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温室彩椒无土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837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菜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温室彩椒无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彩椒,也叫做柿子椒,是多个品种的彩色甜椒的总称,有黄、橙、绿、红、紫等颜色,色彩艳丽,不仅果实美观,适合观赏,而且皮薄肉厚质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口感好、营养丰富。 彩椒作为一种特种蔬菜,在我国引进生产已有十几年时间,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在保护设施栽培条件下,可进行越夏茬、冬春茬和长季节栽培。

国内彩椒种植使用的栽培技术有两种,分别为传统土壤栽培技术和营养液无土栽培技术。传统土壤栽培技术因常年重茬栽培,导致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土壤营养大量流失;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土壤病虫害发生严重,因农药施用过度,造成彩椒产品连年减产,品质下降。营养液无土栽培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问题,但是营养液由全无机化肥配制而成,用于蔬菜生产会造成硝酸盐过量,不能生产绿色蔬菜,另外营养液栽培用电费用大,栽培管理需要一定知识水平,不易普及。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人们重视,现行的传统土壤栽培技术和营养液无土栽培技术已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高质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温室彩椒无土栽培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彩椒生产栽培技术存在农残超标、硝酸盐含量超标、土壤连作障碍以及土传病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玻璃温室彩椒无土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配置基质:所述基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按照3:1的比重配置,每立方米所述基质使用75-80kg消毒液消毒,并添加三元复合肥2.5kg、硫酸钾1kg以及磷酸二氢钾0.8kg,所述有机质采用椰糠和泥炭土按照配比为1:0.5配置,所述无机质采用中粗粒河沙;

(2)玻璃温室栽培设施修建:在玻璃温室的地面上架设立架式栽培槽,所述立架式栽培槽的两头呈封闭式,所述立架式栽培槽的底部铺设有聚乙烯薄膜,所述立架式栽培槽内设有滴灌系统;

(3)彩椒品种选取:选取具有高产、耐低温弱光以及抗逆性强的栽培品种;

(4)培育壮苗:在穴盘上装入配置好的所述基质,浇水后压出洞穴,在每个所述洞穴内播入一粒彩椒种子,然后覆盖所述基质,并覆盖保湿;出苗后,通风降温;

(5)移栽定植:采用所述滴灌系统将所述立架式栽培槽浇透水,株距按照30-40cm进行定值,每亩定值1400-1600株,缓苗期禁风,并提高室内温度;

(6)生产管理、株型调整及病虫害防治:缓苗期后及时通风降温;在彩椒开花授粉至果实成熟期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浇水,灌溉的水中滴入三元复合肥;在彩椒果实膨大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在彩椒果实成熟期随水追施硫酸钾,并减少浇水次数;在彩椒植株分叉生长时,选留V自行主枝,摘除分枝;在彩椒生长有10-12片叶时,摘除第一朵花,保留第二多花结果;在彩椒生长过程中,对彩椒植株进行物理防治和生物制剂防治;

(7)彩椒产品采收:对于青椒,以色泽、硬度为标准,青熟果色深绿,表面有光泽,手感较硬;对于红黄熟椒,以着色面积、硬度和光泽为准,表面光滑,手感较硬。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有机质在使用前,每立方米的有机质添加花生麸25kg和有机生物肥30kg,并搅拌均匀,加入清水,密封堆沤10个月。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立架式栽培槽的槽长为47m,槽宽为20cm,槽高为1.6m,延长方向的坡度为0.4%。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在所述彩椒种子播入所述穴盘上后,在苗出齐前,保持白天温度为28-30度,夜晚温度在15-18度,基质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5%,3-4天出苗。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穴盘的种子出齐苗后,保持白天温度为25-28度,夜晚温度在12-15度,并增加光照。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在移栽定植的缓苗期间内,保持白天温度为28-30度,夜晚温度在15-18度。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在彩椒开花授粉至果实成熟期内,采用所述滴灌系统,每天每株彩椒浇水0.8-1.6L,每次随水滴入的三元复合肥的浓度为1‰,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基质的湿度保持在70%-80%;

