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8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钓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持重感且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握持部的钓竿。在层叠纤维强化聚酯胶片薄片体形成的竿杆(12)的根部上、形成将所述竿杆扩径后的扩径部(16),并在所述扩径部(16)上形成握持部(14),握持部(14)在根部侧端面(16A)的前方且握持部(14)的轴向中间位置C的后方部位上,具有与竿杆(12)成为一体并在周向延伸的隆起部(14A)。
【专利说明】
钓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钓竿,尤其涉及在竿杆根部具有握持部的钓竿。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在鲫鱼竿等轻量结构的钓竿中,在竿杆根部侧设有长度与钓竿全长相应的握持部,操作钓竿时,一般从侧方握持握持部,或者在将竿尾按压在手掌中央的状态下从根部侧握持。公开有形成大直径结构的各种钓竿,在任意一种情况下,都能握持感触良好且容易握持握持部、能得到良好的操作性。
[0003]在这样的钓竿中,公开有在竿杆的根部侧上、以大于竿杆前部的直径变化率的平缓斜率平滑扩径,不是形成台阶部、而是与竿杆成为一体结构、形成直线状握持部的钓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4]此外,还公开有一种竿体,将一部分的主聚酯胶片的竿根部侧切取为三角形状,以从竿根部侧端部起在一定的轴向范围、越靠近竿根部侧卷绕宽度越小、在竿根部侧端部卷绕宽度为零的方式卷绕,进而,在竿根部侧卷绕比重大的重量聚酯胶片,由此,不会使竿根部侧的端部厚壁化,局部加重,消除了长钓竿上的持重感,并且实现了与尾栓构件的外径的统一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公平3-40147号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40103号
[0007]可是,以与将竿杆的根部侧扩径后的竿杆一体结构形成直线状握持部的钓竿,例如在提起钓竿、竖立时容易滑动。另一方面,将多张主聚酯胶片中、一部分主聚酯胶片薄片体的竿根部侧切取为三角形状,竿根部侧的卷绕宽度减小的竿体,除了制造工序复杂,切取的聚酯胶片材料还产生浪费。另外,为切取主聚酯胶片的一部分,降低了竿杆的形状形成的自由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鉴于所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钓竿,具有贴紧握持的手容易把持、持重感降低且操作性良好的握持部。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钓竿,在形成竿杆的芯骨上设置倾斜变化部,通过在所述芯骨上层叠纤维强化聚酯胶片薄片体,在所述竿杆的根部上形成扩径后的扩径部,并在所述扩径部上形成握持部,所述钓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握持部卷绕三角形或梯形形状的纤维强化聚酯胶片辅助片形成与所述竿杆一体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形成在比根部侧端面靠前方且比所述握持部的轴向中间位置靠后方的部位。
[0010]优选所述隆起部在所述竿杆中具有最厚的壁厚的部位上具有最大的外径。
[0011]此外,优选所述握持部从所述隆起部朝向前方将外径形成为尖细状。
[0012]优选所述握持部形成在比竿杆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更靠根部侧,且所述握持部的重量相对于竿杆的全部重量的比率大于所述握持部的长度相对于竿杆的全长的比率。
[0013]并且,优选所述握持部在比握持部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更靠根部侧具有重心。
[0014]优选所述握持部在扩径部的外周面上紧密缠绕有线。
[0015]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钓竿,设置在竿杆的扩径部上的握持部,通过在根部侧端面的前方且其轴向中间位置的后方部位上、具有与竿杆一体并在周向延伸的隆起部,提供所述隆起部贴紧握持的手掌、手容易把持,持重感减轻且操作性良好的钓竿。
[0016]通过隆起部具有最大外径,使根部侧的外径小径化,小指容易吃力,此外,通过朝向前方形成尖细状,拇指和食指的操作容易进行。
