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节水灌溉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376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灌溉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玉米节水灌溉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九五”以来,农业节水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全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相比,农业节水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仍然是滞后的。据报道,1995年黄河下游断流,灌溉水源不足,使山东省粮食减产270万吨;1997年的干旱又造成国内2000万吨粮食损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震惊。为保证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供给,必须增加灌溉面积,确保粮食安全,使农业、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作物节水栽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作物,也是人类肉蛋奶生产的重要饲草、饲料来源,人均占有玉米的数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人口大国,玉米也作为最有效、最灵活的调节品种还肩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玉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常采用传统漫灌进行补充灌溉,水分利用率低,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因此,探寻合理有效地节水栽培方法,是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节水灌溉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节水灌溉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地力较高,有井灌条件的连片地块;灭茬、整地可在秋收后或春季播种前进行,秋季收获时将秸秆粉碎至5厘米以下,并采用机械悬耕灭茬,灭茬深不小于15厘米,碎茬长小于5厘米;

(2)因地制宜选用良种: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鲁单981品种或鲁单984品种;

(3)种子处理:将购买的未包衣的种子摊开在阳光下翻晒1-2天,然后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2-3次;然后将处理后玉米种子浸入营养液中浸种10-20分钟;

(4)打垄:用三犁川法起常规垄,垄距60-65厘米;再隔垄沟深耕一犁,犁尖至垄台达到35厘米;并采用大垄双行方式合大垄,并及时镇压;

(5)布设滴灌管;

(6)深耕深翻,以土蓄水:耕翻深度在10~40厘米的耕层范围内;

(7)施底肥:在玉米播种前,向玉米种植区域施加底肥;

(8)覆地膜并播种,适期套种,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玉米套种时间一般在5月底6月初进行;

(9)施基底肥后,在玉米生长期间采用膜下滴灌方式灌溉多次并追肥多次;

(10)合理密植,经济用水:鲁单981每公顷种植密度在43500~49500株,鲁单984每公顷在49500~57000株,高产田取上限,低产田取下限;

(11)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

(a)早间苗定苗,3~4叶期间苗,4~6片见叶定苗;

(b)中耕促根,中耕一般应进行2~4次,以除草松土、通气促根、蓄水保墒;

(c)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分次施肥,肥力高的地块氮肥以3∶5∶2比例,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做苗肥,50%氮肥用做穗肥,20%氮肥用做粒肥;中肥力地块氮肥以3∶6∶1比例,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用于苗期,60%氮肥用于穗期,10%氮肥用于粒期,肥料要深施入土10厘米;

(d)覆膜覆草,春玉米覆膜增温保墒,夏玉米覆膜保墒,玉米地覆盖麦糠和麦穰,每公顷覆盖麦穰4500千克,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增加6-10%;

(e)防治病害:玉米生长期根据天气情况和玉米生长情况进行灌水和施肥,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玉米灌浆期到乳熟期通过施肥罐进行施用茎腐病杀菌剂,给水量根据土壤墒情来定,在给水最后1-2个小时施用茎腐病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的成分及用量为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公顷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2千克/公顷;

(10)收获:待玉米成熟时,采用玉米收割机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至长度不大于5厘米,然后均匀撒施尿素75公斤/公顷,然后翻耕30厘米,将粉碎秸秆翻入地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的营养液由蔗糖20-40g/l、天冬氨酸6-10g/l和氢氧化钾40-80g/l组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营养液由蔗糖30g/l、天冬氨酸8g/l和氢氧化钾60g/l组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合大垄的垄底宽110-140厘米,垄顶宽75-100厘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8)中所述播种的深度为4.5-5.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玉米特定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过程制定了节水灌溉栽培方法,颠覆了传统的浇灌模式,使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玉米,提高了单位产量,实现增产增效,具有减少土壤风蚀、保护环境、提高作物抗旱稳产能力的作用;并针对玉米的生长规律和营养成分的需求,对玉米的播种方法、追肥方法和田间管理方法等进行优化,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玉米节水灌溉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地力较高,有井灌条件的连片地块;灭茬、整地可在秋收后或春季播种前进行,秋季收获时将秸秆粉碎至5厘米以下,并采用机械悬耕灭茬,灭茬深不小于15厘米,碎茬长小于5厘米;

