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茶树苏玉黄在苏北丘陵山区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404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树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苏南茶树苏玉黄在苏北丘陵山区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苏南茶树苏玉黄是在2000年4月开展的茶树种质调查中,从江苏溧阳茶场鸠坑有性群体种有性种茶园发现一茶树单株,该单株发芽早,叶色玉黄,当年对该单株树势、生长势、发芽期、发芽密度、采摘期、制茶品质等进行了初步观察和试验,该品系命名为苏玉黄(原名苏茶132),经过扩繁种植,2002年起在江苏省茶叶研究所布置品比试验,观察发现该品种生长势强,叶色黄化,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叶色特异品种中发芽期、产量和生长势均比较强。2011年该品种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苏鉴茶201102),该品种无性系,特早生,黄化特异种,适宜苏南茶区种植,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二倍体,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质较薄,嫩芽叶玉黄色,茸毛中等,一芽三叶百芽重51.3克,育芽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比福鼎大白茶早5-7天,产量水平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总量4.2%,茶多酚14.7%,咖啡碱3.3%,苏玉黄是长期在苏南栽培的优良茶树品种,一直在苏南地区栽培。

苏北传统属于暖温气候,该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慢,积温低,春茶开采迟,茶叶生长期短,同时常年低于-10℃天数达5-6天,雨量相对较少,季节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冬旱和春旱,茶树缺水且容易遇到低温,几乎年年有冻害。因此该地区水热条件无法满足茶树正常生长,仅避风向阳、森林覆盖率高、小气候条件好的地方才适宜建园。过去苏北地区一直被认为是不适宜茶树栽培的地区,茶叶产业一直无法得到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光、热、水资源都发生了变化,造成亚热带北界不断北移,据农业资源开发局资料显示,苏北地区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苏北地区的暖温带气候已处于北亚热带地区,从光、热条件看,苏北地区已从非宜茶地区转变为宜茶地区。目前苏北丘陵山区的土地和气候条件是:土质80%为紫砂页岩风化土,其他为砾石土和白浆土,pH值为 6.6-6.9,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13.7度,全年大于0度活动积温5076.6度,平均无霜期210天,日均气温大于0度的天数为305天,平均日照时数2492小时,茶树生产期间的平均日照时数2098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千卡/平方米,年平均降雨量904mm,冬季低于7度的有效时数大于1000小时,可以能满足茶叶的生长需求,因此,将苏玉黄移至苏北地区栽培,并建立茶、蔬、果复合高效生态有机栽培示范区是完全可能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苏南茶树苏玉黄在苏北丘陵山区的栽培方法,该方法经实践检验,证明效果良好。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育苗:首先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能排易灌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砂质的丘陵地施足肥料,苗圃地翻耕后制成高10-15厘米,宽120-130厘米,呈东西走向的苗床,要搭好遮光棚,采用苏玉黄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插植,插植规格:行距10-15厘米,株距3-5厘米,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插后要着重抓好肥水管理,要淋足定根水,插植后30-35天内,晴天每天早晚淋水一次,40天后晴天淋水一次,两个月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当苗高25厘米以上时,应摘除2至3片嫩叶,促进分枝生长,同时选择下午阳光不太强时,揭网炼苗。

(2)建园:在苏北丘陵地带,选择地势背风向阳,土壤为酸性,PH值在6.0-6.5,土层深厚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达1.5%,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坡地,在茶园周围应建松树防护林,园土施足底肥,采用单条式密植的按行距130-150cm,施足栏肥、堆肥等底肥后回土至平槽,熟化1个月后即可栽苗,苗木标准是苗高35cm,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3)栽苗: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单条密植行距为130-150cm,丛距15cm,每丛2株,亩栽6000-7000株,浇足水或利用雨后初晴保墒盖膜,并将茶苗顶部膜划开,露出茶苗,然后用细土将膜四周和苗根部破损处压实密封栽植时和苏茶120、洞庭春、蔬果间作。

(4)茶园管理:地膜要保持膜下经常有大量水汽珠生成,于次年8月中旬结合上肥除草清除残膜;勤施肥料,在5月可进行第一次追肥,用量为稀水粪8-10担,以后每月上肥1次;定型修剪,当平均苗高达30cm时,离地20cm作第一次修剪,以后每长20cm留15cm平剪,当苗高达50cm时,即可开始采摘。

