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呋酰胺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231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呋酰胺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噻呋酰胺(英文通用名:Fluazinam),分子式为C13H6Br2F6N2O2S,结构式如下:

化学通用名称为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又名噻氟菌胺,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作用机理为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防治对象:噻呋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和麦类的纹枯病。

苯菌酮(英文通用名:Penconazole),分子式为C13H15Cl2N3,结构式如下:

化学通用名称为1-[2-(2,4-二氯苯基)戊基]-1H-1,2,4-三唑。苯菌酮是目前活性最高的三氮杂环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通过作物的根、茎、叶等活性组织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株体内随体液向上传导。经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葡萄白腐病特效,对叶斑病、黑星病、炭疽病、白粉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作用方式:内吸性杀菌,具治疗、保护、铲除作用。作用机理:抑制甾醇脱甲基化,在真菌孢子萌发和侵入期间起作用。防治对象:白粉菌科黑星菌属及其他致病的孢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的致病菌,尤其是南瓜、葡萄、仁果、观赏植物和蔬菜上的上述病原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噻呋酰胺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葡萄白粉病、白腐病等作物真菌病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噻呋酰胺和苯菌酮。

噻呋酰胺和苯菌酮的质量比为15:1~1:15,优选为1:1~1:10。

所述有效成分占杀菌组合物总质量的10%~50%。

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含常规农业杀菌剂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填料等各类助剂,采用的润湿剂、分散剂可以为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二丁基萘磺酸钠、油酸甲基氨基乙基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的增稠剂可以为黄原胶、聚乙烯醇等;采用的消泡剂可为磷酸酯类消泡剂和有机硅消泡剂中一种或多种;所采用的填料可为白炭黑、高岭土、凹凸棒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水悬浮剂、乳油、水乳、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

本发明的优异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噻呋酰胺和苯菌酮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且二者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有差异的作用机制,按一定比例组合,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杀菌活性高,同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噻呋酰胺和苯菌酮单剂单独使用时对病原物造成的选择压力,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经济、高效、环保。

所述组合物对葡萄白粉病、白腐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显著,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能减少用药量,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质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通过对噻呋酰胺和苯菌酮作用机理和杀菌特性的细致分析,运用Wadley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及结果处理。首先测定噻呋酰胺和苯菌酮两单一化合物(以下简称药剂)的EC50,根据两单一药剂的EC50按Wadley法设定两药剂的组合比例,并根据Wadley增效指数SR值,确定合适的组合物比例,然后按孙云沛法加以验证。

试验目标物为葡萄白腐病,试验采用菌落直径法。取噻呋酰胺、苯菌酮母液,配置成需药液平板,每皿约14mL,同时设置无药平板对照(CK),每处理重复3皿,即重复3次。在预培养菌落边缘用灭菌的打孔器制取5mm直径的菌丝块,分别移到不同培养基平板上,25℃培养5d,量取菌落直径(mm),由下列公式计算生长抑制率: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抑制机率值(Y),药剂浓度换算成浓度对数(X),按浓度对数为横坐标、机率值为纵坐标作毒力回归直线,求得噻呋酰胺与苯菌酮单剂及其混剂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EC50值及相关系数r值。

根据Wadley方法评价混剂的相互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EC50(理论值)=(a+b)/(a/EC50a+b/EC50b),SR=EC50(理论值)/EC50(实际值)

其中a、b是各组分在混剂中含量比例,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拮抗作用;SR=0.5~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加和作用;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

表1噻呋酰胺与苯菌酮单剂及其混剂对葡萄白腐病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1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到,噻呋酰胺与苯菌酮以15:1~1:15比例混配时可抑制葡萄白腐病菌丝的生长,能够较强抑制葡萄白腐病菌丝的生长,其中噻呋酰胺与苯菌酮1:1~1:10表现增效作用,且噻呋酰胺与苯菌酮以1:5混配抑制葡萄白腐病菌丝效果最好。

实施例1

36%噻呋酰胺·苯菌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根据配方,将以上组分按比例称量,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即得悬浮剂产品。每亩60-80g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效果可达88%以上。

实施例2

30%噻呋酰胺·苯菌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每亩60-80g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效果可达76%。

实施例3

20%噻呋酰胺·苯菌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每亩60-80g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效果可达80%。

实施例4

40%噻呋酰胺·苯菌酮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粉碎完成后充分搅拌均匀,即可得可湿性粉剂产品。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达86%。

实施例5

30%噻呋酰胺·苯菌酮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每亩60-80g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效果约为85%。

实施例6

20%噻呋酰胺·苯菌酮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粉碎完成后加入少量纯化水充分搅拌均匀,挤压造粒,烘干后即可得可湿性粉剂产品。每亩60-80g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效果可达8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