[0017]通过握持部形成在比竿杆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更靠根部侧,且相对竿杆的全部重量的重量的比率大于其相对竿杆的全长的长度的比率,或握持部的重心位于比握持部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更靠根部侧,可以进一步降低持重感。
[0018]所述的握持部在扩径部的外周面上紧密缠绕有线的情况下,在贴紧手的状态下更加难以产生滑动,能够得到舒适的操作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钓竿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0020]图2是表示形成图1所示钓竿的聚酯胶片薄片体配置例的说明图。
[0021]图3是形成图1的钓竿握持部的聚酯胶片薄片体的卷绕例的说明图。
[0022]图4是握持部的局部断面图。
[0023]图5是握持握持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钓竿,12…竿杆,14…握持部,14A…隆起部,14B…小径部,14C尖细部,16…扩径部,16A...根部侧端面,18...尾栓构件,34...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表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钓竿10的一部分。图中,相同的部位上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0027]所述钓竿10适于作为例如鲫鱼竿等在湖或钓鱼池等中钓鲫鱼或鲤鱼等的钓竿。所述钓竿10具有竿杆12,所述竿杆12是通过在芯骨上卷绕在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等强化纤维中含浸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聚酯胶片,形成为中空结构的纤维强化合成树脂制的竿杆。
[0028]所述钓竿10还能形成为一根长竿杆,但是优选将多个竿杆依次连接、形成例如4m以上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中的钓竿10形成为振出式钓竿,图1表示了最大直径的底节竿体。所述竿杆12具有中空结构,将所述握持部14配置在根部侧一体且通过扩径形成的扩径部16上,所述握持部14将周向延伸的隆起部14A配置在外周部而成为容易握持的外形形状,所述握持部14的后端通过例如螺合安装例如由金属(铝或者黄铜等)或树脂(ABS或者尼龙树脂)形成的尾栓构件18。通过从竿杆12取下所述尾栓构件18,能够在内部收纳朝向前端、依次直径变细的例如三根或四根的多个竿杆(未图示)。
[0029]垂钓时,从竿杆12的前端依次抽出小直径的竿杆,通过与大直径的竿杆的前端侧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小直径的竿杆的基端侧外周面,就能成为适于实钓的长度。在将所述振出式钓竿设为适于鲫鱼或鲤鱼等的垂钓的钓竿时,优选形成有底节竿体的竿杆12的整体长度L为例如900?1500mm,握持部14的长度H为50?500mm,握持部14的前端侧的竿杆12的外径d为5?20mm左右。
[0030]如图2所示,通过将在强化纤维中含浸了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聚酯胶片薄片体(以下简称聚酯胶片)卷绕在长度大于竿杆12全长的长芯骨M上,形成竿杆12。这样的聚酯胶片优选使用例如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等作为强化纤维,作为强化纤维中所含浸的树月旨,优选例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苯酚树脂等热硬化树脂,也可以混合聚酰胺等热可塑性树脂。通常,在芯骨M上卷绕所述聚酯胶片并硬化后,切掉前端部和后端部,形成前端端面与根部侧端面16A之间全长L的竿杆12。
[0031]形成所述竿杆12的芯骨M,例如将内径为10?20mm、锥度0.3/1000?20/1000左右的小径部从竿杆12上形成的前端侧部位F,借助倾斜变化部T,平滑转移到例如在竿杆12形成内径15?30mm、锥度为5/1000?100/1000左右的扩径部16的后端侧部位S,形成与设定为普通大小的尾栓构件18对应的竿径。此外,优选倾斜变更部T在例如5/1000?100/1000的范围倾斜。
[0032]另外,本申请的说明书中,平滑是指不形成肉眼能看到程度的台阶部的状态。
