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循环农业,具体是富硒循环农业,更具体是基于稻、鱼、鸭富硒循环农业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鸭稻混作目前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在稻田中养殖禾花鱼也是广西桂林和湖南郴州的特色循环农业生产方式。
然而现有技术中未见有稻、鱼、鸭富硒循环农业的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稻、鱼、鸭富硒循环农业的生产,实现稻、鱼、鸭富硒农产品产业互相促进,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稻、鱼、鸭富硒循环农业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稻、鱼、鸭富硒循环农业的生产方法,在富硒土壤中种植水稻,并混养鱼、鸭,施用富硒有机肥;
放鸭:插秧后10~20天待秧苗直立后每亩放养15~25只雏鸭,在4月底至5月中旬稻飞虱爆发高峰期间,每亩增放5~10只第二批雏鸭,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收回鸭子,于与稻田排水沟相通的水塘圈养;
养鱼:在收回鸭子后放鱼,8-15厘米的鱼种每亩放养300~500尾;
在放鸭后至收回鸭子期间,施用富硒有机肥1~3次,每亩每次10~50kg;
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施用富硒有机肥3~5次,每亩每次50~100kg;
所述的富硒有机肥以富硒植物为原料经发酵制备而成;
富硒植物为富硒农作物的废弃物、和/或在富硒土壤区生长的十字花科植物、苜蓿;
发酵在微生物混合体存在下进行,采用堆积发酵或密闭容器发酵,发酵料的含水量为50~70wt%,发酵料与微生物混合体质量比为30~50:1,在温度为45~65℃范围内发酵5~15天;
其中:所述微生物混合体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中的至少一种与纤维素酶的混合物。
由于硒在植物组织中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富硒植物中含有的硒属于生物态,本发明使用的以富硒植物为原料制成的就是货真价实的富硒有机肥,其中的硒不但可以完全被农产品吸收,而且不需要经过生物转化,即可直接地储存于农产品体内。另外通过发酵,富硒植物在微生物混合体作用下,成为偏酸性的含有有益菌的富硒有机肥,施用后,不但释放出生态硒供农产品直接吸收,而且可以改良土壤,增加氧化能力,使土壤中Se4+转化为Se6+,从而使Se6+含量大大增加。而植物对Se6+的吸收利用远高于Se4+。
此外,本发明的富硒有机肥原料来源广泛,做到了废物利用和生态循环利用,可以实现自然硒的异地转移应用。
在收回鸭子之前,水稻并不需要太多的有机硒,此时施用富硒有机肥中的硒绝大部分被鸭子吃进去。而且偏酸性的含有有益菌的富硒有机肥,施用后,可以改良土壤,增加氧化能力,使土壤中Se4+转化为Se6+,从而使Se6+含量大大增加。这样产出的Se4+ 也主要被鸭子吸收利用。活的有益菌也会进入鸭子体内,形成良性菌循环,有利于鸭子增强体质,健康成长。因此可以得到产量高肉质好的富硒鸭子。
活的有益菌可以在稻田继续引起发酵,将鸭粪便顺利进行生物分解,提供更多的生物硒,以及其它的营养元素。
鸭子对田间杂草的踩踏和啃食以及对害虫(特别是稻飞虱)的捕食可以代替除草剂、除虫剂的使用。
为了避免鸭子在稻田中的奔跑引起稻花掉落,所以需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收回鸭子。由于圈养的水塘与稻田排水沟相通,所以含有有机硒和益生菌的稻田水也会进入池塘,鸭子仍然能够继续积硒,富硒鸭子的养殖过程继续进行。
在收回鸭子养鱼后,与鸭子的情形类似,鱼也一样地进行硒循环,鱼还吃食自然掉落的稻花,以及水中小生物,产出粪便发酵分解,提供更多的生物硒,以及其它的营养元素。活的有益菌也会进入鱼体内,形成良性菌循环,有利于鱼增强体质,健康成长。因此也得到产量高肉质好的富硒鱼。
由于进行稻、鱼、鸭套作,没有被水稻完全吸收的富硒有机肥就作为鱼、鸭的营养,从而养殖富硒鱼、富硒鸭,而富硒鱼、富硒鸭产出的粪便又作为循环产出的生物富硒肥,为富硒水稻提供直接吸收的富硒营养成分。鱼和鸭的粪便在益生菌作用下发酵,也成为偏酸性的富硒有机肥,进一步改良土壤,增加氧化能力,促进土壤中Se4+转化为Se6+,从而使Se6+含量进一步增加,供水稻吸收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水稻一直处于不断吸收利用有机硒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水稻抽穗后到成熟是水稻生育的最后时期(称为结实成熟期,它包括抽穗、开花授精、灌浆和成熟等时期,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由于加大了富硒有机肥施用量,更加使水稻对硒进行的吸收、转化、贮存达到高潮。因此大米中的有机硒含量显著提高。
