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青椒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3988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棚种植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大棚种植青椒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青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及调味品,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B、胡萝卜素、钙、铁、磷等,研究证明每公斤青椒中含维生素C为1050毫克,是茄子的21倍、西红柿的5倍、大白菜的4倍、白萝卜的3倍。青椒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青椒其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多食可增强体力,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痛等症状。同时青椒中含有一种物殊物质,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荷尔蒙分泌,保健皮肤。富含的维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含有较多抗氧化

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畅通,用以治疗咳嗽、感冒。

提高复混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是多年来农生产中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致使农业生产成本增高,栽培土壤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增产效果不理想,对土壤和土质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等。因此,现有青椒种植技术中,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研制新的种植技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种植青椒的方法,该青椒栽培方法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栽培土壤具有修复作用,不会出现连作障碍,减少了在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了栽培成本,同时栽培出的青椒产量高,且产品品质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棚种植青椒的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

a、种子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选好的种子后在10月份:将种子在阳光暴晒1-2天,然后用微波处理5-6分钟,再用纱布包着放入50-55℃的温水恒温浸泡10分钟,然后捞出放入浸种剂常温下浸泡6-8小时,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所述的浸种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它的组分及含量如下: 每lkg的浸种剂中含有:维生素C制剂1mg-2mg,Na2Fe-EDTA 60mg-100mg, MnS047H20 10mg-15mg, ZnS047H20 0.5-0.8mg,Na2B40710H20 2mg-3mg,MnS045H20 0.01mg-0.02mg、尿素100mg-120mg、咪鲜胺40mg-60mg、赤霉素0.5mg-0.8mg,氯化钙10mg-15mg、双氧水10mg-12mg,余量为水,将各组分分别溶解十水后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b.育苗播种:苗床上铺10-15厘米厚的基质,灌足底水,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草帘,控制大棚温度在20-30℃;

c.苗床管理:70-80%小苗拱土后,将草帘揭去:青椒苗长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锯末20-30,草木灰10-15、过磷酸钙3-5、酒糟10-20,沼渣5-10、活性炭1-2、苦参粉0.1-0.2,蛙石粉5-8,硫酸亚铁0.01-0.02,氯化钾0.01-0.03,充分搅拌;

d.大棚建造:选择通风向阳、土地平坦、水源方便的空闲地作为栽培场地,建造大棚;大棚为钢架结构,包括墙结构与拱形结构,大棚宽20米,在大棚墙结构的离地面1.4-1.6米处和大棚拱形结构处安装有多个PVC管,PVC管连接有水泵,PVC管中设置有多个微型喷头,大棚拱形结构和墙结构的外围覆盖塑料薄膜,拱形结构的薄膜表面覆盖遮阳网,大棚墙结构薄膜上设有若干自由开关的通风口;

e.起垄:将有机农家肥、包膜氮肥和过磷酸钙按照12-15:1-2: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按照按每亩施用混合肥200-300公斤,随即旋耕后起垅,洒水湿润土地;垄厢宽60-70cm,垄厢之间的垄沟宽为20-25cm ;垄沟深5-lOcm;

f.定植:将培育好的青椒苗按照每垄两列进行定植,采用双株或3株1穴,每垄列间距为25-30cm,行间距为20-30cm;将青椒苗根放入苗穴中5-8cm,用土掩埋,稍压后,浇水;

g.田间管理:在青椒苗成活后,开启PVC管中的水泵,控制流量,通过PVC管上的微型喷头对青椒苗进行喷洒浇灌;当青椒果实达2-3cm时,在水中加入速效氮肥和钾肥混合后,通过大棚上PVC管的微型喷头进行浇水追肥;追肥后,在青椒果实生长期和成熟期间,每2-3天通过微型喷头喷洒1-2次水,棚内温度过高时,每天喷洒1-2次,同时打开拱形结构的薄膜表面覆盖遮阳网遮阳,打开大棚墙结构薄膜上的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

h.病虫害防治:整个生长期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甜菜夜饿虫害,后期用进口农药凯泽-灰霉病特效杀菌剂防治灰霉病,用咪鲜胺防治炭疽病;

i.采收:于翌年1月份适时分批采收,门果及下部果实宜尽早采收,一般花后28天,开始采摘,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地膜。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青椒栽培方法,所栽培出的青椒大小均匀,营养丰富,辣脆可口,大大提高了青椒的产量和商品性。该技术实施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满足了早春的淡季市场对青椒的需求。本发明技术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少,目青椒的苗壮、抗病虫害能力强;此外该技术在选种、育苗、栽培各阶段均注意对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措施的综合应用,施加基肥时,通过添加了土壤调理剂,不仅改善了土质,同时减低了病虫害的繁殖,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产品质量安全也有非常可靠的保障。

