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脱粒滚筒以及相应的联合收割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919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脱粒滚筒以及相应的联合收割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脱粒滚筒,该多功能脱粒滚筒包括用于驱动多功能脱粒滚筒旋转的驱动轴、与驱动轴相对固定地设置的定位幅板、沿着定位幅板的圆周方向设置并且其上设置有脱粒元件的多个脱粒元件支承杆件。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脱粒元件包括沿着脱粒元件支承杆件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用于对不同作物进行脱粒的至少两种脱粒元件,脱粒元件支承杆件能够旋转以切换用于脱粒作业的至少两种脱粒元件。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能够在不改变脱粒滚筒的整体结构和不更换脱粒滚筒的主要部件的情况下实现对不同作物的脱粒作业,从而提高脱粒滚筒的利用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收获成本。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联合收割机。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脱粒滚筒以及相应的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这种脱粒滚筒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0002]以下对本发明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0003]在现有的谷物联合收获技术中,全喂入联合收获机往往通过更换割台来实现不同作物的联合收获。但是由于几种大宗作物的脱粒技术路线不同,往往在更换割台后还是无法实现较优的最终收获效果,还需要更换专用的脱粒滚筒才能实现谷物的良好的脱粒作业。比如,对水稻进行脱粒时依靠脱粒滚筒的钉齿进行梳刷;而在对玉米进行脱粒时,为了保证低破碎率和低损失率,只能依靠纹杆对玉米进行柔性挤压和揉搓。
[0004]明显地,在收获比如如上所述的小麦和玉米时,如果采用同一台全喂入式联合收获机进行两种作物的收获,在仅更换割台的情况下将无法满足所需的收获需求,而现有技术中只能依靠更换滚筒来解决此类问题。但是,由于脱粒滚筒通过具有轴承座的轴承安装在滚筒前部安装座架与滚筒后部安装座架之间,脱粒滚筒的沿圆周方向的上半部分被脱粒滚筒室的上盖包围,下半部分被下喂入板和脱粒凹板包围,脱粒滚筒的后侧经由联轴器与传动齿轮箱或其他传动机构联接,脱粒滚筒的前部安装座架和后部安装座架分别与联合收获机的机体的侧壁联接。很明显的是,为了实现水稻和玉米(或其他作物)的良好的收获效果而不得不去更换脱粒滚筒,然而,如上所述,脱粒滚筒的拆卸和更换过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因此其更换极为不便。
[0005]另外,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沿同一脱粒滚筒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不同的脱粒元件。一般地,对于轴流滚筒而言,沿着从喂入侧到出草侧的方向分别布置喂入叶片、纹杆段或纹杆块、钉齿部分以及甩草板。布置不同的脱粒部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不同成熟度的作物的收获效果。但是这种技术仍然无法解决不同作物的广谱收获,当收获不同的作物时依然需要更换脱粒滚筒。
[0006]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收获不同的作物时需要更换脱粒滚筒的问题的联合收割机,由此使得同一台联合收割机能够方便地实现不同作物的收获。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出一种能够通过脱粒滚筒端部的翻转机构直接翻转脱粒滚筒外周所布置的脱粒元件的方式,便捷和快速地切换不同类型的脱粒元件以实现梳刷、挤压、柔搓等不同脱粒方式的脱粒滚筒,从而实现对不同作物的收获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并不需要更换整体的脱粒滚筒,从而大大地提高收获机的广谱收割能力,提高收获机的利用率,降低收获机的使用成本和劳动强度。
[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脱粒滚筒,该多功能脱粒滚筒包括用于驱动多功能脱粒滚筒旋转的驱动轴、与驱动轴相对固定地设置的定位幅板、沿着定位幅板的圆周方向设置并且其上设置有脱粒元件的多个脱粒元件支承杆件。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脱粒元件包括用于对不同作物进行脱粒的至少两种脱粒元件,至少两种脱粒元件沿着脱粒元件支承杆件的圆周方向设置,脱粒元件支承杆件能够旋转以切换用于脱粒作业的至少两种脱粒元件。
[0009]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能够在不改变脱粒滚筒的整体结构和不更换脱粒滚筒的主要部件的情况下实现对不同作物的脱粒作业,从而提高脱粒滚筒的利用率,并且由于不需要拆卸脱粒滚筒或者更换脱粒滚筒的部件,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脱粒滚筒而言,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收获成本。比如,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能够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上安装用于小麦或水稻的脱粒齿,同时安装用于对玉米进行脱粒的脱粒元件,通过两种脱粒元件的简单切换即可实现对不同作物的脱粒作业。
[0010]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优选的实施例,该多功能脱粒滚筒包括用于对脱粒元件支承杆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能够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处于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中,脱粒元件支承杆件相对固定地设置在定位幅板中,在解锁状态中,脱粒元件支承杆件能够在定位幅板中旋转。
[0011]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相对于定位幅板固定地定位的限位部件。
[0012]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限位部件是能够穿过设置在定位幅板中的第一定位孔和设置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中的第二定位孔的限位杆件。
[0013]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还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限位杆件运动的驱动机构。
[0014]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限位杆件的靠近脱粒滚筒的轴线的端部的锥形驱动件。
