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洋甘菊规范化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131阅读:2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疆洋甘菊(德国洋甘菊)(Matricaria chamomilia)为菊科(Asteraceae)母菊属(Matricaria)一年生草本植物,味微苦、甘香,明目、退肝火,治疗失眠,可增强活力、提神、增强记忆力。具有强化肝胆功能,治牙痛,胃粘膜炎,改善贫血,减轻偏头痛,治疗敏感皮肤及调理呼吸系统,失眠,调经的作用。

洋甘菊因产地不同、功效不同而分为两种:德国甘菊和罗马甘菊,德国洋甘菊是美丽的天蓝色,比罗马甘菊更胜一筹,它叶片有苹果甜味,泛着温暖的草木香;花朵带有苹果香气,呈鲜绿色;花呈金黄色圆锥形;花心芳香结实。挑选干花时,以色泽别太深,叶片完整,干燥无潮湿者为好。

洋甘菊,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洋甘菊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地早已被广泛利用 ,成为众所周知的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它的头状花序干燥后 ,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出口物质。作为一种引进植物 ,洋甘菊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及利用。

本发明目的在于,研究新疆洋甘菊规范化种植方法,首先,根据洋甘菊的营养特点及土壤的供肥能力,合理施足基肥。其次,采用播种法种植,掌握种子发芽的时间、温度、湿度。最后,根据洋甘菊不同生长阶段,按不同种类和数量阶段施肥,满足洋甘菊的生长需要。最后,确定洋甘菊花序、全草和种子的采收时间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疆洋甘菊规范化种植方法,尤其是洋甘菊播种方法。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包括产地生态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栽培管理、采收与初加工、包装与贮藏等步骤均已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为指导原则,其种植过程不得违反《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

本发明所述的新疆洋甘菊规范化种植方法,是按下例步骤进行的:

A、品种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次印刷,第76页—洋甘菊]收载,洋甘菊为菊科植物洋甘菊Matricaria chamomilia L.的干燥全草,夏秋季采收,晾干,维吾尔药材名称:巴木乃;由部颁标准所收载的植物品种可知新疆洋甘菊为德国洋甘菊,而非罗马洋甘菊;德国洋甘菊Matricaria chamomilia L.为菊科母菊属一年生植物,而罗马洋甘菊 Anthemis nobilis L.为菊科黄春菊属二年生植物;

B、产地生态环境 新疆洋甘菊产地的环境应应符合国家GAP产地生态环境要求,空气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应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灌溉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C、选地 选择半阴,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土壤PH值为5.5-9.0,每亩施入农家肥5000千克;

D、选种 选择纯正、个头较大、饱满、发芽率高的新疆洋甘菊Matricaria chamomilia L.种子进行种植;

E、洋甘菊种子播种方法

4月中旬春播,在育苗棚内的育苗床上挖浅沟,沟距5cm,地洒透水,提前20天将种子放在恒温5C°的冰柜中,20天后将洋甘菊种子浸泡在18C°每升含3.0克多抗霉素的清水中24小时,待种子完全吸水、润湿后,控干水,按种子:沙土=1:7,拌土条播,均匀的放入育苗棚中的育苗沟上,播种后撒上一层薄土,压实,控制育苗棚内温度在15-20C°,保持育苗棚内相对湿度在65-80%,遮阳网遮阴,每天白天定时通风2次,每次1.0小时,每次间隔8小时, 7-1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除去遮阳网,生长6-10天,在4月底至5月初,室外地温上升,最好选择阴天,幼苗带土挖出,移苗至大田,苗行间距为10cmx10cm,浇透水;

F、田间管理

F.1.中耕除草

出苗后应注意除草和行间松土, 在杂草生长旺季手工除草4次,洋甘菊缓苗后,以中耕除草为主,稍深锄,使表土干松,底下稍湿润,促使根向下扎,并控制水肥,使地上部生长缓慢,根部发达后,宜浅锄,以免伤根; F.2.追肥 洋甘菊一般追肥2次;

F.2.1.第一次肥,幼苗生长20天,追施第一次肥,以利发根,肥源以氮肥为主,用量为尿素50kg/亩,施肥方式为穴施,施完后浇水;

F.2.2. 第二次肥,现蕾前,追施第二次肥,以便促进植株现蕾开花,肥源以磷钾肥为主;用量为42%以上的复合肥50kg/亩,施完后浇水;

F.3.灌溉 从播种到出苗前,每天浇水,缓苗后要少浇水,但要保持土地湿润,天旱要多浇水,尤其是孕蕾期前后,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追肥后也要及时浇水;

F.4.打顶 打顶是促使洋甘菊主秆粗壮,分枝增多,减少倒伏,增加花朵,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在生长中,一般要打顶2次,促使多分枝,具体时间和次数根据生长情况而定。一般第一次在苗长到15cm左右,第二次在现蕾前;

