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合的鳞片扦插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59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百合的鳞片扦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土壤,在选择好的土壤中混入比例为30%-40%的腐叶土和蛭石混合物,混入后,用硫磺粉或石灰调配土壤pH值到5.5-6.5,再用蒸汽消毒1-3次,或用敌克松消毒1次;

(2)鳞片扦插:在当年秋季或春季,从充分成熟的鳞茎上选取发育良好的鳞片,自基部切开剥下鳞片,然后先500-700倍稀释苯菌溶液中浸泡30-40分钟,取出后晾干,扦插时鳞片基部向下,鳞片入土50%-70%,鳞片间距4-6厘米,扦插完毕后竖遮蔽物遮住鳞片,并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5%-75%,扦插后15-20天,待鳞片下端切口处长出胚球并生根长叶时,施农家肥每亩50-75千克,并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下降,到形成直径1-2厘米大小的鳞茎时,挖取准备另行培育成种球;

(3)种球培育:将准备好的小鳞茎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按行株距30×12厘米播种在深4-6厘米的播种坑内,外覆土4-6厘米,然后在地冻前覆草盖膜1-3层,再到春季出苗时去除草和膜,中耕并除杂草,施农家肥每亩150-200千克,再补足水分使土壤含水率达到60%,待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挖取种球备用;

(4)种球栽植:种球栽植前3天,土壤充分浇水保持含水率在70%-80%,并且种球以多菌灵500-800倍稀释液浸泡30-40分钟后,晾干栽植,栽植时按株行距15×20厘米进行,并挖10-12厘米深的穴坑,栽植后覆上8-10厘米厚的土,后用稻草或泥炭覆盖3-5厘米,等芽出齐后再将覆物除去;

(5)植后管理:植后管理包括温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种球栽植后3-5周不施肥,待鳞茎发芽出土后每百平米土壤加入10-12千克硝酸钙,之后生长期间每百平米追施硫酸铵1.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硫酸钾2千克,在施肥同时采用喷滴灌方式对百合浇水,保持土壤含水率不低于70%;百合常见疾病包括青霉病、疫霉菌病、腐霉菌病,防治方法为喷洒30%绿得宝悬浮剂400倍稀释液,常见虫害有蚜虫、金龟子幼虫、螨类,防治方法为发生期间喷50%马拉硫磷1000倍稀释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稀释液;

(6)采收与储藏:采收百合花,待3-5个花蕾透色后开始采收, 采收后,去掉10厘米以下的叶子,然后分级和捆扎,捆扎后的百合立即放入清洁的、预先冷却的水中,水和冷藏室的温度为2—4℃;如采收百合鳞茎,在栽植后的第二年秋季,待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后采收,采收后,切除地上部分、须根和种子根,放在通风处贮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