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冬套种大青枣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729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冬套种大青枣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天冬,又名天门冬,是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常用于治阴虚发热、肺痈、消渴等病症,《月华于本草》载其“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天冬含有天门冬素、B~固甾醇、甾体皂甙,粘液质、糠醛衍生物等成分,具有升高血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能够起到抗癌、抗菌、抗肿瘤等功效。天冬一般经采挖、冲洗、晾晒后作为一种中药材使用,也可进行深加工制成天冬酒、天冬蜜饯食品。由于天冬镇咳祛痰功效显著,往往经加工或制成中成药销售。

广西是天冬的主要产地之一,天冬的种植主要集中在玉林、南宁周边以及桂西北地区。广西野生天冬资源蕴藏量原来较为丰富,但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医行业的发展,作为一种重要中药材的天冬因其药效好、经济价值高,已经遭受到破坏性开挖,目前部分野生天冬产地的天冬资源已处于枯竭或濒临枯竭状态。相关统计显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全区天冬年收购量还仅为150~200吨,而到了九十年末至本世纪初,年收购量上涨至500~600吨,量大的年份达850吨以上。自2005年始,天冬首次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销势转快,价格大幅度上扬。目前天冬人工栽培主要以农民小规模种植为主,由于缺少充足的优质天冬种苗资源,导致农民所种植的天冬品种良莠不齐,加之种植方式粗放,导致天冬年亩产量低,仅为200~300公斤左右。因此,通过人工繁育技术快速、高效地繁育优质天冬品种,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目前,关于天冬栽培的专利较少,专利申请文献“一种天冬的栽培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576488.2)公开了一种通过喷施专用配方肥以提高天冬产量的栽培方法;专利申请文献“一种富钼天冬的栽培方法”(专利申请号:201610508027.0)公开了一种通过喷施含钼配方肥,使种植的天冬发育快、返青快、叶色浓绿的种植方法。但是目前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尚无描述天冬从栽培、田间管理、防病虫害管理的专利文献。

天冬的种植周期较长,通常为2~3年,且年限越长,采收的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越高。因此,利用种植天冬的土地合理套种其它品种的经济作物,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冬套种大青枣的栽培方法,以实现天冬的高产种植及土地的充分利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S1:选地整畦: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地作栽培地;深翻土地,耙平后做宽120cm、深35cm的高畦,每667m2施腐熟厩肥1850~2950kg、饼肥225~330kg、过磷酸钙27~60kg、磷酸二铵13~35kg、硫酸钾8~16kg;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50cm、高20cm的高畦;

S2:种植:选择健壮母株分成每株带有1~2个芽或2~3个块根作为种苗,按株行距45×45cm种植;

S3:套种:挖长、宽各0.6m、深0.5m、间隔2m的树塘,每塘栽种一颗具有5~6个分枝的大青枣苗;

S4:施肥管理:种植第一年除草及追肥3次,在4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液态有机肥4800~5600kg;7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固体有机肥1560~2800kg;10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腐熟鸡粪有机肥980~1300kg;

S5:病虫害防治:

①天冬根腐病: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过于潮湿,在天冬病株周围喷洒生石灰粉;用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40%天病威500倍液或1:2:300波尔多液灌根喷施治疗病株;

②蚜虫:病害初期,用40%乐果1000~1500倍稀释液,或灭蚜灵1200~1700倍稀释液喷杀;

③轮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50%多霉清1500倍液,每7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3次;

④白粉病:初发病时可用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20%粉锈钙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10~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液态有机肥由鸭粪、糠醛渣、大豆粕、雷公藤、花椒叶、蛇床子、含氮磷钾溶液、氨基酸、EM菌群通过混合、发酵、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制成的;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固体有机肥为秸秆为基肥,添加无叶假木贼、苦艾、泡桐叶、败酱草、黄腐植酸、福寿螺粉、生物菌、微量元素发酵制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采用人工除草方法,对环境影响小;

