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公害新型除藻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293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除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公害新型除藻剂。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水华频繁爆发,对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有效控制水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是目前水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目前湖泊藻类控制技术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法、生物法。

物理方法包括机械、过滤、活性炭吸附、气浮、遮光技术、黏土除藻等措施。物理方法直接清除水体中的藻类, 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但是由于需要昂贵的费用, 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因此该方法只能局限于小水体或大水体的局部水域。

化学方法包括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硫酸铜、臭氧、氯等化学药剂直接灭杀法和絮凝沉淀法,常用的絮凝剂有硫酸铝、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使用化学药剂除藻时,效果明显,但二次污染严重。利用絮凝剂将藻类絮凝去除,既方便又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一般所用絮凝剂具有投加量高、成本高、絮凝效果差、絮凝有效投加范围窄的缺点。铁盐絮凝剂还易增加水体色度。聚合氯化铝对藻细胞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但是铝易生物富集,产生次生危害。

生物方法包括利用放养水生动物控藻、微生物絮凝剂除藻等。通过水生高等植物化感抑藻、放养水生动物控藻具有生态安全性好等特点,但见效慢,周期长,且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易生物降解等优点,但目前大多处于菌种的筛选阶段,且成本较高,无法适应于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利用化感作用抑藻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的生物抑藻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化感物质作为植物次生代谢物质, 通常在自然条件下易降解, 在生态系统中不会积累, 生态安全性较好等特点。现在已经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86038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水凝胶球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10330401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从辣木油渣中提取除藻剂并用于去除水中藻类的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10212506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缓释型复合生物除藻剂的制备方法。上述三种除藻剂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同时达到快速除藻,作用时间长,能将死亡的藻类沉淀在水底,杜绝除藻剂依赖性这四种作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除藻,作用时间长,活性高,能将死亡的藻类沉淀在水底,杜绝除藻剂依赖性的无公害新型除藻剂。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除藻剂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1200~1800份海藻酸钠,200~650份氧化石墨烯,1~4份化感物质没食子酸,3~6份六偏磷酸钠和1~3份葡糖糖胺。

具体制备步骤为:将1200~1800份海藻酸钠按料液比为1:30~1:50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加入200~650份氧化石墨烯,1~4份化感物质没食子酸,3~6份六偏磷酸钠和1~3份葡糖糖胺,加热,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30~60min,反应结束后先用大孔树脂除无机盐,再浓缩干燥成粉末。上述方法制备的除藻剂能溶入水中,能使细胞壁呈现不同程度的皱缩、塌陷、破裂,胞质中类囊体光合片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散、断裂,依附于类囊体的藻胆体减少或分散到胞质中,胞质中脂质颗粒和藻青素颗粒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多,拟核区出现空洞,直至大部分藻细胞死亡。具有快速除藻,作用时间长,能将死亡的藻类沉淀在水底,杜绝除藻剂依赖性的优点。

特别地,上述没食子酸从稻草秸秆中提取。具体操作步骤为:将稻草秸秆粉碎,过20~40目筛,加入70~90份5~10%硫酸、1~3份苯甲酸钠、0.1~0.7份乙基己基甘油和0.2~0.8份聚山梨酯,过滤,将滤液在透析袋中透析,截取3000~4000道尔顿的透析液,透析液浓缩干燥。上述方法制备没食子酸,提取率高,所得没食子酸纯度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的除藻剂能溶入水中,能使细胞壁呈现不同程度的皱缩、塌陷、破裂,胞质中类囊体光合片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散、断裂,依附于类囊体的藻胆体减少或分散到胞质中,胞质中脂质颗粒和藻青素颗粒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多,拟核区出现空洞,直至大部分藻细胞死亡。具有快速除藻,作用时间长,能将死亡的藻类沉淀在水底,杜绝除藻剂依赖性的优点;采用稻草秸秆制备没食子酸,经济效益高,可工厂化生产;除藻剂可被微生物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无公害新型除藻剂,其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1200~1800份海藻酸钠,200~650份氧化石墨烯,1~4份化感物质没食子酸,3~6份六偏磷酸钠和1~3份葡糖糖胺。

具体制备步骤为:将1200~1800份海藻酸钠按料液比为1:30~1:50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加入200~650份氧化石墨烯,1~4份化感物质没食子酸,3~6份六偏磷酸钠和1~3份葡糖糖胺,加热,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30~60min,反应结束后先用大孔树脂除无机盐,再浓缩干燥成粉末。上述方法制备的除藻剂能溶入水中,能使细胞壁呈现不同程度的皱缩、塌陷、破裂,胞质中类囊体光合片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散、断裂,依附于类囊体的藻胆体减少或分散到胞质中,胞质中脂质颗粒和藻青素颗粒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多,拟核区出现空洞,直至大部分藻细胞死亡。具有快速除藻,作用时间长,能将死亡的藻类沉淀在水底,杜绝除藻剂依赖性的优点。

特别地,上述没食子酸从稻草秸秆中提取。具体操作步骤为:将稻草秸秆粉碎,过20~40目筛,加入70~90份5~10%硫酸、1~3份苯甲酸钠、0.1~0.7份乙基己基甘油和0.2~0.8份聚山梨酯,过滤,将滤液在透析袋中透析,截取3000~4000道尔顿的透析液,透析液浓缩干燥。上述方法制备没食子酸,提取率高,所得没食子酸纯度高。

实施例2:

一种无公害新型除藻剂,其成分及其最优选重量份组成:1400份海藻酸钠,350份氧化石墨烯,3份化感物质没食子酸,3份六偏磷酸钠和2份葡糖糖胺。

最优选制备步骤为:将1400份海藻酸钠按料液比为1:40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加入350份氧化石墨烯,3份化感物质没食子酸,3份六偏磷酸钠和2份葡糖糖胺,加热,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结束后先用大孔树脂除无机盐,再浓缩干燥成粉末。上述方法制备的除藻剂能溶入水中,能使细胞壁呈现不同程度的皱缩、塌陷、破裂,胞质中类囊体光合片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散、断裂,依附于类囊体的藻胆体减少或分散到胞质中,胞质中脂质颗粒和藻青素颗粒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多,拟核区出现空洞,直至大部分藻细胞死亡。具有快速除藻,作用时间长,能将死亡的藻类沉淀在水底,杜绝除藻剂依赖性的优点。

特别地,上述没食子酸从稻草秸秆中提取。最优选操作步骤为:将稻草秸秆粉碎,过20目筛,加入85份6%硫酸、2份苯甲酸钠、0.1份乙基己基甘油和0.5份聚山梨酯,过滤,将滤液在透析袋中透析,截取3500道尔顿的透析液,透析液浓缩干燥。上述采用苯甲酸钠、乙基己基甘油提取秸秆获得的产物具有更高的产品活性,降低依赖性,且上述方法制备没食子酸,提取率高,所得没食子酸纯度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