组成部分。
[0017]所述饵料投放罐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作,在饵料投放罐上端设置有进料口,用于饲料的投入,在饵料投放罐下端设置有加药口,加药口投入杀毒消菌药物,以便减少病害发生率,提升鱼类品质。在饵料投放罐两端设置有投放罐支架,起到在陆地上水平支撑作用,在所述的饵料投放罐最下端设置有出料口,用于排料和排出药物,在所述饵料投放罐最上端设置有密封推压板,密封推压板上连接有饵料输送压力器,饵料输送压力器为排出药物或者饵料提供水平动力,所述饵料输送压力器采用气压机形式,也可以采用油压机和液压机。
[0018]为了定时排出药物和饵料,在所述饵料投放罐下端出料口处设置有电磁控制阀门,便于惧料的定时排放。
[0019]输料竖向主管连接在饵料投放罐下端出料口处,输料竖向主管采用圆柱体结构,其长度根据水体深度设置,在输料竖向主管的横向连接处设置有三个输料横向支管,同时在输料竖向主管和三个输料横向支管连接处设置有三通电磁阀门,可以根据自动控制原理,实现饵料从竖向主管向横向支管的自动送料,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操作简单,实现精细化喂养。
[0020]为了便于饵料排出,所述的输料竖向主管可以与水体竖向面倾斜一定角度,如30度角度为最好。
[0021]所述输料横向支管由三个水平并列的圆管组成,在所述的输料横向支管上方设置有浮子,下方设置有沉子,在浮子和沉子共同作用力下,便于输料横向支管的固定,同时在输料横向支管上设置有出料孔,饵料和药物通过出料孔排入到水中,便于鱼类摄食,满足科学养鱼中投饵要求,即“定时、定质、定量、定位”。
[0022]在所述出料孔处设置有过滤网,便于把较大颗粒的饵料回收,进一步的把较大颗粒饵料回收,较少饵料对池塘水质的污染。
[0023]所述中央控制器上设置有控制按钮,进一步控制饵料和药物的投放,节约饲料,节约人工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为了便于记录鱼每次的吃食量,采用中央控制器记录投饵量。采用可编程投饵,自动设定投饵时间长度和投饵次数。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饵料投放罐,输料竖向主管,输料横向支管,中央控制器四个组成部分,所述饵料投放罐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作,在饵料投放罐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在饵料投放罐下端设置有加药口,加药口投入杀毒消菌药物,在饵料投放罐两端设置有投放罐支架,起到在陆地上水平支撑作用,在所述的饵料投放罐最下端设置有出料口,用于排料和排出药物,在所述饵料投放罐最上端设置有密封推压板,密封推压板上连接有饵料输送压力器,饵料输送压力器为排出药物或者饵料提供水平动力,所述饵料输送压力器采用气压机形式,也可以采用油压机和液压机,输料竖向主管连接在饵料投放罐下端出料口处,输料竖向主管采用圆柱体结构,其长度根据水体深度设置,在输料竖向主管的横向连接处设置有三个输料横向支管,同时在输料竖向主管和三个输料横向支管连接处设置有三通电磁阀门,所述输料横向支管由三个水平并列的圆管组成,在所述的输料横向支管上方设置有浮子,下方设置有沉子,在浮子和沉子共同作用力下,便于输料横向支管的固定,同时在输料横向支管上设置有出料孔,饵料和药物通过出料孔排入到水中,所述中央控制器上设置有控制按钮,同时为了便于记录鱼每次的吃食量,采用中央控制器记录投饵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定时排出药物和饵料,在所述饵料投放罐下端出料口处设置有电磁控制阀门,便于饵料的定时排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便于排料,在饵料投放罐内设置有旋转的搅拌叶,采用电动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混养自动投饵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便于饵料排出,所述的输料竖向主管与水体竖向面倾斜30度角度。
【文档编号】A01K61/02GK104472415SQ20141069411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高彩珍 申请人:苏州苏湘特种水产养殖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