(2)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所施肥料主要为有机肥,有利于土壤长效肥力释放,污染小,且肥效兼顾大青枣及天冬两种作物,有利于这两种作物健康生长;

(3)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步骤简单,田间管理易操作,所采收的天冬及大青枣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实施例1:

S1:选地整畦: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地作栽培地;深翻土地,耙平后做宽120cm、深35cm的高畦,每667m2施腐熟厩肥1850kg、饼肥225kg、过磷酸钙27kg、磷酸二铵13kg、硫酸钾8kg;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50cm、高20cm的高畦;

S2:种植:选择健壮母株分成每株带有1~2个芽作为种苗,按株行距45×45cm种植;

S3:套种:挖长、宽各0.6m、深0.5m、间隔2m的树塘,每塘栽种一颗具有5~6个分枝的大青枣苗;

S4:施肥管理:种植第一年除草及追肥3次,在4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由鸭粪、糠醛渣、大豆粕、雷公藤、花椒叶、蛇床子、含氮磷钾溶液、氨基酸、EM菌群通过混合、发酵、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制成的液态有机肥4800kg;7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以秸秆为基肥,添加无叶假木贼、苦艾、泡桐叶、败酱草、黄腐植酸、福寿螺粉、生物菌、微量元素发酵制成的固体有机肥1560kg;10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腐熟鸡粪有机肥980kg;

S5:病虫害防治:

①天冬根腐病: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过于潮湿,在天冬病株周围喷洒生石灰粉;用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灌根喷施治疗病株;

②蚜虫:病害初期,用40%乐果1000喷杀;

③轮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500每7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3次;

④白粉病:初发病时可用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喷雾,每10天喷药一次,共喷2次。

实施例2

S1:选地整畦: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地作栽培地;深翻土地,耙平后做宽120cm、深35cm的高畦,每667m2施腐熟厩肥2950kg、饼肥330kg、过磷酸钙60kg、磷酸二铵35kg、硫酸钾16kg;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50cm、高20cm的高畦;

S2:种植:选择健壮母株分成每株带有2~3个块根作为种苗,按株行距45×45cm种植;

S3:套种:挖长、宽各0.6m、深0.5m、间隔2m的树塘,每塘栽种一颗具有5~6个分枝的大青枣苗;

S4:施肥管理:种植第一年除草及追肥3次,在4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由鸭粪、糠醛渣、大豆粕、雷公藤、花椒叶、蛇床子、含氮磷钾溶液、氨基酸、EM菌群通过混合、发酵、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制成的液态有机肥5600kg;7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以秸秆为基肥,添加无叶假木贼、苦艾、泡桐叶、败酱草、黄腐植酸、福寿螺粉、生物菌、微量元素发酵制成的固体有机肥2800kg;10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腐熟鸡粪有机肥1300kg;

S5:病虫害防治:

①天冬根腐病: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过于潮湿,在天冬病株周围喷洒生石灰粉;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治疗病株;

②蚜虫:病害初期,用40%乐果1500倍稀释液喷杀;

③轮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7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

④白粉病:初发病时用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每15天喷药一次,共喷3次。

实施例3

S1:选地整畦: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地作栽培地;深翻土地,耙平后做宽120cm、深35cm的高畦,每667m2施腐熟厩肥1850kg、饼肥330kg、过磷酸钙27kg、磷酸二铵35kg、硫酸钾8kg;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50cm、高20cm的高畦;

S2:种植:选择健壮母株分成每株带有1~2个芽作为种苗,按株行距45×45cm种植;

S3:套种:挖长、宽各0.6m、深0.5m、间隔2m的树塘,每塘栽种一颗具有5~6个分枝的大青枣苗;

S4:施肥管理:种植第一年除草及追肥3次,在4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由鸭粪、糠醛渣、大豆粕、雷公藤、花椒叶、蛇床子、含氮磷钾溶液、氨基酸、EM菌群通过混合、发酵、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制成的液态有机肥4800kg;7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以秸秆为基肥,添加无叶假木贼、苦艾、泡桐叶、败酱草、黄腐植酸、福寿螺粉、生物菌、微量元素发酵制成的固体有机肥2800kg;10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腐熟鸡粪有机肥980kg;

