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813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移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苗、种薯等的移植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移植机存在如下技术,在行驶车体具备:苗供给装置、在铺设于农田的膜形成栽种孔的开孔装置、以及在由开孔装置形成的孔中栽种苗的苗栽种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设置于以往的移植机的开孔工具构成为,被能够上下运动地保持,在开孔工具的下表面与膜以及垄面接触时,通过施加向后方拉扯的力而向后方摆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50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上述苗移植机中,开孔工具自身并不是在静止轨迹中向后方移动的结构,所以存在膜被开孔工具向前侧拉拽从而不能在膜上形成合适的栽种孔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由开孔工具在膜上合适地形成栽种孔的移植机。

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移植机,设置有在铺设于农田的垄的膜19上开设孔的开孔装置500,并且在上述开孔装置500所开设的孔中栽种移植物22,上述移植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开孔装置500设置有:在上述膜19上开设孔的开孔工具510;以及使上述开孔工具510在静止轨迹中下降、向后方移动、以及上升的移动机构520。

方案2的发明在方案1的移植机的基础上,上述移动机构520构成为,将使上述移动机构520移动的连杆机构524和辅助连杆机构523分别能够上下转动地设置,上述连杆机构524构成为将前侧连杆部件524-1和后侧连杆部件 524-2串联地连结。

方案3的发明在方案2的移植机的基础上,使上述连杆机构524向上方转动的时刻比上述辅助连杆机构523向上方转动的时刻迟,上述辅助连杆机构523开始向上方转动后在预定期间内使上述前侧连杆部件524-1和上述后侧连杆部件524-2所形成的角度θ变化,使上述连杆机构524的后端部移动,从而使上述开孔工具510向后方移动。

方案4的发明在方案1至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设置有显示装置630,其显示与上述移植物22的栽种作业有关的信息,上述开孔工具510做成利用热来融化上述膜19从而开设上述孔的结构,并设置有检测上述开孔工具510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件513,在上述温度检测部件513检测到上述开孔工具510的温度比预定值低时,在上述显示装置630显示上述开孔工具510低温。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就方案1的发明而言,通过由移动机构520使开孔工具510移动,能够与机体的前进行驶一同地使开孔工具510向后侧合适地移动,所以形成于膜19的栽种孔的形状变得合适,栽种精度提高。

就方案2的发明而言,在方案1的发明的效果之外,通过将前侧连杆部件524-1和后侧连杆部件524-2串联地连结而构成连杆机构524,从而能够准确地使开孔工具510向后侧移动。

就方案3的发明而言,在方案2的发明的效果之外,连杆机构524比辅助连杆机构523迟地向上方转动,通过连杆机构524的后端部的移动而使开孔工具510向后方移动,由此能够防止开孔工具510将膜19向机体的前进方向拖拽,所以形成于膜19的栽种孔的形状变得合适,栽种精度提高。

就方案4的发明而言,在方案1至3中任一项的发明的效果之外,若温度检测部件513所检测的开孔工具510的温度为低温则显示于显示装置630,由此能够确认是否能够由开孔工具510合适地开孔,所以可以防止在不合适的栽种孔栽种苗。

另外,能够尽早发现开孔工具510的故障、劣化等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苗移植机的左视图。

图2是苗移植机的俯视图。

图3(a)是开孔装置的左视图。

图3(b)是表示第一凸轮和第一接触辊的各抵接位置、第二凸轮和第二接触辊的各抵接位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4(a)是表示栽种工具的概要的侧剖视图。

图4(b)是表示栽种工具的概要的后剖视图。

图4(c)是从左后方观察栽种工具的后防护件的立体图。

图5(a)是托架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5(b)是表示托架纵向输送装置的概要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6是表示操作部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7是对向控制部的输入输出进行说明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移植机进行说明。

如图1、图2以及图5(a)、(b)所示,对蔬菜等的苗进行移植的苗移植机1具备:具备左右的前轮2以及后轮3的行驶车体15;设置于行驶车体15的前部的引擎12以及变速箱4;在行驶车体15的后部将作为移植物的苗向垄U进行栽种的栽种工具11;使栽种工具11上下摆动的苗栽种装置300;供给收纳有上述苗的托架20的托架供给装置100;从上述托架20的育苗孔穴21由取出部件260将苗取出并向栽种工具11供给的取出装置200;将苗的栽种深度保持恒定的传感器板710;压地轮13、操纵手柄8;以及操作部600等。

