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虫胺与灭幼脲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0679阅读:1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虫胺和灭幼脲的复配农药组合物。

技术背景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中的一种杀虫剂,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最近一位邓迪大学环境变化和人类适应力中心的研究员Chris Connolly博士研究发现:噻虫胺尽管与噻虫嗪和吡虫啉化学性质相似,但是并不会对蜜蜂产生不利的影响。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又一品种。其结构新颖、特殊,性能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型杀虫剂品种。

灭幼脲属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为昆虫激素类农药。通过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性,来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皮而导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对变态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表现为很好的杀虫活性。

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属双翅目,眼蕈蚊科。主要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小葱、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偶尔也危害莴苣、青菜、芹菜等,是葱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初孵幼虫先为害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重者鳞茎腐烂,整墩死亡。因此需要一种可有效防治和杀灭迟眼蕈蚊的杀虫剂或农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可有效防治迟眼蕈蚊的含噻虫胺和灭幼脲复配的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噻虫胺和灭幼脲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灭幼脲,二者的质量比为:1:0.5-1:16。

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噻虫胺和灭幼脲的质量比为1:1-1:4。

所述噻虫胺和灭幼脲在所述农药组合物的质量分数为2-80%。

所述噻虫胺在所述农药组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60%,所述灭幼脲在所述农药组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60%。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剂型包括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胶囊剂、泡腾片剂。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施药方式为叶面喷雾、拌土、灌根、种子处理。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迟眼蕈蚊的应用。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可有效防治和杀灭迟眼蕈蚊,且基于噻虫胺和灭幼脲不同的作用机制,对迟眼蕈蚊的各虫态,尤其是1龄和4龄幼虫阶段,具有优异的防效;

2、还可广泛用于花生、蔬菜、小麦和茶树,用于防治蛴螬、蚜虫、小菜蛾、蓟马、粉虱和小绿叶蝉,应用价值大;

3、与两种单剂相比均明显增效且持效期长,可减少用药次数,并降低田间用量,有效减小环境污染和土壤内农药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一、噻虫胺和灭幼脲混用对韭蛆幼虫的联合毒力测定

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7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用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将滤纸湿润,铺在9cm培养皿内,将韭菜(白色部分)剪成3cm小段,于不同浓度不同药液总浸泡10s。取出6段放在培养皿内,然后将毛笔轻轻地转移大小一致的三齢幼虫。每处理50-60头,3次重复,同时设清水对照。每12h检查一次对照虫子及各处理的活跃情况,48-60小时后记录死虫数,最后计算各药剂EC50。

混配制剂的理论毒力指数A;∑(某药的毒力指数*混剂中该药的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混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C>120为增效作用,<80为拮抗作用,80-120为加和作用

表1 噻虫胺和灭幼脲混用对韭蛆1龄幼虫的联合毒力测定

由数据可知,噻虫胺对韭蛆3-4齢幼虫的LC50为0.5217mg/L,灭幼脲对韭蛆1齢幼虫的LC50为11.7720mg/L,噻虫胺与灭幼脲1:0.5/1:1/1:2/1:4/1:16混用,其共毒系数均>120,增效显著。

表2 噻虫胺和灭幼脲混用对韭蛆4龄幼虫的联合毒力测定

由数据可知,噻虫胺对韭蛆3-4齢幼虫的LC50为0.9999mg/L,灭幼脲对韭蛆4齢幼虫的LC50为16.217mg/L,噻虫胺与灭幼脲1:0.5/1:1/1:2/1:4/1:16/1:20混用,其共毒系数均>120,增效显著。

综合表1和表2,当噻虫胺和灭幼脲的混用的比例为1:0.5-1:4,对1龄和4龄韭蛆幼虫均有显著的杀灭效果,可有效避免韭菜茎部遭受腐烂。

实施二、配方实例

本发明可以通过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实例5、实例6、实例7、实例8进行具体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例1:10%噻虫胺·5%灭幼脲悬浮剂

各组分按百分比计为:10%噻虫胺原药、5%灭幼脲原药、2.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7%拉开粉BX、1.5%黄原胶、0.4%消泡剂SAG622、3%丙二醇、0.3%防腐剂苯甲酸钠、0.6%助悬剂硅酸镁铝、6%增效剂SD778,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验步骤:先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拉开粉BX、、消泡剂SAG622、、硅酸镁铝、丙二醇、苯甲酸钠、部分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后,按比例加入噻虫胺和灭幼脲原药,并加入氧化锆珠进行超细粉碎及研磨至D90≤4μm,最后加入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混匀搅拌,过滤,按比例加入提前配制好的黄原胶母液搅拌均匀得产品。

实例2:10%噻虫胺·10%灭幼脲悬浮剂

各组分按百分比计为:10%噻虫胺原药、10%灭幼脲原药、3%润湿剂YUS-WG7、4%分散剂MorwetD-425、4%防冻剂乙二醇、0.12%增稠剂黄原胶、0.3%有机硅消泡剂1860、0.3%助悬剂硅酸镁铝、0.25%防腐剂S-30、2%渗透剂JFC、去离子水补足100%。

实验步骤:先将YUS-WG7,MorwetD-425、消泡剂、硅酸镁铝、JFC、乙二醇、S-30、部分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后,按比例加入噻虫胺和灭幼脲原药,并加入氧化锆珠进行超细粉碎及研磨至D90≤4μm,最后加入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混匀搅拌,过滤,按比例加入提前配制好的黄原胶母液搅拌均匀得产品。

