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04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以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为有效成分复配的二元复合物,主要应用于农业上病虫害的防治。
背景技术
:噻呋酰胺: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二卤代吡唑酰胺:属于3-卤代乙氧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能高效激活昆虫细胞内的鱼尼丁受体,与之结合,导致该受体通道非正常长时间开放,从而过度释放细胞内的钙离子,导致昆虫肌肉麻痹,最后瘫痪死亡。二卤代吡唑酰胺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小菜蛾、棉铃虫、菜青虫,夜蛾类等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显著。其结构如通式I所示:式中:R1选自CH3,Cl或Br;R2选自Cl或Br或CN;R3选自H,CH3,CH2CH3,烯丙基,CH(CH3)2,或CH2CH2CH3。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药性的病虫害防治,使用作用机理不同、防治谱不同的农药品种进行混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如果配比合理,则可以产生显著的增效作用,使田间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各单剂的作用,扩大防治谱。目前,含有二卤代吡唑酰胺的杀虫剂只能防治虫害,而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剂只能防治病害,但是大田中的病害和虫害往往同时发生,如水稻后期(破口期)的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病害与水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常年同时发生,水稻破口时用药,农民需要同时购买杀虫剂和杀菌剂,田头临时混合,随意性大,往往不是超量使用,造成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就是用量不足,影响防治质量。且部分杀菌剂和杀虫剂由于化学反应等原因,并不适合混配在一起使用,混配不当也易造成防治效果下降等问题。目前尚未发现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复配在水稻上同时防治病虫害的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的杀虫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上的病虫害,一次用药可以虫病兼治,简化了农事,节药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防治质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有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的重量比为10:1~1:10,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85%,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崩解剂、粘结剂、渗透剂、消泡剂、稳定剂、高分子囊壁材料、pH调节剂、成膜剂、增效剂、液体载体和固体载体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本发明杀虫杀菌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多种应用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颗粒剂和展膜油剂。所述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农药组合物能够同时有效防治水稻上的多种病虫害,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同时扩大了防治谱,做到了一药多治、兼治多种病虫害。2、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延缓了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延长了农药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下列各实施例中有效成分采用96%噻呋酰胺原药和96%二卤代吡唑酰胺原药,各组分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实施例1:3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15%、二卤代吡唑酰胺1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拉开粉BX10%、羟甲基纤维素2%、丙三醇2%、硅油0.1%,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在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3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悬浮剂。实施例2:4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水乳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25%、二卤代吡唑酰胺15%、N-吡咯烷酮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10%、脂肪胺聚氧乙烯醚5%、间苯二酚1%、丙三醇1%,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稳定剂混合形成油相,防冻剂在水中溶解形成水相,在剪切机作用下慢慢把油相加入水相中,并继续剪切约30分钟,即可制得40%的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水乳剂。实施例3:25%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微乳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15%、二卤代吡唑酰胺10%、环己醇10%、甲醇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柠檬酸钠2%、有机硅1.5%、加倍杀2.5%,去离子水补足100%。将有效成分用溶剂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乳化剂、稳定剂、渗透剂、增效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得25%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微乳剂。实施例4:7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可湿性粉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30%、二卤代吡唑酰胺40%、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硅藻土补足100%。将上述将有效成分、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7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可湿性粉剂。实施例5:5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水分散粒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15%、二卤代吡唑酰胺3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0%、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10%、硫酸铵3%、聚乙烯醇2%,高岭土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粘结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即可制得5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水分散粒剂。实施例6:1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超低容量液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6%、二卤代吡唑酰胺4%、N-甲基吡咯烷酮10%、N,N-二甲基甲酰胺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加倍杀2.5%,棉籽油补足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用溶剂搅拌溶解后,再加入其它助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制得1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超低容量液剂。实施例7:2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微囊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15%、二卤代吡唑酰胺5%、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25%、环己酮15%、聚氧乙烯脂肪醇醚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氢氧化钠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pH调节剂、分散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囊壁,即可制得2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微囊悬浮剂。实施例8:15%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展膜油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5%、二卤代吡唑酰胺10%、氮甲基吡咯烷酮20%、十二碳醇酯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盐10%,乙酸乙酯补足至100%。将有效成分用溶剂充分溶解后,先加入分散剂,最后加入成膜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至透明,即可制得15%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展膜油剂。实施例9:1%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颗粒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0.6%、二卤代吡唑酰胺0.4%、丁基萘磺酸钠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聚乙烯醇20%,粘土补足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和助剂经混合加水进行捏合,使用捏出造粒机捏出并成形,之后将颗粒用流化床干燥、筛分,即可制得1%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颗粒剂。实施例10:2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比:噻呋酰胺14%、二卤代吡唑酰胺6%、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依稀苯基磷酸盐10%、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10%、羟甲基纤维素2%,植物油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和助剂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后,在非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20%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11:对水稻二化螟室内联合毒力测定供试虫:水稻二化螟2龄幼虫。供试药剂:96%噻呋酰胺原药和96%二卤代吡唑酰胺原药。试验方法:采用浸渍法进行测定,将10根水稻幼苗(苗高5-6cm)在药液中浸渍15秒后,取出自然晾干,用湿脱脂棉包住根部保湿,置于玻璃试管(1.5cm×15cm)中,然后接入水稻二化螟2龄幼虫,每管15头,管口用白纱布扎紧,每处理设4个重复,处理完毕,置于观察室内。设不含药剂的相应的有机溶剂的处理作为对照。处理后72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并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共毒系数=(单剂LC50/混剂LC50)×10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1、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对水稻二化螟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LC50(mg/L)共毒系数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2.83-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0:1)2.21128.05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7:1)2.07136.71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3:1)1.86152.15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1)1.77159.89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3)1.83154.64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7)1.95145.13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10)2.12133.49从表1可以看出,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在10:1~1:10(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对水稻二化螟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可见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12: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供试靶标:水稻纹枯病病菌。供试药剂:96%噻呋酰胺原药和96%二卤代吡唑酰胺原药。试验方法: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6.2-2006,采用含药培养基法:取各单剂和混剂系列浓度的药液6mL,加入冷却至45℃的54mL的PDA培养基中,制成所需要浓度的含药培养基平板。然后从培养7天的水稻纹枯病菌菌落边缘制取6mm直径菌丝块,移至各系列含药培养基上,菌丝面朝下,每个处理4次重复。处理完毕,置于25±1℃的恒温生化培养箱中培养,72h后测量菌落直径,计算生长抑制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共毒系数=(单剂EC50/混剂EC50)×10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2、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EC50(mg/L)共毒系数噻呋酰胺3.47-二卤代吡唑酰胺--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0:1)2.76125.72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7:1)2.51138.25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3:1)2.39145.19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1)2.27152.86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3)2.47140.49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7)2.61132.95噻呋酰胺:二卤代吡唑酰胺(1:10)2.85121.75从表2可以看出,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在10:1~1:10(按重量)的比例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对水稻纹枯病病菌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可见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13: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选择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田块,采用机械喷雾的方式。分别于药前、药后15d调查虫口基数,计算防效。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10制得的产品各实施例复配药剂对水稻上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药后15d防效均仍达80%以上,说明各实施例复配药剂具有良好的持效性。在试验调查过程中未发现各实施例复配药剂对水稻产生药害。表3、各处理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的试验结果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两种活性成分为噻呋酰胺和二卤代吡唑酰胺的复配杀虫杀菌组合物,在一定复配比例范围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防治病虫害效果明显提高,且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值得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