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花果一年两造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6867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果树调控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花果一年两造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无花果在我国虽然是小众果树,近年来,无花果因其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于无花果是目前世界上投产最快的果树之一,而且产量高,病虫害少,栽培管理容易。其营养价值高、风味及功能独特、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已成为当前中国水果市场研究开发的新热点。本发明目的是提升无花果经济效益和品质,摸索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提高果农种植无花果收益。

在我国南方,无花果种植主要采用北方种植技术,即一年一造种植技术,主要收获期在每年的7月至8月,全年产量比较低,由于成熟期在南方正好是高温雨季,病虫害严重,果实容易裂果,品质较差。本发明通过采用修剪、肥水管理等栽培技术,做到在南方无花果一年两造收获,其中第一造提早到6月开始收获,尽量避开高温雨季,第二造在11月至第二年1月收获,充分利用南方下半年温度适宜、雨水少、温差大的气候条件,生产高品质的无花果果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一种无花果一年两造的栽培方法,可以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调节果实采收期,是增加无花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花果一年两造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造,将种植至第二年的无花果树在1月中下旬修剪完毕,然后施复合肥1次,施肥量为80-120kg/667m2;5月喷2次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每次间隔7-10天,生长期间抹去侧芽;6月打顶;成熟季节为6-8月;

(2)第二造,修剪方法为轻剪,待修剪完毕后施复合肥1次,施肥量为50-100kg/667m2;10月喷3次浓度为0.1-0.2%的磷酸二氢钾,每次间隔10天,生长期间抹去侧芽;11月初打顶;成熟季节为11月-次年1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修剪采用重剪,具体操作为:将距地面40-60cm主茎上不同方向且较健壮的枝条侧枝保留3-4个,侧枝主干保留20cm长度,侧枝上的小枝全部修剪除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复合肥中N、P、K、Ca、Mg、B的配比为1:1.2:1.5:5:4.5: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轻剪的操作为:在8月初将上一造无花果树各侧枝修剪到当年第一批新梢成熟并开始生长分枝处,去掉弱枝,保留粗壮枝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复合肥中N、P、K、Ca、Mg、B的配比为1:1.7:1.5:5:4.5: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针对我国华南的气候条件,结合无花果的生长特性,选择1月中下旬,8月初为修剪阶段的最适宜时间,让第一造无花果尽早成熟以获得较高销售价格,并避开高温雨季,使第二造在11月至第二年1月收获,充分利用我国南方下半年温度适宜、雨水少、温差大的气候条件,生产高品质的无花果果实。同时栽培上辅以比例施肥、人工田间管理作业,提高无花果种植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

(2)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无花果产量增加33%以上,果实品质优良,种植经济效益增加1.8倍以上,解决了华南地区传统方法种植出现的无花果产量低,容易裂果、品质差等现象,为我国华南无花果种植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调节果实采收期,是增加无花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手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本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2013年,试验点设在上林县无花果示范基地,对无花果一年两造的生产进行试验。

一种无花果一年两造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造:1月15日修剪,距地面40cm定干,选择3个不同方向且较健壮的枝条进行培养,侧枝主干保留20cm长度,侧枝上的小枝全部修剪除掉;按照一定比例施复合肥,复合肥中N、P、K、Ca、Mg、B按照1:1.2:1.5:5:4.5:1的配比,约为每667m2施有效氮7.0kg,有效磷8.5kg,有效钾10.5kg,钙(石灰)35kg,有效镁31.5kg,有效硼7.0kg,5月喷2次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定芽,抹去多余的侧芽,6月1日打顶,成熟季节为6-8月;在7月初,发现桑天牛虫害,采用树干涂白(生石灰10份、硫磺1份和40份水),防止成虫产卵的处理方法;并在枝干部最后一个幼虫排粪孔处以8o%敌敌畏乳油或40%杀螟松50倍液,用注液器注入虫孔;或用药棉蘸药剂塞入虫孔,杀幼虫效果好;也可在初孵幼虫尚未蛀入木质部之前,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40%氧化乐果100倍液或10%灭虫精100倍液喷洒枝干及产卵处;

(2)第二造:8月1日修剪,第二造采用轻剪,在将上一造无花果树各侧枝修剪到当年第一批新梢成熟并开始生长分枝处,去掉弱枝,保留粗壮枝条;按照一定比例施复合肥,具体比例为:N、P、K、Ca、Mg、B按照1:1.7:1.5:5:4.5:0.8的配比,约为每667m2施有效氮5.6kg,有效磷9.52kg,有效钾6.72kg,钙(石灰)28.0kg,有效镁25.2kg,有效硼2.8kg;,5月喷2次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定芽,抹去多余的侧芽,11月初打顶,成熟季节为11月初-次年1月。

试验观察发现,2013年1月15日至8月1日对无花果进行一年两造的定时修剪均具有较高产量,总产量比一年一造增加50%以上,果实糖分增加10-20%,品质优良,且其上市时间占优势,产生较高经济效益。