(5)采用物理的方法杀虫:为克服农药防治害虫的缺陷,根据茶树害虫有一定的嗜色性,在茶树中用诱杀板除害虫,具体技术方案是:该诱杀板包括底板,底板两面涂有对茶树害虫有引诱作用的有色油漆层,有色油漆层上涂有粘结剂,底板为木板或塑料板,有色油漆层为黄色,粘结剂为粘虫胶或黄油。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步骤(3)所述的苏茶120、苏玉黄、洞庭春、蔬果的间作比例为苏茶120占50%,苏玉黄占20%、洞庭春占15%、蔬、果占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苏南茶树苏玉黄在苏北丘陵山区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具有育苗效果好,茶苗栽植成活率高,茶叶质量好,副产品多,可使栽培效益最大化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育苗:首先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能排易灌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砂质的丘陵地施足肥料,苗圃地翻耕后制成高10厘米,宽120厘米,呈东西走向的苗床,要搭好遮光棚,采用苏玉黄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插植,插植规格:行距10厘米,株距3厘米,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插后要着重抓好肥水管理,要淋足定根水,插植后30-35天内,晴天每天早晚淋水一次,40天后晴天淋水一次,两个月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当苗高25厘米以上时,应摘除2至3片嫩叶,促进分枝生长,同时选择下午阳光不太强时,揭网炼苗。建园:在苏北丘陵地带,选择地势背风向阳,土壤为酸性,PH值在6.0,土层深厚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达1.5%,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坡地,在茶园周围应建松树防护林,园土施足底肥,采用单条式密植的按行距130cm,施足栏肥、堆肥等底肥后回土至平槽,熟化1个月后即可栽苗,苗木标准是苗高35cm,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栽苗: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单条密植行距为130cm,丛距15cm,每丛2株,亩栽7000株,浇足水或利用雨后初晴保墒盖膜,并将茶苗顶部膜划开,露出茶苗,然后用细土将膜四周和苗根部破损处压实密封栽植时和苏茶120、洞庭春、蔬果间作。茶园管理:地膜要保持膜下经常有大量水汽珠生成,于次年8月中旬结合上肥除草清除残膜;勤施肥料,在5月可进行第一次追肥,用量为稀水粪8-10担,以后每月上肥1次;定型修剪,当平均苗高达30cm时,离地20cm作第一次修剪,以后每长20cm留15cm平剪,当苗高达50cm时,即可开始采摘。采用物理的方法杀虫:为克服农药防治害虫的缺陷,根据茶树害虫有一定的嗜色性,在茶树中用诱杀板除害虫,具体技术方案是:该诱杀板包括底板,底板两面涂有对茶树害虫有引诱作用的有色油漆层,有色油漆层上涂有粘结剂,底板为木板或塑料板,有色油漆层为黄色,粘结剂为粘虫胶或黄油。

实施例2:

育苗:首先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能排易灌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砂质的丘陵地施足肥料,苗圃地翻耕后制成高12.5厘米,宽125厘米,呈东西走向的苗床,要搭好遮光棚,采用苏玉黄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插植,插植规格:行距12.5厘米,株距4厘米,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插后要着重抓好肥水管理,要淋足定根水,插植后30-35天内,晴天每天早晚淋水一次,40天后晴天淋水一次,两个月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当苗高25厘米以上时,应摘除2至3片嫩叶,促进分枝生长,同时选择下午阳光不太强时,揭网炼苗。建园:在苏北丘陵地带,选择地势背风向阳,土壤为酸性,PH值在6.25,土层深厚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达1.5%,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坡地,在茶园周围应建松树防护林,园土施足底肥,采用单条式密植的按行距140cm,施足栏肥、堆肥等底肥后回土至平槽,熟化1个月后即可栽苗,苗木标准是苗高35cm,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栽苗: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单条密植行距为140cm,丛距15cm,每丛2株,亩栽6500株,浇足水或利用雨后初晴保墒盖膜,并将茶苗顶部膜划开,露出茶苗,然后用细土将膜四周和苗根部破损处压实密封栽植时和苏茶120、洞庭春、蔬果间作。茶园管理:地膜要保持膜下经常有大量水汽珠生成,于次年8月中旬结合上肥除草清除残膜;勤施肥料,在5月可进行第一次追肥,用量为稀水粪8-10担,以后每月上肥1次;定型修剪,当平均苗高达30cm时,离地20cm作第一次修剪,以后每长20cm留15cm平剪,当苗高达50cm时,即可开始采摘。采用物理的方法杀虫:为克服农药防治害虫的缺陷,根据茶树害虫有一定的嗜色性,在茶树中用诱杀板除害虫,具体技术方案是:该诱杀板包括底板,底板两面涂有对茶树害虫有引诱作用的有色油漆层,有色油漆层上涂有粘结剂,底板为木板或塑料板,有色油漆层为黄色,粘结剂为粘虫胶或黄油。

实施例3:

育苗:首先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能排易灌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砂质的丘陵地施足肥料,苗圃地翻耕后制成高15厘米,宽130厘米,呈东西走向的苗床,要搭好遮光棚,采用苏玉黄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插植,插植规格:行距15厘米,株距5厘米,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插后要着重抓好肥水管理,要淋足定根水,插植后30-35天内,晴天每天早晚淋水一次,40天后晴天淋水一次,两个月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当苗高25厘米以上时,应摘除2至3片嫩叶,促进分枝生长,同时选择下午阳光不太强时,揭网炼苗。建园:在苏北丘陵地带,选择地势背风向阳,土壤为酸性,PH值在6.5,土层深厚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达1.5%,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坡地,在茶园周围应建松树防护林,园土施足底肥,采用单条式密植的按行距150cm,施足栏肥、堆肥等底肥后回土至平槽,熟化1个月后即可栽苗,苗木标准是苗高35cm,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栽苗: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单条密植行距为150cm,丛距15cm,每丛2株,亩栽6000株,浇足水或利用雨后初晴保墒盖膜,并将茶苗顶部膜划开,露出茶苗,然后用细土将膜四周和苗根部破损处压实密封栽植时和苏茶120、洞庭春、蔬果间作。茶园管理:地膜要保持膜下经常有大量水汽珠生成,于次年8月中旬结合上肥除草清除残膜;勤施肥料,在5月可进行第一次追肥,用量为稀水粪8-10担,以后每月上肥1次;定型修剪,当平均苗高达30cm时,离地20cm作第一次修剪,以后每长20cm留15cm平剪,当苗高达50cm时,即可开始采摘。采用物理的方法杀虫:为克服农药防治害虫的缺陷,根据茶树害虫有一定的嗜色性,在茶树中用诱杀板除害虫,具体技术方案是:该诱杀板包括底板,底板两面涂有对茶树害虫有引诱作用的有色油漆层,有色油漆层上涂有粘结剂,底板为木板或塑料板,有色油漆层为黄色,粘结剂为粘虫胶或黄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