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树苗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9761阅读:28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梅树苗的种植方法,应用于杨梅树苗的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杨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1973年余姚境内发掘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时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50多个种,中国已知的有杨梅、白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杨梅枝繁叶茂,树冠圆整,初夏又有红果累累,十分可爱,是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于草坪、庭院,或列植于路边都很合适;若采用密植方式来分隔空间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经济用途果味酸甜适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还可酿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

传统的杨梅树苗由于种植方法不科学,没有充分考虑杨梅树的生长特性,使得杨梅树苗生长周期增长,挂果量较少,从种植到第一次挂果时间过长,增加了种植户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长周期短、挂果量大的杨梅树苗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杨梅树苗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苗:选择两年生壮苗,高度在0.8-1.4m;

步骤二:开塘:选择山腰土层深厚肥沃地块开塘,开塘深度50-60cm,开塘宽度与长度分别为45-55cm、55-65cm,塘穴之间的距离为5-6m;

步骤三:种植:在2月中旬将步骤一中的选苗放入塘穴中,使用保湿土覆至苗口上4.5-5.5cm处,定株后用稻草覆盖根部遮阴;

步骤四:施肥:以速效肥为主,每年施肥两次,在顶珠后新梢长到十公分时第一次施肥,采果期过后施第二次肥;

步骤五:修剪:定株后在第二年春天2、3月份在主干30-40cm 处短截,以后选留3-4个生长壮实、分布均匀的枝条为主枝,并在各主枝上分别培养2-3个副主枝;

步骤六:控梢促花:树高达2.0-2.5m时,拉枝,开张树冠,缓和树势,在7-9月间,夏梢、秋梢生长长度0.8-1.0cm时采用树冠喷施多效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选苗、开塘、种植都是充分根据杨梅的特性来选取实施的,根据杨梅树喜湿耐阴、喜土层深厚、肥沃地块的特点,加之后期的剪枝控梢,使得生长壮士的杨梅树苗挂果更快、挂果更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杨梅树苗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苗:选择两年生壮苗,高度在0.8-1.4m;

步骤二:开塘:选择山腰土层深厚肥沃地块开塘,开塘深度50-60cm,开塘宽度与长度分别为45-55cm、55-65cm,塘穴之间的距离为5-6m;

步骤三:种植:在2月中旬将步骤一中的选苗放入塘穴中,使用保湿土覆至苗口上4.5-5.5cm处,定株后用稻草覆盖根部遮阴;

步骤四:施肥:以速效肥为主,每年施肥两次,在顶珠后新梢长到十公分时第一次施肥,采果期过后施第二次肥;

步骤五:修剪:定株后在第二年春天2、3月份在主干30-40cm 处短截,以后选留3-4个生长壮实、分布均匀的枝条为主枝,并在各主枝上分别培养2-3个副主枝;

步骤六:控梢促花:树高达2.0-2.5m时,拉枝,开张树冠,缓和树势,在7-9月间,夏梢、秋梢生长长度0.8-1.0cm时采用树冠喷施多效唑。

实例一:

步骤一:选苗:选择两年生壮苗,高度在1.2m;

步骤二:开塘:选择山腰土层深厚肥沃地块开塘,开塘深度55cm,开塘宽度与长度分别为50cm、60cm,塘穴之间的距离为5.5m;

步骤三:种植:在2月中旬将步骤一中的选苗放入塘穴中,使用保湿土覆至苗口上5cm处,定株后用稻草覆盖根部遮阴;

步骤四:施肥:以速效肥为主,每年施肥两次,在顶珠后新梢长到十公分时第一次施肥,采果期过后施第二次肥;

步骤五:修剪:定株后在第二年春天2、3月份在主干35cm 处短截,以后选留3个生长壮实、分布均匀的枝条为主枝,并在各主枝上分别培养2个副主枝;

步骤六:控梢促花:树高达2.3m时,拉枝,开张树冠,缓和树势,在8月间,夏梢、秋梢生长长度1cm时采用树冠喷施多效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