另外,如图3(a)所示,在苗移植机1上,将具备与铺设于农田的垄U的膜19接触来形成苗的栽种孔的开孔工具510的开孔装置500,设置在栽种工具11的前方。构成为,上述开孔工具510的动作与栽种工具11的动作同步,由栽种工具11在开孔工具510所形成的栽种孔中栽种苗。

此外,栽种工具11的下端部通过苗栽种装置300的工作,作为静止轨迹(将行驶车体15的行驶停止的状态的轨迹),描绘图1所示的栽种轨迹T1。

另外,如图2以及图5(a)、(b)所示,在托架供给装置100设置有对没有载置托架20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托架检测装置1100。

就苗移植机1的托架供给装置100的进给动作而言,包括:为了将托架 20的横向一排的育苗孔穴21的苗由取出部件260依次取出而使载苗台110间歇地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横进给动作;以及在将横向一排量的育苗孔穴21的苗取出后,利用进给杆121而将载苗台110上的托架20针对育苗孔穴21的横向一排向下方输送的纵向输送动作。

利用进给杆121进行纵向输送,通过成为进给杆121的前端部卡合于托架20的背面侧的相邻的育苗孔穴21间的槽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进给杆121以侧视描绘大致四边形的轨迹A(参照图5(b))地转动,由此托架20沿托架搬送路111向斜下方间歇地纵向输送来执行。

另外,如图1、图2所示,做成如下结构,从引擎12输出的动力被变速箱4分开,经由左右的行驶传动箱9而传动至左右的后轮3,并且传动至设置在变速箱4的后侧的栽种传动装置18。

如上所述,在铺设于农田的垄U的膜19上由开孔装置500开设苗栽种用的孔,从育苗孔穴21取出苗并将其向孔栽种,为此将来自变速箱4的动力传动至栽种传动装置18。即,如图1、图2所示,动力从栽种传动装置18经由链条202而传动至取出装置200,并且经由开孔驱动轴29而传动至开孔装置500。另外,经由设置于上述栽种传动装置18的栽种驱动机构400和苗栽种装置300来使栽种工具11驱动。另外,做成苗移植机1的栽种动作利用栽种驱动机构400而间歇地进行的结构。

另外,在配置于变速箱4的后端的左右方向的左右框架16的后部,在靠右的位置延伸设置主框架17。在上述主框架17的后端部设置从左右端侧向后方延伸的操纵手柄8。即,上述操纵手柄8经由主框架17以及左右框架16而被变速箱4支撑。

由此,作业者能够一边在行驶车体15的后方行走一边通过操纵手柄8进行行驶车体15的转向操作。

另外,在行驶部设置有机体控制机构180,其使上述左右的后轮3上下运动,从而控制行驶车体15的姿势以及车高。

在机体控制机构180上,左右的后轮3的行驶传动箱9和行驶车体15之间,设置有通过后轮3的上下运动使行驶车体15升降的升降缸10和使行驶车体15左右倾斜的水平用液压缸14,若使上述升降缸10伸缩,则左右的后轮3 向相同方向以相同量上下运动,从而行驶车体15升降。

另外,升降缸10固定设置于配置在变速箱4的上部的液压切换阀部40(参照图1),并通过操作对来自设置于变速箱4的液压泵的送液进行切换的液压切换阀部40上所设置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来工作。

此外,在升降操作阀经由线缆82而连结有图6所示的升降操作杆81。

另外,做成如下结构,在变速箱4的右侧设置有单摆式的左右倾斜传感器41,根据上述左右倾斜传感器41的检测而经由设置于液压切换阀部40的水平操作阀(省略图示)来使水平用液压缸14工作,仅使左右一侧或另一侧的后轮3上下运动,从而与垄U的谷部的凹凸无关地使行驶车体15维持左右水平。

接下来,使用图3(a)、(b)对开孔装置500进行说明。图3(a)是开孔装置500的左视图,图3(b)是表示第一凸轮521的外周面上的第一接触辊526-1的抵接位置P1~P5和与它们对应的第二凸轮522的外周面上的第二接触辊526-2的抵接位置Q1~Q5的概要侧视图。

