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497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包括通过横担轴连在一起的梅花架和磨辊总成,磨辊总成的磨辊轴包括斜连杆和连接在斜连杆下端的竖磨辊轴,在竖磨辊轴上依次套装有辊芯、磨辊,辊芯的两端开设有轴承孔,上、下轴承分别置于轴承孔内,扣压在上、下轴承上的上、下压盖将竖磨辊轴、辊芯和磨辊连为一体,位于上、下轴承之间的竖磨辊轴和辊芯的工作面间设有过油环缝;在下轴承盖内开设有润滑油槽,其内注有润滑稀油,在竖磨辊轴下端固定有导油环,导油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油道;沿竖磨辊轴中心轴线开设有主油道,主油道在上轴承盖上方沿径向延伸出竖磨辊轴轴体。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提高了磨粉机的碾压能力。
【专利说明】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粉机,尤其是涉及一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传统雷蒙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悬挂装置如图3所示:磨辊总成101(包括磨辊轴和安装在磨辊轴下端的磨辊和磨环)通过横担轴102与梅花架103相连。工作时磨辊总成101受离心力作用以横担轴102为圆心摆动,横担轴102则在梅花架103的横担轴套104内摆动,使磨辊105压在磨环106上对物料进行碾压。由于传统结构的磨辊总成质心大约位于磨辊轴的A点附近,距离横担轴102的摆动圆心较近,力臂较短,磨辊总成101相对横担轴102的摆动圆心的力矩较小,所以磨辊总成自重转化的辗压力也较小,影响了设备的碾压生产能力。
[0003]同时这种结构的磨粉机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设备自身的制造误差和磨辊105、磨环106在长期工作中的磨损,会使受离心力作用以横担轴102为圆心摆动的磨辊105与磨环106之间逐渐产生夹角,导致磨辊105与磨环106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理论上磨辊105与磨环106之间为点接触),从而使设备的产量下降,满足不了生产所需。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效高的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包括安装有横担轴的梅花架,在所述横担轴上联接有磨辊总成,所述磨辊总成包括磨辊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磨辊轴下部的辊芯和磨辊,所述磨辊轴包括上端套置在所述横担轴上的斜连杆和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斜连杆下端的竖磨辊轴,在所述竖磨辊轴上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辊芯、磨辊,所述辊芯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下轴承孔,套装在竖磨辊轴上的上、下轴承分别置于所述上、下轴承孔内,扣压在上、下轴承上的上压盖和下压盖将所述竖磨辊轴、辊芯和磨辊连为一体,位于所述上、下轴承之间的竖磨辊轴和辊芯的工作面之间设置有过油环缝;在所述竖磨辊轴下方的下轴承盖内开设有润滑油槽,其内注有润滑稀油,在所述竖磨辊轴下端部固定套装有导油环,所述导油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油道;沿所述竖磨辊轴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所述润滑油槽相连通的主油道,所述主油道在所述上轴承盖上方沿径向水平延伸出竖磨辊轴轴体。
[0007]所述连接装置为铰连在所述斜连杆和竖磨辊轴之间的摆动轴。
[0008]所述连接装置为固连在所述斜连杆和竖磨辊轴之间的连接法兰。
[0009]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磨粉机的碾压能力强。将传统的直磨辊轴改为由斜连杆和竖磨辊轴组合而成的曲臂结构,使磨辊总成的质心远离横担轴的摆动圆心,力臂加长,磨辊总成对横担轴的摆动圆心的力矩加大,磨辊总成自重转化的碾压力随之增大,提高了设备的碾压生产效率。同时,工作时磨辊带动磨辊总成旋转(竖磨辊轴不转),下轴承盖内的润滑稀油相对应螺杆产生相对旋转运动,使润滑油上压,沿竖磨辊轴上开设的主油道向上走,润滑轴承,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传统磨粉机悬挂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介绍。