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套管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2794阅读:1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药套管种植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尤其是一种山药套管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中含有蛋白质 1.5%,碳水化合物14.4%,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胆碱等,营养价值较高。

目前我国四大山药主产区的主要栽培方式是人工挖沟栽培和部分的机械化开沟起垄栽培,唯一的收获方式就是人工挖掘收获,收获时间长、难度大、成本高;山药在栽培过程中,将山药茎块种在土里,因受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各种奇形怪状的畸形山药,如山药块茎上端分权、下端分权、蛇形、扁头形、脚掌形、葫芦形、麻脸形等,由于受到畸形山药的影响,目前种植栽培的山药,品质不高;由于山药耐旱不耐涝,在降雨量大的季节,塌辙沟现象严重,导致山药产量大幅降低,甚至绝产,严重挫伤了广大群众种植山药的积极性。因此,降低山药种植和收获成本,降低地下水位升高对山药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是目前我国山药生产上的主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药套管种植方法,能有效解决山药种块腐烂、出苗率低、山药畸形、难收获的问题,提高山药的品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山药套管种植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种苗制备:每年三月中旬,从山药段上截取上端有芽部分的块茎作为种块,种块长20cm,重50克,山药种块的折断面及时用70%超微代森锰锌沾面,然后将种块平摊晾晒15-20天后,将种块放在25℃~28℃的环境中培沙催芽10-15天,幼芽发出;

(2)选择土地、刨沟:每年三月下旬,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壤土地块;在土地块上刨山药沟,山药沟的沟宽30~40cm、深度为50~60cm、沟间距100cm;将山药沟刨出的上下层土分别堆放,捡拾干净杂物,沟底20cm沙土挖翻耧碎,晾晒3-5天后将沟底踩实;

(3)拼装套管装置并埋管:所述套管装置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套管以及与所述套管活动连接的管盖,所述套管为横截面呈1/2圆弧形的结构,其圆弧开口向右且套管上端两侧设有扣环,所述管盖与所述套管结构相同,所述管盖与所述套管盖合构成一个中空的圆筒形结构,所述套管和所述管盖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套管左侧的底座上表面设有若干从左到有平行排列的凹槽,所述套管左侧外壁上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端嵌设在其中一个凹槽内,所述底座的右端设有凸块,所述底座的左端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凹槽;

将若干个套管装置放置在各个山药沟底,左侧底座的凸块嵌设在右侧底座的凹槽中,各套管装置的底座首尾连接成一排,将各套管上的限位杆低端嵌设入底座相同位置的凹槽中,使各个套管倾斜相同的角度,盖合上管盖,然后将下层土回填10-15cm,盖住底座和套管下部,将土层踏实,向套管内灌入沙壤土,沙壤土占套管容积的2/3,将剩余下层土与基肥混合均匀填入沟中,再覆上上层土,使管口露出土面3-5cm,用连接链穿过并缠绕各套管扣环,将各套管连接在一起。

(4)播种:每年四月中下旬,将土地浇透,水下渗后,将催出幼芽的种块放入套管中,种块上覆盖上土,顺着山药沟喷洒药水A;将山药沟填平;

(5)挖排水沟:在山药沟两边挖出与山药沟平行的纵向沟和与纵向沟垂直的横向沟,横向沟和纵向沟纵横交错;

(6)日常管理:每隔一个月向山药种块两侧喷洒药液A,山药20-30天后出苗,搭支架,支架高度为1.5m-2.5m,每株山药保留主芽,在山药两侧20cm处施加第一次肥,出苗后每个半个月进行一次中耕,山药茎蔓爬到支架高度一半的位置时停止中耕;到6 月中旬施入第二次肥料,9月上旬施入第三次肥料,促进山药根块的膨胀,山药苗长到50cm和100cm高度时,分别使用药液B和药C喷茎,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土壤遇旱轻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7)收刨和贮藏:10月底,山药成熟,先清除支架和茎蔓,自山药沟的一侧挖土,直到塑料套管全部露出,把山药和塑料套管一起取下,打开塑料套管取出山药即可,收获的山药冬季贮藏在地窖中,地窖温度为4--7℃。

山药的种植应尽量避免重茬,一般隔三年轮作一次,并忌种花生、红芋茬。山药是一种喜光,耐寒性差、忌水涝的植物,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如果排水不畅,易形成塌沟或使山药受水浸泡,影响山药正常生长。。