如图3(a)所示,开孔装置500具备:通过热使铺设于垄U的膜19融化来形成栽种孔的开孔工具510;以及使开孔工具510在静止轨迹中向上下以及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520。

即,开孔工具510的下端中央部510a利用移动机构520的工作,作为静止轨迹而描绘图3(a)所示的开孔静止轨迹500T,作为与开孔静止轨迹500T对应的动态轨迹(行驶车体15行驶的状态的轨迹)描绘图3(a)所示的开孔动态轨迹500T1。

另外,开孔工具510包括:使膜19融化的电热加热器511;保持上述电热加热器511并且在上端部与移动机构520连结的连结部件512。如图7所示,在电热加热器511设置有检测电热加热器511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件513,该检测结果被送往控制部800。

使用图6、图7对上述电热加热器511、操作面板601以及控制部800进行说明。即,将对电热加热器511进行接通断开的接通断开开关602设置在操作部600的操作面板601上。再有,在检测到温度检测部件513所检测的电热加热器511的温度没有达到设定温度等异常时,控制部800使栽种动作停止,并且使设置在操作面板601的用于告知异常的警告灯603熄灭。

另外,在操作面板601设置有至少显示栽种株距的显示装置630和至少调节栽种株距的调节按钮640。上述调节按钮640由“提高”按键开关640a和“降低”按键开关640b构成,用于对株距进行扩大缩小的株距设定操作,并且通过切换开关(省略图示)的操作,还用于电热加热器511的温度的设定操作。该设定温度显示于显示装置630。而且,若作业者超过预定时间没有操作上述按键开关640a、640b时,控制部800判定为温度设定操作结束,温度检测部件513所检测的温度自动地显示于显示装置630。

另外,即使没有进行在显示装置630显示电热加热器511的温度显示的操作时,在使接通断开开关602接通后,电热加热器511到达设定温度(或能够使用的温度)为止,也代替后述的株距设定显示而优先地显示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温度。

另外,控制部800在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或能够使用的温度)为止,牵制栽种动作的开始。

由此,能够防止在电热加热器511没有达到能够使用的温度的阶段开始栽种作业,所以能够防止因膜19的开孔不良而导致栽种作业的重做。

另外,控制部800在作业者于栽种作业前将接通断开开关602接通后,根据被温度检测部件513检测的电热加热器511的温度上升曲线来判定有无电热加热器511的性能的劣化,若判定为性能劣化,则熄灭警告灯603。

根据上述结构,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确认电热加热器511的故障、劣化,所以能够通过尽早更换部品来防止栽种作业中的因故障而导致的作业中断,所以作业效率提高。

根据图3(a)、(b)继续开孔装置500的说明。

即,就移动机构520而言,首先,在从栽种传动装置18向左方向突出的开孔驱动轴29设置第一凸轮521,在上述第一凸轮521的左侧设置第二凸轮522。然后,在栽种传动装置18的左外侧面上且开孔驱动轴29的上方,以前端部523F能够通过上侧连杆轴523a转动且后端部523B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设置辅助连杆机构523。再有,在栽种传动装置18的左外侧面上且开孔驱动轴29的下方,以前端部524F能够通过下侧连杆轴524a转动且后述的连结轴524b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设置连杆机构524。另外,将辅助连杆机构523的后 端部523B和连杆机构524的后端部524B经由上连结轴523c和下连结轴524c而能够摆动地连结,并在下端部侧具备将连结部件512连结的连结臂525。

另外,连杆机构524构成为,将前侧的前侧连杆部件524-1和后侧的后侧连杆部件524-2能够通过连结轴524b转动且串联地连结,并在前侧连杆部件524-1的前后中途部能够转动地设置第一接触辊526-1。

另外,在前侧连杆部件524-1上,在连结轴524b的下方竖立设置止动销524e,上述止动销524e与后侧连杆部件524-2中朝向连结轴524b的下方突出的角度限制止动件524-2a接触,由此来限制前侧连杆部件524-1和后侧连杆部件524-2所形成的角度θ(参照图3(a)参照)的下限。

