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池塘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1982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文蛤池塘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消费者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海鲜产品,如海鱼,海虾、贝类产品的消费比重大大增加。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渔业捕捞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海产品的养殖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提高海产品养殖的品质与产量是业界值得研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蛤池塘养殖方法,以提高贝类养殖的品质与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文蛤池塘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养殖塘整理:养殖塘开设环沟,沟深55-60厘米,中央为滩面;滩面蓄水深度60-100厘米,底部为含砂率60%以上的砂泥层,细砂粒径为0.3-0.5毫米,砂泥层厚度8-12厘米,滩面的养殖区域设置1.2-1.5米高的围网,围网孔径为1-2厘米,养殖塘分别设置独立的进排水设施;

养殖塘消毒:养殖塘整理后,进水之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并使用基础饵料培养,使养殖塘水体保持浅茶色或浅绿色;

苗种放养:将健康、无病害、壳长≥0.5厘米的文蛤苗种均匀地播撒在养殖滩面上,播苗时间为3-5月,选择滩面水位25-45厘米时播苗;

苗种饲养:施肥或追肥培养饵料将养殖塘水色控制为浅茶色或浅绿色,透明度为30厘米-40厘米;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加大换水量;当透明度超过40厘米时,以发酵过的粪肥或无机肥追肥;

病害防治:间隔5-7天用15-20 毫克/千克的生石灰液进行消毒杀菌。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塘消毒使用生石灰时,所述生石灰用量为0.6-0.8千克/平方米,用水化开后,全池泼洒;所述养殖塘消毒使用漂白粉时,使用有效氯超过35%的漂白粉,按10-30克/平方米,制成悬浮液全池泼洒;消毒24小时后进排水2-3次,冲洗残留药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养殖塘养殖文蛤,养殖场地不受限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易管理的优点,大大提高文蛤养殖的经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蛤池塘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养殖塘整理:养殖塘开设环沟,沟深55-60厘米,中央为滩面;滩面蓄水深度60-100厘米,底部为含砂率60%以上的砂泥层,细砂粒径为0.3-0.5毫米,砂泥层厚度8-12厘米,滩面的养殖区域设置1.2-1.5米高的围网,围网孔径为1-2厘米,养殖塘分别设置独立的进排水设施;养殖塘消毒:养殖塘整理后,进水之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并使用基础饵料培养,使养殖塘水体保持浅茶色或浅绿色;苗种放养:将健康、无病害、壳长≥0.5厘米的文蛤苗种均匀地播撒在养殖滩面上,播苗时间为3-5月,选择滩面水位25-45厘米时播苗;苗种饲养:施肥或追肥培养饵料将养殖塘水色控制为浅茶色或浅绿色,透明度为30厘米-40厘米;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加大换水量;当透明度超过40厘米时,以发酵过的粪肥或无机肥追肥;病害防治:间隔5-7天用15-20 毫克/千克的生石灰液进行消毒杀菌。养殖塘养殖文蛤,养殖场地不受限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易管理的优点,大大提高文蛤养殖的经济效益高。

优选地,所述养殖塘消毒使用生石灰时,所述生石灰用量为0.6-0.8千克/平方米,用水化开后,全池泼洒;所述养殖塘消毒使用漂白粉时,使用有效氯超过35%的漂白粉,按10-30克/平方米,制成悬浮液全池泼洒;消毒24小时后进排水2-3次,冲洗残留药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