在所述彩椒果实膨大期喷施的磷酸二氢钾的浓度为5‰,在彩椒果实成熟期随水追施的硫酸钾的浓度为0.5‰。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物理防治方式包括黄板虫害防治和杀虫灯虫害防治;所述生物制剂包括链霉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玻璃温室彩椒无土栽培方法包括:基质配制、栽培设施修建、彩椒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培育壮苗、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标准,其中,基质采用有机质和无机质按照3:1的比重配置,在玻璃温室的地面上架设立架式栽培槽,立架式栽培槽内设有滴灌系统,彩椒种子的选取、培育壮苗、移栽定植以及生产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均采用严格的程序执行,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彩椒生长速度较快,一年长季节栽培茬数增加15%-20%;

(2)采用新型基质,清水灌溉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技术,解决传统土壤栽培存在的土壤连作障碍、土传病害危害、土地盐渍化和营养液无土栽培存在的费工费时、不易操作、污染环境及蔬菜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等问题;

(3)省时省力,不受地区、土壤等条件限制,能实现增产20%-25%,彩椒质量好、无污染、生产环境清洁卫生、病虫害较少,大大减少农药使用,商品性好,达到国家有机蔬菜生产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的玻璃温室彩椒无土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配置基质:所述基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按照3:1的比重配置,每立方米所述基质使用75-80kg消毒液消毒,并添加三元复合肥2.5kg、硫酸钾1kg以及磷酸二氢钾0.8kg,所述有机质采用椰糠和泥炭土按照配比为1:0.5配置,所述无机质采用中粗粒河沙;

(2)玻璃温室栽培设施修建:在玻璃温室的地面上架设立架式栽培槽,所述立架式栽培槽的两头呈封闭式,所述立架式栽培槽的底部铺设有聚乙烯薄膜,所述立架式栽培槽内设有滴灌系统;

(3)彩椒品种选取:选取具有高产、耐低温弱光以及抗逆性强的栽培品种;

(4)培育壮苗:在穴盘上装入配置好的所述基质,浇水后压出洞穴,在每个所述洞穴内播入一粒彩椒种子,然后覆盖所述基质,并覆盖保湿;出苗后,通风降温;

(5)移栽定植:采用所述滴灌系统将所述立架式栽培槽浇透水,株距按照30-40cm进行定值,每亩定值1400-1600株,缓苗期禁风,并提高室内温度;

(6)生产管理、株型调整及病虫害防治:缓苗期后及时通风降温;在彩椒开花授粉至果实成熟期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浇水,灌溉的水中滴入三元复合肥;在彩椒果实膨大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在彩椒果实成熟期随水追施硫酸钾,并减少浇水次数;在彩椒植株分叉生长时,选留V自行主枝,摘除分枝;在彩椒生长有10-12片叶时,摘除第一朵花,保留第二多花结果;在彩椒生长过程中,对彩椒植株进行物理防治和生物制剂防治;

(7)彩椒产品采收:对于青椒,以色泽、硬度为标准,青熟果色深绿,表面有光泽,手感较硬;对于红黄熟椒,以着色面积、硬度和光泽为准,表面光滑,手感较硬。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的玻璃温室彩椒无土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基质配制:有机基质采用椰糠、泥炭土,其比例为1:0.5,使用前每立方米有机基质添加花生麸25kg,添加有机生物肥(消毒鸡粪)30 kg,将其充分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要加入适量清水(使基质含水量80%左右),拌好后密封堆沤10个月左右。让其充分腐熟。无机基质采用中粗粒河沙,种植前将两种基质按3:1比例混合(有机:无机),然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立方米基质需药液量75-80kg,添加三元复合肥(15:15:15)2.5kg,硫酸钾1kg,磷酸二氢钾0.8kg,最后在种植前取样测定混合基质PH值,彩椒适宜范围6.0-7.0;

