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544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吸收狗、猫等玩赏动物(宠物)的尿等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用于穿着在狗、猫等玩赏动物的身体上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该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包括:腹侧区域;背侧区域;以及具有吸收性芯的吸收体(吸液垫)。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3638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体是向纵向延展的纵长矩形状,由于位于吸收体的端部并与雄性的玩赏动物的排尿口相向的区域和被夹在后肢的大腿部之间的未与排尿口相向的非相向区域是连续的,所以由于大腿部的动作,相向的区域会变动,存在产生吸收性物品的位置偏移的担忧。在该情况下,不仅会产生吸收性物品的位置偏移,而且相向的区域会向后肢的可动区域移动,所以存在步行被阻碍的担忧。

本发明是以往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的改良,以提供在后肢可动时,不会产生位置偏移且后肢的可动性不会被阻碍的吸收性物品为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该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以及与所述纵向正交的横向,并包括:腹侧区域;背侧区域;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在所述纵向位于所述腹侧区域与所述背侧区域之间;以及吸收体,该吸收体具有吸收性芯。

在本发明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中,所述吸收体仅位于相比于供玩赏动物的尾巴插通的切断线靠所述腹侧区域侧,并具有:两侧缘,该两侧缘在所述横向上相互相向;第1吸收部,该第1吸收部与所述玩赏动物的排尿口相向;以及第2吸收部,该第2吸收部与从所述排尿口偏离的部位相向,所述吸收性芯具有将所述纵向上的所述第1吸收部与所述第2吸收部的联动分离的分离部分。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吸收体具有:第1吸收部,该第1吸收部与玩赏动物的排尿口相向;第2吸收部,该第2吸收部位于与从排尿口偏离的部位相向的后肢之间;以及吸收性芯,该吸收性芯具有将纵向上的第1吸收部与第2吸收部的联动分离的分离部分,所以在后肢向前后方向移动时,具有第1吸收部的部分和具有第2吸收部的部分分别动作。因此,在玩赏动物的后肢动作时,能够抑制吸收性芯成为后肢的动作的妨碍,并且能够抑制在吸收体中产生位置偏移。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不仅包括发明的不可或缺的构成,也包括可选择的以及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的穿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到各弹性体的最大伸长时(由弹性材料的收缩作用产生的褶皱消失的程度)为止沿纵向以及横向伸展后的吸收性物品的局部断裂展开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吸收性物品的穿着状态下与图4相同的部位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体的中间区域的详细情况的局部断裂展开俯视图。

图7是从肌肤相向面侧表示从图6所示的吸收性物品取下内层片、翼片、位于肌肤相向面侧的芯包覆片、侧部弹性体以及折翼弹性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局部俯视图。

图8是在使吸收性物品穿着于雄性的玩赏动物的状态下沿着吸收性物品的纵中心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是在使吸收性物品穿着于雌性的玩赏动物的状态下沿着吸收性物品的纵中心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变形例的与图2同样的局部断裂展开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变形例的与图7同样的示意性局部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个变形例的与图7同样的示意性局部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再一个变形例的与图7同样的示意性局部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的与图7同样的示意性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的各实施方式涉及图1~14所示的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不仅包括发明的不可或缺的构成,也包括可选择的以及优选的构成。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4,供玩赏动物(宠物)2穿着的吸收性物品(尿布)10具有纵向y以及横向x,并包括:吸收垫14,该吸收垫14具有与玩赏动物2的身体相向的身体侧相向面(内表面)和位于其相反侧的非身体侧相向面(外表面)、腹侧区域11、背侧区域12和在纵向y位于腹侧区域11与背侧区域12之间的中间区域13;以及一对紧固片15,该一对紧固片15构成从腹侧区域11的两侧缘14c向横向x的外方延展的紧固系统。腹侧区域11是遮盖位于相比于玩赏动物2的后肢3靠前方的腹部4以及腰部5的区域,背侧区域12是遮盖位于相比于玩赏动物2的后肢3靠前方的背部6以及腰部5的区域,中间区域13是包括后肢3的大腿部之间在内地遮盖臀部7整体的区域。在腹侧区域11以及中间区域13的一部分配置有用于吸收尿等排泄物的吸收体50。吸收性物品10具有将其横向x的尺寸2等分的纵中心线p和将其纵向y的尺寸2等分的横中心线q。

