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188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它涉及一种植物培养装置,以解决农作物抗病性鉴定试验后接种植物病原菌的土壤无害化处理困难,抗病性鉴定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试验材料、占用较大的空间和使用大量人工劳动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槽(1)和数个滤纸卷(2),所述数个滤纸卷(2)竖直设置在水槽(1)中,数个滤纸卷(2)的排列方式为矩形阵列式,滤纸卷(2)内裹有蛭石(3)和作物种子(4),水槽(1)内装有水。本实用新型用于在抗病性鉴定工作中,大量抗性资源培养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种质资源(GermplasmResources)亦称遗传资源(Genettic Resources)或基因资源(Gene Resources),是指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的总称,包括品种、品系、野生种及其近缘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单个细胞,甚至特定功能或用途的基因。作物种质资源作为由自然演化和人工创造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由自然和人工选择引起的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蕴藏着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是人类用以选育新品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是及其宝贵的自然财富。
[0003]农作物抗病育种工作是利用作物不同种质资源对病害侵染反应的遗传差异,通过相应的育种方法,选育耐病、抗病或免疫新品种的技术。在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中,需要将农作物种质资源播种在人工设置的适宜病害发生的条件下,之后通过接种病原微生物对作物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进行评价。
[0004]由于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庞大,抗病性鉴定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试验材料、占用较大的空间和使用大量人工劳动力。试验后接种植物病原菌的土壤无害化处理困难。农作物根部病害需要将每个作物资源的根部与土壤分离后观察发病症状,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农作物抗病性鉴定试验后接种植物病原菌的土壤无害化处理困难,抗病性鉴定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试验材料、占用较大的空间和使用大量人工劳动力的问题,而提出一种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水槽和数个滤纸卷,所述数个滤纸卷竖直设置在水槽中,数个滤纸卷的排列方式为矩形阵列式,滤纸卷内裹有蛭石和作物种子,水槽内装有水。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8]一、通过本实用新型对种子进行培养,培养后的作物植株携带病原菌材料便于处理,农作物根部病害的鉴定无需将农作物的根系与土壤进行分离,便于直观的观察;便于统一接种操作,解决了农作物抗病性鉴定试验后接种植物病原菌的土壤无害化处理困难的问题。
[0009]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0010]三、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抗病性鉴定工作中大量抗性资源培养使用。
[0011]四、耗费试验材料少、占用空间小和省时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单个滤纸卷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滤纸卷2制作步骤⑴的示意图;图4是滤纸卷2制作步骤⑵的示意图;图5是滤纸卷2制作步骤⑶的示意图;图6是滤纸卷2制作步骤⑷的示意图;图7是滤纸卷2制作步骤(5)的示意图;图8是承托层2-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水槽I和数个滤纸卷2,所述数个滤纸卷2竖直设置在水槽I中,数个滤纸卷2的排列方式为矩形阵列式,滤纸卷2内裹有蛭石3和作物种子4,水槽I内装有水。
[0014]【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滤纸卷2包含支撑柱2-1和承托层2-2,承托层2-2所在平面与支撑柱2-1垂直。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承托层2-2位于支撑柱2-1高度的2/3?3/4处。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16]【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蛭石3和作物种子4位于承托层2-2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或三相同。
[0017]【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2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柱2-1的横截面为螺旋线,承托层2-2的横截面为螺旋线。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0018]【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滤纸卷2长度为水槽I高度的二倍。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水槽I内水的高度为水槽I高度的二分之一。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0020]滤纸卷2的制作方法:
[0021]⑴、将蛭石3沿小滤纸5的长度方向覆撒于小滤纸5上,蛭石3的覆撒面积长X宽为 20cm ?30cmX IOOcm ?150cm,见图 3 ;
[0022]⑵、将数个作物种子4等间距置于蛭石3上,见图4 ;
[0023]⑶、卷起小滤纸5,将蛭石3和作物种子4包裹在小滤纸5内形成小滤纸卷6,见图5 ;
[0024]⑷、将小滤纸卷6置于大滤纸7上,且小滤纸卷6的长度方向与大滤纸7的长度方向一致,小滤纸卷6位于大滤纸7宽度的2/3?3/4处,见图6 ;
[0025](5)、卷起大滤纸7,且由小滤纸卷6的一端边缘向内卷起,见图7,卷成柱状后线绳8将柱状捆扎成滤纸卷2,见图2,其中大滤纸7卷成柱状后为支撑柱2-1,小滤纸卷6形成滤纸卷2的承托层2-2,见图8。
【权利要求】
1.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水槽(I)和数个滤纸卷(2),所述数个滤纸卷(2)竖直设置在水槽(I)中,数个滤纸卷(2)的排列方式为矩形阵列式,滤纸卷(2)内裹有蛭石(3)和作物种子(4),水槽(I)内装有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滤纸卷(2)包含支撑柱(2-1)和承托层(2-2 ),承托层(2-2 )所在平面与支撑柱(2-1)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承托层(2-2)位于支撑柱(2-1)高度的2/3?3/4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蛭石(3)和作物种子(4)位于承托层(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柱(2-1)的横截面为螺旋线,承托层(2-2)的横截面为螺旋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滤纸卷(2)长度为水槽(I)高度的二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作物种质资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I)内水的高度为水槽(I)高度的二分之一。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661763SQ201420047681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李明, 李宝英, 翟喜海, 郑铁军, 宋伟丰, 王丙峰, 张荣芳, 潘亚清, 钱华, 王家有 申请人:黑龙江省新兴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