另外,在设置于前侧连杆部件524-1的前后和中部的长孔524d挂有第一连杆拉伸弹簧527的下端部,上述第一连杆拉伸弹簧527的上端部挂在设置于辅助连杆机构523的固定销18b。使上述第一连杆拉伸弹簧527收缩的力作用于始终使前侧连杆部件524-1和后侧连杆部件524-2所形成的角度θ减少的方向,并且第一接触辊526-1作用为始终与第一凸轮521的外周面接触地运动。

另外,通过将使第一连杆拉伸弹簧527收缩的力设定为充分抑制开孔工具510的惯性的张力,由此与机体的运行速度(空转中或全速中)无关地,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始终描绘相同开孔静止轨迹500T地运动。

此外,上述角度θ是经过连结轴524b和下侧连杆轴524a的中心的第一直线L1和经过连结轴524b和下连结轴524c的中心的第二直线L2所形成的角度。

另外,在设置于辅助连杆机构523的前后中途部的长孔523d挂有第二连杆拉伸弹簧528的上端部,上述第二连杆拉伸弹簧528的下端部固定于后侧连杆部件524-2的预定位置。通过使上述第二连杆拉伸弹簧528收缩的力,第二接触辊526-2作用为始终与第二凸轮522的外周面接触地运动。

此外,上述第一连杆拉伸弹簧527以及上述第二连杆拉伸弹簧528均设置在辅助连杆机构523和连杆机构524间,并向辅助连杆机构523和连杆机构524的上下间隔变窄的一侧加力。

另外,连结部件512被设置在与连结臂525的下端部侧平行地形成的长孔 525a、525b的紧固螺栓525c能够滑动调节地固定。另外,如图3(a)所示,在连结部件512侧形成有四个供紧固螺栓525c插入的下孔525d,通过选择插入紧固螺栓525c的下孔525d,能够将连结部件512和连结臂525的安装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变更。

由此,能够与栽种深度、行驶车体15的行驶速度的变化对应地调节开孔工具510的位置。

如图3(a)、(b)所示,若开孔驱动轴29逆时针转动,则与之相伴地第一凸轮521和第二凸轮522逆时针地转动。

以下,一边使第一凸轮521的外周面上的第一接触辊526-1的抵接位置P1至P5、和第二凸轮522的外周面上的第二接触辊526-2的抵接位置Q1至Q5对应,一边对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在开孔静止轨迹500T上的位置X1至X5的移动轨迹进行说明。

(1)在第一接触辊526-1的抵接位置位于P1时,第二接触辊526-2的抵接位置位于Q1。此时的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的开孔静止轨迹500T上的位置为位置X1(P1、Q1)。

此处,第一接触辊526-1的抵接位置使用Pn、第二接触辊526-2的抵接位置使用Qn,轨迹上的位置Xn表示为Xn(Pn、Qn)。其中,n为1至5的整数。

(2)通过开孔驱动轴29转动,第一接触辊526-1的抵接位置从P1移动至P2,并且第二接触辊526-2的抵接位置从Q1移动至Q2。

由此,辅助连杆机构523的后端部523B下降,第一接触辊526-1被第一凸轮521向后斜下方按出,所以连杆机构524向使角度θ增加的方向移动,即连杆机构524的后端部524B向后方移动。

由此,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在开孔静止轨迹500T上向后方移动并下降,经由膜19而突入垄U的表面并到达位置X2(P2、Q2)。若电热加热器511被充分地加热,则膜19以电热加热器511的底面形状即圆形状熔化而形成栽种孔。

此时的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在开孔动态轨迹500T1(图3(a)的两点划线)上从位置X1移动至位置XT1。行驶车体15前进行驶,所 以从开孔动态轨迹500T1的位置X1向位置XT1的移动成为与开孔静止轨迹500T相比接近垂直的轨迹。即,行驶中,开孔工具510以接近垂直的轨迹下降,从而能够在膜19形成栽种孔。

另外,当电热加热器511位于位置X1(P1、Q1)时,电热加热器511的底面成为朝向垄U倾斜的姿势,但当到达位置X2(P2、Q2)时,电热加热器511的底面成为与垄U平行的结构。