G、采收加工

G.1.花朵采收 待洋甘菊花朵完全开放,花蕊平展、无凸起时,留0-3cm花柄,采收,放入清洁、无污染的筐内,然后,花朵摊开于白纸上,阴干,控制水分在10%-12%,以保持花朵的完整性,一般每亩可收干花朵60公斤左右;

G.2. 全草采收 待大部分花朵采收完成,植株主枝、侧枝及叶片通绿,全株最后一个花蕾完全开放时,剪除地上部分,地上部分完全阴干,使用清洁、无污染的药铡铡成5cm小段,一般每亩可收干全草200公斤左右;

G.3.留种及种子采收 选择枝条健壮,花朵大的植株留做种子,待花朵长成倒杯状,花瓣干枯、脱落,底座及花柄变黄、变干,直接将种子用手捻入透气的清洁、无污染的布袋中,种子不得见水,置通风干燥处保存;

G.4.包装与贮藏 花朵和全草经检验合格后,均使用无污染、清洁、干燥、无破损,并符合药材质量要求的塑料袋,每袋1公斤,在每袋上,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包装日期、生产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置于阴凉、无虫鼠害和禽畜的干燥室内贮藏;

H、虫害防治 洋甘菊长时间种植虫害有蚜虫,可采用加大种植的行间距,增加通风进行防治。

附图说明(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包括产地生态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栽培与养殖管理、采收与初加工、包装与贮藏等步骤均已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为指导原则,其种植过程不得违反《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

以菊科植物Matricaria chamomilia L.的种子为新疆洋甘菊的种子。

选择空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应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选择半阴,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新疆洋甘菊的种植地,土壤PH值为5.5-9.0,每亩施入农家肥5000千克。

选择纯正、个头较大、饱满、发芽率高的新疆洋甘菊Matricaria chamomilia L.种子进行种植。

4月中旬春播,在育苗棚内的育苗床上挖浅沟,沟距5cm,地洒透水,提前20天将种子放在恒温5C°的冰柜中,20天后将洋甘菊种子浸泡在18C°每升含3.0克多抗霉素的清水中24小时,待种子完全吸水、润湿后,控干水,按种子:沙土=1:7,拌土条播,均匀的放入育苗棚中的育苗沟上,播种后撒上一层薄土,压实,控制育苗棚内温度在15-20C°,保持育苗棚内相对湿度在65-80%,遮阳网遮阴,每天白天定时通风2次,每次1.0小时,每次间隔8小时,7-1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除去遮阳网,生长6-10天,在4月底至5月初,室外地温上升,最好选择阴天,幼苗带土挖出,移苗至大田,苗行间距为10cmx10cm,浇透水。

出苗后应注意除草和行间松土, 在杂草生长旺季手工除草4次,洋甘菊缓苗后,以中耕除草为主,稍深锄,使表土干松,底下稍湿润,促使根向下扎,并控制水肥,使地上部生长缓慢,根部发达后,宜浅锄,以免伤根。

幼苗生长20天,追施第一次肥,以利发根,肥源以氮肥为主,用量为尿素50kg/亩,施肥方式为穴施,施完后浇水。

现蕾前,追施第二次肥,以便促进植株现蕾开花,肥源以磷钾肥为主;用量为42%以上的复合肥50kg/亩,施完后浇水。

从播种到出苗前,每天浇水,缓苗后要少浇水,但要保持土地湿润,天旱要多浇水,尤其是孕蕾期前后,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追肥后也要及时浇水。

打顶是促使洋甘菊主秆粗壮,分枝增多,减少倒伏,增加花朵,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在生长中,一般要打顶2次,促使多分枝,具体时间和次数根据生长情况而定。一般第一次在苗长到15cm左右,第二次在现蕾前。

待洋甘菊花朵完全开放,花蕊平展、无凸起时,留0-3cm花柄,采收,放入清洁、无污染的筐内,然后,花朵摊开于白纸上,阴干,控制水分在10%-12%,以保持花朵的完整性,一般每亩可收干花朵60公斤左右。

待大部分花朵采收完成,植株主枝、侧枝及叶片通绿,全株最后一个花蕾完全开放时,剪除地上部分,地上部分完全阴干,使用清洁、无污染的药铡铡成5cm小段,一般每亩可收干全草200公斤左右。

选择枝条健壮,花朵大的植株留做种子,待花朵长成倒杯状,花瓣干枯、脱落,底座及花柄变黄、变干,直接将种子用手捻入透气的清洁、无污染的布袋中,种子不得见水,置通风干燥处保存;

花朵和全草经检验合格后,均使用无污染、清洁、干燥、无破损,并符合药材质量要求的塑料袋,每袋1公斤,在每袋上,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包装日期、生产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置于阴凉、无虫鼠害和禽畜的干燥室内贮藏。

洋甘菊长时间种植虫害有蚜虫,可采用加大种植的行间距,增加通风进行防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