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早期选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11941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优良品系的选择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早期选择的方法,属于林木育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油茶的良种选育工作,先后筛选出优良农家品种20多个、优树6000多株,选育出通过林木良种审认定的优良无性系226个、优良家系19个、优良杂交组合5个,为我国油茶的良种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至今我国油茶的高世代育种仍然滞后于用材树种,尚不能满足油茶产业日益发展对具有更高世代优良遗传品质良种的需求。

岑溪软枝油茶是我国第一个油茶良种、也是我国唯一通过国家良种审定的油茶种子园种子(国S-SC-CO-011-2002),遗传品质优良,具有生长快、结果早、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其家系造林可比一般普通油茶品种提早2~3年开花结果,产量高1~3倍。充分利用岑溪软枝油茶资源优势及其显著的优良特性,进一步开展高世代新品种选育研究,对提高油茶优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实现油茶产业增产增效和转型升级具有必要性。

优树选择是林木改良的基本手段。至今,我国油茶优树选择的方法仍然是根据全国油茶协作组制定的油茶选优方法,即要求从林龄15年以上的成年林分中进行选择。其主要缺点是选择周期长,极大制约了油茶高世代育种进程。本发明以3~5年生岑溪软枝油茶二代或三代家系幼林为选择对象,经优树选择、优树无性系苗木培育、优树无性系苗期筛选等主要步骤,开展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选择研究,经过多年反复试验证明,进行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早期选择,不仅缩短了选育周期,而且能有效保持原株的优良遗传特性,另外通过对评价标准的完善和修订,提高了选育无性系的品质要求,符合油茶产业发展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选择周期长和现有评价标准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选育周期短、遗传稳定、早期产量高、经济性状优良的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早期选择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早期选择方法,包括优树选择、优树无性系苗木培育和优树无性系苗期筛选内容,其特征在于:经初选、复选和决选,筛选出优良单株;在初选同时进行无性系苗木繁育,并经三次筛选,筛选出生长健壮、性状优良的无性系苗木用于造林;主要步骤如下:

(1)优树选择

①初选:在果实自然成熟期,在岑溪软枝油茶家系优良林分中,选择生长良好、结果多、籽粒大、花芽多且分布均匀的优树植株,实测冠幅、单株鲜果产量、果实经济性状和炭疽病感病率;要求每平方米冠幅面积产果达1.25kg以上,单粒籽重2.5g以上,病果率在3%以下;

②复选:在第二年果实自然成熟期,对上一年初选的优树进行实测冠幅、单株鲜果产量、果实经济性状和炭疽病感病率;

③决选:在第三年果实自然成熟期,对上二年复选的优树进行实测冠幅、单株鲜果产量、果实经济性状和炭疽病感病率;

(2)优树无性系苗木培育

优树无性系苗木培育的方法,主要采用小苗嫁接和芽苗砧嫁接两种方法:

①小苗嫁接:以半年生至一年生的香花油茶实生苗为砧木,以初选优树半木质化至木质化穗条为接穗,采用劈接法进行;

②芽苗砧嫁接:以普通油茶芽苗为砧木,以初选优树半木质化至木质化的当年生春梢为接穗,进行芽苗砧嫁接;

(3)优树无性系苗期筛选

①第一次筛选在嫁接后第一次新梢木质化后进行,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片数,淘汰生长势较弱的无性系,选择苗高、地径和叶片数均高于群体平均值的优树无性系;

②第二次筛选在完成优树决选时进行,即在第一次筛选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达到决选优树标准的优树无性系;

③第三次筛选在造林前进行,此时无性系苗木为2年生苗,在二次筛选的基础上,选择苗高≥40cm,地径≥0.40cm,根系丰富,无明显病虫害,苗木色泽正常,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的苗木造林。

以上步骤(1)所述的岑溪软枝油茶家系优良林分指岑溪软枝油茶二代或三代的全同胞或半同胞家系优良林分。

以上步骤(1)所述的优树选择是在3~5年生岑溪软枝油茶家系优良林分中进行。

以上步骤(1)所述的果实经济性状的测定主要测定指标为单粒籽重和鲜果含油率。

以上步骤(2)所述的小苗嫁接的时间是在优树初选的同时进行,选择初选优树树冠外围生长粗壮、芽眼饱满、无病虫为害、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以上步骤(2)所述的芽苗砧嫁接的时间是在初选翌年春天进行。

以上步骤(3)所述的优树决选的标准为:要求连续3年平均冠幅产果量≥1.5kg/m2;两年平均单粒籽重≥2.5g,平均鲜果含油率≥7%,抗油茶炭疽病能力强,病果率2%以下。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早期选择的方法,充分利用岑溪软枝油茶生长快、早结稳产的优良特性,在3~5年生的二代或三代家系优良林分中进行优树早期选择,比常规选择林龄15年生以上提早了10~12年,有效缩短了选育周期。

