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821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农林作物生长调节剂,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气候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经常遇到干旱的天气,造成农林作物大量减产,甚至出现绝收的惨状。为了降低干旱天气给农林作物带来的损害,人们开始研发保水剂,用于辅助农林作物抵抗干旱天气。目前的保水剂多为土壤吸水剂,如黄腐酸,是有机聚合物,其只是增强了植物周围的土壤吸水性,但并未改变植物体内的保水能力,存在保水效果差等问题。此外,黄腐酸为一种腐殖酸,生产工艺复杂,价格偏高,很难进行推广。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保水剂,能够改变植物体内的保水能力,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以至少解决以往保水剂只能增强植物周围土壤的吸水性,存在保水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浓度,包括:正十二醇20%~30%、正十六醇2%~6%、乳化剂1%~3%、水余量。优选,所述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包括:正十二醇22%~26%、正十六醇3%~5%、乳化剂1%~2%、水余量。进一步优选,所述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包括:正十二醇25%、正十六醇4%、乳化剂1.5%、钙离子0.2%、水余量。进一步优选,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进一步优选,所述保水剂中还包括N、P、K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所述保水剂中还包括:酵素,且所述酵素在所述保水剂中的体积浓度为15%~20%。进一步优选,按质量浓度,所述保水剂中还包括:钙离子0.1%~0.3%。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正十二醇和正十六醇按比例混合后,加热到40~60℃;2)按比例加入乳化剂,搅拌10~20分钟;3)按比例加入温度为40~60℃的水,搅拌30~40分钟,获得保水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的使用方法:将所述多功能保水剂采用地面喷施、叶面喷施、灌根、浸种或拌种任何一种方式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中,正十二醇和正十六醇两种成分,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可相互融合成,将其喷施在农林作物的叶面或根部后,会在农林作物的叶面或根部表面形成薄膜,附着于农林作物的叶面或根部表面,使水分子不易透出,可抑制农林作物的叶面或根部进行水分蒸腾,起到外部保水的作用。此外,该层薄膜还能把农林作物的叶面、根部与空气、土壤中的细菌、病虫害有效隔离,同时抑制农林作物叶面、根部已有的虫卵孵化、病菌扩展,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确保农林作物的茁壮成长。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中,保水剂能够改变植物体内的保水能力,具有保水效果好,防病害,促进光合作用,使农林作物增产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解释,但是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为了解决以往的保水剂,存在保水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包括:正十二醇20%~30%、正十六醇2%~6%、乳化剂1%~3%、水余量。该保水剂中的正十二醇和正十六醇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相互融合成,将其喷施到农林作物上,会在农林作物的叶面或根部表面形成薄膜,附着于农林作物的叶面或根部表面,使水分子不易透出,可抑制农林作物的叶面或根部进行水分蒸腾,提高其整体的保水效果。优选,所述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包括:正十二醇22%~26%、正十六醇3%~5%、乳化剂1%~2%、水余量;更为优选,所述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包括:正十二醇25%、正十六醇4%、乳化剂1.5%、水余量。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水剂中还包括N、P、K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N、P、K元素为农林作物生长所必备的营养成分,从而使该保水剂在保水的同时还具备补充营养成分的作用,其中,关于N、P、K的加入种类以及加入的量,可以根据实际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确定。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水剂中还包括:酵素,且酵素在所述保水剂中的体积浓度为15%~20%。其中,酵素可驱避外界病虫,以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而正十二醇和正十六醇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相互融合,将其喷施于植物叶面或根部可抑制农林作物叶面、根部已有的虫卵孵化、病菌扩展,达到防治的目的,通过二者结合可显著提高该保水剂的抗病虫害的效果。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按质量浓度,所述保水剂中还包括:钙离子0.1%~0.3%,由于钙离子有吸附水分子的能力,将其加入上述任何一种保水剂中搅拌均匀后,喷施于农林作物上,当农林作物将钙离子吸收于体内后,农林作物体内的钙离子可吸附水分子,再配合保水剂抑制水分蒸腾的作用,可进一步有效提高保水剂的保水效果。上述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正十二醇和正十六醇按比例混合后,加热到40~60℃;2)按比例加入乳化剂,搅拌10~20分钟;3)按比例加入温度为40~60℃的水,搅拌30~40分钟,获得保水剂。其中,包含N、P、K元素、酵素或钙离子的保水剂制备方法为:在上述保水剂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N、P、K元素、酵素或钙离子搅拌,即可。上述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的使用方法,具体为:将所述多功能保水剂采用地面喷施、叶面喷施、灌根、浸种或拌种任何一种方式使用。上述多功能补水及可采用地面喷施、叶面喷施、灌根、浸种或拌种任何一种方式使用。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再进一步的详细解释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20%、正十六醇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水余量,按照上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得成品。实施例2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30%、正十六醇2%、羧甲基纤维素钠3%、水余量,按照上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得成品。实施例3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26%、正十六醇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钙离子0.3、水余量,按照上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得成品。实施例4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22%、正十六醇5%、羧甲基纤维素钠1%、钙离子0.1、水余量,按照上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得成品。实施例5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25%、正十六醇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水余量,按照上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得成品。实施例6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25%、正十六醇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N元素0.6%、P元素0.3%、K元素0.1%。实施例7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25%、正十六醇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N元素0.4%。实施例8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25%、正十六醇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N元素0.3%、P元素0.2%。实施例9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按质量浓度,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25%、正十六醇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N元素0.2%、K元素0.4%。实施例10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正十六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酵素和水,其中,正十二醇的质量浓度为25%、正十六醇的质量浓度为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5%、酵素的体积浓度为15%、水为余量。实施例11一种用于农林作物的多功能保水剂,由以下成份组成:正十二醇、正十六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N元素、P元素、K元素、酵素和水,其中正十二醇的质量浓度为25%、正十六醇的质量浓度为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5%、N元素的质量浓度为0.6%、P元素的质量浓度为0.3%、K元素的质量浓度为0.1%、酵素的体积浓度为20%、水为余量。实施例12分别将实施例1~5中的保水剂分别进行200倍液稀释后,喷施于黄瓜、花生和苹果树的叶面,每隔10天喷施1次,共喷施3~4次后,对植物叶面进行实时的蒸腾水分检测,综合平均比较,与未进行保水剂喷施的植物叶面相比,喷施实施例1中保水剂叶面蒸腾量减少15%,喷施实施例2中保水剂叶面蒸腾量减少18%,喷施实施例3中保水剂叶面蒸腾量减少25%,喷施实施例4中保水剂叶面蒸腾量减少26%,喷施实施例5中保水剂叶面蒸腾量减少23%。实施例1~5中的保水剂喷施到植物叶面后会在植物叶面附着,使水分子不易透出,可抑制水分的蒸腾,使植物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发育,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实施例13在沈阳农业大学实验田,花生播种前分别将实施例5~9中的保水剂拌种1次,生长过程花期喷施1次,之后每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秋后的具体产量见表1。表1此外,还将实施例6~9中的保水剂,喷施于农林作物(蔬菜、果树、花生等),都获得了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其中,对于叶类菜(黄瓜、西瓜、番茄、白菜、芹菜等蔬菜)的增产量都在15%~30%。实施例14分别将实施例10、11中的保水剂分别进行200倍液稀释后,每隔10天将其喷施于植物叶面上,共喷施3~4次,可有效防止病虫害,其中,实验证明该保水剂对于黄瓜霜霉病、草莓灰霉病、水稻霉病和苹果锈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