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8377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卵形或矩圆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番茄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并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番茄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种植面积较大。根据种植季节、气候条件、栽培方式、育苗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大量的种植面积需要及时有效的幼苗的培育方法,以供番茄大面积种植使用,现有育苗方法全程均为人工播种和移栽,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其能够实现连续机械化番茄播种过程,提高播种效率,极大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应用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进行番茄育苗的方法,经提前进行浸种后,只需要1-2小时就可以完成对整个种植棚内育苗床的播种工作,全程只需要人工将育苗床依次装配在横向导轨上即可,方便操作,大大节省播种时间和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种植棚;

第一导轨,其设置在种植棚内,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多列相互平行设置的纵向导轨和垂直设置在纵向导轨一端的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和所述纵向导轨的交叉处相互导通;

育苗床,其包括床架,所述床架为一四周均带有侧壁的矩形框架;底盘,其设置在床架的底部;出水口,其贯通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导管,其一端连通至所述出水口;插板,其可拆卸的插入床架的中部,且插板与底盘平行设置,插板所在平面与底盘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6cm;育苗钵,其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筒体结构,多个育苗钵内填充满育苗基质后排列设置在所述插板上;其中,插板自与纵向导轨平行的第一侧壁插入床架内,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床架枢接设置,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与床架通过卡扣可拆卸的设置;第二导轨,其为三连杆结构,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插板与床架的内侧壁的接触处,且插板的下边沿与第二导轨的上端边沿抵触设置;滑块,其设置在底盘的下端面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导轨上;

播种机,其跨设在横向导轨上,且设置在横向导轨的一端,所述播种机的正下方与横向导轨垂直设置多个播种喷嘴;

洒土机,其跨设在横向导轨上,且与播种机抵触设置在横向导轨上,所述洒土机的上方设置一个基质承载腔,在基质承载腔的下方连通设置一个长条形开口,所述长条形开口的长度与育苗床的边长大小相适应,所述长条形开口的宽度≤3cm;

驱动装置,其驱动育苗床在第一导轨上滑动;

其中,所述育苗床自横向导轨的一端依次滑动经过播种机和洒土机的正下方后再移动至其中一个纵向导轨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把手,其设置在插板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位于床架的同侧;以及

两个收缩支腿,其嵌入式设置在插板的下表面上,且设置在靠近第二侧壁处,两个收缩支腿的上端与插板的下表面枢接设置。

优选的是,还包括:振动器,设置在所述基质承载腔的侧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育苗钵的规格为8-12cm×8-12cm×7-10cm。

优选的是,所述插板包括平行交替设置的透气部和保湿部,所述透气部为网状结构板体,保湿部为内部嵌设有吸水棉的腔体结构,且所述吸水棉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盘的上端面上,腔体结构的侧壁为均匀分布有贯通孔的板体,所述插板的厚度为≤5cm。

优选的是,网状结构板体的网孔径为<1cm;贯通孔的孔径为<0.8cm。

优选的是,吊挂式花洒,其设置在种植棚顶部,吊挂式花洒的下端延伸至育苗床正上方至少40cm高度处。

优选的是,还包括:基质进料装置,其包括进料斗和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一端贯通种植棚的侧壁延伸至,基质承载腔的进料口;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进料斗的出料口连通设置。

应用所述的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种至少8小时;

步骤二、将空的第一育苗床通过滑块与横向导轨滑动连接,并且置于横向导轨的一端,之后,将填充满育苗基质的育苗钵相互抵靠排列在插板上;

步骤三、启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育苗床在横向导轨上缓慢滑动并依次经过播种机进行播种后,再经过洒土机后在播完种的基质上盖上一层厚度小于3cm的基质;

步骤四、第一育苗床移动至横向导轨的另一端与纵向导轨的衔接处,之后,再沿该纵向导轨移动至其最远端后固定;

步骤五、重复步骤一~步骤三,直至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上均排布上育苗床为止;