(3)再有,通过开孔驱动轴29转动,第一接触辊526-1的抵接位置从P2移动至P3,并且第二接触辊526-2的抵接位置从Q2移动至Q3。

此时,抵接位置Q2至Q3的到第二凸轮522的外周面上的凸轮中心的距离的变化几乎没有,所以辅助连杆机构523的后端部523B既不下降也不上升。另一方面,抵接位置P2至P3的到第一凸轮521的外周面上的凸轮中心的距离向增加的方向变化,所以第一接触辊526-1被进一步向后方斜下方按出,前侧连杆部件524-1以下侧连杆轴524a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并且连杆机构524的后端部524B向后方移动。此时,连杆机构524向使角度θ进一步增加的方向移动。

由此,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在开孔静止轨迹500T上从位置X2(P2、Q2)向后方移动而到达位置X3(P3、Q3)。

此时的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没有从开孔动态轨迹500T1上的位置XT1移动。

由此,即使在行驶车体15正在前进行驶时,也能够使开孔工具510合适地向后方移动,所以相对地观察时不会产生向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移,防止将膜19向前进方向拉拽,能够在膜19合适地形成栽种孔,栽种精度提高。

(4)另外,通过开孔驱动轴29转动,第一接触辊526-1的抵接位置从P3移动至P4,并且第二接触辊526-2的抵接位置从Q3移动至Q4。

此时,抵接位置Q3至Q4的到第二凸轮522的外周面上的凸轮中心的距离开始增加,所以辅助连杆机构523的后端部523B开始上升。另一方面,抵接位置P3至P4的到第一凸轮521的外周面上的凸轮中心的距离持续缓慢地增加,所以第一接触辊526-1被进一步向后方斜下方按出,前侧连杆部件524-1向下方转动并且连杆机构524的后端部524B进一步向后方移动。

由此,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一边在开孔静止轨迹500T上从位置X3(P3、Q3)向后方移动一边上升,到达从膜19离开的位置X4(P4、Q4)。

此时的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因为辅助连杆机构523开始上升,所以从开孔动态轨迹500T1上的位置XT1向位置XT2上升移动。

由此,即使在行驶车体15前进行驶时,能够使开孔工具510合适地向后方移动,所以相对地观察几乎不会产生向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移,从而防止将膜19向前进方向拉拽,能够在膜19合适地形成栽种孔,栽种精度提高。

(5)而且,通过开孔驱动轴29转动,第一接触辊526-1的抵接位置从P4移动至P5,并且第二接触辊526-2的抵接位置从Q4移动至Q5。

此时,抵接位置Q4至Q5的到第二凸轮522的外周面上的凸轮中心的距离进一步持续增加,所以辅助连杆机构523的后端部523B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抵接位置P4至P5的到第一凸轮521的外周面上的凸轮中心的距离开始急剧减少,所以第一接触辊526-1通过使第一连杆拉伸弹簧527收缩的力的作用而向前方斜上方被拉拽,前侧连杆部件524-1开始以下侧连杆轴524a为中心向上方转动,连杆机构524的后端部524B快速向前方移动。

由此,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在开孔静止轨迹500T上一边从位置X4(P4、Q4)快速向前方移动一边上升,由此到达从在后方与电热加热器511的运动同步地下降的栽种工具11离开的位置X5(P5、Q5)。

此时的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因为连杆机构524的后端部524B开始快速向前方移动,所以从开孔动态轨迹500T1上的位置XT2向前方斜上方移动。

由此,电热加热器511从垄U拔出后快速向前方移动,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后方与电热加热器511的运动同步地下降的栽种工具11的干涉。

(6)再有,通过开孔驱动轴29转动,第一接触辊526-1的抵接位置从P5移动至P1并且第二接触辊526-2的抵接位置从Q5移动Q1,电热加热器511的下端中央部510a返回位置X1(P1、Q1)。

上述前侧连杆部件524-1开始以下侧连杆轴524a为中心向上方转动的位置X4(P4、Q4)比辅助连杆机构523的后端部523B开始上升的位置X3(P3、 Q3)时间上位于后面,相当于本发明的连杆机构开始上升的时刻比辅助连杆机构开始上升的时刻迟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使用图4(a)~(c)对栽种工具11进行说明。如图4(a)、(b)所示,栽种工具11具备:暂时保持苗并栽种于农田的、左右的左侧料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料斗部1011R;保持左侧料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料斗部1011R的上端部,并且为了将左侧料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料斗部1011R的前端侧开闭而能够离合地连结的左料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料斗支架1012R;将左料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料斗支架1012R能够以支点轴1013a为中心转动地保持的支架保持框1013;在左料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料斗支架1012R的前侧下端部固定一端和另一端,并对左侧料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料斗部1011R关闭方向的压缩力始终加力的料斗拉拽弹簧1014;固定于左料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料斗支架1012R的前侧上端部,并连结有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另一端部352的左右的开闭臂1015L以及1015R。