在紧固片15的身体侧相向面设置有由机械紧固件的钩组形成的第1紧固元件20。另外,在背侧区域12的外表面,借助例如热熔粘接剂(未图示)设置有用于能够解开地紧扣紧固片15的第1紧固元件20的承接部22,该承接部22具有由向横向x延展的机械紧固件的环扣组形成的第2紧固元件21。

<吸收垫>

对于吸收垫14而言,由在纵向y相向地向横向x延展的第1端缘14a以及第2端缘14b和位于第1以及第2端缘14a、14b之间呈凹曲线状地向纵向y延展的两侧缘14c来划定轮廓。中间区域13的两侧缘14c具有:一对第1凹曲线部分19a,该一对第1凹曲线部分19a从腹侧区域11的内端11a向横向x的内侧呈曲线状地延展;一对第2凹曲线部分19b,该一对第2凹曲线部分19b从背侧区域12的内端12a向横向x的内侧呈曲线状地延展;以及一对直线状部19c,该一对直线状部19c位于第1凹曲线部分19a与第2凹曲线部分19b之间。吸收垫14包括:透液性的内层片(内层)27,该透液性的内层片(内层)27由纤维无纺布、多孔塑料膜、纤维无纺布与多孔塑料膜的叠片等形成,并位于身体侧相向面侧;非透液性的外层片(外层)28,该非透液性的外层片(外层)28由透湿性塑料膜、纤维无纺布、透湿性塑料膜与纤维无纺布的叠片等形成,并位于非身体侧相向面侧;以及吸收体50,该吸收体50被夹设在内外层片27、28之间。内层片27和外层片28从吸收体50的周缘部伸出,并借助被涂敷在该伸出部位的内外层片27、28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内表面上的例如热熔粘接剂(未图示)而相互接合。

参照图2以及图6,鉴于说明的方便,中间区域13被划分为:第1区域16,该第1区域16位于腹侧区域11侧,并包含第1凹曲线部分19a在内从腹侧区域11的内端11a朝向横中心线q延展;第2区域17,该第2区域17位于背侧区域12侧,并包含第2凹曲线部分19b在内从背侧区域12的内端12a朝向横中心线q延展;以及中央区域18,该中央区域18位于第1以及第2区域16、17之间。吸收体50位于腹侧区域11、中间区域13的第1区域16以及中央区域18。第2区域17位于背侧区域12的内端12a与吸收体50的后述的第2端缘50b之间。此外,在中间区域13,对于第1区域16、第2区域17和中央区域18而言,例如既可以通过将中间区域13的纵向y的尺寸三等分来划定,也可以使第1以及第2区域16、17的纵向y的尺寸比中央区域18的纵向y的尺寸大,还可以为相反的情况。

再次参照图1~4,在内层片27与外层片28之间且在吸收体50的非身体侧相向面侧配置有由非透液性且透湿性的塑料膜形成的防漏片30,并借助被涂敷在内外层片27、28中的至少一方的相向面上的例如热熔粘接剂(未图示)而被固定。另外,在内层片27的身体侧相向面的吸收体50的横向x的外方配置有一对翼片32,该一对翼片32位于关于纵中心线p对称的位置。

在吸收性物品10被穿着于玩赏动物2时,通过将一对紧固片15的第1紧固元件20和位于背侧区域12的外表面的第2紧固元件21相互紧扣,从而形成腰部开口33以及一对腿部开口34(参照图1)。

参照图2以及图3,在吸收垫14的腹侧区域11,在外层片28与防漏片30之间配置有向横向x延展的带状的腹侧条状弹性体(腹侧弹性元件)35。腹侧条状弹性体35由天然或合成橡胶制、发泡性的聚氨酯制的绳子、平橡筋(尿烷泡沫)、条状的弹性体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发泡性聚氨酯制的弹性体。对于腹侧条状弹性体35而言,为了使收缩力在腹侧区域11的比较宽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与玩赏动物2的身体紧贴,优选为具有所需要的宽度尺寸(纵向y的尺寸)以及长度尺寸(横向x的尺寸)的带状。参照图3以及图6,位于吸收体50的腹侧区域11的第1端缘50a配置在腹侧条状弹性体35的纵向y的两端缘35a、35b之间。