由于青椒喜温、喜肥、喜水的特点,在起垄时补足青椒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保证了青椒的根部发育,保证了后期营养物质;采用大棚自动灌溉系统,能够自由控制水的灌溉,保证了青椒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又极大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青椒种植成本,提高了青椒成活率,增强了种植青椒青椒的效益;在后期通过喷洒水溶肥,控制大棚内温度,防止了高温干旱诱发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增强了青椒的抗病性和抗虫性,防止落花落果,提高了青椒的产量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大棚示意图。

附图标识:1-PVC管2-薄膜3-遮阳网4-拱形结构5-墙结构6-垄7-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大棚种植青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鲜绿2号,选好的种子后在10月份:将种子在阳光暴晒1,然后用微波处理5分钟,再用纱布包着放入50℃的温水恒温浸泡10分钟,然后捞出放入浸种剂常温下浸泡6小时,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所述的浸种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它的组分及含量如下:每lkg的浸种剂中含有:维生素C制剂1mg,Na2Fe-EDTA 60mg, MnS047H20 10mg, ZnS047H20 0.5mg, Na2B40710H20 2-3mg,MnS045H20 0.01-0.02mg、尿素100-120mg、咪鲜胺40mg、赤霉素0.5mg,氯化钙10mg、双氧水10mg,余量为水,将各组分分别溶解十水后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b.育苗播种:苗床上铺10厘米厚的基质,灌足底水,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草帘,控制大棚温度在20℃;

c.苗床管理:70%小苗拱土后,将草帘揭去:青椒苗长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锯末20,草木灰10、过磷酸钙3、酒糟10,沼渣5、活性炭1、苦参粉0.1,蛙石粉5,硫酸亚铁0.01,氯化钾0.01,充分搅拌:

d.大棚建造:选择通风向阳、土地平坦、水源方便的空闲地作为栽培场地,建造大棚;大棚为钢架结构,包括墙结构5与拱形结构4,大棚宽20米,在大棚墙结构5的离地面1.4米处和大棚拱形结构4处安装有多个PVC管1 ,PVC管1连接有水泵,PVC管1中设置有多个微型喷头,大棚拱形结构4和墙结构5的外围覆盖塑料薄膜2 ,拱形结构4的薄膜2表面覆盖遮阳网3,大棚墙结构5薄膜上设有若干自由开关的通风口7;

e.起垄:将有机农家肥、包膜氮肥和过磷酸钙按照12: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按照按每亩施用混合肥200公斤,随即旋耕后起垅,洒水湿润土地;垄厢宽60cm,垄厢之间的垄沟宽为20cm ;垄沟深5cm;

f.定植:将培育好的青椒苗按照每垄两列进行定植,采用双株或3株1穴,每垄列间距为25cm,行间距为20cm;将青椒苗根放入苗穴中5cm,用土掩埋,稍压后,浇水;

g.田间管理:在青椒苗成活后,开启PVC管1中的水泵,控制流量,通过PVC管1上的微型喷头对青椒苗进行喷洒浇灌;当青椒果实达2cm时,在水中加入速效氮肥和钾肥混合后,通过大棚上PVC管1的微型喷头进行浇水追肥;追肥后,在青椒果实生长期和成熟期间,每2天通过微型喷头喷洒1次水,棚内温度过高时,每天喷洒1次,同时打开拱形结构4的薄膜2表面覆盖遮阳网3遮阳,打开大棚墙结构5薄膜上的通风口7,进行通风降温;

h.病虫害防治:整个生长期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甜菜夜饿虫害,后期用进口农药凯泽-灰霉病特效杀菌剂防治灰霉病,用咪鲜胺防治炭疽病;

i.采收:于翌年1月份适时分批采收,门果及下部果实宜尽早采收,一般花后28天,开始采摘,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地膜。

实施例2

一种大棚种植青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鲜绿2号,选好的种子后在10月份:将种子在阳光暴晒1天,然后用微波处理6分钟,再用纱布包着放入52℃的温水恒温浸泡10分钟,然后捞出放入浸种剂常温下浸泡7小时,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所述的浸种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它的组分及含量如下:每lkg的浸种剂中含有:维生素C制剂2mg,Na2Fe-EDTA 80mg, MnS047H20 12mg, ZnS047H20 0.7mg, Na2B40710H20 2.5mg,MnS045H20 0.02mg、尿素150mg、咪鲜胺50mg、赤霉素0.6mg,氯化钙12mg、双氧水11mg,余量为水,将各组分分别溶解十水后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b.育苗播种:苗床上铺13厘米厚的基质,灌足底水,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草帘,控制大棚温度在25℃;

c.苗床管理:75%小苗拱土后,将草帘揭去:青椒苗长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锯末25、木灰12、磷酸钙4、酒糟15、沼渣8、活性炭2、苦参粉0.2,蛙石粉6,硫酸亚铁0.02,氯化钾0.02,充分搅拌;