此处,左料斗支架1012L的连结部1012La和右料斗支架1012R的连结部1012Ra为齿轮形状,该齿轮形状在前后偏移半齿,是通过对置地左右组装而使齿轮啮合的结构。具体来说,若固定于右料斗支架1012R的、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另一端部352被连结的右侧的开闭臂1015R被开闭用连结线缆350拉拽,则右料斗支架1012R的连结部1012Ra以支点轴1013a为中心向右侧料斗部1011R打开的方向转动。与此同时,通过右料斗支架1012R的连结部1012Ra的齿轮的啮合,左料斗支架1012L的连结部1012La连动地转动,由此同时向左侧料斗部1011L打开的方向转动。

另外,左右的料斗部1011L、1011R在关闭的状态成为下端部嘴状地伸出而上端部开放的大致圆筒形状。

而且,在左侧料斗部1011L和右侧料斗部1011R相互对接的前侧和后侧的端面部,设置有主视大致V字状的前V字切口部1200F和后视大致V字状的后V字切口部1200B。

通过设置前V字切口部1200F和后V字切口部1200B,在栽种工具11关闭时,左侧料斗部1011L和右侧料斗部1011R的配合面的接触部变小,所以能够降低与配合面相碰而产生噪音。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栽种工具11中,具备将前V字切口部1200F从内侧覆盖的前防护件1210F和将后V字切口部1200B从内侧覆盖的后防护件1210B。

前防护件1210F在支架保持框1013的前侧立起部1013F固定上端部1210Fa,从此处侧视的情况下(参照图4(a)),朝向栽种工具11的内侧中心向斜下方伸长的平板部与后视时的情况背面(参照图4(b))相同地将前V字切口部1200F大致覆盖。

另外,后防护件1210B在支架保持框1013的左侧框部1013L的后端侧以及右侧框部1013R的后端侧固定左侧上端部1210BL以及右侧上端部1210BR,在从此处侧视的情况下(参照图4(a)),朝向栽种工具11的内侧中心向斜下方伸长的平板部与前防护件1210F相同地将后V字切口部1200B大致覆盖。

另外,后防护件1210B的平板部的上端缘部1210BU(参照图4(c))构成为在被固定于支架保持框1013的状态下,左右的料斗部的后侧上端缘部1011BU(参照图4(a))成为相同高度。即,后防护件1210B的上端缘部1210BU在后视情况下,比后防护件1210B的左右上端部1210BL、1210BR的高度低。

此外,前防护件1210F以及后防护件1210B是具有弹性的树脂制或橡胶制的板状部件。

通过设置前防护件1210F以及后防护件1210B,由此在取出装置200将苗供给至栽种工具11时,能够防止将苗从前V字切口部1200F、后V字切口部1200B向栽种工具11外掉落、苗被前V字切口部1200F、后V字切口部1200B拉拽,从而使苗的移植精度提高。

另外,后防护件1210B的上端缘部1210BU做成为与左右的料斗部的后侧上端缘部1011BU(参照图4(a))相同高度或在其以下的高度,因此通过将上端缘部1210BU的高度在后视情况下构成为比后防护件1210B的左右上端部1210BL、1210BR的高度低,由此在取出装置200将苗供给至栽种工具11时,能够防止苗的一部分与后防护件1210B的上端缘部1210BU接触,从而能够将苗无损伤且正确地供给至料斗内。

如图6所示,在操纵手柄8的左侧的把手8L的附近设置主离合器杆80,在右侧的把手8R的附近设置使升降缸10工作的升降操作杆81。

升降操作杆81构成为能够手动地在“降低”、“中立”、“提高”这三档之间切换,若切换至“降低”位置,则升降缸10为使行驶车体15下降而工作,通过后述的传感器板710使下降停止,并且若后述的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为接通状态则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开始栽种作业。