2、本发明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早期选择的方法,针对目前推广的岑溪软枝油茶籽粒偏小的不足,在优树评价标准中增设单粒籽重这一重要指标,符合实际生产需要。

3、本发明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优树早期选择的方法,对目前执行的油茶优树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油茶良种选育的最终目标是亩产油量,而亩产油量与冠幅产果量和鲜果含油率呈直接正相关。因此,本方法中将果实经济性状评价指标由原来规定的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的4项优化为单粒籽重和鲜果含油率2项,大大节约了选育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2007年,在3年生的岑溪软枝油茶F1全同胞子代林中进行植株选优,选择树冠开张、生长良好,花芽多且分布均匀,结果多,籽粒较大,无病虫害的植株,测定植株的冠幅、单株鲜果产量、单粒籽重和炭疽病感病率。按照初选标准:初选优树每平方米冠幅面积产果≥1.25kg,单粒籽重≥2.5g,果实感病率3%以下,初选优株31株。

2008年1月采集初选优树穗条,以普通油茶芽苗为砧木进行芽苗砧嫁接。2008年6月底,嫁接苗第一轮新梢木质化后测定嫁接苗的苗高、地径和叶片数等生长指标,进行苗期第一次筛选,淘汰各指标均低于群体平均值的优树无性系13个。

2008年11月,从初选出的优树中进行复选,测定其冠幅、鲜果产量和果实感病率;2009年11月进行决选,从第一次苗期筛选后选出的18个优树中,决选出4株优树,决选标准为:植株连续3年平均冠幅产果量≥1.5kg/m2、平均单粒籽重≥2.5g、平均鲜果含油率≥7%、病果率2%以下。

2009年12月,在选出的4个优树无性系中,选择苗木色泽正常,苗高≥40cm,地径≥0.40cm,根系丰富,顶芽饱满,无明显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用于造林。

实施例2

2009年10月,在5年生的岑溪软枝油茶二代半同胞家系林中进行优树选择,选择生长健壮、结果多、花芽多且分布均匀的植株,实测植株冠幅、单株鲜果产量、单粒籽重和炭疽病感病率,按照每平方米冠幅面积产果1.25kg以上,单粒籽重2.5g以上,病果率在3%以下的标准,初选优树14株。2010年和2011年分别在果实成熟时对初选优树进行复选和决选调查,实测冠幅、单株鲜果产量、果实经济性状和炭疽病感病率。

在2009年初选优树的同时,采集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的枝条,以1年生香花油茶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小苗嫁接繁育。2010年4月,嫁接苗第一次新梢木质化后,测定各初选优树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叶片数,进行优树无性系第一次苗期筛选。通过分析比较,淘汰各指标均低于群体平均值的优树无性系共计5个。

2011年12月,在第一次苗期筛选的基础上,按照连续3年平均冠幅产果量≥1.5kg/m2,平均单粒籽重≥2.5g,平均鲜果含油率≥7%,抗油茶炭疽病能力强,病果率2%以下的标准,进行第二次筛选,淘汰2个无性系。然后在通过前两次筛选的7个优树无性系中,选择苗高≥40cm,地径≥0.40cm,根系丰富,无明显病虫害,苗木色泽正常,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的苗木用于造林。

实施例3

2013年11月,在4年生的岑溪软枝油茶三代半同胞家系林中开展选优。选择树冠开张、生长良好,花芽多且分布均匀,结果多,籽粒较大,无病虫害的植株,测定植株冠幅、单株鲜果产量、单粒籽重和炭疽病感病率,选择每平方米冠幅面积产果1.25kg以上,单粒籽重2.5g以上,果实感病率3%以下的植株为初选优树,共计11株。

2014年2月采集初选优树穗条,以普通油茶芽苗为砧木进行芽苗砧嫁接。同年7月,嫁接苗第一轮新梢木质化后进行苗期第一次筛选,测定嫁接苗苗高、地径和叶片数,淘汰各指标均低于群体平均值的优树无性系4个。

2014年11月从初选优树中进行复选,测定冠幅、鲜果产量和果实感病率;2015年11月下旬进行决选,从第一次苗期筛选后选出的7个优树中,决选出4株优树,决选标准为:连续3年平均冠幅产果量≥1.5kg/m2、平均单粒籽重≥2.5g、平均鲜果含油率≥7%、病果率2%以下。

2016年1月,在选出的4个优树无性系中,选择苗高≥40cm,地径≥0.40cm,根系丰富,无明显病虫害,苗木色泽正常,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的苗木用于造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