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人工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1628阅读:36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牡蛎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牡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值高,受季节的影响导致其繁殖季节市场优质产品的空缺,发展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对其优化牡蛎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保护产业均衡、稳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卵速度快、孵化成功率高、幼苗成活率高的牡蛎人工繁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牡蛎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性腺成熟的牡蛎亲本,将其表面清洗干净,

(2)通过阴干升温流水刺激催产法,对上述牡蛎亲本继续催精、卵,并获得受精卵,

(3)当上述受精卵在孵化池内发育到D形幼虫期时,进行幼虫筛选,并将优质D形幼虫放入培育池内培育,

(4)当上述幼虫眼点达到505以上时,选长牡蛎壳做为附苗器,投入培育池,

(5)对上述附苗器进行采苗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阴干升温流水刺激催产法将牡蛎亲本洗漱干净,阴干10-15小时,然后将其移到阳光下用竹帘遮盖后进行升温,持续10-12小时后,将牡蛎亲本装入网笼,吊入催产池,注水、打开池壁阀门,使池水保持流动,经流水刺激2-3小时,停止注水,待牡蛎亲本排卵。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幼虫筛选在整个浮游幼虫期,根据幼虫生长发育和成活状况,可持续分池筛选2-3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附苗器应冲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用聚乙烯绳将附苗器每60片串成一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采苗先使池水降至60-70厘米,将附苗器系在池面横杆上吊挂于池内,然后采取不断升降水位和轮番倒置附苗器上下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牡蛎人工繁殖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牡蛎亲本的排卵速度和数量,还能保障其孵化成功率,提高牡蛎幼苗成活率,为市场提高大量优质牡蛎幼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牡蛎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性腺成熟的牡蛎亲本,将其表面清洗干净,

(2)通过阴干升温流水刺激催产法,对上述牡蛎亲本继续催精、卵,并获得受精卵,

(3)当上述受精卵在孵化池内发育到D形幼虫期时,进行幼虫筛选,并将优质D形幼虫放入培育池内培育,

(4)当上述幼虫眼点达到505以上时,选长牡蛎壳做为附苗器,投入培育池,

(5)对上述附苗器进行采苗处理。

另外,所述所述阴干升温流水刺激催产法将牡蛎亲本洗漱干净,阴干10-15小时,然后将其移到阳光下用竹帘遮盖后进行升温,持续10-12小时后,将牡蛎亲本装入网笼,吊入催产池,注水、打开池壁阀门,使池水保持流动,经流水刺激2-3小时,停止注水,待牡蛎亲本排卵,提高牡蛎亲本的排卵速度和数量。

另外,所述幼虫筛选在整个浮游幼虫期,根据幼虫生长发育和成活状况,可持续分池筛选2-3次,提高浮游幼虫的产量,保证其成活率。

另外,所述附苗器应冲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防治病毒带入水中,导致水质败坏,提高幼虫附着率,用聚乙烯绳每60片串成一串。

另外,所述采苗先使池水降至60-70厘米,将附苗器系在池面横杆上吊挂于池内,然后采取不断升降水位和轮番倒置附苗器上下位置,使附苗均匀,避免阴阳附着量的差异。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牡蛎人工繁殖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牡蛎亲本的排卵速度和数量,还能保障其孵化成功率,提高牡蛎幼苗成活率,为市场提高大量优质牡蛎幼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