山药生长发育分为:幼苗期(从发芽、出苗到放叶,4月中旬到5月中旬,开花期(从展叶到开花,5月上中旬到6月中下旬),块茎膨大期(从开花到根茎停止生长,7月上中旬到9月上中旬),块茎膨大后期(9月上中旬-10月底),成熟期(10月底),休眠期(地上部分枯萎到第二年发芽)。一般在三月中旬,把经过冬贮的山药种块选取上端有芽部分,将其左右截断;种子在截取时不可用金属利器切断,可以用指甲刻印直接折断,断面只凹陷,不裂口,折断的山药断面要及时用70%超微代森锰锌沾面,以减少病菌的侵染,并在上端做记号,以便播种时辨认上下端,用沾了代森锰锌药面的山药比沾石灰面的山药效果好,播入土壤后不会腐烂。山药断面处理好后,尽快将种块平摊放在阳光下晾晒15-20天;晒种时可放在干燥的土面、草苫上,将种块排成一层,避免相互挤压,切忌将种块放在水泥地上晒种,防止晒种时水泥场地温度升高太快或降温过快,致温差太大而影响种块的活力;晒种时要注意天气变化,阴雨天不要截种晒种时遇雨应将种块盖好,防止雨淋或从下部受浸渍,晾晒好的种块放在25-28℃的环境中培沙3-5cm催芽,催芽时可使用阳畦或小拱棚,阳畦或小拱棚要始终密闭保温,当山药幼芽从沙中露出时即可播种。

由于山药叶片的正反面都有很厚的蜡质层抗蒸腾能力强所以山药的抗旱能力较强,只要墒情能保证出苗,发芽期过后一般不需浇水,当山药茎蔓长到1m左右时浇第1次水。此次浇水不宜过早,否则会延缓根系生长,水量宜小,不宜大水漫灌,需采用微喷;7-10d后浇第2次水,水量可大些。以后浇水以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为宜。当主蔓长到架顶,植株底部开始产生侧枝时,要保持土壤湿润。山药的生长盛期遇旱则必须浇水,否则易使山药畸形,形成扁山药或大脚丫子,影响山药品质,浇水方式仍然是以微喷为主,浇水原则是保持土表见干见湿,土壤湿度保持在18-20%,若土壤湿度超过25%就要及时散墒,土壤湿度低于16%,要及时浇水,以保证地上枝叶和地下山药块茎正常生长发育,形成个大、条直、茎圆的优质山药;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达到田无积水,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山药发芽出苗期如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破板,出苗前期每半月进行一次中耕,不仅可以保墒,同时可以提高地温,促进山药出土。山药苗爬上支架一半高度时,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

山药的茎叶遇霜就会枯死,一般正常收获期是在霜降至封冻前, 零余子的收获一般比块茎早收30d,收刨的山药,冬季贮藏在地窖中,地窖的温度以4--7℃为宜。

其中种植山药的套管装置,每个套管倾斜定向角度快速方便,结薯定向一至,每株山药株距固定,不需另行丈量计算,播种快速省力,收获时,沿本发明所述的种植套管一侧将土刨开,向右拉动连接链,使套管顺时针旋转,其上端露出地面,即可拔出山药,通过连接链节约了大量的劳动时间。

进一步改进,步骤(5)中所述的横向沟相互的间距为20m,横向沟宽50㎝,横向沟深30cm,纵向沟宽80cm,纵向沟深50cm。

如果田间排水工程做不好就易使山药塌沟,山药块茎与地上茎脱离,减产可达60-80%,损失惨重。为此,必须做好田间工程,挖好山药田间纵横交错的横向沟和纵向沟确保排水畅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基肥为:每亩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磷酸钙25-35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混肥40-40公斤。

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和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药水A为混合液,其每亩含量为:1.5公斤茶粕、40公斤淡水和1公斤食盐的混合。

茶粕质量标准:残油≤1.5%,含水量<8%,茶皂素含量:12-18%,粗蛋白:14%,粗纤维:12%,淀粉及糖类30-50%,杂质含量小于4%,在山药的生产过程中,每隔一月山药种块两侧喷洒药液D,可去除杂草,预防虫害,且不伤苗,还能为山药苗提供高效环保的有机养料。

进一步改进,步骤(6)中所述的支架高度为2m时最适宜,一般用细竹竿或树枝插搭人字架,支架要支插牢固,防止被台风吹到倒。

进一步改进,步骤(6)中,第一遍施肥为:每亩追施10-15公斤尿素、5-10公斤硫酸钾混肥,第二遍施肥为: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第三遍施肥为: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

生长后期还可向叶面喷施1-2次浓度0.2%磷酸二氢钾或腐殖酸叶面肥,以防早衰。

进一步改进,步骤(6)中,药液B为浓度1.5%的菌立灭1000倍液和浓度50%消菌灵1000倍液混合液,药液C为浓度70%的超微代森锰锌1000倍液和浓度1.5%的菌立灭1000倍液混合液。