[0015]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锥形驱动件能够沿着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轴线方向运动。
[0016]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锥形驱动件包括小尺寸端部和大尺寸端部,当大尺寸端部抵靠限位杆件的靠近脱粒滚筒的轴线的端部时,限位杆件的另一端部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小尺寸端部抵靠限位杆件的靠近脱粒滚筒的轴线的端部时,限位杆件的另一端部仅穿过第一定位孔。
[0017]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还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定位幅板与限位杆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8]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复位弹簧抵靠在定位幅板与设置在限位杆件上的限位凸块之间。
[0019]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定位幅板的沿着脱粒滚筒的径向方向延伸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限位凸块并且限制限位凸块的运动极限位置的限位槽。
[0020]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脱粒滚筒的径向中心设置有沿着脱粒滚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轴将设置在每一个定位幅板处的驱动机构连接在一起。
[0021]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还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旋转轴的端部设置有沿着脱粒滚筒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转动手柄。
[0022]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脱粒滚筒的靠近转动手柄的端部设置有甩草筒。
[0023]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甩草筒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螺旋导向槽,转动手柄通过螺旋导向槽延伸到甩草筒的外部并且能够沿着螺旋导向槽运动。
[0024]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脱粒滚筒的中心处设置有沿着脱粒滚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管,轴管将锥形驱动件和旋转轴容纳其中。
[0025]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还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轴管的内径与锥形驱动件的大尺寸端部的外径相等,使得锥形驱动件的大尺寸端部配合在轴管内并且能够在轴管内滑动。
[0026]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的端部上形成有便于工具夹持的夹持部。
[0027]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夹持部设置成正多边形形状,比如可以为正六边形形状。
[0028]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脱粒元件包括围绕脱粒元件支承杆件间隔开180度设置的第一脱粒元件组和第二脱粒元件组。
[0029]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脱粒元件组为用于对水稻或小麦进行脱粒的脱粒钉齿。
[0030]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二脱粒元件组为用于对玉米进行脱粒的纹杆块以及用于分离经脱粒的玉米籽粒和杂质的分离杆齿。
[0031]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还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轴包括设置在脱粒滚筒的第一端部的前驱动轴和设置在脱粒滚筒的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的后驱动轴。
[003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
[0033]根据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与现有技术中的联合收割机相比,在不需要从联合收割机上拆卸脱粒滚筒以进行不同脱粒滚筒的更换的情况下,实现联合收割机的一机多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够大幅降低联合收割机的劳动强度和使用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0035]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立体图;
[0036]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纵向剖视图;
[0037]图3是图2中所示剖视图的部分A的放大图;以及
[0038]图4是图2中所示剖视图的部分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0040]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对不同作物进行脱粒的脱粒滚筒,根据本发明的脱粒滚筒能够通过简单的锁定结构实现脱粒元件的更替,从而实现对不同作物的脱粒和收获。类似地,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脱粒滚筒的联合收割机能够在不更换脱粒滚筒的情况下实现对多种谷物的收获。
[0041]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脱粒滚筒100,该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包括为滚筒提供动力的驱动轴、设置成与驱动轴一起旋转的脱粒元件支承杆件以及设置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上的脱粒元件。在根据本发明的脱粒滚筒100中,用于为滚筒提供动力的驱动轴包括前驱动轴I和后驱动轴17,前驱动轴I设置在脱粒滚筒100的第一端部,后驱动轴17设置在脱粒滚筒100的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可以通过前驱动轴I和后驱动轴17两者同时为脱粒滚筒100提供动力,也可以通过前驱动轴I和后驱动轴17中的任一者为脱粒滚筒100提供动力。
