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保妊娠母猪舍及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67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环保妊娠母猪舍及饲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猪养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环保妊娠母猪舍及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猪舍多为单层,间距大,占用了大量土地。猪舍结构不佳,抗风、雪等功能差。无法密闭采用气体消毒,消毒不彻底。只装有水帘降温设施,无法四季恒温、恒湿,自动化通风,冬季猪舍有害气体浓度高。猪粪干清后无法就地无害化发酵成有机肥,猪尿冲洗水沼气发酵后达标排放不易,环保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养殖废气无净化处理,猪舍及周边臭味大,蚊蝇多,环境不好。采用干料饲喂,虽装有饮水器,但饮水量不足,影响健康。由于环境差,饲喂方式不当,猪群处于半应激状态,容易发病,因此饲养户在饲料、饮用水中添加了大量抗生素,猪肉药物残留无法达标,食品安全任重道远。目前虽然有多种新型猪舍及各种新的饲喂模式出现,但仍无法系统地解决上述问题。

母猪饲养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环保妊娠母猪舍及饲养方法,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新型环保妊娠母猪舍,包括至少一栋圆形的妊娠母猪舍楼,妊娠母猪舍楼的中间沿着猪舍楼的对称轴方向留有嵌套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位于内侧的第一通道其顶端密封,底端与进风装置的出风口连通;位于外侧的第二通道,其底端与猪粪尿收集装置连通,顶端连通外界空气;

每层妊娠母猪舍楼,由内向外,主要分为三道,位于内部的内圈猪舍、位于外面的外圈猪舍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走道;

第二通道有洞与楼层内内圈猪舍连通;猪舍的天花板安装有进风风机;新鲜空气由第一通道引入后经由管道穿过第二通道由所述进风风机送入猪舍内,猪圈内的污浊空气经过洞口进入第二通道排出;;

外圈猪舍用隔栏沿径向分隔成多个小间,每个小间用于饲养2头妊娠母猪,每间小间设食槽;内圈猪舍也用隔栏沿径向分隔成多个小间,每个小间饲养2头妊娠母猪,每间小间设食槽;

走道靠近外圈猪舍的一侧设沟槽,每个外圈猪舍的小间地面由外侧向内朝沟槽倾斜,沟槽每间隔一距离设漏孔,外圈猪舍的猪粪尿由漏孔落入一楼的猪粪尿收集装置;内圈猪舍由外向内朝第二通道倾斜,猪圈内的排泄物经过洞口进入第二通道落入猪粪尿收集装置。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外圈猪舍靠近走道的一侧设食槽,内圈猪舍在靠近走道的一侧设食槽。

一种组合式新型环保妊娠母猪舍,其特征在于:包括5栋圆形楼,其中,3栋为妊娠母猪舍楼,2栋为分娩母猪舍楼,一栋妊娠母猪舍楼位于中央位置,另两栋妊娠母猪舍楼和两栋分娩母猪舍楼分别排列在中央位置的妊娠母猪舍楼的四周,彼此间隔90度,且和中央位置的妊娠母猪舍楼之间,每栋楼的每一层分别用连接部300连接;中央位置的妊娠母猪舍楼设有电梯以及楼梯。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5栋圆形楼中的每栋猪舍楼的中间沿着猪舍楼的对称轴方向留有第一通道,其顶端密封,底端连接一空气处理通道。

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具有送风装置、传感器、喷淋降温装置、制冷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传感器检测送风装置送入空气处理通道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当空气湿度高、温度低时,加热装置启动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当空气温度高、湿度低时,喷淋降温装置启动对空气进行降温加湿;当空气温度高、湿度高时,制冷装置启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

一种妊娠母猪的饲养方法:后备母猪或断奶分娩母猪转入前述的新型环保妊娠母猪舍,每间小间饲养2头。采用妊娠母猪料饲喂,1比3-5兑水后,由齿轮泵通过管道输送至各料槽。根据母猪个体差别及妊娠日龄饲喂量。温度、湿度按妊娠母猪特点调节。猪粪由人工扫入圆通道,猪尿自动流入,碰到拉稀不好清扫,可撒入干燥剂后清扫。干燥剂不影响猪粪尿发酵。采光窗可根据妊娠母猪特点调节光线强度。分娩前7天转入分娩母猪舍后,各楼层经清理后密闭进行臭氧消毒。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由于为圆形楼,妊娠母猪舍占地面积少,抗风、抗雪等功能强,坚固耐用。