其中,种植棚中全部育苗床播种完成后,给育苗床喷洒水分,并保持白天基质温度为24-26℃,夜间基质温度为14-18℃;基质湿度为50-65%;每天光照持续13-15小时,光照度保持为65000-680001x;连续培养至番茄幼苗株高为8-12cm时进行移栽。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第一导轨、育苗床、播种机和洒土机的相互配合,实现机械化快速播种的目的,并且在播种完成后,还能够轻松的将育苗床移动至纵向导轨上放置,便于后期育苗管理;

育苗床上的底盘和插板之间设置一定距离,便于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根部基质透气,补水,避免幼苗根部积水;

当需要将幼苗进行移栽时,可以卡扣打开,并旋转打开第一侧壁,使得插拔在第二导轨的支撑下,能够被手动或者机械拉动逐渐移出床架,在床架移出过程中,就可以逐层移出生长有幼苗的育苗钵,实现轻松筛选和幼苗分离。

应用所述的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的育苗方法中,提前进行浸种后,只需要1-2小时就可以完成对整个种植棚内育苗床的播种工作,全程只需要人工将育苗床依次装配在横向导轨上即可,方便操作,大大节省播种时间和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较简单,可实现工业化快速播种和番茄育苗的快速培植。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种植棚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育苗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种植棚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插板的横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种植棚100;

第一导轨,其设置在种植棚内,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多列相互平行设置的纵向导轨200和垂直设置在纵向导轨一端的横向导轨300,所述横向导轨和所述纵向导轨的交叉处相互导通;

育苗床400,其包括床架401,所述床架为一四周均带有侧壁的矩形框架;底盘402,其设置在床架的底部;水口,其贯通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导管,其一端连通至所述出水口;插板403,其可拆卸的插入床架的中部,且插板与底盘平行设置,插板所在平面与底盘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6cm;育苗钵404,其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筒体结构,多个育苗钵内填充满育苗基质后排列设置在所述插板上;其中,插板自与纵向导轨平行的第一侧壁插入床架内,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床架枢接设置,所述第一侧壁405的另一端与床架通过卡扣可拆卸的设置;第二导轨406,其为三连杆结构,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插板与床架的内侧壁的接触处,且插板的下边沿与第二导轨的上端边沿抵触设置;滑块407,其设置在底盘的下端面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导轨上;

播种机500,其跨设在横向导轨上,且设置在横向导轨的一端,所述播种机的正下方与横向导轨垂直设置多个播种喷嘴;

洒土机600,其跨设在横向导轨上,且与播种机抵触设置在横向导轨上,所述洒土机的上方设置一个基质承载腔,在基质承载腔的下方连通设置一个长条形开口,所述长条形开口的长度与育苗床的边长大小相适应,所述长条形开口的宽度≤3cm;

驱动装置,其驱动育苗床在第一导轨上滑动;

其中,所述育苗床自横向导轨的一端依次滑动经过播种机和洒土机的正下方后再移动至其中一个纵向导轨上。

在上述方案中,本发明通过第一导轨、育苗床、播种机和洒土机的相互配合,实现机械化快速播种的目的,并且在播种完成后,还能够轻松的将育苗床移动至纵向导轨上放置,便于后期育苗管理;

育苗床上的底盘和插板之间设置一定距离,便于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根部基质透气,补水,避免幼苗根部积水;

当需要将幼苗进行移栽时,可以打开卡扣,并旋转打开第一侧壁,使得插拔在第二导轨的支撑下,能够被手动或者机械拉动逐渐移出床架,在床架移出过程中,就可以逐层移出生长有幼苗的育苗钵,实现轻松筛选和幼苗分离;

底盘中水分过多时需要经出水口排出,水分过少时,可通过上端浇灌幼苗补充。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

把手408,其设置在插板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位于床架的同侧;以及

两个收缩支腿409,其嵌入式设置在插板的下表面上,且设置在靠近第二侧壁处,两个收缩支腿的上端与插板的下表面枢接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把手便于人们抓握,以便将插板从育苗床中逐渐拉出进行幼苗的拆分和移栽,当插板从育苗床上移出较多时,收缩支腿用于支撑插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