[0042]如图1和图2所示,前驱动轴I与前锥筒3固定地设置在一起,并且前锥筒3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形的喂入叶片4。当脱粒滚筒100在前驱动轴I和/或后驱动轴17的驱动下旋转时,与脱粒滚筒100 —起旋转的前锥筒3以及设置其上的喂入叶片4可以对从脱粒滚筒100的端部喂入的谷物起到推进的作用。前驱动轴I可以通过固定地设置在前锥筒3内的第一幅板2与前锥筒3固定地设置在一起。进一步地,为了使前驱动轴I与前锥筒3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可以在前驱动轴I的与第一幅板2接触的端部上固定地设置有固定端板1-1,如图1所示。固定端板1-1可以与前驱动轴I焊接在一起,也可以与前驱动轴I一体地形成。
[0043]沿着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幅板9,如图1所示,在整个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五个定位幅板9。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数量的定位幅板9。沿着定位幅板9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在多个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中的每一个上固定地设置有脱粒元件。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中,沿着定位幅板9的圆周方向设置的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能够在定位幅板9内围绕自身的旋转轴线转动,从而使得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能够以不同的圆周方向定位在定位幅板9上。
[0044]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的实施例,可以在多个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中每一个上设置至少两种脱粒元件。比如可以围绕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圆周均匀地设置三种脱粒元件,每一种脱粒元件之间沿着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圆周方向间隔开120度,或者在作业过程中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更多种脱粒元件。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的实施例中,围绕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设置有两种脱粒元件,即第一脱粒元件组和第二脱粒元件组,第一脱粒元件组和第二脱粒元件组分别用于对不同种类的谷物进行脱粒作业。第一脱粒元件组和第二脱粒元件组围绕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间隔开180度设置,从而使得在利用其中的一组脱粒元件组对谷物进行脱粒时,另一组脱粒元件组不对脱粒作业产生任何干涉。
[0045]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脱粒元件组为用于对水稻或小麦进行脱粒的脱粒钉齿6,第二脱粒元件组为用于对玉米进行脱粒的纹杆块7和用于分离经脱粒的玉米和秸杆等杂质的分离杆齿12。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沿着被脱粒谷物进入脱粒滚筒100内的方向,在脱粒滚筒100的前半部分上设置有脱粒钉齿6和纹杆块7,在脱粒滚筒100的后半部分上设置有脱粒钉齿6和分尚杆齿12。脱粒钉齿6与纹杆块7和分尚杆齿12沿着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圆周方向间隔开180度。也就是说,当利用脱粒钉齿6对收割的水稻或小麦进行脱粒时,纹杆块7和分离杆齿12则靠近多功能脱粒滚筒100的径向中心,从而不执行任何脱粒作业,并且不对脱粒作业产生任何干涉。即,此时脱粒钉齿6位于多功能脱粒滚筒100的径向外侧,用于对沿着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进入脱粒滚筒100内的谷物进行脱粒。
[0046]当需要利用第二脱粒元件组对另外的谷物进行脱粒时,比如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需要利用纹杆块7和分离杆齿12对玉米进行脱粒时,可以利用工具使每一个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旋转180度,从而使得水稻脱粒钉齿6位于脱粒滚筒100的径向内部,纹杆块7和分离杆齿12位于脱粒滚筒100的径向外部。当待脱粒的比如为玉米的谷物沿着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进入脱粒滚筒100内时,运动至纹杆块7处的玉米通过纹杆块7脱粒,脱粒后的混合有秸杆等杂质的玉米通过分离杆齿12进行分离操作,从而在后续作业中将玉米颗粒与杂质进行分离。
[0047]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脱粒滚筒100的实施例中,第一脱粒元件组和第二脱粒元件组一体地形成,即两者形成为一体件,并且固定地设置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上。当然,第一脱粒元件组和第二脱粒元件组也可以分别地制造,然后分别固定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当采用更多个脱粒元件组时,同样可以使多个脱粒元件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分别地形成各种脱粒元件,然后分别按照需要固定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上。
[0048]由于在对谷物进行脱粒的过程中,脱粒元件将受到相当大的阻力和摩擦力,因此,脱粒元件固定其上的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在脱粒滚筒100的作业过程中也将承受比较大的作用力。因此,在脱粒滚筒100的作业过程中,不仅需要使脱粒元件牢固地固定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上,而且需要将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牢固地固定在定位幅板9上。为了在脱粒过程中将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牢固地固定在定位幅板9上,并且当对不同类型的脱粒元件进行更换时能够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在定位幅板9内转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能够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处于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中,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相对固定地设置在定位幅板9中;在解锁状态中,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能够在定位幅板9中旋转。以下结合附图2-4对上述定位机构进行说明。