总的来说,本发明的基于稻、鱼、鸭富硒循环农业的生产方法,实现了稻、鱼、鸭富硒循环农业的生产,实现了稻、鱼、鸭富硒农产品产业互相促进,在获得有机硒含量显著提高的富硒大米的同时,还收获了产量高肉质好的富硒鱼和富硒鸭。
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如下的改进或选择。
本发明施用富硒有机肥的方式是将富硒有机肥撒在稻田,并保持稻田适宜水深。适宜的含义是指既符合养鸭、养鱼,也符合水稻种植。
为使有机硒得到合理应用,施用富硒有机肥间隔时间为7~15天。
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混合体的质量配比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纤维素酶=0.5~2:0.5~2:0.5~2: 0.5~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富硒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按配方计算原料、水以及微生物混合体的用量,然后
1)将原料破碎至粒径不大于2cm,混合;
2)将微生物混合体混溶在适量水中;
3)将1)、2)所得和水混匀;
4)堆积发酵或密闭容器发酵。
本发明中所述的富硒农作物的废弃物优选为富硒香蕉的香蕉杆、富硒水稻的稻草、富硒玉米的玉米杆、富硒菌菇的菌菇渣、富硒柑桔的柑桔皮和/或富硒十字花科蔬菜的废弃物。上述这些废弃物数量巨大,加以利用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富硒农作物的废弃物也包括在富硒土壤区生长的十字花科蔬菜的废弃物。富硒十字花科蔬菜的种类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白菜类: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红菜薹等;甘蓝类:椰菜、椰菜花、芥蓝、青花菜、球茎甘蓝等;芥菜类:叶芥菜、茎芥菜(头菜)、根芥菜(大头菜)、榨菜等;萝卜类;油菜类。用于食用或利用的部位有的是叶子,有的是球茎或根,还有的是榨取种子油(如菥蓂、葶苈、桂竹香),除去这些部位之外的其它部位(包括榨油后的渣)以往都没怎么利用。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雏鸭是指防疫鸭苗喂食饲料一周至10天的鸭子。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鱼以禾花鱼为主,以鲫鱼、鲢鱼和/或鲤鱼为辅。
在其它方面,如富硒有机肥的制备涉及的其它方面、富硒水稻的种植涉及的其它方面、鸭子养殖的其它方面、鱼养殖的其它方面(鱼沟、鱼坑等)等等,均可采用常规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富硒有机肥的制备
将在富硒土壤生长的苜蓿破碎至粒径不大于2cm,成为发酵料。
微生物混合体的质量配比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纤维素酶=1:1:1: 1。混溶在适量水中。发酵料与微生物混合体质量比为30:1。
将发酵料、微生物混合体液体一起加水拌匀,控制含水量为60wt%。
堆积,并覆盖塑料薄膜,任其发酵。计算温度在45~65℃范围内的天数。
每隔3天翻料一次。并检查物料水分含量,当低于40 wt %,则补充至60wt%。
10天后料温度回落下降至低于45℃,说明发酵完成,可以取出使用。
将上述的苜蓿换为富硒香蕉的香蕉杆、富硒水稻的稻草、富硒柑桔的柑桔皮、富硒榨菜的叶子、富硒玉米的秸秆,或其他在富硒土壤区生长的十字花科蔬菜的废弃物,按照上述方法同样制备出富硒有机肥。
实施例2
稻田的田埂加高加宽加高夯实到50厘米,加宽至80~100厘米,提高稻田养鱼后的蓄水量,防止漏水、垮埂、水翻田埂和跑鱼,便于鸭的休息与保水。
在田边建一个简易鸭棚,地上铺好干草或稻壳,一边铺上编织袋,以供鸭子休息和喂食,在稻田四周用四指规格尼纶丝网沿田埂围隔以防鸭外逃和外敌侵害,围网高度0.6~0.8米,每2米左右插一根小竹竿支撑,也可利用河、塘等作为阻隔。