实例3:10%噻虫胺·20%灭幼脲悬浮剂

各组分按百分比计为10%噻虫胺原药、20%灭幼脲原药、3%润湿剂Tersperse 2500、4%分散剂YUS-EP60P、3%防冻剂丙二醇、0.12%增稠剂黄原胶、0.3%助悬剂硅酸镁铝、0.25%防腐剂S-30、2%渗透剂JFC、0.3%有机硅消泡剂1830、去离子水补足100%。

实验步骤:先将Tersperse 2500、YUS-EP60P、消泡剂、硅酸镁铝、丙二醇、S-30、JFC、部分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后,按比例加入噻虫胺和灭幼脲原药,并加入氧化锆珠进行超细粉碎及研磨至D90≤4μm,最后加入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混匀搅拌,过滤,按比例加入提前配制好的黄原胶母液搅拌均匀得产品。

实例4:8%噻虫胺·32%灭幼脲悬浮剂

各组分按百分比计为:8%噻虫胺原药、32%灭幼脲原药、3%润湿剂GEROPON CYA/X、4%分散剂SOPROPHOR FD、4%防冻剂乙二醇、0.1%增稠剂黄原胶、0.2%助悬剂硅酸镁铝、0.25%防腐剂S-30、3%增效剂RHODASURF ID/70、去离子水补足100%。

实验步骤:先将GEROPON CYA/X、SOPROPHOR FD、消泡剂、硅酸镁铝、丙二醇、S-30、RHODASURF ID/70、部分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后,按比例加入噻虫胺和灭幼脲原药,并加入氧化锆珠进行超细粉碎及研磨至D90≤4μm,最后加入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混匀搅拌,过滤,按比例加入提前配制好的黄原胶母液搅拌均匀得产品。

实例5:2%噻虫胺·32%灭幼脲悬浮剂

各组分按百分比计为:2%噻虫胺原药、32%灭幼脲原药、3%润湿剂GEROPON K/77、4%分散剂SOPROPHOR SC/5、4%防冻剂尿素、0.12%增稠剂黄原胶、0.4%助悬剂硅酸镁铝、0.25%防腐剂S-30、2%渗透剂JFC、去离子水补足100%。

实验步骤:先将3%润湿剂GEROPON K/77、SOPROPHOR SC/5、消泡剂、硅酸镁铝、丙二醇、S-30、JFC、部分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后,按比例加入噻虫胺和灭幼脲原药,并加入氧化锆珠进行超细粉碎及研磨至D90≤4μm,最后加入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混匀搅拌,过滤,按比例加入提前配制好的黄原胶母液搅拌均匀得产品。

实例6:10%噻虫胺·20%灭幼脲可湿性粉剂

噻虫胺10%,灭幼脲10%,烷基萘磺酸钠盐1.8%,萘磺酸钠盐5.5%,白炭黑5%,高岭土补足至100%,混合均匀气流粉碎后即得10%噻虫胺·20%灭幼脲可湿性粉剂

实例7:10%噻虫胺·20%灭幼脲水分散粒剂

噻虫胺10%,灭幼脲20%,十二烷基硫酸钠2.2%,聚羧酸钠盐1.5%,木质素磺酸钠盐3.5%,硫酸铵15%,玉米淀粉补足至100%,混合均匀气流粉碎后加水造粒烘干后即得10%噻虫胺·20%灭幼脲水分散粒剂

实例8:10%噻虫胺·20%灭幼脲泡腾片剂

噻虫胺10%,灭幼脲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木质素磺酸钙4.5%,萘磺酸钠盐1.2%,柠檬酸10%,碳酸钠10%,膨润土补足至100%,混合均匀气流粉碎后加乙醇造粒烘干后即得10%噻虫胺·20%灭幼脲泡腾片剂

实施三、田间药效评价

(一)选择以上实例进行韭菜根蛆的田间药效试验,确定防治韭菜根蛆的效果,验证复配后的增效效果。实验地点:江西南昌向塘新村,实验时间:2016年2月15-5月30日。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参照《农田试验准则(二)-杀虫剂防治韭菜韭蛆、根蛆》,每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0㎡,每小区平行跳跃6点取样,计算根部虫量为基数,设清水对照。药后3天、14天、45天调查残余活虫数。统计各处理的总虫数和残余活虫数,计算各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药前基数-药后活虫数)/药前基数*100

校正防效=(药剂处理虫口减退率-CK虫口减退率)/(100-CK虫口减退率)*100

田间试验表明:各处理药剂的虫量大幅减少,而且复配实施例的效果明显优于单剂效果,噻虫胺与灭幼脲复配具有增效作用。根据田间目测,作物生长正常未出现药害。试验过程中发现,实例三和实例四对根结线虫也有很好的防效。

(二)选择以上实例进行豇豆蓟马的田间试验,确定防治豇豆蓟马的效果,验证复配后的增效效果。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采用茎叶喷雾法,早上8:00-10:00豆角花打开且无露水时对豆角全株进行施药,每处理用地约1分地,设清水对照。试验期间每天早上7:00调查,各处理随机调查30朵距地面1.5m及以上部分花上的蓟马数药后1d、2d、3d分别调查残余活虫数。每处理4次重复。统计各处理的总虫数和残余活虫数,计算各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药前基数-药后活虫数)/药前基数*100

校正防效=(药剂处理虫口减退率-CK虫口减退率)/(100-CK虫口减退率)*100

表3 30%噻虫胺·灭幼脲SC对豇豆蓟马防效试验数据

田间实验表明:从表3试验数据证明,噻虫胺与灭幼脲复配对豇豆蓟马的防效明显优于对照单剂,噻虫胺与灭幼脲复配具有增效作用。根据田间目测,作物生长正常未出现药害。试验过程中发现,实例三和实例四对蚜虫和粉虱也有很好的防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