d.大棚建造:选择通风向阳、土地平坦、水源方便的空闲地作为栽培场地,建造大棚;大棚为钢架结构,包括墙结构5与拱形结构4,大棚宽20米,在大棚墙结构5的离地面1.5米处和大棚拱形结构4处安装有多个PVC管1 ,PVC管1连接有水泵,PVC管1中设置有多个微型喷头,大棚拱形结构4和墙结构5的外围覆盖塑料薄膜2 ,拱形结构4的薄膜2表面覆盖遮阳网3,大棚墙结构5薄膜上设有若干自由开关的通风口7;

e.起垄:将有机农家肥、包膜氮肥和过磷酸钙按照13:2: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按照按每亩施用混合肥250公斤,随即旋耕后起垅,洒水湿润土地;垄厢宽65cm,垄厢之间的垄沟宽为22cm ;垄沟深8cm;

f.定植:将培育好的青椒苗按照每垄两列进行定植,采用双株或3株1穴,每垄列间距为28cm,行间距为25cm;将青椒苗根放入苗穴中6cm,用土掩埋,稍压后,浇水;

g.田间管理:在青椒苗成活后,开启PVC管1中的水泵,控制流量,通过PVC管1上的微型喷头对青椒苗进行喷洒浇灌;当青椒果实达3cm时,在水中加入速效氮肥和钾肥混合后,通过大棚上PVC管1的微型喷头进行浇水追肥;追肥后,在青椒果实生长期和成熟期间,每3天通过微型喷头喷洒2次水,棚内温度过高时,每天喷洒2次,同时打开拱形结构4的薄膜2表面覆盖遮阳网3遮阳,打开大棚墙结构5薄膜上的通风口7,进行通风降温;

h.病虫害防治:整个生长期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甜菜夜饿虫害,后期用进口农药凯泽一灰霉病特效杀菌剂防治灰霉病,用咪鲜胺防治炭疽病;

i.采收:于翌年1月份适时分批采收,门果及下部果实宜尽早采收,一般花后28天,开始采摘,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地膜。

实施例3

一种大棚种植青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鲜绿2号,选好的种子后在10月份: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然后用微波处理6分钟,再用纱布包着放入55℃的温水恒温浸泡10分钟,然后捞出放入浸种剂常温下浸泡8小时,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所述的浸种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它的组分及含量如下:每lkg的浸种剂中含有:维生素C制剂2mg,Na2Fe-EDTA 100mg, MnS047H20 15mg, ZnS047H20 0.8mg, Na2B40710H20 3mg,MnS045H20 0.02mg、尿素 120mg、咪鲜胺 60mg、赤霉素 0.8mg,氯化钙 15mg、双氧水 12mg,余量为水,将各组分分别溶解十水后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b.育苗播种:苗床上铺15厘米厚的基质,灌足底水,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草帘,控制大棚温度在30℃;

c.苗床管理: 80%小苗拱土后,将草帘揭去:青椒苗长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锯末30,草木灰15、过磷酸钙5、酒糟20,沼渣10、活性炭2、苦参粉0.2,蛙石粉8,硫酸亚铁0.02,氯化钾0.03,充分搅拌;

d.大棚建造:选择通风向阳、土地平坦、水源方便的空闲地作为栽培场地,建造大棚;大棚为钢架结构,包括墙结构5与拱形结构4,大棚宽20米,在大棚墙结构5的离地面1.6米处和大棚拱形结构4处安装有多个PVC管1 ,PVC管1连接有水泵,PVC管1中设置有多个微型喷头,大棚拱形结构4和墙结构5的外围覆盖塑料薄膜2 ,拱形结构4的薄膜2表面覆盖遮阳网3,大棚墙结构5薄膜上设有若干自由开关的通风口7;

e.起垄:将有机农家肥、包膜氮肥和过磷酸钙按照15:2: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按照按每亩施用混合肥300公斤,随即旋耕后起垅,洒水湿润土地;垄厢宽70cm,垄厢之间的垄沟宽为25cm ;垄沟深lOcm;

f.定植:将培育好的青椒苗按照每垄两列进行定植,采用双株或3株1穴,每垄列间距为30cm,行间距为30cm;将青椒苗根放入苗穴中8cm,用土掩埋,稍压后,浇水;

g.田间管理:在青椒苗成活后,开启PVC管1中的水泵,控制流量,通过PVC管1上的微型喷头对青椒苗进行喷洒浇灌;当青椒果实达3cm时,在水中加入速效氮肥和钾肥混合后,通过大棚上PVC管1的微型喷头进行浇水追肥;追肥后,在青椒果实生长期和成熟期间,每3天通过微型喷头喷洒2次水,棚内温度过高时,每天喷洒2次,同时打开拱形结构4的薄膜2表面覆盖遮阳网3遮阳,打开大棚墙结构5薄膜上的通风口7,进行通风降温;

h.病虫害防治:整个生长期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甜菜夜饿虫害,后期用进口农药凯泽-灰霉病特效杀菌剂防治灰霉病,用咪鲜胺防治炭疽病;

i.采收:于翌年1月份适时分批采收,门果及下部果实宜尽早采收,一般花后28天,开始采摘,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地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