[0049]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相对于定位幅板9固定地定位的限位部件,在根据本发明的如图2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限位部件是穿过定位幅板9和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限位杆件10。限位杆件10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在锁定位置中,限位杆件10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与定位幅板9锁定在一起;在解锁位置中,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能够相对于定位幅板9旋转,从而通过调整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相对于定位幅板9的位置来变更用于脱粒的脱粒元件的位置,并利用相应的脱粒元件对相应的谷物进行脱粒作业。
[0050]限位杆件10沿着脱粒滚筒100的径向方向设置在定位幅板9内。在定位幅板9中设置有使限位杆件10穿过的第一定位孔T,同时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T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M0当需要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相对于定位幅板9固定时,第一定位孔T与第二定位孔M沿脱粒滚筒100的径向方向对齐,使得限位杆件10在穿过第一定位孔T后能够继续延伸穿过第二定位孔M。同时穿过定位幅板9中的第一定位孔T和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中的第二定位孔M的限位杆件10能够将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和定位幅板9相对固定地锁定在一起。
[0051]进一步地,为了使限位杆件1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设置有用于驱动限位杆件10运动的驱动机构。在根据本发明的如图2和4所示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的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第一端部Q的锥形驱动件V。当锥形驱动件V沿着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运动时,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能够抵靠在锥形驱动件V的锥形面上运动,从而使得限位杆件10能够沿着脱粒滚筒100的径向方向运动。如图4所示,锥形驱动件V具有使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靠近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小尺寸端部和使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远离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大尺寸端部。当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抵靠在锥形驱动件V的小尺寸端部时,限位杆件10位于最靠近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位置中,因此,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第二端部N脱离定位幅板9的第一定位孔T,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能够相对于定位幅板9转动。当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抵靠在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时,限位杆件10位于距离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最远的位置,此时,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第二端部N接合在定位幅板9的第一定位孔T内,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与定位幅板9相对固定地接合在一起。
[0052]由于在脱粒滚筒100的工作状态下,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与定位幅板9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中,因此需要限位杆件10与锥形驱动件V相对稳定地接合在一起。为此,在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的定位凹槽L,当限位杆件10抵靠在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上时,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刚好位于定位凹槽L内,从而能够确保限位杆件10与锥形驱动件V的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
[0053]在锥形驱动件V的小尺寸端部运动至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时,为了使限位杆件10能够从与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接合的位置脱离开来,在定位幅板9与限位杆件1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1。如图4所示,复位弹簧11围绕限位杆件10设置,并且复位弹簧11抵靠在定位幅板9与设置在限位杆件10上的限位凸块P之间。由此,复位弹簧11能够向限位杆件10提供使限位杆件10朝向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运动的弹力。另外,在限位杆件10通过锥形驱动件V的驱动朝向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运动时,为了防止限位杆件10运动过度,在定位幅板9的沿着脱粒滚筒100的径向方向延伸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限位杆件10的限位凸块P并且限制限位凸块P的运动极限位置的限位槽O。限位槽O将限位杆件10沿脱粒滚筒100的径向方向的运动限制在抵靠锥形驱动件V的小尺寸端部的位置与接合但不延伸超出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位置之间。