参照图2以及图4,外层片28和翼片32在腹背侧区域11、12从内层片27和防漏片30的两侧缘进一步向横向x的外方伸出而相互重合,并形成腹侧侧部折翼38和背侧侧部折翼39。在形成腹侧侧部折翼38的外层片28与翼片32的两侧缘部之间一体地夹设有一对紧固片15的近位部15a,并借助被涂覆在两片28、32的内表面上的例如热熔粘接剂(未图示)而被固定。形成紧固片15的基材片优选由例如塑料膜、纤维无纺布、塑料膜与纤维无纺布的叠片、牛皮纸等刚性以及拉伸强度比较高的片材形成。

翼片32具有:近位部41a,该近位部41a形成两侧缘14c的一部分;前端固定部(固定部)42a以及后端固定部42b,该前端固定部(固定部)42a以及后端固定部42b在腹背侧区域11、12被固定在内层片27以及外层片28的身体侧相向面上;以及远位部41b,该远位部41b通过在前后端固定部42a、42b之间向纵向y延展并将翼片32的内侧缘向内方折返而形成。在防漏片30的横向x的两侧缘,向纵向y延展的例如2条线状或绳状的侧部弹性体(侧部弹性元件)43借助热熔粘接剂(未图示)能够收缩地被安装在翼片32的近位部41a与防漏片30的两侧部之间。另外,向纵向y延展的例如1条线状或绳状的折翼弹性体(折翼弹性元件)44在伸长状态下能够收缩地被安装在翼片32的远位部41b。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在使吸收性物品10穿着于玩赏动物2时腹侧区域11的横截面的图,远位部41b利用折翼弹性体44的收缩作用而从内层片27的身体侧相向面离开,并形成用于防止排泄物从横向x泄漏的一对封锁折翼46和位于该封锁折翼46与内层片27之间的空间部47。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弹性体43和折翼弹性体44是将例如细度为280~500dtex的绳状或线状的弹性材料伸长约2.0~3.0倍,优选伸长2.2~2.5倍,而能够收缩地被安装的弹性体,根据要求各弹性体43、44具备的所需要的收缩力,能够增加弹性体43、44的个数或者适当设定设置有多个的弹性体43、44的离开尺寸(间距)。另外,也能够将构成各弹性体43、44的弹性材料的细度、伸长倍率不均匀地设定成相互不同。具体而言,例如在构成侧部弹性体43的多条弹性材料中,或使位于横向x的最外侧的弹性材料的细度比位于横向x的最内侧的弹性材料的细度大,或使前者比后者小,而且,也可以从横向x的内侧朝向外侧使各弹性材料的细度或伸长倍率变大(或小)。

侧部弹性体43例如在吸收垫14的纵向y的整个区域、即在第1端缘14a与第2端缘14b之间向纵向y一连串地延展。另一方面,折翼弹性体44从第1端缘14a到相比于吸收体50的第2端缘50b靠第2区域17侧为止延伸。侧部弹性体43以及折翼弹性体44具有实质上呈现伸缩性的伸缩功能部分和实质上不呈现伸缩性的非伸缩功能部分。非伸缩功能部分是在将这些弹性体43、44安装在片上时,利用所谓的快速回弹(snapback)(弹性体43、44中的未被粘着在片上的非粘着部分利用自身的收缩返回到被粘着在片上的接合端部附近)而形成的。对于侧部弹性体43和折翼弹性体44而言,它们的端部在俯视下位于与腹侧条状弹性体35的两端部相互重叠的位置,优选该端部为实质上呈现伸缩性的伸缩功能部分。在纵向y,利用两弹性体43、44的收缩力将吸收垫14的第1端部14a向背侧区域12侧拉拽的力发挥作用,两侧缘14c整体成为张紧状态,但是在横向x,由于吸收性物品10的所展开的形态被维持,所以在穿着时,在使吸收性物品10的一部分穿过玩赏动物2的后肢3之间时,吸收性物品10不会有较大的走样而能够顺利地进行穿着操作。

参照图3以及图6,在中间区域13的第2区域17配置用于形成供玩赏动物2的尾巴1插通的开口(插通孔)的切断线(针孔)48。切断线48为大致u字状,并将在俯视下相互重叠的内层片27、防漏片30以及外层片28贯通。通过沿着该切断线48将吸收垫14的一部分切断,并将各片27、28、30接合或非接合的状态下的舌片49朝向外表面侧弯折,从而如图1以及图8所示,形成供尾巴1插通的开口。