2、免冲水。猪粪、尿可以直接从洞中被收集,制成有机肥,无污水排放,尾气能够净化,做到达标排放。

3、通风自动化控制,能恒温、恒湿,进入楼层空气能过滤消毒灭菌。

4、妊娠母猪舍内无蚊蝇。各楼层能独立封闭进行臭氧气体消毒,高效无残留。

5、液态料饲喂,母猪饮水充足,疾病少。

6、环形走道有利于驱赶母猪增加运动。

7、每小间饲喂2头,解决了定位栏饲养母猪少活动引发的诸多问题,同时又避免了3头及3头以上母猪混养打斗严重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妊娠母猪舍的布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妊娠母猪舍的楼层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妊娠母猪舍的楼层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楼层结构平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娩母猪楼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在所有实施例中,所述的“外侧”都是指由圆心向圆周的方向,“内侧”指由圆周向圆心的一侧。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妊娠母猪舍为多层结构。其中,参见图1,每层结构为:

妊娠母猪舍楼100,其为圆形,由圆心向外,主要分为三道,位于内部的内圈猪舍、位于外面的外圈猪舍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走道103。最外侧为围墙,间隔设有窗户109,以利于采光。

外面的外圈猪舍用隔栏107分隔成24个小间101(其中一小间作为通道108),每个小间饲养2头妊娠母猪,该外圈猪舍共饲养46头。每间小间101靠近走道103处设食槽106。

走道103靠近外圈猪舍的一侧设沟槽104,沟槽每间隔一距离设漏孔105。每个小间101地面也由外侧向内朝沟槽104倾斜。这样,猪粪可以通过清扫方式扫到沟槽104,并向漏孔105漏下。猪尿则自动流入。

内圈猪舍用隔栏107分隔成8个小间102,每个小间饲养2头妊娠母猪,该内圈猪舍共饲养16头。每间小间102靠近走道103处设食槽106。

参见图3,妊娠母猪舍楼100的楼层的中间沿着对称轴方向留有留有嵌套设置的第一通道1022和第二通道1023;所述第一通道1022的横截面直径为2米,第二通道1023的横截面直径为3.2米。位于内侧的第一通道1022其顶端密封,底端通过一空气处理隧道1024与进风装置1025的出风口连通;位于外侧的第二通道1023其底端与猪粪尿收集装置1026连通,顶端通过一空气净化装置1027连通外界空气;

空气路径为:进风装置1025将外界新鲜空气引入第一通道1022,新鲜空气由第一通道1022引入后,经由管道穿过第二通道由进风风机1028送入内圈猪舍以及外圈猪舍内,沿着猪舍的天花板流动,经过外圈猪舍的外壁后运动至猪舍的地板后变为污浊空气,该污浊空气经过第二通道1023向上流动,被空气净化装置1027净化后排出,从而完成了空气循环的全过程。内圈猪舍内的排泄物经过第二通道1023落入猪粪尿收集装置1026(外圈猪舍内的排泄物经与沟槽104的漏孔105连通的其它管道落入猪粪尿收集装置1026)。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风机的1028出风口设有导流板,使所述进风风机1028形成均匀的扇形出风面。

所述空气处理通道1024的长度为30-40米,横截面积为6-8平方米。其有送风装置、传感器、喷淋降温装置、制冷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传感器检测送风装置送入空气处理通道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当空气湿度高、温度低时,加热装置启动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当空气温度高、湿度低时,喷淋降温装置启动对空气进行降温加湿;当空气温度高、湿度高时,制冷装置启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

所述喷淋降温装置为三组,根据空气温度湿度的高低,所述三组喷淋降温装置开启一组或二组或三组。

每间小间101或102饲养2头妊娠母猪,每层饲养62头。采用妊娠母猪料饲喂,1比3-5兑水后,由齿轮泵通过管道输送至各料槽。根据母猪个体差别及妊娠日龄确定饲喂量。温度、湿度按妊娠母猪特点调节。猪粪由人工扫入圆通道,猪尿自动流入,碰到拉稀不好清扫,可撒入干燥剂后清扫。干燥剂不影响猪粪尿发酵。采光窗可根据妊娠母猪特点调节光线强度。分娩前7天转入分娩母猪舍后,各楼层经清理后密闭进行臭氧消毒。

实施例2

参见图4和图5,本发明包括5栋圆形楼,每栋楼设有8层。在其它实施例中,楼层数也可以为其它数量。其中,3栋为妊娠母猪舍楼100,2栋为分娩母猪舍楼200,,一栋妊娠母猪舍楼100位于中央位置,另两栋妊娠母猪舍楼100和两栋分娩母猪舍楼200分别排列在中央位置的妊娠母猪舍楼100的四周,彼此间隔90度,且和中央位置的妊娠母猪舍楼100之间,每栋楼的每一层分别用楼道300连接。中央位置的妊娠母猪舍楼100设有电梯400以及楼梯500。

参见图4和图5。本发明分娩母猪舍为多层结构。其中,每层结构为:

