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的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0985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的河蟹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是淡水甲壳动物,在淡水中长大,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河蟹目前已被中国人和海外人普遍公认的美食,目前由于河蟹的来源还是以捕捞为主,人工培育工作进行的较少,自然生长的河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食用需求,近年来虽然依靠小面积的养殖来补充市场的需要,同样也缓解不了市场的需求。目前,人工养殖河蟹的技术还后很多不足,人们对人工养蟹的经验还不完善。养殖河蟹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饵料不同,需要的生长环境也不同,很多技术人员在养殖河蟹时忽视河蟹养殖生态环境的科学设置,使用工业配合饲料,盲目用药,造成河蟹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河蟹成活率低,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蟹的饲养方法,步骤包括:

1)选择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

2)用稀盐酸洗刷池塘,10~15ppm的漂白粉浸泡0.5~1.5小时,并冲洗干净,再用20~50ppm高锰酸钾消毒后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气石为1.5~4个/m2

3)育苗池加水80~100cm,全池泼洒EDTA5ppm,池中接种少量单胞藻,浓度20~30×104cell/ml升,水体显淡淡的藻水色,幼体入池前1天接种轮虫,密度5~15个/ml,水温25~30℃,pH值7.0~8.5,光照2000~8000Lux;

4)投放蟹苗时水温在15~19℃为宜,投放过程中先将蟹苗放入池塘水中5~8分钟,在放回岸边15~20分钟,反复3~5次,让蟹苗适应水温,蟹苗投放密度:3~6个/m3

5)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饲料,饲料按重量份数为:玉米粉35~55份、马铃薯粉10~15份、小麦粉30~40份、豆粕25~55份、皂荚粉8~16份、鱼粉8~15份、植物油5~10份、鱼鳞粉8~10份、猪肉松5~9份和维生素A0.5~0.9份,每次投放量为河蟹体重的3~6%;

6)每日18~20时开增氧机1~3h,溶解氧含量在6~10mg/L;

7)池塘水温控制在18~25℃。

优选方案是:所述的池塘每隔4~5天,彻底翻洗、消毒细沙一次,防止沙层变黑,或倒池一次。

优选方案是:所述围栏插入池塘深度为50~70cm。

优选方案是:所述池塘内种植水草,水草不但是河蟹的食物,而且可以净化水质。

优选方案是:所述水草为苦草、伊乐藻或轮叶黑藻。

本发明通过科学的池塘环境设置和饵料投放,使河蟹的成活率高,成长速度快,肉质鲜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蟹的饲养方法,步骤包括:

1)选择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所述围栏插入池塘深度为50cm;

2)用稀盐酸洗刷池塘,10ppm的漂白粉浸泡0.5小时,并冲洗干净,再用20ppm高锰酸钾消毒后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气石为1.5个/m2,池塘每隔4天,彻底翻洗、消毒细沙一次,防止沙层变黑,或倒池一次;

3)育苗池加水80cm,全池泼洒EDTA5ppm,池中接种少量单胞藻,浓度20×104cell/ml升,水体显淡淡的藻水色,幼体入池前1天接种轮虫,密度5个/ml,水温25℃,pH值7.0,光照2000Lux,所述池塘内种植水草,水草不但是河蟹的食物,而且可以净化水质,所述水草为苦草、伊乐藻或轮叶黑藻;

4)投放蟹苗时水温在15℃为宜,投放过程中先将蟹苗放入池塘水中5分钟,在放回岸边15分钟,反复3次,让蟹苗适应水温,蟹苗投放密度:3个/m3

5)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饲料,饲料按重量份数为:玉米粉35份、马铃薯粉10份、小麦粉30份、豆粕25份、皂荚粉8份、鱼粉8份、植物油5份、鱼鳞粉8份、猪肉松5份和维生素A0.5份,每次投放量为河蟹体重的3%;

6)每日18时开增氧机1~3h,溶解氧含量在6mg/L;

7)池塘水温控制在1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蟹的饲养方法,步骤包括:

1)选择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所述围栏插入池塘深度为70cm;

2)用稀盐酸洗刷池塘,15ppm的漂白粉浸泡1.5小时,并冲洗干净,再用50ppm高锰酸钾消毒后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气石为4个/m2,池塘每隔5天,彻底翻洗、消毒细沙一次,防止沙层变黑,或倒池一次;

3)育苗池加水100cm,全池泼洒EDTA5ppm,池中接种少量单胞藻,浓度30×104cell/ml升,水体显淡淡的藻水色,幼体入池前1天接种轮虫,密度15个/ml,水温30℃,pH值8.5,光照8000Lux,所述池塘内种植水草,水草不但是河蟹的食物,而且可以净化水质,所述水草为苦草、伊乐藻或轮叶黑藻;

4)投放蟹苗时水温在19℃为宜,投放过程中先将蟹苗放入池塘水中8分钟,在放回岸边20分钟,反复5次,让蟹苗适应水温,蟹苗投放密度:6个/m3

5)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饲料,饲料按重量份数为:玉米粉55份、马铃薯粉15份、小麦粉40份、豆粕55份、皂荚粉16份、鱼粉15份、植物油10份、鱼鳞粉10份、猪肉松9份和维生素A0.9份,每次投放量为河蟹体重的6%;

6)每日20时开增氧机3h,溶解氧含量在10mg/L;

7)池塘水温控制在2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蟹的饲养方法,步骤包括:

1)选择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所述围栏插入池塘深度为60cm;

2)用稀盐酸洗刷池塘,12ppm的漂白粉浸泡0.9小时,并冲洗干净,再用30ppm高锰酸钾消毒后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气石为3个/m2,池塘每隔4.5天,彻底翻洗、消毒细沙一次,防止沙层变黑,或倒池一次;

3)育苗池加水90cm,全池泼洒EDTA5ppm,池中接种少量单胞藻,浓度25×104cell/ml升,水体显淡淡的藻水色,幼体入池前1天接种轮虫,密度8个/ml,水温28℃,pH值7.9,光照5000Lux,所述池塘内种植水草,水草不但是河蟹的食物,而且可以净化水质,所述水草为苦草、伊乐藻或轮叶黑藻;

4)投放蟹苗时水温在17℃为宜,投放过程中先将蟹苗放入池塘水中7分钟,在放回岸边17分钟,反复4次,让蟹苗适应水温,蟹苗投放密度:5个/m3

5)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饲料,饲料按重量份数为:玉米粉45份、马铃薯粉12份、小麦粉35份、豆粕35份、皂荚粉10份、鱼粉12份、植物油8份、鱼鳞粉9份、猪肉松7份和维生素A0.7份,每次投放量为河蟹体重的5%;

6)每日19时开增氧机2h,溶解氧含量在7mg/L;

7)池塘水温控制在20℃。

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方法饲养螃蟹的肉质的对比数据(100g):

表1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