[0054]一般地,根据脱粒滚筒100的长度以及为了增强脱粒滚筒100沿轴线方向的长度,通常沿着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设置多个定位幅板9,并且在每个定位幅板9处均设置有用于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相对于定位幅板9处于固定位置和活动位置的定位机构。为了使多个定位幅板9处的每一个定位机构同步地动作,在脱粒滚筒100的径向中心设置有沿着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3,旋转轴13将设置在每个定位幅板9处的定位机构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多个定位机构的同步动作。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旋转轴13将多个锥形驱动件V连接在一起。此外,在脱粒滚筒100的中心处设置有沿着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管5,轴管5从脱粒滚筒100的第一幅板2延伸至位于脱粒滚筒100的另一端部的第二幅板16。轴管5的内径与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的外径基本相等,从而使得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配合在轴管5内并且能够在轴管5内滑动。
[0055]在脱粒滚筒100的与设置有前锥筒3的端部相反的端部上设置有甩草筒15,甩草筒15与位于脱粒滚筒100的端部的定位幅板9固定地设置在一起。第二幅板16设置在甩草筒15内并且与后驱动轴17固定地连接。在甩草筒1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甩草板14,用于将从谷物的脱粒过程中产生的秸杆或其他杂质抛出到脱粒滚筒100的外部。为了驱动旋转轴13旋转,在旋转轴13上设置有沿着脱粒滚筒100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转动手柄J,转动手柄J通过设置在甩草筒15的外壁上的螺旋导向槽K延伸到甩草筒15的外部并且能够沿着螺旋导向槽K运动。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当转动手柄J位于螺旋导向槽K的远离定位幅板9的端部时,与转动手柄J同步运动的锥形驱动件V的小尺寸端部抵接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当沿着螺旋导向槽K将转动手柄J推动至螺旋导向槽K的靠近定位幅板9的另一端部时,与转动手柄J同步运动的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抵接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并使得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抵靠在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的定位凹槽L中,使得限位杆件10相对固定地设置在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上。此时,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第二端部N穿过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中的第二定位孔M,由此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相对固定地设置在定位幅板9上。
[0056]轴管5可以与定位幅板9固定地设置在一起,即定位幅板9围绕轴管5设置在轴管5的外周壁上。在轴管5与定位幅板9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使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第一端部Q穿过的通孔R,限位杆件10可以穿过轴管5的通孔R而沿着脱粒滚筒100的径向方向运动。此外,为了便于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旋转以便更换用于脱粒的脱粒元件,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端部上形成有便于工具夹持的夹持部S,通常,夹持部S设置成正多边形的形状,比如正六边形形状,从而能够便于利用扳手进行夹持旋转。
[0057]以下参照附图2和4对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的脱粒元件的更换进行说明。首先,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对玉米进行脱粒作业,如图2所示,用于对玉米进行脱粒的纹杆块7和用于对经脱粒的玉米和秸杆等杂质进行分离的分离杆齿12位于脱粒滚筒100的外周上。此时,旋转轴13的转动手柄J位于螺旋导向槽K的靠近定位幅板9的端部,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抵靠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第一端部Q,并且限位杆件10的第一端部Q接合在锥形驱动件V的定位凹槽L中,使得限位杆件10与锥形驱动件V相对地固定。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第二端部N穿过定位幅板9中的第一定位孔T,并且继续延伸穿过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中的第二定位孔M,从而将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相对固定地设置在定位幅板9上。在利用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对玉米进行脱粒时,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不会发生旋转运动,从而有利于提高脱粒滚筒100的脱粒效率。
[0058]当需要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对水稻或小麦进行脱粒时,转动旋转轴13的转动手柄J,使得转动手柄J沿着螺旋导向槽K运动,当转动手柄J旋转至螺旋导向槽K的远离定位幅板9的另一端部时,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限位杆件10沿着脱粒滚筒100的径向方向朝向脱粒滚筒100的轴线运动,并且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第一端部Q抵靠在锥形驱动件V的小尺寸端部上,从而使得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第二端部N脱离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中的第二定位孔M,由此可以使得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能够被转动。通过扳手夹持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夹持部S,并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所需要的设置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上的脱粒元件设置在脱粒滚筒100的外周上。当然,也可以设置驱动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旋转的自动控制装置。
