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珠芽魔芋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6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关于珠芽魔芋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包括无菌苗培养、胚状体诱导、种球诱导、种球成熟培养步骤,其特征在于,

1)无菌苗培养:将珠芽类魔芋植株的幼嫩叶片、叶柄以及丛生芽常规灭菌后,将叶片切成0.5-1.0cm2,叶柄切成0.8-1cm长,接种到常规灭菌的苗培养基上,在2000lux光下培养,11h/d,培养温度28±1℃,得到脱毒无菌苗;苗培养基组分及配比为:MS基本培养基+0.2mg/L NAA +0.5mg/L 6-BA+活性炭0-3.0g/L,蔗糖3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

2)胚状体诱导:将步骤1)获得的脱毒无菌苗,取叶片切成0.5-1.0cm2,叶柄切成0.8-1.0cm,接到常规灭菌的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上,在2000lux光下培养,11h/d,培养温度28±1℃,获得珠芽类魔芋胚状体;胚状体诱导培养基组分及配比为:MS基本培养基+0.2mg/L NAA +0.5mg/L 6-BA +0.1mg/L IAA+0.1-0.2mg/L ABA+30g/L聚乙二醇,蔗糖3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或MS基本培养基+0.2mg/L NAA +0.5mg/L 6-BA,蔗糖3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

3)种球诱导:将未产生新芽之前的珠芽类魔芋胚状体,转移至常规灭菌的诱导培养基上,在2000lux光下培养,11h/d,培养温度28±1℃,得到珠芽类魔芋幼小种球;种球诱导培养基的组分及配比为:MS基本培养基+0.1mg/L NAA +3.0g/L活性炭+15g/L聚乙二醇,蔗糖3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

4)种球成熟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珠芽类魔芋幼小种球转移至常规灭菌的种球成熟培养基上,在2000lux光下培养,11h/d,培养温度28±1℃,当珠芽类魔芋种球上端中间有芽点,直径大小为5mm以上,种球的外观颜色略带褐色时得到成熟分离的珠芽类魔芋种球;种球成熟培养基组分及其配比为:MS基本培养基+0.2mg/L NAA +0.5mg/L 6-BA +0.2-1.0mg/LABA或30-50g/L聚乙二醇,蔗糖30-5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珠芽魔芋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是在121-126℃下湿热蒸汽灭菌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珠芽魔芋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成熟分离的珠芽类魔芋种球直接播种于基质上,所述基质为泥炭与珍珠岩按重量比2:1的比例配置,置于半阴生长环境条件,温度18~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珠芽魔芋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球成熟培养中,将培养基固定包裹在可降解的塑料袋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珠芽魔芋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放置在摇床上振荡培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