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03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除草剂领域,涉及一种含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的小麦田复合除草剂,用于小麦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技术背景:喹草酸(Quinmerac),又叫氯甲喹啉酸,化学名为(3-甲基-7-氯-8-喹啉羧酸,是苗前或苗后使用的激素型除草剂,可被植物的根和叶子吸收,再向植物的顶部和基部转移。喹草酸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的喹啉羧酸类除草剂,适用于禾谷类作物、小麦和甜菜,防除猪殃殃、婆婆纳和其他杂草,其中伞型科作物对其非常敏感。氯氟吡氧乙酸(fluroxypyr),CAS号为:69377-81-7,氯氟吡氧乙酸是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药后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植物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植株畸形、扭曲,最终枯死。适用于小麦、大麦、玉米、葡萄、果园、牧场、林地、草坪等地防除阔叶杂草,如猪殃殃、卷茎蓼、马齿苋、龙葵、田旋花、蓼、苋等。双氟磺草胺(Diclosulam),CAS登记号:145701-21-9,结构式如下:双氟磺草胺是由陶氏农业科学公司开发的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可以用来防治阔叶杂草如猪殃殃、繁缕、蓼属杂草、菊科杂草等。单一活性组分的除草剂长期用于防治杂草后,会使杂草的抗性增强,使杂草的敏感性下降,会增加施药量,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而新的除草剂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耗费的时间和财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合理的混配除草剂以提高除草效果成为当前的一种选择。除草剂合理混配不仅可以扩大除草谱,延缓杂草抗性的产生,好的复配还可以提高除草效果,起到增效作用,明显的提高除草剂的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药成本低的除草剂组合物,对小麦田的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用于小麦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的的复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剂以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的重量比为1-150:1-50:0-40,优选为1-150:1-20:0.1-40,进一步优选为5-150:1-20:0.1-5。在复合除草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85%,优选20-75%。本发明的除草剂用于小麦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本发明除草剂按照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包括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湿拌种剂、乳油、悬浮剂、油悬剂、悬乳剂、悬浮种衣剂、水乳剂、微乳剂等;已知的助剂有乳化剂、润湿分散剂、助悬剂、崩解剂、粘结剂、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等;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农药助剂中的乳化剂包括但并不限于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型聚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甘油三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二卞联苯基聚氧乙烯醚、甘油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乙氧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酚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磺酸钙、癸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脂、聚丙烯酸甲酯、聚氧乙烯脂肪氨、乙氧基蓖麻油、烷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快渗剂T、油酸聚乙二醇400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农药助剂中的分散剂包括但并不限于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烷酰胺基牛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选自烷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润湿剂的混合物;所述溶剂包括水、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磷酸三丁酯、四氢糠醇、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环己醇、环己酮、环氧大豆油、植物大豆油、液蜡、润滑油或溶剂油100号、150号、180号、200号等,还可以是其他本领域常用溶剂;所述填料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硅藻土、玉米淀粉、石英砂、滑石粉、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轻钙等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尿素、二甘醇、甘油等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有机膨润土、羟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等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复合除草剂的优点为: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可以用于小麦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1、室内活性测定为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本发明人对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的混配进行了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试验材料:猪殃殃,繁缕。试验方法:称取一定量的除草有效成分原药,充分溶解后,分别配制成单剂母液,根据混配目的设置系列配比,每个配比设置5~7个浓度梯度。根据单剂除草谱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杂草种子,培养至3叶1心备用。将选择编号的杂草茎叶处理后,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室温培养20天,计算防治效果(鲜重防效或株防效),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ED50(95%置信限),再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测试结果见表1-4。表1不同配比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对猪殃殃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药剂配比ED50(ga.i/亩)共毒系数喹草酸(简称喹)——10.52——氯氟吡氧乙酸(简称氯)——12.39——喹·氯1:5010.22120.81喹·氯5:459.29131.04喹·氯10:409.17130.48喹·氯30:306.89165.15喹·氯50:108.82122.35喹·氯100:57.89134.30喹·氯150:18.71120.90表2不同配比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对猪殃殃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药剂配比ED50(ga.i/亩)共毒系数喹草酸(简称喹)——10.52——氯氟吡氧乙酸(简称氯)——12.39——双氟磺草胺(简称双)——13.17——喹·氯·双1:1:4010.81120.93喹·氯·双2:1:29.36126.38喹·氯·双5:20:19.91121.16喹·氯·双8:1:39.07123.77喹·氯·双10:10:16.63172.74喹·氯·双20:1:28.61125.20喹·氯·双50:10:17.99135.46喹·氯·双150:1:58.62122.95表3、不同配比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对繁缕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药剂配比ED50(ga.i/亩)共毒系数喹草酸(简称喹)——12.07——氯氟吡氧乙酸(简称氯)——13.01——喹·氯1:5010.72121.18喹·氯5:4510.45123.54喹·氯10:4010.21125.47喹·氯30:307.23173.20喹·氯50:109.42129.69喹·氯100:510.09120.04喹·氯150:110.05120.16表4不同配比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对繁缕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药剂配比ED50(ga.i/亩)共毒系数喹草酸(简称喹)——12.07——氯氟吡氧乙酸(简称氯)——13.01——双氟磺草胺(简称双)——14.37——喹·氯·双1:1:4011.81120.83喹·氯·双2:1:210.62123.33喹·氯·双5:20:110.01128.51喹·氯·双8:1:39.27136.49喹·氯·双10:10:18.13154.98喹·氯·双20:1:29.66127.12喹·氯·双50:10:19.94123.21喹·氯·双150:1:510.02121.14表1-4的测定结果表明,喹草酸和氯氟吡氧乙酸,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分别在1-150-1-50以及1-150:1-20:0.1-40的比例范围内,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2、制剂实施例实施例1、51%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喹草酸1%、氯氟吡氧乙酸50%、木质素磺酸钠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乙氧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51%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实施例2、50%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水分散粒剂喹草酸5%、氯氟吡氧乙酸45%、烷基萘磺酸盐6.5%、十二烷基硫酸钙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酯5%、丙三醇1%、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50%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水分散粒剂。