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马铃薯收获机的仿生凸包铲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马铃薯收获机的仿生凸包铲刀,它包含刀架(1)和铲刀片(2),所述的铲刀片(2)通过沉头螺丝(3)固定在刀架(1)上,所述的铲刀片(2)上均匀排列有三排等距排列的凸包(4),位于中间的一排设有与相邻两排相互错开设置的凸包(4)。本实用新型借鉴生物非光滑效应,设计仿生凸包铲刀,既减少了马铃薯收获机工作阻力,又提高了碎土性能,有利于土薯分离,对于改善马铃薯收获机的综合性能、降低收获成本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专利说明】—种用于马铃薯收获机的仿生凸包铲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马铃薯收获机的仿生凸包铲刀。
【背景技术】
[0002]马铃薯收获机动力消耗大,导致作业成本较高,因此,降低马铃薯收获机工作阻力是提高收获机使用效益的重要研究任务。目前马铃薯收获机采用的收获铲刀(图1所示),其表面平整光滑,遇到粘湿土壤环境,铲刀粘附阻力增大,碎土性能较差,使得工作阻力增力口,且使薯土分离难度增大,严重影响到收获机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粘湿土壤环境下工作的马铃薯收获机的仿生凸包铲刀,该仿生凸包铲刀能够有效减少马铃薯收获机工作时的阻力,提高收获机碎土性能,改善后续薯土分离效果。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刀架I和铲刀片2,所述的铲刀片2通过沉头螺丝3固定在刀架I上,所述的铲刀片2上均匀排列有三排等距排列的凸包4,位于中间的一排设有与相邻两排相互错开设置的凸包4。
[000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借鉴生物表面非光滑效应,设计仿生凸包铲刀,既减少了马铃薯收获机工作阻力,又提高了碎土性能,有利于土薯分离,对于改善马铃薯收获机的综合性能、降低收获成本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0007]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0]参看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刀架I和铲刀片2,所述的铲刀片2通过沉头螺丝3固定在刀架I上,所述的铲刀片2上均匀排列有三排等距排列的凸包4,位于中间的一排设有与相邻两排相互错开设置的凸包4。
[0011]应当予以说明的是:由于本铲刀片2上设有凸包,具有较佳的碎土性能,因此可调整马铃薯收获机铲刀总成的进深或刀片角度来针对胡萝卜、甜菜等块茎类作物的挖掘,从而降低目前马铃薯收获机的局限性,使其更利于推广。
[001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马铃薯收获机的仿生凸包铲刀,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刀架(I)和铲刀片(2),所述的铲刀片(2)通过沉头螺丝(3)固定在刀架(I)上,所述的铲刀片(2)上均匀排列有三排等距排列的凸包(4),位于中间的一排设有与相邻两排相互错开设置的凸包(4)。
【文档编号】A01D13/00GK203985036SQ20142039450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岑海堂, 黄金磊, 秦建国, 那日苏, 梅秀庄 申请人:内蒙古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