鱼沟和鱼坑应在插秧前预先挖好。鱼沟要在环田距田埂80~100厘米的地方开挖,面积较小的稻田挖成"十"字形, 大而长的稻田挖成"田"字形、"井"字形或"目"字形,沟深30厘米、宽40厘米。鱼沟两旁用水泥砖堆砌,防止沟泥塌陷。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或田角,也可以设在田中心,亩设一个深100~120厘米,面积5平方米以上(可根据养殖者对鱼产量的要求而定)。鱼沟要和鱼坑相连。稻田排灌口要开在相对两角的田埂上,排灌时须安置拦鱼栅,防止放水时逃鱼。
鱼沟和鱼坑在养鱼之前始终保持沟内10厘米深水层,供鸭子洗澡用。田外另设置水塘,水塘与田边排水深渠相连通,设置包括水塘和田边排水深渠在内的围养栏,便于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将鸭赶入其中围养,在水塘和田边排水深渠内养殖鱼、虾、螺蛳、青蛙、泥鳅、鳝鱼和水生植物等。具体养殖种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鸭品种选择中小体型、活动灵活、食量较小、露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以家鸭与野鸭杂交选育品种为最佳。本实施例选择广西小麻鸭。
在插秧5天前购进防疫鸭苗,喂食饲料一周至10天,并选择晴天进行驯水,驯水时水深15~20厘米,驯水时间由短到长,直到鸭子在水中活动自如。这样的鸭子就是本发明所称的雏鸭。
在有机水稻插秧后10~20天待秧苗直立后每亩放入15~25只雏鸭;在4月底至5月中旬稻飞虱爆发高峰期间,亩增放5~10只第二批雏鸭。
鸭子放入稻田后,任其自由觅食生长,不喂食任何辅助饲料。鸭子每天24小时均生活在稻田区域内。
在水稻抽穗扬花后,为防鸭子采食稻穗,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将鸭赶入包括稻田区域内设置的水塘和田边排水深渠的围养栏内围养,并补充喂食上年的有机水稻瘪谷。这段时间鸭子主要在水塘和田边排水深渠内觅食小鱼、小虾、螺蛳、小青蛙、小泥鳅和/或小鳝鱼,以及其它的水中小动物,同时还采食养殖的水生植物。
在收回鸭子后放鱼,8-15厘米的鱼种每亩放养300~500尾;放鱼之前先将鱼种放在3%~5%的食盐水中消毒5~10分钟再放入鱼沟或鱼坑。鱼以禾花鱼为主,占75~80%,以鲫鱼、鲢鱼和/或鲤鱼为辅,占20~25%。
放鱼后,稻田除浅灌或晒田外,田里不能断水,要保持水深8厘米左右,保持沟内有30厘米、坑内有60-80 厘米深的水位。
只在水稻分蘖期浅水晒田7-10天,晒田前要将鱼沟、鱼坑内的泥土清理一次,将清理出的淤泥堆放到田边或田外,以增加鱼沟和鱼坑的蓄水量,然后再将鱼赶到鱼沟、鱼坑里去。
适当投喂鱼饵料。投饵时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并注意观察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并根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常用的饵料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糠麸等。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确保鱼食物的营养均衡。每天投量应在2小时内吃完为度。
在放鸭后至收回鸭子期间,施用富硒有机肥1~3次,每亩每次10~50kg;
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施用富硒有机肥3~5次,每亩每次50~100kg。
施用富硒有机肥是将富硒有机肥撒在稻田,由稻田里的水混溶,利用鸭子的走动和鱼的游动起到搅匀的效果。
施用富硒有机肥间隔时间为7~15天。
富硒水稻收割前,即可捕捞禾花鱼。收割富硒水稻时,将剩余的鱼赶至鱼沟或鱼坑。
在收割有机水稻后,打开围养栏再将鸭子在有机水稻种植区域散养。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还有由于稻田有一段时间没有鸭子,所以也有积累了较多的虫子和草,这时集中放牧鸭子,非常有利于鸭子的食物营养改善和合理搭配,是鸭子育肥的好时机。
从雏鸭放入开始经过6个月以上即可出售。
按照上述的本发明的方法,富硒鸭养殖6个月可以达到1750克~2000克。而通常,成年鸭体重:公1410~1800克,母1370~1710克。此外可以收得富硒鱼每亩50kg以上, 收得富硒稻谷350kg以上,与不按照本发明方法种植的常规富硒水稻种植方法相比,在富硒土壤区,大米中的硒含量增加40%~50%。大米中的硒全部为有机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