参照图3以及图6,吸收体50被夹设在内外层片27、28之间,并具有:半刚性的吸收性芯51,该半刚性的吸收性芯51由非水溶性且具有自身质量的10倍以上的吸水力的所谓的高吸收性聚合物(sap)粒子、短纤木浆、作为备选包含微量热塑性纤维的混合物形成;以及芯包覆片52,该芯包覆片52包裹吸收性芯51,并由具有亲水性和液扩散性的无纺布或卫生纸形成。吸收体50仅位于相比于供玩赏动物的尾巴1插通的切断线48靠腹侧区域11侧。只是,在本发明中,吸收体50仅位于相比于供玩赏动物2的尾巴1插通的切断线48靠腹侧区域11侧是指: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以及短纤木浆等实质上对排泄物进行吸收的元件仅位于相比于供玩赏动物2的尾巴1插通的切断线48靠腹侧区域11侧,并不包括在制造的过程中从切断线48向背侧区域12侧飞散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以及短纤木浆、以及沿纵向y延长到背侧区域12侧为止的芯包覆片52。芯包覆片52借助例如热熔粘接剂而与内层片27以及/或防漏片30接合,并从吸收性芯51的侧缘沿横向x的外侧延伸。吸收体50还具有:第1端缘50a以及第2端缘50b,该第1端缘50a以及第2端缘50b向横向x延展,并在纵向y相互相向;以及吸收两侧缘(两侧缘)50c,该吸收两侧缘(两侧缘)50c向纵向y延展,并在横向x相互相向。

图7是在从吸收性物品10取下内层片27、翼片32、位于肌肤相向面侧的芯包覆片52和弹性体43、44后的状态下,从肌肤相向面侧表示腹侧区域11以及中间区域13的与图2同样的图。

吸收体50在纵向y具有:第1吸收部53,该第1吸收部53为大致长方形状,并位于腹侧区域11以及中间区域13的第1区域16的一部分;第2吸收部54,该第2吸收部54从第1吸收部53向横中心线q侧延展;以及第3吸收部55,该第3吸收部55位于中央区域18的背侧区域12侧。第1吸收部53与第3吸收部55的横向x的尺寸大致相同,第1吸收部53的纵向y的尺寸l1比第3吸收部55的纵向y的尺寸l3大。另外,第2吸收部54的纵向y的尺寸l2比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的纵向y的尺寸l1、l3大,且与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相比横向x的尺寸小,宽度较窄。具体而言,第1吸收部53的纵向y的尺寸l1、第2吸收部54的纵向y的尺寸l2和第3吸收部55的纵向y的尺寸l3大致的比率为l1:l2:l3=1:2:1。此外,鉴于说明的方便,在图7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第1吸收部53与第2吸收部54的第1分界线57、以及第2吸收部54与第3吸收部55的第2分界线58。

图8是在使吸收性物品10穿着于雄性的玩赏动物2的状态下的沿着纵中心线p的示意性剖视图。参照图8,第1吸收部53是在使吸收性物品10穿着在雄性的玩赏动物2上的状态下,与玩赏动物2的雄性生殖器8的排尿口8a相向的部分。第2吸收部54是在使吸收性物品10穿着在雄性的玩赏动物2上的状态下,同雄性的排尿口8a与肛门9之间的部分相向的部分。换言之,第2吸收部54是与从玩赏动物2的雄性排尿口8a偏离的部位相向的部分。另外,第3吸收部55是与玩赏动物2的肛门9的附近相向的部分。

参照图7,第2吸收部54具有:中央部分54a;第1缩窄部分(第1分离部分)61,该第1缩窄部分(第1分离部分)61在纵向y与第1吸收部53相邻,并朝向纵中心线p呈尖锐状地缩窄;以及第2缩窄部分(第2分离部分)62,该第2缩窄部分(第2分离部分)62在纵向y与第3吸收部55相邻,并朝向纵中心线p呈尖锐状地缩窄。第1缩窄部分61从中央部分54a的两侧缘50c的端缘60a延展至第1吸收部53的第1分界线57。第2缩窄部分62从中央部分54a的两侧缘50c的端缘60a延展至与第3吸收部55的第2分界线58。在本说明书中,“吸收体的第1以及第2分离部分”意味着为了抑制由玩赏动物2的动作引起的吸收体50整体的联动性,而使吸收体50的横向x的长度尺寸局部变窄的部分(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两侧缘50c除了为朝向纵中心线p尖锐地延展的大致三角形状之外,也可以为狭缝、凹曲线状。