(2)因地制宜选用良种: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鲁单981品种;

(3)种子处理:将购买的未包衣的种子摊开在阳光下翻晒1天,然后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2次;然后将处理后玉米种子浸入营养液中浸种10分钟,所述营养液由蔗糖20g/l、天冬氨酸6g/l和氢氧化钾40g/l组成;

(4)打垄:用三犁川法起常规垄,垄距60厘米;再隔垄沟深耕一犁,犁尖至垄台达到35厘米;并采用大垄双行方式合大垄,并及时镇压,合大垄的垄底宽110厘米,垄顶宽75厘米;

(5)布设滴灌管;

(6)深耕深翻,以土蓄水:耕翻深度在10厘米的耕层范围内;

(7)施底肥:在玉米播种前,向玉米种植区域施加底肥;

(8)覆地膜并播种,适期套种,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玉米套种时间一般在5月底6月初进行,播种的深度为4.5厘米;

(9)施基底肥后,在玉米生长期间采用膜下滴灌方式灌溉多次并追肥多次;

(10)合理密植,经济用水:每公顷种植密度在43500~49500株,高产田取上限,低产田取下限;

(11)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

(a)早间苗定苗,3~4叶期间苗,4~6片见叶定苗;

(b)中耕促根,中耕一般应进行2次,以除草松土、通气促根、蓄水保墒;

(c)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分次施肥,肥力高的地块氮肥以3∶5∶2比例,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做苗肥,50%氮肥用做穗肥,20%氮肥用做粒肥;中肥力地块氮肥以3∶6∶1比例,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用于苗期,60%氮肥用于穗期,10%氮肥用于粒期,肥料要深施入土10厘米;

(d)覆膜覆草,春玉米覆膜增温保墒,夏玉米覆膜保墒,玉米地覆盖麦糠和麦穰,每公顷覆盖麦穰4500千克,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增加6%;

(e)防治病害:玉米生长期根据天气情况和玉米生长情况进行灌水和施肥,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玉米灌浆期到乳熟期通过施肥罐进行施用茎腐病杀菌剂,给水量根据土壤墒情来定,在给水最后1个小时施用茎腐病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的成分及用量为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公顷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2千克/公顷;

(10)收获:待玉米成熟时,采用玉米收割机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至长度不大于5厘米,然后均匀撒施尿素75公斤/公顷,然后翻耕30厘米,将粉碎秸秆翻入地下。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玉米节水灌溉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地力较高,有井灌条件的连片地块;灭茬、整地可在秋收后或春季播种前进行,秋季收获时将秸秆粉碎至5厘米以下,并采用机械悬耕灭茬,灭茬深不小于15厘米,碎茬长小于5厘米;

(2)因地制宜选用良种: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鲁单984品种;

(3)种子处理:将购买的未包衣的种子摊开在阳光下翻晒1.5天,然后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2次;然后将处理后玉米种子浸入营养液中浸种15分钟,所述营养液由蔗糖30g/l、天冬氨酸8g/l和氢氧化钾60g/l组成;

(4)打垄:用三犁川法起常规垄,垄距62厘米;再隔垄沟深耕一犁,犁尖至垄台达到35厘米;并采用大垄双行方式合大垄,并及时镇压,合大垄的垄底宽125厘米,垄顶宽88厘米;

(5)布设滴灌管;

(6)深耕深翻,以土蓄水:耕翻深度在25厘米的耕层范围内;

(7)施底肥:在玉米播种前,向玉米种植区域施加底肥;

(8)覆地膜并播种,适期套种,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玉米套种时间一般在5月底6月初进行,播种的深度为5厘米;

(9)施基底肥后,在玉米生长期间采用膜下滴灌方式灌溉多次并追肥多次;

(10)合理密植,经济用水:每公顷在49500~57000株,高产田取上限,低产田取下限;

(11)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

(a)早间苗定苗,3~4叶期间苗,4~6片见叶定苗;