振动器,设置在所述基质承载腔的侧壁上。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育苗钵的规格为8-12cm×8-12cm×7-10cm。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插板包括平行交替设置的透气部410和保湿部411,所述透气部为网状结构板体,保湿部为内部嵌设有吸水棉412的腔体结构,且所述吸水棉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盘的上端面上,腔体结构的侧壁为均匀分布有贯通孔的板体,所述插板的厚度为≤5cm。

透气部设置为用于提高育苗钵底部基质的透气性,保湿部通过吸水棉保持一定水分,给育苗钵底部基质提供一定的水分来源,并且,在水分过多时,还会通过透气部和墙体结构的侧壁的贯通孔滴漏入底盘上,如果水分不足时,又会经过吸水棉源源不断的补充入保湿部内,在不浪费水分的同时,始终保持基质湿度均匀,适于幼苗生长需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网状结构板体的网孔径为<1cm;贯通孔的孔径为<0.8cm。

网孔径和贯通孔的孔径均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基质过多进入其中,发生阻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吊挂式花洒,其设置在种植棚顶部,吊挂式花洒的下端延伸至育苗床正上方至少40cm高度处。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基质进料装置,其包括进料斗和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一端贯通种植棚的侧壁延伸至,基质承载腔的进料口;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进料斗的出料口连通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在种植过程中,基质通过基质进料装置持续不断的提供给洒土机,保证播种的连续性,有效提高原有人工播种的效率。

实施例2

应用所述的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种8小时;

步骤二、将空的第一育苗床通过滑块与横向导轨滑动连接,并且置于横向导轨的一端,之后,将填充满育苗基质的育苗钵相互抵靠排列在插板上;

步骤三、启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育苗床在横向导轨上缓慢滑动并依次经过播种机进行播种后,再经过洒土机后在播完种的基质上盖上一层厚度2.8cm的基质;

步骤四、第一育苗床移动至横向导轨的另一端与纵向导轨的衔接处,之后,再沿该纵向导轨移动至其最远端后固定;

步骤五、重复步骤一~步骤三,直至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上均排布上育苗床为止;

其中,种植棚中全部育苗床播种完成后,给育苗床喷洒水分,并保持白天基质温度为24℃,夜间基质温度为14℃;基质湿度为50%;每天光照持续13小时,光照度保持为650001x;连续培养至番茄幼苗株高为8cm时进行移栽。

实施例3

应用所述的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种10小时;

步骤二、将空的第一育苗床通过滑块与横向导轨滑动连接,并且置于横向导轨的一端,之后,将填充满育苗基质的育苗钵相互抵靠排列在插板上;

步骤三、启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育苗床在横向导轨上缓慢滑动并依次经过播种机进行播种后,再经过洒土机后在播完种的基质上盖上一层厚度2.5cm的基质;

步骤四、第一育苗床移动至横向导轨的另一端与纵向导轨的衔接处,之后,再沿该纵向导轨移动至其最远端后固定;

步骤五、重复步骤一~步骤三,直至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上均排布上育苗床为止;

其中,种植棚中全部育苗床播种完成后,给育苗床喷洒水分,并保持白天基质温度为25℃,夜间基质温度为16℃;基质湿度为55%;每天光照持续14小时,光照度保持为665001x;连续培养至番茄幼苗株高为10cm时进行移栽。

实施例4

应用所述的番茄工厂化育苗装置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种12小时;

步骤二、将空的第一育苗床通过滑块与横向导轨滑动连接,并且置于横向导轨的一端,之后,将填充满育苗基质的育苗钵相互抵靠排列在插板上;

步骤三、启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育苗床在横向导轨上缓慢滑动并依次经过播种机进行播种后,再经过洒土机后在播完种的基质上盖上一层厚度2cm的基质;

步骤四、第一育苗床移动至横向导轨的另一端与纵向导轨的衔接处,之后,再沿该纵向导轨移动至其最远端后固定;

步骤五、重复步骤一~步骤三,直至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上均排布上育苗床为止;

其中,种植棚中全部育苗床播种完成后,给育苗床喷洒水分,并保持白天基质温度为26℃,夜间基质温度为18℃;基质湿度为65%;每天光照持续15小时,光照度保持为680001x;连续培养至番茄幼苗株高为12cm时进行移栽。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