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虫啶和尿素复配增效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058阅读:1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
技术领域
,具体的涉及一种环氧虫啶与尿素复配的增效杀虫剂。
背景技术
::环氧虫啶是一种新型的新烟碱杀虫剂,属于高效低毒的绿色农药,主要用来防治刺吸式口气害虫。根据2种剂型14地药效实验,环氧虫啶对水稻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高效,对甘蓝蚜虫和黄瓜蚜虫也有良好防效,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兼防效果,对棉田烟粉虱活性显著高于吡虫啉。环氧虫啶不仅对粉虱、飞虱、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效,而且对产生的呲虫啉抗性的害虫亦表现出高活性,其中对抗性褐飞虱的毒力比吡虫啉高50多倍。尿素,又称碳酰胺(carbamide),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虫啶增效杀虫剂,提高环氧虫啶作为烟碱杀虫剂的杀虫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延缓害虫抗性的发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氧虫啶和尿素复配增效杀虫剂,由环氧虫啶和尿素组成,环氧虫啶和尿素的质量比为1:0.1-100,两者的混合质量占复配增效杀虫剂总重量的50-75%。优选的,环氧虫啶和尿素的质量比为1:0.5-70。优选的,所述增效杀虫剂制备成悬浮剂或者微囊悬浮剂形式。优选的,所述悬浮剂采用的湿润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硫酸钠、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及山梨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采用的分散剂为:木质素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二丁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及聚羧酸酯钠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采用的增稠剂为:黄原胶、杂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明胶及琼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采用的稳定剂为膨润土、轻质碳酸钙、白炭黑、硅藻土及珍珠岩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采用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及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采用的防腐剂为:甲醛或者水杨酸钠;采用的消泡剂为:月桂酸或者棕榈酸。优选的,所述微囊悬浮剂采用的润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硫酸钠、油硫酸、山梨醇聚氧乙烯醚及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采用的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及聚羧酸酯钠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采用的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硅酸类、明胶及琼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采用的稳定剂为:滑石粉、轻质碳酸钙、硅藻土及珍珠岩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采用的防冻剂为:尿素、乙二醇、丙二醇及蔗糖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采用的防腐剂为:水杨酸或者甲醛;采用的消泡剂为:月桂酸或者磺酰胺。优选的,所述悬乳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配比混合后加入砂磨机中,在1000r/min的研磨条件下作用2h制得。优选的,所述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配比混合后加入砂磨机中,在1000r/min的研磨条件下作用2h得到悬乳剂备用,然后添加三聚氰胺与甲醛溶液,在水浴条件下搅拌生成预聚物备用,再将预聚物倒入悬乳剂中搅拌,条件pH值至5.0,反应2-3小时,添加氯化铵溶液再次反应0.5-1小时制得。优选的,所述增效杀虫剂用于防治蚜虫、粉虱、飞虱、介壳虫、蓟马、椿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添加尿素可以作为杀虫剂的防冻剂,对于植物又是一种重要的肥料,还可以增效环氧虫啶,可以显著减少环氧虫啶的使用量。(2)本发明的增效复合杀虫剂对于蚜虫、粉虱、介壳虫、蓟马、椿象具有显著的防治功效,提高环氧虫啶作为烟碱杀虫剂的杀虫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延缓害虫抗性的发展。(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工艺传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工艺设备,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表一:悬浮剂杀虫剂组分表二:微囊悬浮剂杀虫剂组分将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棉蚜虫的室内毒力测试实验对象为棉蚜虫实验方法为:采用带虫浸叶法测定杀虫组合物对棉蚜的联合毒理作用。按照等差或者等比的方法将供试药剂稀释成系列浓度的药液,将带有棉蚜的木槿叶片分别浸泡在药液中10s,取出后自然晾干,然后放入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封口并用针扎孔透气。每处理重复四次,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将培养皿置于25±1℃,光照周期L:D=16:8,相对湿度为60-70%的培养箱中饲养,24小时候检查死虫数。测定数据使用Abbott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采用DPS数据分析然间计算LC50.表三:实施例及对比例杀虫剂对棉蚜虫的室内毒力测试结果通过试验看出,尿素对于环氧虫啶的毒性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尿素对于棉蚜虫的基本没有毒力效果。本发明农药制剂对于棉花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对河北省衡水市一棉花基地进行了防治棉花烟粉虱田间试验。选取水肥条件良好、烟粉虱发生严重的棉田。将实施例及对比例的药剂稀释100倍后按照一亩用量50kg,对棉花叶片正反面进行均匀喷雾,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个实施例试点面积为50平方米,随机区分组别排列,调查喷药前后虫口数。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取10片棉花叶,并且在喷药后1、5、10天分别调查统计虫口数,计算被害棉花植株重口减退率。表四:实施例及对比例杀虫剂对于棉花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减退率1天5天10天实施例180.1389.7196.31实施例281.0988.3495.87实施例380.7687.6597.83实施例483.5286.6597.8实施例584.5788.2397.03实施例678.4686.9895.79实施例781.2687.7795.37实施例884.1286.3895.19实施例983.4687.3595.32实施例1083.5986.2995.65对比例153.3675.6993.36对比例22.364.335.39对比例357.2279.3690.14对比例450.1171.0182.47对比例52.143.033.20对比例659.6880.4492.01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配置得到的混合制剂对于烟粉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添加尿素对于提高环氧虫啶的杀虫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了良好的混配增效作用和持效性。同时通过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棉田中棉蚜虫口密度较对照田显著降低,表明本发明所配置得到的杀虫剂对于棉蚜虫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以显著降低棉蚜虫的危害。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