第1吸收部53是与排尿口8a相向并直接吸收排泄物的主要的吸收部,第2吸收部54是用于供被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吸收的排泄物扩散的从属吸收部(第3吸收部55是如后述那样在使吸收性物品10穿着于雌性的玩赏动物2的状态下与雌性的排尿口相向的吸收部)。对于吸收体50而言,在横向x,在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处宽度最宽(横向x的尺寸最大),在2吸收部54的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中宽度最窄,第2吸收部54的中央部分54a比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的宽度宽。另外,由于第1吸收部53作为吸收排泄物的主要的吸收部发挥功能,所以优选为宽度较宽,另一方面,由于第2吸收部54位于玩赏动物2的两后肢3之间,所以优选为宽度比前者窄,以免阻碍玩赏动物2的动作。因此,对于吸收体50的各尺寸而言,第1吸收部53的横向x的尺寸w1≥第2吸收部54的最宽部分的横向x的尺寸w3>第2吸收部54的最窄部分的尺寸w2(第1缩窄部分61的最窄部分的横向x的尺寸)。另外,第3吸收部55是在使吸收性物品10穿着于雌性的玩赏动物2的状态下与雌性的玩赏动物2的排尿口相向的部分,作为吸收排泄物的主要的吸收部发挥功能,所以优选为宽度较宽,因此,对于吸收体50的各尺寸而言,第3吸收部55的最窄部分的横向x的尺寸w5≥第2吸收部54的最宽部分的横向x的尺寸w3>第2吸收部54的最窄部分的尺寸w4(第2缩窄部分62的最窄部分的横向x的尺寸)。

由于吸收体50具有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所以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与第2吸收部54的联动变为非连续,所以同如在图7中用假想线64表示的那样连接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的内端53a、55a与中央部分54a的两端缘60a而两侧缘50c具有连续的凹曲线状的情况相比,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与第2吸收部54的联动性被抑制。

通常,对于这种玩赏动物用的尿布(吸收性物品)中的吸收体而言,吸收两侧缘具有呈直线状或凹曲线状地连续地延展的形状,在使该尿布穿着在玩赏动物上的情况下,在步行时等,由于后肢的向前后方向的可动性,有时吸收体整体会联动而产生尿布的位置偏移,有时宽度较宽的与排尿口相向的相向区域会移动到后肢的可动区域,存在步行被妨碍的担忧。尤其是,与人相比,玩赏动物在后肢的可动性被妨碍时,会厌恶该妨碍而倾向于不再进行步行本身。另外,在吸收两侧缘具有沿着后肢的凹曲线状的情况下,在吸收体因玩赏动物的动作向腹侧(或背侧)被拉拽而整体地向腹侧(或背侧)移动时,存在由于吸收两侧缘的背侧部分(或腹侧部分)而妨碍玩赏动物的移动的担忧。另一方面,为了抑制吸收体整体的联动性,在将吸收体的一部分在横向x完全截断的情况下,排泄物的扩散性被阻碍(例如从第1吸收部向第2吸收部的排泄物的扩散性被阻碍),吸收体整体的吸收性能会显著下降。

根据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对于吸收体50而言,由于第1吸收部53与第2吸收部54的联动性被第1缩窄部分61抑制,所以在腹侧区域11不存在第1吸收部53因后肢3向前后方向的动作以向第2吸收部54侧被拉近的方式移动而阻碍玩赏动物2的动作的担忧。另外,由于中央部分54a与第3吸收部55的联动性被第2缩窄部分62抑制,所以在中间区域13的第2区域17侧的部分不存在第3吸收部55因后肢3向前后方向的动作以向第2吸收部54侧被拉进的方式移动而阻碍玩赏动物2的动作的担忧。而且,即使吸收体50的一部分因玩赏动物2的后肢3的动作而移动,也能够抑制吸收体50的其它部分联动地移动,所以能够抑制吸收体50的整体乃至吸收性物品10的整体相对于玩赏动物2产生位置偏移,并能够维持吸收性物品10紧贴的状态。而且,对于吸收体50而言,即便是在缩窄部分61、62,在纵向y也是连续的,所以能够保持排泄物的扩散性,并能够防止吸收性能显著下降。