实施例3、50%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悬浮剂喹草酸10%、氯氟吡氧乙酸40%、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5%、乙氧基蓖麻油5%、拉开粉6%、有机硅0.5%、黄原胶3%、乙二醇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50%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悬浮剂。实施例4、60%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悬乳剂喹草酸30%、氯氟吡氧乙酸30%、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8%、润湿渗透剂F4%、吐温806%、硅油0.5%、聚乙烯醇5%、丙二醇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60%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悬乳剂。实施例5、60%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微乳剂喹草酸50%、氯氟吡氧乙酸10%、二甲基亚砜5%、三甲基环己烯酮7%、十二烷基硫酸钠8%、二甘醇0.5%、硅油0.5%、甲基纤维素8%,去离子水补足100%,混合制得60%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微乳剂。实施例6、21%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喹草酸20%,氯氟吡氧乙酸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单油酰胺聚氧乙烯基磺基琥珀酸二钠13%,丙二醇1%,N-甲基吡咯烷酮补足100%。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记得21%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实施例7、15.1%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油悬浮剂喹草酸15%,氯氟吡氧乙酸0.1%,烷基苯磺酸钠13%,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4%,脂肪酸聚乙二醇酯5%,丙三醇3%,大豆油加至100%重量份。经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5.1%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油悬浮剂。实施例8、42%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喹草酸1%,氯氟吡氧乙酸1%,双氟磺草胺4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聚羧酸盐3%,黄原胶5%,丙三醇1%,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41%的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实施例9、50%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可湿性粉剂喹草酸20%,氯氟吡氧乙酸10%,双氟磺草胺20%,亚甲基双荼磺酸钠11%,木质素磺酸钠1%,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白炭黑4%,高岭土补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0、26%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喹草酸5%,氯氟吡氧乙酸20%,双氟磺草胺1%,聚羧酸盐17%,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5%,乙氧基蓖麻油9%,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白碳黑1%,硅藻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26%的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1、24%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水乳剂喹草酸16%,氯氟吡氧乙酸2%,双氟磺草胺6%,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1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5%,丙三醇1%,黄原胶2%,水补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4%的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水乳剂。实施例12、21%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乳油将喹草酸10%,氯氟吡氧乙酸10%,双氟磺草胺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单油酰胺聚氧乙烯基磺基琥珀酸二钠19%、油酸11%、二甲基亚砜补足100%,混合均匀,既得21%的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乳油制剂。实施例13、23%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油悬浮剂喹草酸20%,氯氟吡氧乙酸1%,双氟磺草胺2%,烷基苯磺酸钠13%,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15%,环氧大豆油6%,丙三醇2%,蓖麻油加至100%重量份。经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3%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油悬浮剂。实施例14、61%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喹草酸50%、氯氟吡氧乙酸10%、双氟磺草胺1%,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5%、乙氧基蓖麻油5%、聚乙烯吡咯烷酮3%、有机硅0.5%、黄原胶3%、乙二醇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61%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实施例15、15.6%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悬乳剂喹草酸15%、氯氟吡氧乙酸0.1%、双氟磺草胺0.5%、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8%、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14%、分散剂NNO6%、硅油0.5%、聚乙烯醇5%、丙二醇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5.6%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悬乳剂。3、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实施例1-15中的复配除草剂。对照药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照药剂1),20%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对照药剂2),50%喹草酸可湿性粉剂(对照药剂3)。防治作物:小麦。防除对象:猪殃殃、繁缕、雀舌草、婆婆纳。试验方法:试验于小麦田内进行,每个组别处理3次重复,处理面积约为20m2,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苗后茎叶处理。统计给药后30d杂草死亡情况,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结果见表5。表5含喹草酸的组合物药后30d除草效果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的复配对小麦田的猪殃殃、繁缕、雀舌草、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的防效均较好,与单剂相比,除草活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增效作用明显。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未见植株产生药害及异常现象,对小麦安全。说明,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喹草酸·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复配后,可以优势互补、扩大杀草谱、降低各自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