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排盐用暗管组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2560阅读:1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碱地排盐用暗管组合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工程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盐碱地排盐用暗管组合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种植耐盐碱作物品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开挖明沟以利排水和脱盐,采用塑料薄膜阻隔盐碱,还有就是通过铺设盲沟或暗管排水脱盐。

暗管排盐技术是通过埋设地下暗管,即将暗管埋于地下1米左右,避免了占用农业用地,利用灌溉水、雨水对暗管以上含盐碱土层进行冲洗,排除土壤中过高的盐分,同时控制地下水位在一定深度,防止向上反盐,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以其治理效果明显、治理周期较短、后期维护和管理简易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已发展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措施。

但是现有的暗管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影响水流的流速,影响排盐效果,排水排盐的效率低下,并且主管与支管的接口处和端部处理不当,导致土壤颗粒或杂物易从暗管的接口处和端部进入暗管管道,长期使用情况下会造成管线淤塞,从而使排水排盐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排盐用暗管组合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暗管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影响水流的流速,影响排盐效果,排水排盐的效率低,容易堵塞暗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排盐用暗管组合机构,包括主暗管,所述主暗管的左侧、右侧和顶部均倾斜设有接口,左右两侧所述接口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支暗管,顶部所述接口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竖直支管,所述竖直支管的左右两侧均倾斜设置有次支管,所述主暗管、支暗管、竖直支管和次支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渗水微孔。

优选的,所述接口与水平线的夹角为五度到十五度之间,所述支管交错的设置在主暗管的左右两侧,所述次支管与水平线的夹角为五度到十五度之间,所述次支管交错的设置在竖直支管的左右两侧,所述竖直支管设置在两组支暗管之间的主暗管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主暗管、支暗管、竖直支管和次支管均包括PE管层,所述PE管层的外壁设置有柔软硅胶层,所述柔软硅胶层的外壁设置有耐磨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主暗管、支暗管、竖直支管和次支管的外侧均设置有透水膜层,所述透水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敷料层,所述敷料层的外侧设置有土工布透水层,所述土工布透水层的外侧设置有渗水层。

优选的,所述透水膜层为无纺布透水膜层,所述敷料层为PVC或PE造粒料或陶粒层,所述渗水层为碎石或粗砂粒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二管壁,所述第二管壁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管壁,所述第一管壁与第二管壁之间形成插接腔,所述第一管壁与第二管壁之间通过圆形连接部连接,且圆形连接部设置在插接腔的中部,所述第一管壁的顶部以圆形连接部为对称中心对称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靠近圆形连接部,所述第二管壁的内腔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圆形片,所述圆形片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圆形滤网,所述圆形片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主暗管、支暗管、竖直支管和次支管的开口端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连接装置,且连接装置的大小分别与主暗管、支暗管、竖直支管和次支管的直径适配。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暗管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包括内管壁,所述内管壁的外侧设置有外管壁,所述内管壁与外管壁之间形成连接空腔,所述外管壁与内管壁之间通过连接段连接,且连接段设置在连接空腔的中部,所述外管壁的顶部以连接段为对称中心对称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靠近连接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巧妙,使用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新颖性,支暗管与次支管为交错设置,避免了传统对称设置的弊端,即水流较大时,会相互影响,降低水流速度,并且使用连接装置更为方便支暗管、竖直支管与主暗管之间的连接,连接装置内腔设置的过滤装置,使得支暗管、竖直支管内的泥沙等杂物不会进入主暗管,防止主暗管的堵塞,而且主暗管、支暗管、竖直支管和次支管的外侧均设置有多层过滤渗水层,可有效防止土壤或杂物通过渗水微孔进入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主暗管、支暗管、竖直支管和次支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管道埋于地下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装置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过滤装置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圆形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通过连接管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连接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主暗管、2接口、3连接装置、31第一管壁、32插接腔、33第二管壁、34圆形连接部、35排气孔、36过滤装置、361圆形片、362圆形滤网、363通孔、4支暗管、5渗水微孔、6竖直支管、7次支管、8PE管层、9柔软硅胶层、10耐磨橡胶层、11透水膜层、12敷料层、13土工布透水层、14渗水层、15连接管、151外管壁、152连接空腔、153内管壁、154连接段、155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排盐用暗管组合机构,包括主暗管1,所述主暗管1的左侧、右侧和顶部均倾斜设有接口2,左右两侧所述接口2均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有支暗管4,顶部所述接口2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有竖直支管6,所述竖直支管6的左右两侧均倾斜设置有次支管7,所述主暗管1、支暗管4、竖直支管6和次支管7的管壁上均设置有渗水微孔5。