实施例2

结合2013年试验结果进行优化调整,2014年,试验继续在上林县无花果示范基地进行,对无花果一年两造的生产进行考察。

一种无花果一年两造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造:1月25日修剪,距地面60cm定干,选择4个不同方向且较健壮的枝条进行培养,侧枝主干保留20cm长度,侧枝上的小枝全部修剪除掉;施复合肥,复合肥中N、P、K、Ca、Mg、B按照1:1.2:1.5:5:4.5:1的配比,约为每667m2施有效氮8.5kg,有效磷10.1kg,有效钾12.75kg,钙(石灰)42.5kg,有效镁38.25kg,有效硼8.5kg。5月喷2次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定芽,抹去多余的侧芽,6月5日打顶,成熟季节为6-8月;在7月初,发现桑天牛虫害,采用树干涂白(生石灰10份、硫磺1份和40份水),防止成虫产卵的处理方法;并在枝干部最后一个幼虫排粪孔处以80%敌敌畏乳油或40%杀螟松50倍液,用注液器注入虫孔;或用药棉蘸药剂塞入虫孔,杀幼虫效果好;也可在初孵幼虫尚未蛀入木质部之前,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40%氧化乐果100倍液或10%灭虫精100倍液喷洒枝干及产卵处;

(2)第二造:8月15日修剪,第二造采用轻剪,在将上一造无花果树各侧枝修剪到当年第一批新梢成熟并开始生长分枝处,去掉弱枝,保留粗壮枝条;施复合肥,复合肥中N、P、K、Ca、Mg、B按照1:1.7:1.5:5:4.5:0.8的配比,每667m2施有效氮7.0kg,有效磷12kg,有效钾10.5kg,钙(石灰)35kg,有效镁31.5kg,有效硼3.5kg;5月喷2次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定芽,抹去多余的侧芽,11月初打顶,成熟季节为11月初-次年1月。

据试验观察发现,2014年1月25日至8月15日对无花果进行一年两造的定时修剪,1月25日修剪的果树能够生产品质及产量较高的果实,;而8月15日处理果实成熟期时间延长且后期果实易遇上低温,产量较低,不利于第二造果的生产。

实施例3

结合2013年和2014年的试验结果进行优化调整,2015年,试验继续在上林县无花果示范基地进行,对无花果一年两造的生产进行考察。

一种无花果一年两造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造:1月15修剪,距地面50cm定干,选择3个不同方向且较健壮的枝条进行培养,侧枝主干保留20cm长度,侧枝上的小枝全部修剪除掉;施复合肥,复合肥中N、P、K、Ca、Mg、B按照1:1.2:1.5:5:4.5:1的配比,为每667m2施有效氮5.6kg,有效磷6.8kg,有效钾8.4kg,钙(石灰)28kg,有效镁25.2kg,有效硼5.6kg;5月喷2次浓度为0.25%的磷酸二氢钾,定芽,抹去多余的侧芽,6月1日打顶,成熟季节为6-8月;在7月初,发现桑天牛虫害,采用树干涂白(生石灰10份、硫磺1份和40份水),防止成虫产卵的处理方法;并在枝干部最后一个幼虫排粪孔处以8o%敌敌畏乳油或40%杀螟松50倍液,用注液器注入虫孔。或用药棉蘸药剂塞入虫孔,杀幼虫效果好。也可在初孵幼虫尚未蛀入木质部之前,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40%氧化乐果100倍液或10%灭虫精100倍液喷洒枝干及产卵处。

(2)第二造:8月1日修剪,第二造采用重剪,采用第一造修剪方法,距地面50cm定干,选择3个不同方向且较健壮的枝条进行培养,侧枝主干保留20cm长度,侧枝上的小枝全部修剪除掉;按照一定比例施肥,且KCaMg稍重一点,复合肥中N、P、K、Ca、Mg、B按照1:1.7:1.5:5:4.5:0.8的配比,约为每667m2施有效氮3.5kg,有效磷6.0kg,有效钾5.25kg,钙(石灰)17.5kg,有效镁15.75kg,有效硼3.5kg;5月喷2次浓度为0.25%的磷酸二氢钾,定芽,抹去多余的侧芽,11月初打顶,成熟季节为11月初-次年1月。

试验观察发现,2015年1月15日修剪第一造能生产较高产量和品质的无花果,但是第二造由于重剪,造成生长恢复期较长,第二造果实出果较晚,后期易遇上低温,造成产量偏低。

表1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得到无花果的产量

注:对照为采取常规种植一年一造方法生产得到的无花果。在华南第一造无花果近三年地头收购价按20元/kg计,第二造地头收购价按40元/kg计。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中所述方法1得到的无花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其经济效益为对照1.8倍以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针对我国华南的气候条件,结合无花果的生长特性,选择1月中下旬,8月初为修剪阶段的最适宜时间,让第一造无花果尽早成熟以获得较高销售价格,并避开高温雨季,使第二造在11月至第二年1月收获,充分利用我国南方下半年温度适宜、雨水少、温差大的气候条件,生产高品质的无花果果实。同时栽培上辅以比例施肥、人工田间管理作业,提高无花果种植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无花果产量均增加33%以上,果实品质优良,种植经济效益均增加1.8倍以上,成功解决了华南地区传统方法种植出现的无花果产量低,容易裂果、品质差等问题,为我国华南无花果种植提供了新的方法,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