另外,若将升降操作杆81切换至“中立”位置,则使栽种作业停止,若切换至“提高”位置,则升降缸10为使行驶车体15上升而工作。

另外,如图6所示,在操作面板601上从其左端朝向右端依次配置有:用于在使行驶车体15的行驶停止的状态下仅使栽种工具11工作的空植操作按钮610;升降操作杆81被操作至使行驶车体15下降的下降操作位置时,在与其下降操作连动地使栽种工具11工作的状态和不与其下降操作连动的任一状态间切换的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显示电热加热器511的温度、栽种株距的显示装置630;以及至少调节栽种株距的调节按钮640。

此外,在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的左侧设置有上述接通断开开关602和警告灯603。

另外,如上所述,调节按钮640在调节栽种株距的操作之外,通过切换开关(省略图示)的操作,还能够使用于用于对电热加热器511的温度进行设定的温度设定操作。

另外,如上所述,构成为在显示装置630代替栽种株距的显示而是显示电热加热器511的设定温度或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温度。

根据上述结构,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配置在操作面板601的中央部附近,所以容易操作。另外,空植操作按钮610配置在与配置于其他操作按钮的上表面601a不同的后面601b的左侧,所以能够减少作业者的误操作。

另外,显示装置630配置在操作面板601的中央附近因此容易确认。

调节按钮640具备使株距向上侧扩大方向变化的“提高”按键开关640a和使株距向下侧缩短株距的方向变化的“降低”按键开关640b。

如上所述,通过操作“提高”按键开关640a、“降低”按键开关640b,表示株距的数值直接地显示于显示装置630,所以作业者容易确认株距。

接下来,根据图7对设置于操作面板601的下方的控制部800对电磁阀470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控制部800至少输入有:来自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的接通断开信号、升降操作杆81的切换信号、来自栽种开关770的接通断开信号、来自接通断开开关602的接通断开信号、来自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信号等,根据这些输入信号,来向电磁阀470输出脉冲信号。

此外,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控制部800电连接有温度检测部件513、接通断开开关602、警告灯603。

此处,分步对在使苗移植机1移动至农田的预定位置后,(1)将要开始栽种作业的情景,之后,(2)在农田内一边进行栽种作业一边行驶的情景,然后(3)到垄端为止转向的情景进行说明。

(1)将要开始栽种作业的情景:使苗移植机1移动至农田的预定位置时,分别将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设定为“接通”状态、升降操作杆81设定为“提高”位置,行驶车体15的车高处于较高的位置。

作业者将升降操作杆81操作至“降低”位置,使行驶车体15的车高降低,由此传感器板710与行驶车体15一同朝向农田面下降。另外,作业者使接通断开开关602置于“接通”状态。

若传感器板710与农田面相接则传感器板710的前端部711向箭头Z方向转动,所以传感器杆780的前端缘部781b将接通断开检测杆771向按压方向移动,使栽种开关770接通,由此来自栽种开关770的接通信号输入至控制部800。

在控制部800在AND条件下从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接收表示“接通”状态的信号、从升降操作杆81接收表示“降低”位置的信号、接收来自栽种开关770的“接通”信号、接收来自接通断开开关602的表示“接通”状态的信号的基础上,再由控制部800判定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温度在设定温度(或者能够使用的温度)以上,由此输出使电磁阀470通电的信号。

由此,栽种离合器420从“断开”状态切换至“接通”状态,开始栽种作业。

(2)在农田内一边进行栽种作业一边行驶的情景:此处,升降操作杆81处于“降低”位置,传感器板710与农田面的凹凸一致地上下运动。

另外,控制部800为了以预定的周期向电磁阀470通电,而以其工作周期 输出脉冲信号。因此,栽种离合器420以上述工作周期重复如下一系列的动作,通过电磁阀470被通电而成为“接通”状态并且间歇用凸轮441开始转动1圈并终止、即进行一次苗的栽种动作并终止后返回“断开”。由此,栽种作业间歇地进行,实现期望的栽种株距。

与上述传感器板710的上下运动配合地,升降缸10进行如下的动作。即,若传感器板710向上方运动,则该运动被传递至设置在液压切换阀部40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升降缸10向伸长方向工作,行驶车体15的车高变高。