为了抑制吸收体50的纵向y的联动性,在第1缩窄部分61,优选使其宽度尺寸w2尽量小,具体而言,优选其宽度尺寸w2为第1吸收部53的宽度尺寸w1的约20~50%的大小。同样地,在第2缩窄部分62,优选使其宽度尺寸w4尽量小,具体而言,优选其宽度尺寸w4为第3吸收部55的宽度尺寸w5的约20~50%的大小。这是因为在比50%大的情况下,无法抑制吸收体50的两侧缘的动作的传递,在比20%小的情况下,在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被吸收的排泄物会变得难以向第2吸收部54扩散。另外,为了使第2吸收部54作为辅助的吸收部来充分地发挥功能,优选其最宽部分的宽度尺寸w3为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的最窄部分的宽度尺寸w2、w4的约2倍的大小。能够自由设定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的缩窄的程度、最窄部位的宽度尺寸w2、w4等,但是优选使第1缩窄部分61的最窄部位的宽度尺寸w2比第2缩窄部分62的最窄部位的宽度尺寸w4大,以使被第1吸收部53吸收的尿等排泄物易于扩散。

像这样,对于吸收体50而言,由于其具有在纵向y相互离开地相向的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所以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与第2吸收部54的联动性被抑制,但是,为了抑制吸收体50整体的联动性,也可以仅具有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中的至少一方(优选仅是第1缩窄部分61)。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2吸收部54配置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的情况,但是,只要能发挥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第1缩窄部分61可以位于第1吸收部53,也可以位于第1吸收部53与第2吸收部54之间,还可以位于跨过它们的位置。同样地,第2缩窄部分62可以位于第3吸收部55,也可以位于第2吸收部54与第3吸收部55之间,还可以位于跨过它们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为雄雌兼用。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使上述的吸收性物品10穿着在雌性的玩赏动物2上的状态的与图8同样的图。如图9所示,在将该吸收性物品10用于雌性的玩赏动物2的情况下,第3吸收部55与雌性的玩赏动物2的排尿口8a相向,第2吸收部54作为供排泄物扩散的辅助的吸收部发挥功能。

图10是吸收性物品10的变形例的一例的吸收体50的局部断裂俯视图。在本变形例中,将形成吸收体50的轮廓形状的芯包覆片52形成为两侧缘50c连续地呈凹曲线状地延展,另一方面,将被其包裹的吸收性芯51形成为具有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在相当于吸收性芯51的第1以及第2缩窄部分61、62的部分的两侧形成仅由芯包覆片52构成的、不存在吸收性芯51的非存在区域63。由于在非存在区域63中不存在吸收性芯51,所以与吸收性芯51的存在区域(吸收体50中的除了非存在区域63以外的部位)相比,刚性变低。

在该情况下,虽然利用芯包覆片52而使吸收体50的两侧缘50c向纵向y平稳地连续地延展,但是刚性会因非存在区域63而变化,所以第1以及第3吸收部53、55与第2吸收部54的联动性被抑制。

图11~图13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0的另一个变形例的一例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参照图11,本变形例是具有雄性用的吸收体50的吸收性物品10,且吸收体50仅被配置在相比于横中心线q靠腹侧区域11侧。更具体而言,吸收体50并未被配置在中央区域18的背侧区域12侧,仅具有位于腹侧区域11以及第1区域16的腹侧区域11侧的第1吸收部53和位于相比于横中心线q靠腹侧区域11侧的第2吸收部54。

参照图12,本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10具有雌性用的吸收体50,且吸收体50并未被配置在腹侧区域11以及第1区域16的腹侧区域11侧,仅具有与横中心线q交叉的第2吸收部54以及位于第2吸收部54的背侧区域12侧的第1吸收部53。

参照图13,本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10是雄雌兼用的吸收性物品10,且该吸收性物品10的吸收体50具有由直线状的第1以及第2端缘50a、50b和在它们之间向纵向y呈直线状地延展的两侧缘50c来划定的大致矩形状,在相比于横中心线q靠腹侧区域11侧的第1区域16配置有第1缩窄部分61,第2缩窄部分62被配置成包含横中心线q。