(b)中耕促根,中耕一般应进行3次,以除草松土、通气促根、蓄水保墒;

(c)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分次施肥,肥力高的地块氮肥以3∶5∶2比例,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做苗肥,50%氮肥用做穗肥,20%氮肥用做粒肥;中肥力地块氮肥以3∶6∶1比例,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用于苗期,60%氮肥用于穗期,10%氮肥用于粒期,肥料要深施入土10厘米;

(d)覆膜覆草,春玉米覆膜增温保墒,夏玉米覆膜保墒,玉米地覆盖麦糠和麦穰,每公顷覆盖麦穰4500千克,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增加8%;

(e)防治病害:玉米生长期根据天气情况和玉米生长情况进行灌水和施肥,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玉米灌浆期到乳熟期通过施肥罐进行施用茎腐病杀菌剂,给水量根据土壤墒情来定,在给水最后2个小时施用茎腐病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的成分及用量为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公顷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2千克/公顷;

(10)收获:待玉米成熟时,采用玉米收割机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至长度不大于5厘米,然后均匀撒施尿素75公斤/公顷,然后翻耕30厘米,将粉碎秸秆翻入地下。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玉米节水灌溉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地力较高,有井灌条件的连片地块;灭茬、整地可在秋收后或春季播种前进行,秋季收获时将秸秆粉碎至5厘米以下,并采用机械悬耕灭茬,灭茬深不小于15厘米,碎茬长小于5厘米;

(2)因地制宜选用良种: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鲁单981品种;

(3)种子处理:将购买的未包衣的种子摊开在阳光下翻晒2天,然后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3次;然后将处理后玉米种子浸入营养液中浸种20分钟,所述营养液由蔗糖40g/l、天冬氨酸10g/l和氢氧化钾80g/l组成;

(4)打垄:用三犁川法起常规垄,垄距65厘米;再隔垄沟深耕一犁,犁尖至垄台达到35厘米;并采用大垄双行方式合大垄,并及时镇压,合大垄的垄底宽140厘米,垄顶宽100厘米;

(5)布设滴灌管;

(6)深耕深翻,以土蓄水:耕翻深度在40厘米的耕层范围内;

(7)施底肥:在玉米播种前,向玉米种植区域施加底肥;

(8)覆地膜并播种,适期套种,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玉米套种时间一般在5月底6月初进行,播种的深度为5.5厘米;

(9)施基底肥后,在玉米生长期间采用膜下滴灌方式灌溉多次并追肥多次;

(10)合理密植,经济用水:每公顷种植密度在43500~49500株,高产田取上限,低产田取下限;

(11)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

(a)早间苗定苗,3~4叶期间苗,4~6片见叶定苗;

(b)中耕促根,中耕一般应进行4次,以除草松土、通气促根、蓄水保墒;

(c)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分次施肥,肥力高的地块氮肥以3∶5∶2比例,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做苗肥,50%氮肥用做穗肥,20%氮肥用做粒肥;中肥力地块氮肥以3∶6∶1比例,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用于苗期,60%氮肥用于穗期,10%氮肥用于粒期,肥料要深施入土10厘米;

(d)覆膜覆草,春玉米覆膜增温保墒,夏玉米覆膜保墒,玉米地覆盖麦糠和麦穰,每公顷覆盖麦穰4500千克,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增加10%;

(e)防治病害:玉米生长期根据天气情况和玉米生长情况进行灌水和施肥,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玉米灌浆期到乳熟期通过施肥罐进行施用茎腐病杀菌剂,给水量根据土壤墒情来定,在给水最后2个小时施用茎腐病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的成分及用量为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公顷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2千克/公顷;

(10)收获:待玉米成熟时,采用玉米收割机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至长度不大于5厘米,然后均匀撒施尿素75公斤/公顷,然后翻耕30厘米,将粉碎秸秆翻入地下。

本发明针对玉米特定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过程制定了节水灌溉栽培方法,颠覆了传统的浇灌模式,使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玉米,高产、高效、节水,还能达到节肥以及充分利用肥效,使得玉米作物长势以及品质更优的功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