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包括安装有横担轴I的梅花架2,在横担轴I上联接有磨辊总成,磨辊总成包括磨辊轴和固定设置在磨辊轴下部的辊芯和磨辊,为降低磨辊总成的质心,提高碾压工作效率,磨辊轴包括上端套置在横担轴上的斜连杆3和通过摆动轴15连接在斜连杆3下端的竖磨辊轴4,在竖磨辊轴4上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辊芯5、磨辊6,磨环17环套在磨辊6之外,辊芯5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下轴承孔,套装在竖磨辊轴上的上轴承7置于上轴承孔内,下轴承8置于下轴承孔内,扣压在上、下轴承上的上压盖9和下压盖10将竖磨辊轴4、辊芯5和磨辊6连为一体,位于上、下轴承之间的竖磨辊轴和辊芯的工作面之间设置有过油环缝11 ;在竖磨辊轴下方的下轴承盖10内开设有润滑油槽12,其内注有润滑稀油,在竖磨辊轴下端部固定套装有导油环13,在导油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油道;沿竖磨辊轴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润滑油槽相连通的主油道14,主油道14在上轴承盖上方沿径向水平延伸出竖磨辊轴轴体。
[0016]本实用新型的磨辊总成质心位于B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磨辊总成(包括斜连杆3和竖磨辊轴4以及设置在竖磨辊轴4上的辊芯5、磨辊6)以横担轴I为圆心向外摆动(与传统结构相比,力矩加长,磨辊总成自重转化的碾压力增大,提高了碾压工作效率),同时设置在竖磨辊轴4上的辊芯5和磨辊6再以摆动轴15为圆心自动调摆,消除磨辊6和磨环17由于长期碾压磨损在工作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即保证了有效的碾压面积,从而可持续保证碾压工作效率不降低。
[0017]工作时上轴承7和下轴承8的润滑依靠注入在润滑油槽12中的稀油来实现:当磨辊总成旋转时,润滑油槽12中的稀油旋转,稀油相对于导油环13外的螺旋油道产生相对旋转运动,从而使润滑油液沿主油道14向上,从上压盖9上方的两侧油道中流出后,沿竖磨辊轴4外表面向下流入上轴承7中对其进行润滑,然后润滑油液继续沿竖磨辊轴和辊芯工作面之间的过油环缝11向下,润滑下轴承8,最后油液沿导油环13外表面开设的螺旋油道返回润滑油槽12中。该润滑方式稳定,润滑效果好,可大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2所示,该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点仅在于:上端套置在横担轴上的斜连杆3是通过连接法兰16 (或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斜连杆3的下端。从图2中可清楚看出,该磨辊总成的的质心位于C点,与传统磨辊总成的结构相比,力矩也显著加长,磨辊总成自重转化的碾压力增大,使碾压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包括安装有横担轴(I)的梅花架(2),在所述横担轴(I)上联接有磨辊总成,所述磨辊总成包括磨辊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磨辊轴下部的辊芯和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辊轴包括上端套置在所述横担轴上的斜连杆(3 )和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斜连杆(3 )下端的竖磨辊轴(4 ),在所述竖磨辊轴(4 )上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辊芯(5)、磨辊(6),所述辊芯(5)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下轴承孔,套装在竖磨辊轴上的上、下轴承(7、8)分别置于所述上、下轴承孔内,扣压在上、下轴承上的上压盖(9)和下压盖(10)将所述竖磨辊轴(4)、辊芯(5)和磨辊(6)连为一体,位于所述上、下轴承之间的竖磨辊轴和辊芯的工作面之间设置有过油环缝(11);在所述竖磨辊轴下方的下轴承盖(10)内开设有润滑油槽(12),其内注有润滑稀油,在所述竖磨辊轴下端部固定套装有导油环(13),所述导油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油道;沿所述竖磨辊轴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所述润滑油槽相连通的主油道(14),所述主油道(14)在所述上轴承盖上方沿径向水平延伸出竖磨辊轴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铰连在所述斜连杆(3)和竖磨辊轴(4)之间的摆动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磨辊总成与梅花架之间的屈臂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固连在所述斜连杆(3)和竖磨辊轴(4)之间的连接法兰(16)。
【文档编号】B02C15/08GK203990776SQ20142040437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宁晋 申请人:郑州维科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