<第2实施方式>

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的与图7同样的图,以下的点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不同,但是其它的基本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吸收部54配置有一对第1以及第2狭缝(第1以及第2分离部分)65、66,该一对第1以及第2狭缝(第1以及第2分离部分)65、66在第1吸收部53侧和第3吸收部55侧以关于纵中心线p对称的方式位于在横向x离开地相向的位置。利用第1以及第2狭缝65、66,吸收体50的两侧缘50c的力的传递被截断,整体的联动性被抑制,所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不会有吸收体位置偏移而阻碍后肢3的动作的担忧。此外,只要发挥同样的技术效果,也可以在吸收性芯51上形成第1以及第2狭缝65、66,并在该部分使芯包覆片52不存在。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同样地,在雄性专用的吸收性物品中不需要设置第3吸收部55以及第2狭缝66,在雌性专用的吸收性物品中不需要设置第1吸收部53以及第1狭缝65。另外,在吸收性物品10中能够将第1实施方式的缩窄部分61、62与第2实施方式的狭缝65、66适当地组合。例如在吸收性物品中,可以在第1分离部分应用第1缩窄部分61,在第2分离部分应用第2狭缝66,也可以在第1分离部分应用第1狭缝65,在第2分离部分应用第2缩窄部分62。

在构成吸收性物品10的构件中,在未被特别明确记载的范围内,除了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材料之外,能够不受限制地使用在这种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公知的材料。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1”以及“第2”等用语仅仅是为了区别同样的元件、位置等而使用的。

关于以上记载的本发明的公开至少能够整理为下述事项。

一种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该玩赏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以及与所述纵向正交的横向,并包括:腹侧区域;背侧区域;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在所述纵向位于所述腹侧区域与所述背侧区域之间;以及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收性芯,其中,所述吸收体仅位于相比于供玩赏动物的尾巴插通的切断线靠所述腹侧区域侧,并具有:两侧缘,所述两侧缘在所述横向相互相向;第1吸收部,所述第1吸收部与所述玩赏动物的排尿口相向;以及第2吸收部,所述第2吸收部与从所述排尿口偏离的部位相向,所述吸收性芯具有将所述纵向的所述第1吸收部与所述第2吸收部的联动分离的分离部分。

在上一段中公开的本发明至少能够包括下述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能够分离地或相互组合地选定。

(1)所述吸收性物品还具有将所述横向的尺寸二等分而向所述纵向延展的纵中心线,所述分离部分从所述两侧缘朝向所述纵中心线延展。

(2)所述分离部分是所述吸收性芯的非存在区域。

(3)所述吸收性物品还具有将所述纵向的尺寸二等分而向所述横向延展的横中心线,所述吸收体还具有在所述纵向相互相向的第1端缘以及第2端缘,所述分离部分位于从所述第1或第2端缘朝向所述横中心线所述横向的长度尺寸逐渐变小的部位。

(4)所述吸收体还具有第3吸收部,所述第3吸收部位于与所述第1吸收部在所述纵向离开地相向的位置,并与雌性或雄性的所述玩赏动物中的一方的排尿口相向,所述第2吸收部位于所述第1吸收部与所述第3吸收部之间。

(5)所述中间区域具有: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腹侧区域侧;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位于所述背侧区域侧;以及中央区域,所述中央区域位于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之间,所述中间区域的两侧缘在所述第1区域具有从所述腹侧区域的内端朝向所述横向的内方宽度逐渐变窄的宽度窄的部分,所述分离部分在所述横向配置在一对所述宽度窄的部分之间。

附图标记说明

2玩赏动物

8a排尿口

10吸收性物品

11腹侧区域

12背侧区域

13中间区域

14c两侧缘

16第1区域

17第2区域

18中央区域

19a第1凹曲线部分(宽度窄的部分)

48切断线

50吸收体

50a第1端缘

50b第2端缘

50c吸收两侧缘(两侧缘)

51吸收性芯

53第1吸收部

54第2吸收部

55第3吸收部

61第1缩窄部分(第1分离部分)

62第2缩窄部分(第2分离部分)

63非存在区域

65第1狭缝(第1分离部分)

66第2狭缝(第2分离部分)

p纵中心线

q横中心线

x横向

y纵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