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薯套种四季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8474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薯套种四季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薯,别名为木番薯,树薯,与马铃薯、红薯并列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起源于热带美洲,广泛栽培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水平分布在南北纬度30度之间,垂直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世界上木薯已有近五千年的栽培历史,目前约有10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木薯。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5年世界木薯总量为20836.4万吨,其中非洲11460.7万吨约占55%;亚洲5634.6万吨,占世界总量的27%;拉丁美洲为3721.8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17%;大洋洲为19.4万吨。木薯以成为广泛种植的主要旱粮和饲料作物,是许多热带地区国家日常食物中的主要热能来源。

四季豆是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之一。无论单独清炒,还是和肉类同炖,亦或是焯熟凉拌,都很符合人们的口味。然而现有的四季豆由于栽培方法复杂多样,栽培麻烦,投入的劳动量比较大,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虽然能够产出高产量的四季豆,但是因此生长出来的四季豆品质差,农害严重,口感不好,营养价值低,不能满足人们绿色食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薯套种四季豆的方法,将四季豆套种在木薯种植地中,按照相应的田间栽培技术进行管理;该方法充分利用木薯种植地的空间、光、温、水、肥资源,产出高品质四季豆,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套种四季豆可减少杂草和病虫危害,减少农药使用,改善木薯种植地生态环境,降低管理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木薯套种四季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2-3月份,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质,采用起畦的办法来加厚土层,深耕耙碎,深耕27-30cm;

(2)木薯种茎处理: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节、新鲜坚实、芽点完整、不损皮、不干枯、不熟烂、无病虫、皮层绿色、砍断切口有乳汁流出的主茎中、下段;选好种茎后,按每2-3个有效芽将木薯种茎截成小段,用代森铵或石灰水对截好的种茎进行浸泡消毒,要求当天截茎、消毒并种完;

(3)木薯种植与管理:种植前亩施农家肥500-750公斤,复合肥25公斤,氮肥20公斤,钾肥25公斤,磷肥25公斤,所需肥料一次性施于畦中间和泥土拌匀,按株距0.8×1m,将木薯种茎扦入土壤中,种茎露出地面3-5厘米,木薯生长期间注意补苗、间苗、中耕除草和追肥;

(4)四季豆种植与管理:于木薯种植后一个月内进行,在木薯行间种2行四季豆,行距65-75cm,穴距25-35cm,每穴播种子3-4粒;播种后7-10天要进行查苗补苗,每穴留健苗2株;四季豆播种的前期不浇水,不施肥,至开花结荚期,浇水施肥并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

(5)四季豆收获:在四季豆开花10天后开始采收嫩荚,每隔1-2天采收1次,可连续采收50-60天,采收的四季豆应嫩且无病虫害;

(6)木薯收获:木薯迅速生长期间,需进行追肥,即植后60-70天,苗高30-40cm时,亩施尿素7.5-10公斤、钾肥5-7公斤,促进苗木生长整齐、粗壮,促进木薯增产,一般生长8-9个月后即可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四季豆套种在木薯种植地中,按照相应的田间栽培技术进行管理;该方法充分利用木薯种植地的空间、光、温、水、肥资源,产出高品质四季豆,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套种四季豆可减少杂草和病虫危害,减少农药使用,改善木薯种植地生态环境,降低管理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木薯套种四季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2月份,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质,采用起畦的办法来加厚土层,深耕耙碎,深耕27cm;

(2)木薯种茎处理: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节、新鲜坚实、芽点完整、不损皮、不干枯、不熟烂、无病虫、皮层绿色、砍断切口有乳汁流出的主茎中、下段;选好种茎后,按每2个有效芽将木薯种茎截成小段,用代森铵或石灰水对截好的种茎进行浸泡消毒,要求当天截茎、消毒并种完;

(3)木薯种植与管理:种植前亩施农家肥500公斤,复合肥25公斤,氮肥20公斤,钾肥25公斤,磷肥25公斤,所需肥料一次性施于畦中间和泥土拌匀,按株距0.8×1m,将木薯种茎扦入土壤中,种茎露出地面3厘米,木薯生长期间注意补苗、间苗、中耕除草和追肥;

(4)四季豆种植与管理:于木薯种植后一个月内进行,在木薯行间种2行四季豆,行距65cm,穴距25cm,每穴播种子3粒;播种后7天要进行查苗补苗,每穴留健苗2株;四季豆播种的前期不浇水,不施肥,至开花结荚期,浇水施肥并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

(5)四季豆收获:在四季豆开花10天后开始采收嫩荚,每隔1天采收1次,可连续采收50天,采收的四季豆应嫩且无病虫害;

(6)木薯收获:木薯迅速生长期间,需进行追肥,即植后60天,苗高30cm时,亩施尿素7.5公斤、钾肥5公斤,促进苗木生长整齐、粗壮,促进木薯增产,一般生长8个月后即可采收。

实施例二:

一种木薯套种四季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3月份,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质,采用起畦的办法来加厚土层,深耕耙碎,深耕30cm;

(2)木薯种茎处理: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节、新鲜坚实、芽点完整、不损皮、不干枯、不熟烂、无病虫、皮层绿色、砍断切口有乳汁流出的主茎中、下段;选好种茎后,按每3个有效芽将木薯种茎截成小段,用代森铵或石灰水对截好的种茎进行浸泡消毒,要求当天截茎、消毒并种完;

(3)木薯种植与管理:种植前亩施农家肥750公斤,复合肥25公斤,氮肥20公斤,钾肥25公斤,磷肥25公斤,所需肥料一次性施于畦中间和泥土拌匀,按株距0.8×1m,将木薯种茎扦入土壤中,种茎露出地面5厘米,木薯生长期间注意补苗、间苗、中耕除草和追肥;

(4)四季豆种植与管理:于木薯种植后一个月内进行,在木薯行间种2行四季豆,行距75cm,穴距35cm,每穴播种子4粒;播种后10天要进行查苗补苗,每穴留健苗2株;四季豆播种的前期不浇水,不施肥,至开花结荚期,浇水施肥并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

(5)四季豆收获:在四季豆开花10天后开始采收嫩荚,每隔2天采收1次,可连续采收60天,采收的四季豆应嫩且无病虫害;

(6)木薯收获:木薯迅速生长期间,需进行追肥,即植后70天,苗高40cm时,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7公斤,促进苗木生长整齐、粗壮,促进木薯增产,一般生长9个月后即可采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薯套种四季豆的方法,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2)木薯种茎处理;(3)木薯种植与管理;(4)四季豆种植与管理;(5)四季豆收获;(6)木薯收获。本发明将四季豆套种在木薯种植地中,按照相应的田间栽培技术进行管理;该方法充分利用木薯种植地的空间、光、温、水、肥资源,产出高品质四季豆,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套种四季豆可减少杂草和病虫危害,减少农药使用,改善木薯种植地生态环境,降低管理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梁圣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圣清
技术研发日:2016.01.20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