[0033]通过在芯骨M的中间部设置所述倾斜变化部T,能够将例如鲫鱼竿等希望细径化轻量化的钓竿的竿尾侧平滑扩径,在从所述倾斜变化部T横跨后端侧部S形成的扩径部16上设置有握持部14。利用在所述芯骨M的锥度变化部T和后端侧部位S的扩径部16上形成握持部14,使握持性良好,并且能够采用规格尺寸的尾栓构件18。另外,利用倾斜变化部T,握持部14不会从其前方的竿杆12形成台阶部,可以平滑转移到扩径部16。这样,振出式钓竿的情况下,竿杆12的内表面上也形成从前端侧至扩径部16的平滑倾斜面,消除了损伤内部收纳的细径的竿杆外表面的危险。另外,只要能形成适当的握持性,后端侧部位S就可以形成适当的锥度。
[0034]所述的芯骨M上卷绕的聚酯胶片不仅是横跨竿杆12的全长连续的主体层形成聚酯胶片,根据需要、优选在规定部位上卷绕比竿杆12的全长短的辅助聚酯胶片。
[0035]图2例示的聚酯胶片的配置例即在芯骨M上卷绕的顺序的示例中,在芯骨M的倾斜变化部T上卷绕倾斜部辅助聚酯胶片20,对竿杆12的内表面的倾斜急剧变化的部位进行加固,并且还保护所述内表面,所述倾斜部辅助聚酯胶片20将强化纤维主要的纤维方向并丝在芯骨M即竿杆12的周向。此外,通过在竿杆12的前端部上卷绕例如由碳纤维和/或玻璃纤维的聚酯胶片组成的前端辅助聚酯胶片22,加固与从内部抽出的细径的竿杆的基端侧外周面之间的连接面。并且,在从芯骨M的倾斜变化部T至后端侧部位S上,卷绕主要纤维方向为周向的聚酯胶片组成的扩径部辅助聚酯胶片24,加固由倾斜变化部T和后端侧部位S形成的扩径部16整体。这些辅助聚酯胶片20、22、24的卷绕数是根据竿杆12的各个部位的必要强度设定。
[0036]横跨竿杆12的全长连续的主体层形成聚酯胶片26优选包括将强化纤维并丝在竿杆12轴向的轴向聚酯胶片26a和周向聚酯胶片26b,卷绕数或各个枚数可以对应必要的竿杆12选择。如图所示,不仅将周向聚酯胶片26b卷绕在轴向聚酯胶片26a的上侧即外侧,还可以在周向聚酯胶片26b的上侧卷绕轴向聚酯胶片26a,进而,可以夹持周向聚酯胶片26b、在所述周向聚酯胶片26b的两侧卷绕轴向聚酯胶片26a。另外,在利用辅助聚酯胶片20、22、24能保证竿杆12的径向强度时,也可以省略周向聚酯胶片26b。
[0037]卷绕时,可以在轴向聚酯胶片26a上重叠周向聚酯胶片26b的状态下一起卷绕,也可以单独一枚一枚卷绕。此外,卷绕多枚聚酯胶片时,为使周向部分的弯曲刚性均匀,特别优选将纤维方向相同的聚酯胶片的卷绕开始位置在周向依次错开、均匀配置,可以和下侧即下层侧配置的辅助聚酯胶片22、24共同卷绕。
[0038]而且,在主体层形成聚酯胶片26的上侧,由轴向聚酯胶片形成的前端侧分割聚酯胶片28从前端侧部位F横跨至倾斜变化部T卷绕,后端侧分割聚酯胶片30从倾斜变化部T横跨至后端侧部位S卷绕。可以如上所述分割并形成主体层形成聚酯胶片。这些分割聚酯胶片28、30不限于轴向聚酯胶片,对应卷绕的部位也可以是周向聚酯胶片,还可以由把强化纤维相对轴向倾斜配置的斜向聚酯胶片形成。
[0039]并且,在由芯骨M的倾斜变化部T和后端侧部位S形成的竿杆12的扩径部16上,卷绕有形成周向延伸的隆起部14A的辅助片32。所述辅助片32优选由周向聚酯胶片或玻璃纤维等网格布等、可以向所述握持部14追加重量的材料形成。
[0040]如图3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芯骨M具有倾斜变更部T的倾斜角度较大的前部变更部Tl,以及比所述前部变更部Tl倾斜角度小且比后端侧部位S倾斜角度大的后部变更部T2,从前端侧部位F至后端侧部位S被平滑扩径。优选前部变更部Tl的轴向长度比后部变更部T2的轴向长度短。此外,根据与隆起部14A的关系,合并所述前部变更部Tl和后部变更部T2的倾斜变更部T的轴向长度优选为握持部14或扩径部16的轴向长度H的5?50%左右,更优选10?30%左右。此外,优选前部变更部Tl为扩径部16的轴向长度H的40?80%左右。
[0041]通过针对所述倾斜变更部T的后部变更部T2、配置并卷绕上述的后端侧分割聚酯胶片30前端侧的倾斜的边缘部30a,使竿杆12的内表面平滑朝向后方扩径,并且将竿杆12的外周面的倾斜加大,可以使扩径部16 (图1)的前端侧中的壁厚朝向后方、逐渐增加。此夕卜,利用前部变更部Tl,握持部12的前部部位形成尖细状。
[0042]本实施方式的辅助片32形成以卷绕开始侧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优选所述辅助片32的底边侧边缘部32a的长度为握持部14的长度H的40?80%左右,并从底边侧边缘部32a的前端侧盖上后部变更部T2的后端侧边缘部程度的位置起卷绕。如图4所示,通过如上所述卷绕辅助片32,将握持部14的壁厚加大。
[0043]另外,取代所述的三角形状的辅助片32,或者,还可以和所述的三角形状的辅助片32—起使用图3(B)所示的等腰梯形的辅助片33。此时,可以使隆起部14A的顶部外形较为平缓。此外,辅助片32、33只要能形成隆起部14A,也可以是适当的不等边三角形或者不等腰梯形。
[0044]如图4所示,卷绕了辅助片32的隆起部14A沿轴向的断面形状形成为,从顶部34分别向后方和前方延伸的腹部36、38分别与小径部14B和尖细部14C形成连续的山形。所述隆起部14A在顶部34的部位上壁厚最厚,在握持部14中形成最厚的壁厚部。腹部36、38从顶部34起壁厚逐渐减薄,平滑移动到小径部14B和尖细部14C。优选顶部34中的壁厚为小径部14B的后端部的壁厚的1.2?3倍左右,是尖细部14C的前端部的壁厚的1.2?4倍左右。