(2)栽培设施修建:在文洛型玻璃温室南北方向上地面架设立架式栽培槽,槽长47m,槽宽20cm,槽高10cm,槽间距1.6m,延长方向坡度为0.4%,两头呈封闭式,槽底部铺设厚度0.01-0.05mm聚乙烯薄膜,采用滴灌技术进行浇水,每槽一条滴管。

(3)品种选择:选择具有高产、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的栽培品种。 生产上可选用的红色品种有:红英达、红水晶等;黄色品种有:黄欧宝、黄玛瑙、桔西亚等;紫色品种有:紫贵人等;白色品种有:白公主、白玉等。种子处理:彩椒种子已全部包衣,可不必消毒浸种催芽,直接播于穴盘即可。

(4)培育壮苗:选择温暖晴天上午,将已消毒好的穴盘装入混合基质,浇透清水后压出0.3-0.5cm深的洞,每个洞穴播l粒种子,覆盖基质,然后用旧报纸或黑色遮阳网盖好保湿。播种后保持白天温度28-30℃,夜间15-18℃,基质相对湿度保持75%左右,3-4天出苗;苗出齐后逐渐通风降温,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12-15℃,增加光照。

(5)移栽定值:采用滴灌系统将栽培槽浇透水, 按株距35-40cm进行定值,每亩定值1400-1600株,缓苗期间不通风,提高室内温度,白天28-30℃,夜间15-18℃,利于幼苗恢复。

(6)生产管理、株型调整及病虫害防治:缓苗后及时通风降温,保持白天温度25-28℃,夜间12-15℃,从开花授粉至果实成熟期,采用滴灌系统进行浇水,每天每株浇水0.8-1.6L,每次随水滴入1‰浓度的三元复合肥,空气湿度保持50%-60%,种植基质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在果实膨大期喷施5‰浓度的磷酸二氢钾2-3次;果实成熟期随水追施0.5‰浓度硫酸钾,并减少浇水次数。株型调整:植株开始分权生长,一般选留2条粗壮的枝让其生成“V”字形,多余分枝摘除,l条分枝缠l条尼龙绳,2-3周摘1次侧芽,并及时绑蔓,以防植株倒伏、折断。彩椒10-12片叶时,开始有花芽,一般把第1朵花摘除,让第2朵花结果;病虫害防治:在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通过降低温室内湿度以减少灰霉病、早疫病、脐腐病等的发生;通过基质消毒可减少枯萎病等的发生。病虫发生后及时应用物理防治和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采用黄板和杀虫灯进行虫害防治,采用农用链霉素对细菌性病害进行防治。

(7)产品采收:一般在开花后55-60天采收。青椒采收标准:以色泽、硬度为主要标准,青熟果色深绿,表面有光泽,手感较硬,用手轻捏无内裂声;红(黄)熟椒采收标准:以着色面积、硬度、光泽为准,一般需有95%以上果面转色,表面光滑,手感较硬者为成熟果标志。采收应用剪刀将彩椒带柄剪下,轻拿轻放,以免损坏果实表皮,影响商品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玻璃温室彩椒无土栽培方法包括:基质配制、栽培设施修建、彩椒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培育壮苗、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标准,其中,基质采用有机质和无机质按照3:1的比重配置,在玻璃温室的地面上架设立架式栽培槽,立架式栽培槽内设有滴灌系统,彩椒种子的选取、培育壮苗、移栽定植以及生产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均采用严格的程序执行,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彩椒生长速度较快,一年长季节栽培茬数增加15%-20%;

(2)采用新型基质,清水灌溉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技术,解决传统土壤栽培存在的土壤连作障碍、土传病害危害、土地盐渍化和营养液无土栽培存在的费工费时、不易操作、污染环境及蔬菜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等问题;

(3)省时省力,不受地区、土壤等条件限制,能实现增产20%-25%,彩椒质量好、无污染、生产环境清洁卫生、病虫害较少,大大减少农药使用,商品性好,达到国家有机蔬菜生产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