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鲍鱼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9779阅读:1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一种鲍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鲍鱼是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单壳软体动物,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四大海味之首。鲍壳是著名的中药材——石决明,有明目的功效。全世界约有90种鲍,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现在,世界上产鲍的国家都在发展人工养殖,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杂色鲍苗,人工养殖获得成功,鲍鱼以山东、广东、辽宁等地产量最多,产期为春秋两季,主要分布于日本北海道、中国东北地区、北美洲西岸、南美洲、南非、澳洲等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鲍鱼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鲍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苗种选择:择健康无损、体质肥壮、足部活动敏捷、雌雄性腺明显的个体,大小在6厘米以上,无损伤的3~4龄个体,对于皱纹盘鲍其壳长在 8cm,杂色鲍及九孔鲍在 6 ~7cm 池水温度保持在24~30℃,pH值为8.0~8.2,比重为1.022~1.08;

步骤2:自然条件的选择:选择水陆交通方便,海区水流畅通,海上涨落为半日潮,年平均盐度为31.5%,PH为8.0~8.22,水温为10~29℃的海区;

步骤3:鲍池主要设施:要求育苗池和养成池,1×8×1m有38口;2×8×1m有20口,4×6×1.2m有12口,沉淀池,500吨有2口和沙滤池150平方米有2口,各池下均设8寸抽水管5条,备有7.5千瓦鼓风机3台,抽水泵2台,备足鲍笼1万以上,另备有附鲍苗片1万多片;

步骤4:养成技术:采用重叠5~6层黑塑料笼养殖,以达到充分立体利用,形成了高密度、冲气、流水的精养方式,;

步骤5:放苗密度:放苗密度每个40×32×13cm笼,放鲍苗20~30个,每平方米池面积放鲍苗400~600个,采用2层黑色网进行遮光,光强控制在200~300lx;

步骤6:换水倒池:夏季日流水量为总水体的4~5倍,秋、冬季日加水量为3倍,春、夏季每3天倒池、清池1次,秋、冬季每5天倒池、清池1次,每次换水结合清洗池底、池壁和笼,做到彻底清除残饵和排泄物;

步骤7:投喂饵料:用新鲜海藻为主食,幼嫩的鲜海藻,如海带、裙带菜(以嫩苗为佳)龙须菜、鹅掌菜、紫菜及石莼等,日投饵量为鲍体重的10%~15%,此外如江蓠、马尾藻等以及干海藻和人工配合饵料,养殖1吨鲍需10~20吨鲜海藻,鲍一夜的摄食率最高可达体重的30%以上,它一夜能出巢摄食2~3次,摄食海藻的消化时间需5~6小时,冬季2~3个月不摄食也不死亡,水温低时,新鲜海藻1次性可投入3~5天的数量,但在小容器中海藻投入量不能过多,防止因阻塞笼内充气而造成缺氧,或海带表面的粘液过多而影响水质(要先用布擦洗后再投喂),温度高时少投、勤投,防止水质恶化,若用于海带或经加工的海带时,应每天投喂,但要严格控制投饵量,因为,此时正值高水温季节,容易腐败变质;

步骤8:监测水质:为保证水质,要3~5天清扫一次水池,鲍养成过程,在用水方面必须严格控制沉淀和过滤,每天检测至少2次,做好记录水环境因子,每15天测量鲍体长1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养殖方法,鲍鱼成活率高、个头大,肉质鲜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鲍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苗种选择:择健康无损、体质肥壮、足部活动敏捷、雌雄性腺明显的个体,大小在6厘米以上,无损伤的3~4龄个体,对于皱纹盘鲍其壳长在 8cm,杂色鲍及九孔鲍在 6 ~7cm 池水温度保持在24~30℃,pH值为8.0~8.2,比重为1.022~1.08;

步骤2:自然条件的选择:选择水陆交通方便,海区水流畅通,海上涨落为半日潮,年平均盐度为31.5%,PH为8.0,水温为20-20℃的海区;

步骤3:鲍池主要设施:要求育苗池和养成池,1×8×1m有38口;2×8×1m有20口,4×6×1.2m有12口,沉淀池,500吨有2口和沙滤池150平方米有2口,各池下均设8寸抽水管5条,备有7.5千瓦鼓风机3台,抽水泵2台,备足鲍笼1万以上,另备有附鲍苗片1万多片;

步骤4:养成技术:采用重叠5~6层黑塑料笼养殖,以达到充分立体利用,形成了高密度、冲气、流水的精养方式,;

步骤5:放苗密度:放苗密度每个40×32×13cm笼,放鲍苗20~30个,每平方米池面积放鲍苗400~600个,采用2层黑色网进行遮光,光强控制在200~300lx;

步骤6:换水倒池:夏季日流水量为总水体的4~5倍,秋、冬季日加水量为3倍,春、夏季每3天倒池、清池1次,秋、冬季每5天倒池、清池1次,每次换水结合清洗池底、池壁和笼,做到彻底清除残饵和排泄物;

步骤7:投喂饵料:用新鲜海藻为主食,幼嫩的鲜海藻,如海带、裙带菜(以嫩苗为佳)龙须菜、鹅掌菜、紫菜及石莼等,日投饵量为鲍体重的10%~15%,此外如江蓠、马尾藻等以及干海藻和人工配合饵料;温度高时少投、勤投,防止水质恶化,用干海带或经加工的海带时,每天投喂,但要严格控制投饵量,防止水质恶化;

步骤8:监测水质:为保证水质,要3~5天清扫一次水池,鲍养成过程,在用水方面必须严格控制沉淀和过滤,每天检测至少2次,做好记录水环境因子,每15天测量鲍体长1次。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