其中,所述接口2与水平线的夹角为五度到十五度之间,所述支管4交错的设置在主暗管1的左右两侧,所述次支管7与水平线的夹角为五度到十五度之间,所述次支管7交错的设置在竖直支管6的左右两侧,为了使支暗管4、次支管7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方便排水,交错设置可防止水流较大时会形成对冲,从而影响排水效果,所述竖直支管6设置在两组支暗管4之间的主暗管1的顶部,提高排水排盐效果,所述主暗管1、支暗管4、竖直支管6和次支管7均包括PE管层8,提高管道的强度、耐高温性、抗腐蚀性,具有无毒、耐磨的特点,所述PE管层8的外壁设置有柔软硅胶层9,所述柔软硅胶层9的外壁设置有耐磨橡胶层10,提高管道的抗冲击性,进一步提高管道的耐磨性,防止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所述主暗管1、支暗管4、竖直支管6和次支管7的外侧均设置有透水膜层11,过滤泥沙等杂物,所述透水膜层11的外侧设置有敷料层12,过滤泥沙等杂物,所述敷料层12的外侧设置有土工布透水层13,为了过滤泥沙等杂物,所述土工布透水层13的外侧设置有渗水层14,进一步过滤泥沙等杂物,所述透水膜层11为无纺布透水膜层,所述敷料层12为PVC或PE造粒料或陶粒层,所述渗水层14为碎石或粗砂粒层,采用多层过滤渗水层,可有效防止泥沙等杂物通过渗水微孔5进入管道,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第二管壁33,所述第二管壁3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管壁31,所述第一管壁31与第二管壁33之间形成插接腔32,其一端与接口2连接,接口2插入插接腔32中,支暗管4、竖直支管6和次支管7插入插接腔3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管壁31与第二管壁33之间通过圆形连接部34连接,将插接腔32分隔成两部分,并将第一管壁31与第二管壁33连接起来,且圆形连接部34设置在插接腔32的中部,所述第一管壁31的顶部以圆形连接部34为对称中心对称设有排气孔35,且排气孔35靠近圆形连接部34,方便插接腔32内插入管道时,排出空气,从而提高连接强度,所述第二管壁33的内腔设置有过滤装置36,可过滤泥沙等杂物,所述过滤装置36包括圆形片361,所述圆形片36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圆形滤网362,所述圆形片361上设置有通孔363,所述主暗管1、支暗管4、竖直支管6和次支管7的开口端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连接装置3,且连接装置3的大小分别与主暗管1、支暗管4、竖直支管6和次支管7的直径适配,这样连接装置3就可插入这些管道的开口端,从而防止泥沙等杂物从开口端进入管道,两组所述支暗管4通过连接管15相互连接,方便将本发明组合在一起,形成排水管网,所述连接管15包括内管壁153,所述内管壁153的外侧设置有外管壁151,所述内管壁153与外管壁151之间形成连接空腔152,所述外管壁151与内管壁153之间通过连接段154连接,且连接段154设置在连接空腔152的中部,所述外管壁151的顶部以连接段154为对称中心对称设有出气孔155,方便支暗管4插入连接空腔152时排出空气,从而提高连接强度,且出气孔155靠近连接段154。

工作原理:使用时,含盐地下水经过渗水层14、土工布透水层13、敷料层12和透水膜层11过滤掉泥沙等杂物,然后含盐地下水通过渗水微孔5进入主暗管1、支暗管4、竖直支管6和次支管7中,次支管7中的含盐地下水进入竖直支管6中,竖直支管6和支暗管4中的含盐地下水进入主暗管1中,最后通过主暗管1排出,竖直支管6和交错的设置在竖直支管6左右两侧的次支管7有效提高了排水排盐的效率,支暗管4交错的设置在主暗管1的左右两侧,同样提高了排水排盐的效率,支暗管4、竖直支管6通过连接装置3与固定在主暗管1上的接口2连接,使得连接更为方便,连接装置3内的过滤装置36可过滤掉泥沙等杂物,防止堵塞主暗管1,并且本发明还可通过连接管15相互连接,构成排水管网,使得排水的效率大大提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