S5:病虫害防治:

①天冬根腐病: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过于潮湿,在天冬病株周围喷洒生石灰粉;用40%天病威500倍液灌根喷施治疗病株;

②蚜虫:病害初期,用灭蚜灵1200倍稀释液喷杀;

③轮斑病:用50%多霉清1500倍液,每7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

④白粉病:初发病时用20%粉锈钙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10天喷药一次,共喷3次。

实施例4

S1:选地整畦: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地作栽培地;深翻土地,耙平后做宽120cm、深35cm的高畦,每667m2施腐熟厩肥2950kg、饼肥225kg、过磷酸钙60kg、磷酸二铵13kg、硫酸钾16kg;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50cm、高20cm的高畦;

S2:种植:选择健壮母株分成每株带有2~3个块根作为种苗,按株行距45×45cm种植;

S3:套种:挖长、宽各0.6m、深0.5m、间隔2m的树塘,每塘栽种一颗具有5~6个分枝的大青枣苗;

S4:施肥管理:种植第一年除草及追肥3次,在4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由鸭粪、糠醛渣、大豆粕、雷公藤、花椒叶、蛇床子、含氮磷钾溶液、氨基酸、EM菌群通过混合、发酵、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制成的液态有机肥5600kg;7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以秸秆为基肥,添加无叶假木贼、苦艾、泡桐叶、败酱草、黄腐植酸、福寿螺粉、生物菌、微量元素发酵制成的固体有机肥1560kg;10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腐熟鸡粪有机肥1300kg;

S5:病虫害防治:

①天冬根腐病: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过于潮湿,在天冬病株周围喷洒生石灰粉;用1:2:300波尔多液灌根喷施治疗病株;

②蚜虫:病害初期,用灭蚜灵1700倍稀释液喷杀;

③轮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7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

④白粉病:初发病时可用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每10天喷药一次,共喷3次。

实施例5

S1:选地整畦: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地作栽培地;深翻土地,耙平后做宽120cm、深35cm的高畦,每667m2施腐熟厩肥2400kg、饼肥285kg、过磷酸钙35kg、磷酸二铵24kg、硫酸钾12kg;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50cm、高20cm的高畦;

S2:种植:选择健壮母株分成每株带有1~2个芽作为种苗,按株行距45×45cm种植;

S3:套种:挖长、宽各0.6m、深0.5m、间隔2m的树塘,每塘栽种一颗具有5~6个分枝的大青枣苗;

S4:施肥管理:种植第一年除草及追肥3次,在4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由鸭粪、糠醛渣、大豆粕、雷公藤、花椒叶、蛇床子、含氮磷钾溶液、氨基酸、EM菌群通过混合、发酵、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制成的液态有机肥5200kg;7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以秸秆为基肥,添加无叶假木贼、苦艾、泡桐叶、败酱草、黄腐植酸、福寿螺粉、生物菌、微量元素发酵制成的固体有机肥1780kg;10月下旬人工除草后,每亩施腐熟鸡粪有机肥1200kg;

S5:病虫害防治:

①天冬根腐病: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过于潮湿,在天冬病株周围喷洒生石灰粉;用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灌根喷施治疗病株;

②蚜虫:病害初期,用40%乐果1200倍稀释液喷杀;

③轮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每7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

④白粉病:初发病时用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每15天喷药一次,共喷2次。

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下还提供了具体的试验结果。

经种植试验比较,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天冬套种大青枣的栽培方法,种植两年后采收,平均亩产天冬2360kg,亩产大青枣1680kg,相比不套种大青枣的天冬种植地,每亩经济效益提升5500元。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天冬套种大青枣的栽培方法具有高产、经济效益好、土地利用率高的有益效果。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