分娩母猪舍楼200,其为圆形,由圆心向外,主要分为三道,位于内部的内圈猪舍、位于外面的外圈猪舍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走道230。最外侧为围墙,间隔设有窗户209,以利于采光。

外面的外圈猪舍用隔栏211分隔成20个小间210(其中一小间作为通道201),每个小间饲养1头分娩母猪,该外圈猪舍共饲养19头。每间小间210内设有母猪定位单元,它包括小隔栏212围成的长方形母猪定位空间213以及位于母猪定位空间213一端的食槽214。便于母仔同食用,能有效调教乳猪采食,无需使用教槽料。该食槽214位于朝外的一侧,母猪进入之后不能转身,排泄物只能排泄在朝向走道230的一侧,便于保持小间210内的清洁。隔栏211朝向外侧围墙的一段215(约1/4-1/3长度)为可移动式或可弯折式,冬季使用时,可将折一角度,使之形成一三角形区域216,弯折之后,在该三角形区域216上方盖上盖板,即可形成小猪保温区。夏季无需保温时,恢复原状,利于清扫。

内圈猪舍用隔栏221分隔成8个小间220,每个小间饲养1头分娩母猪,该内圈猪舍共饲养8头。每间小间220内设有母猪定位单元,它包括小隔栏222围成的长方形母猪定位空间223以及位于母猪定位空间223一端的食槽224。便于母仔同食用,能有效调教乳猪采食,无需使用教槽料。该食槽224位于朝内的一侧,母猪进入之后不能转身,排泄物只能排泄在朝向走道230的一侧,便于保持小间210内的清洁。隔栏221朝向走道230的一段(约1/4-1/3长度)为可移动式或可弯折式,冬季使用时,可将折一角度,使之形成一三角形区域226,弯折之后,在该三角形区域226上方盖上盖板,即可形成小猪保温区。夏季可复位。

走道230靠近外圈猪舍的一侧设外沟槽231,外沟槽231每间隔一距离设漏孔232,每个单间210地面由外侧向内朝外沟槽204倾斜。这样,猪粪可以通过清扫方式扫到外沟槽231,并向漏孔232漏下,猪尿则自动流入。并被一楼的底部的收集装置收集。

走道230靠近内圈猪舍的一侧设内沟槽233,内沟槽233每间隔一距离设漏孔234,每个单间220地面由内侧向外朝内沟槽233倾斜。这样,猪粪可以通过清扫方式扫到内沟槽212,并向漏孔213漏下。猪尿则自动流入。并被一楼的底部的收集装置收集。

同样可参见图3,分娩母猪舍楼200的楼层的中间沿着对称轴方向留有留有嵌套设置的第一通道1022和第二通道1023;所述第一通道1022的横截面直径为2米,第二通道1023的横截面直径为3.2米。位于内侧的第一通道1022其顶端密封,底端通过一空气处理隧道1024与进风装置1025的出风口连通;位于外侧的第二通道1023其底端密封,顶端通过一空气净化装置1027连通外界空气。

空气路径为:进风装置1025将外界新鲜空气引入第一通道1022,新鲜空气由第一通道引入后,经由管道穿过第二通道由进风风机1028送入内圈猪舍以及外圈猪舍内,沿着猪舍的天花板流动,经过外圈猪舍的外壁后运动至猪舍的地板后变为污浊空气,该污浊空气经过第二通道1023向上流动,被空气净化装置1027净化后排出,从而完成了空气循环的全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风机的1028出风口设有导流板,使所述进风风机1028形成均匀的扇形出风面。

所述空气处理通道1024的长度为30-40米,横截面积为6-8平方米。其有送风装置、传感器、喷淋降温装置、制冷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传感器检测送风装置送入空气处理通道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当空气湿度高、温度低时,加热装置启动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当空气温度高、湿度低时,喷淋降温装置启动对空气进行降温加湿;当空气温度高、湿度高时,制冷装置启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

所述喷淋降温装置为三组,根据空气温度湿度的高低,所述三组喷淋降温装置开启一组或二组或三组。

妊娠母猪分娩前7天转入分娩舍,采用哺乳母猪料饲喂,1比3-5兑水后,由齿轮泵通过管道输送至各料槽,多次添加让母猪自由采食。该料槽母猪和仔猪能同时食用,能有效地调教乳猪采食,无需使用教槽料。温度、湿度按哺乳母猪特点调节。保温室温度根据仔猪日龄调节。猪粪由人工扫入圆通道,猪尿自动流入,碰到拉稀不好清扫,可撒入干燥剂后清扫。干燥剂不影响猪粪尿发酵。采光窗可根据哺乳母猪特点调节光线强度。分娩后25-30天,母猪和仔猪转出分娩母猪舍,各楼层经清理后密闭进行臭氧消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