步骤(6)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山药整齐出苗,防止山药生长多茎,防治早期病虫害;促进块茎正常生长,出苗时发现有多茎的植株,应及时除去多余枝茎,每株只留一根粗壮的主蔓,对危害幼苗的地老虎幼虫可用新鲜泡桐叶诱捉捕杀。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从种植初始防御病虫害,基肥养料足,保证山药播种后能及时整齐出苗,使用茶粕配置的混合液除草,不伤苗的同时还能为山药苗提供一定有机养料,避免山药生长畸形,定向结薯,实现种植、收获轻便省力,株距、结薯均匀一致,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经济高效的山药种植目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套管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底座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套管与所述管盖未盖合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套管装置,2-底座,21-限位槽,22-凸块,23-凹槽,3-套管,4-管盖,5-扣环, 6-透气孔,7-限位杆,8-连接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山药套管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种苗制备:每年三月中旬,从山药段上截取上端有芽部分的块茎作为种块,种块长20cm,重50克,山药种块的折断面及时用70%超微代森锰锌沾面,然后将种块平摊晾晒15-20天后,将种块放在25℃~28℃的环境中培沙催芽10-15天,幼芽发出;

(2)选择土地、刨沟:每年三月下旬,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壤土地块;在土地块上刨山药沟,山药沟的沟宽30~40cm、深度为50~60cm、沟间距100cm;将山药沟刨出的上下层土分别堆放,捡拾干净杂物,沟底20cm沙土挖翻耧碎,晾晒3-5天后将沟底踩实;

(3)拼装套管装置并埋管:所述套管装置1包括底座2、转动连接在底座2上的套管3以及与所述套管活动连接的管盖4,所述套管3为横截面呈1/2圆弧形的结构,其圆弧开口向右且套管3的上端两侧设有扣环5,所述管盖4与所述套管3的结构相同,所述管盖4与所述套管3盖合构成一个中空的圆筒形结构,所述套管4和所述管盖3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6,套管3左侧的底座上表面设有若干从左到有平行排列的凹槽23,所述套管3左侧外壁上设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下端嵌设在其中一个凹槽23内,所述底座的右端设有凸块22,所述底座2的左端设有与所述凸块22相匹配的凹槽23;

将若干个套管装置1放置在各个山药沟底,左侧套管装置底座的凸块嵌设在右侧套管装置底座的凹槽中,各套管装置的底座首尾连接成一排,将各套管上的限位杆低端嵌设入底座相同位置的凹槽中,使各个套管倾斜相同的角度,盖合上管盖,然后将下层土回填10-15cm,盖住底座和套管下部,将土层踏实,向套管内灌入沙壤土,沙壤土占套管容积的2/3,将剩余下层土与基肥混合均匀填入沟中,再覆上上层土,使管口露出土面3-5cm,用连接链8穿过并缠绕各套管扣环,将各套管连接在一起。

(4)播种:每年四月中下旬,将土地浇透,水下渗后,将催出幼芽的种块放入套管中,种块上覆盖上土,顺着山药沟喷洒药水A;将山药沟填平;

(5)挖排水沟:在山药沟两边挖出与山药沟平行的纵向沟和与纵向沟垂直的横向沟,所述的横向沟相互的间距为20m,横向沟宽50㎝,横向沟深30cm,纵向沟宽80cm,纵向沟深50cm,横向沟和纵向沟纵横交错;

(6)日常管理:每隔一个月向山药种块两侧喷洒药液A,山药20-30天后出苗,搭支架,支架高度最佳为2m,每株山药保留主芽,在山药两侧20cm处施加第一次肥,出苗后每个半个月进行一次中耕,山药茎蔓爬到支架高度一半的位置时停止中耕;到6 月中旬施入第二次肥料,9月上旬施入第三次肥料,促进山药根块的膨胀,山药苗长到50cm和100cm高度时,分别使用药液B和药C喷茎,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土壤遇旱轻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7)收刨和贮藏:10月底,山药成熟,先清除支架和茎蔓,自山药沟的一侧挖土,直到塑料套管全部露出,把山药和塑料套管一起取下,打开塑料套管取出山药即可,收获的山药冬季贮藏在地窖中,地窖温度为4--7℃。

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基肥为:每亩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磷酸钙25-35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混肥40-40公斤。

所述步骤(4)和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药水A为混合液,其每亩含量为:1.5公斤茶粕、40公斤淡水和1公斤食盐的混合。

步骤(6)中,第一遍施肥为:每亩追施10-15公斤尿素、5-10公斤硫酸钾混肥,第二遍施肥为: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第三遍施肥为: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

步骤(6)中,药液B为浓度1.5%的菌立灭1000倍液和浓度50%消菌灵1000倍液混合液,药液C为浓度70%的超微代森锰锌1000倍液和浓度1.5%的菌立灭1000倍液混合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各种等效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