另一方面,若传感器板710向下方运动,则该运动被传递至设置在液压切换阀部40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升降缸10向变短的方向工作,行驶车体15的车高变低。

由此,即使农田面有凹凸,也能够将苗的栽种深度保持恒定。

此外,在栽种作业中,在控制部800判定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温度不足设定温度(或者能够使用的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800通过进行对向电磁阀470的使栽种离合器420为“接通”的信号的输出的控制,使栽种作业停止。同时,在显示装置630显示因电热加热器511的温度降低而产生的紧急停止的消息,并使警告灯603熄灭。

(3)到垄端为止而转向的情景:在该情景下,作业者为使栽种作业中断,使升降操作杆81从“降低”位置移动至“中立”位置。

由此,控制部800接收来自升降操作杆81的表示“中立”位置的信号,停止向电磁阀470的脉冲信号的输出。由此,栽种离合器420从“接通”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后,继续维持“断开”状态,所以栽种作业中断。

再有,作业者为使行驶车体15朝向相邻的垄转向,而使升降操作杆81从“中立”移动至“提高”位置。

与和该升降操作杆81的操作对应的线缆82的运动连动地,液压切换阀部40所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工作,升降缸10向伸长的方向移动,由此行驶车体15的车高变高。

此时,传感器板710下降,栽种开关770成为断开状态,但没有从控制部800输出任何信号。

此外,栽种离合器420维持“断开”状态,继续栽种作业中断的状态。由 此作业者使行驶车体15转向。

接下来,若作业者使升降操作杆81从“提高”位置经过“中立”位置而移动至“降低”位置,则与和升降操作杆81的操作对应的线缆82的运动连动地,设置于液压切换阀部40的升降操作阀工作,使升降缸10向变短的方向移动,由此行驶车体15的车高开始变低。此外,通过升降操作杆81的上述操作,表示升降操作杆81处于“降低”位置的信号输出至控制部800。

而且,行驶车体15的车体降下,若传感器板710立即与农田面相接,则与上述项目(1)所说明的一样,栽种开关770接通,其信号输入至控制部800。

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仍为“接通”状态,所以在控制部800在AND条件下从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接收表示“接通”状态的信号、从升降操作杆81接收表示“降低”位置的信号、从栽种开关770接收“接通”信号、接收来自接通断开开关602的表示“接通”状态的信号的基础上,再由控制部800判定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温度为设定温度(或者能够使用的温度)以上,由此输出使电磁阀470通电的信号。即,控制部800为了以预定的工作周期使电磁阀470通电,而以其工作周期输出脉冲信号。

由此,栽种离合器420从“断开”状态切换着“接通”状态,再次开始栽种作业。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成为“接通”状态,仅对升降操作杆81进行操作,从开始上述的(1)栽种作业起,之后将进行(2)在农田内一边进行栽种作业一边行驶然后(3)在垄的端转向后再次进行栽种作业这一系列的作业连续地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取出装置200从托架20的育苗孔穴21取出苗并供给至栽种工具从而栽种于农田的全自动型式的苗移植机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即使是作业者以手将苗放入设置在旋转工作台上的多个孔穴的内部且该苗通过设置于孔穴底的盖的开闭而落下从而供给至栽种工具的型式的苗移植机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间歇地进行栽种工具11的栽种动作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以恒定间隔的株距栽种苗的结构。

另外,虽然将移植物选为蔬菜等的苗,但并不限于蔬菜,只要是能够由取出装置取出并由栽种工具栽种于农田的移植物就可以是任何东西。

另外,虽然对将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温度显示于显示装置63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电热加热器511到达设定温度(或者能够使用的温度)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显示于显示装置630的结构。

另外,作为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温度或电热加热器511到达设定温度(或者能够使用的温度)为止所需要的时间的显示位置,也可以设置于与显示装置630不同的显示装置。

另外,显示装置630在栽种株距的显示之外,也可以显示温度检测部件513的检测温度、以及电热加热器511到达设定温度(或者能够使用的温度)为止所需要的的双方。

生产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通过在铺设的膜上合适地形成孔,从而作为不妨碍利用栽种料斗进行苗的栽种作业的移植机而有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