[0059]在根据本发明的附图2和4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扳手使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旋转180度,使用于对小麦或水稻进行脱粒的脱粒钉齿6位于脱粒滚筒100的外周上,用于对玉米进行脱粒的纹杆块7和分离杆齿12位于脱粒滚筒100的内部。同时,使得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中的第二定位孔M与定位幅板9中的第一定位孔T对准。然后转动旋转轴13的转动手柄J,使得转动手柄J沿着螺旋导向槽K运动,当转动手柄J使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逐渐向限位杆件10运动时,限位杆件10在锥形驱动件V的锥面的推动下沿着脱粒滚筒100的径向方向朝向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运动,直到限位杆件10的靠近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第一端部Q接合在锥形驱动件V的大尺寸端部的定位凹槽L中为止。同时,设置在定位幅板9的侧壁上的限位槽O限制限位杆件10朝向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运动的极限,从而防止限位杆件10的过度运动引起的对脱粒滚筒100的部件的破坏。此时,由于限位杆件10连续地穿过定位幅板9中的第一定位孔T和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中的第二定位孔M,因此能够将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与定位幅板9相对固定地联接在一起。此时可以通过从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向外延伸的脱粒钉齿6对水稻或小麦进行脱粒作业。
[0060]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能够通过旋转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来更换用于不同作物的脱粒元件,从而在不拆卸脱粒滚筒的情况下使同一脱粒滚筒能够用于不同作物的脱粒,大大地提高了脱粒滚筒的利用率。另外,本发明还提供采用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的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与现有技术中的联合收割机相比,在不需要从联合收割机上拆卸脱粒滚筒以进行不同脱粒滚筒的更换的情况下,实现联合收割机的一机多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脱粒元件的更换,因此大大简化了脱粒滚筒以及采用这种脱粒滚筒的联合手机的操作,从而节省了劳动成本。
[0061]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进或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包括: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用于驱动所述多功能脱粒滚筒(100)旋转; 定位幅板(9),所述定位幅板(9)与所述驱动轴相对固定地设置; 多个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所述多个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沿着所述定位幅板(9)的圆周方向设置,并且在所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上设置有脱粒元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元件包括用于对不同作物进行脱粒的至少两种脱粒元件,所述至少两种脱粒元件沿着所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能够旋转以切换用于脱粒作业的所述至少两种脱粒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其中,所述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包括用于对所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能够使所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处于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中,所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定位幅板(9)中,在所述解锁状态中,所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能够在所述定位幅板(9)中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其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使所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相对于所述定位幅板(9)固定地定位的限位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其中,所述限位部件是能够穿过设置在所述定位幅板(9)中的第一定位孔(1)和设置在所述脱粒元件支承杆件(8)中的第二定位孔⑶的限位杆件(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其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件(10)运动的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件(10)的靠近所述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第一端部(0)的锥形驱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其中,所述锥形驱动件⑴能够沿着所述多功能脱粒滚筒(100)的轴线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其中,所述锥形驱动件00包括小尺寸端部和大尺寸端部,当所述大尺寸端部抵靠所述限位杆件(10)的靠近所述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第一端部⑶时,所述限位杆件(10)的第二端部㈨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当所述小尺寸端部抵靠所述限位杆件(10)的靠近所述脱粒滚筒(100)的轴线的第一端部⑶时,所述限位杆件(10)的第二端部㈨仅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⑴。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其中,在所述定位幅板(9)与所述限位杆件(1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1)0
10.—种联合收割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脱粒滚筒(100)。
【文档编号】A01D41/12GK104488456SQ201410788433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7日
【发明者】朱璋珑, 王聪, 李树波, 崔武城 申请人: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