[0045]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形成的竿杆12的握持部14的隆起部14A位于根部侧端面16A的前端侧即前方、比握持部14的轴向中间位置C靠后方部位,在顶部34形成最大外径Dl0所述隆起部14A与根部侧端面16A之间配置有用于相当于握持的手的小指的小径部14B,所述小径部14B的根部侧的外径D2比Dl小。此外,从所述隆起部14A朝向前方、握持部14从前部变更部Tl形成外径尖细的尖细部14C,尖细部14C的前端侧的外径D3比小径部14B的外径D2的直径小。优选所述握持部14的外径Dl为20?35mm、外径D2为15?30mm、外径D3为10?25mm左右,与握持部14邻接的部位上的竿杆12的外径d为5?20mm左右。
[0046]握持部14位于从长度方向中央部靠根部侧,通过形成所述壁厚结构,当把竿杆12的重量设为35?65g左右时,能将握持部14的重量形成在15?25g左右,这样,可以相对竿杆12的全长L的长度的比率(例如30% )、加大相对竿杆的全重量的重量的比率(例如40% )0这样,即使各聚酯胶片的比重基本相同,由于竿杆12整体的重心位置配置在后方即根部侧,能降低在垂钓时的持重感。
[0047]在将握持部14研磨表面后,可以对外周面进行装饰,或者如图5所示,在外周面紧密缠绕线40。此时,优选用金属或树脂制的环17覆盖线头固定部。
[0048]如图5所示,如上所述形成的任意情况下,通过将隆起部14A配置在握持所述握持部14时手掌的凹入的部位上,贴紧手掌。进而,通过将所述隆起部14A配置在根部侧端面16A的前方且握持部14的轴向中间位置C的后方,握持部14的重心位置也被配置在后方的根部侧,实钓时的持重感降低。这样,可以轻快地进行钓鱼操作,能提高操作性。
[0049]此外,通过在隆起部14A的根部侧配置小径部14B,可以使小指上吃力操作钓竿10,此外,通过在小指或者无名指上吃力时使这些手指勾在隆起部14A的腹部36上、防止滑动,可以应对复杂的操作。此外,利用尖细部14C,可以使拇指和中指等不易滑动并容易操作,可以进行钓竿10的微妙复杂的操作。
[0050]所述隆起部14A由于形成上述壁厚结构,不必追加重物等、就可以使相对竿杆的重量的比率大于相对竿杆12的全长L的长度的比率,此外,通过将隆起部14A配置在从中央位置C靠后方的根部侧,使前端的重量相对减轻,可以降低持重感。
[0051]另外,通过在外周面卷绕线40,和装饰效果一起得到止滑效果,可以舒适地进行钓鱼操作。即使在卷绕了线40的情况下,由于竿杆12的扩径部16上形成隆起部14A,所以能够确保感觉传递到竿杆12上的鱼信。
[0052]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以振出竿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单节竿、并继式、倒插式或者套筒连接式的钓竿。
【权利要求】
1.一种钓竿,在形成竿杆的芯骨上设置倾斜变化部,通过在所述芯骨上层叠纤维强化聚酯胶片薄片体,在所述竿杆的根部上形成扩径后的扩径部,并在所述扩径部上形成握持部,所述钓竿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握持部卷绕三角形或梯形形状的纤维强化聚酯胶片辅助片形成与所述竿杆一体的隆起部, 所述隆起部形成在比根部侧端面靠前方且比所述握持部的轴向中间位置靠后方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隆起部在所述竿杆中具有最厚的壁厚的部位上具有最大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从所述隆起部朝向前方将外径形成为尖细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形成在比竿杆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更靠根部侧,且所述握持部的重量相对于竿杆的全部重量的比率大于所述握持部的长度相对于竿杆的全长的比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在比握持部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更靠根部侧具有重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在扩径部的外周面上紧密缠绕有线。
【文档编号】A01K87/08GK203934539SQ201420148029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河藤谦治 申请人: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