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种子微波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717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种子微波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原名:茶,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50年。

但是目前茶树种子都不经过预处理,直接依靠萌发菌所提供的营养对茶树种子进行萌发,茶树种植过程中种子发芽率低,茶叶产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茶树种子微波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树种子微波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优质茶树种,将茶树种置于室内阴凉、干燥、通风处摊开,剔除病烂茶树种;

(2)将茶树种用40-50℃温水浸种2-3min,加入茶树种重量0.5-0.7%的山梨酸钠,浸泡8-10min,然后取出茶树种用水冲洗干净;

(3)将上述茶树种均匀平铺在容器内,调节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茶树种进行微波处理,使最终温度达到80-150℃;

(4)将上述微波处理后的茶树中置于水温为42℃的温水中,浸泡2-4h,再将茶树种取出,沥水,均匀喷洒质量浓度为0.4-0.5mg/L的赤霉素溶液,喷洒量为7-9ml/Kg,置于3-4℃的冰箱中,每天翻动一次,冷藏3-4天,用2-4℃的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

所述步骤(3)中微波处理为间歇式加工微波处理或连续式加工微波处理。

所述步骤(3)中微波处理功率为800-1200W,时间为3-5min。

所述步骤(4)中茶树种取出后置于照射强度为160-170W/cm2的紫外灯下照射25-3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茶树种进行微波处理,可以有效缩短茶树栽培种生产周期,解决茶树栽培种生长慢、成品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能显著提高茶树种后期萌发,显著提高茶树种的发芽率,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茶树后期生长过程中的病虫病害发生率,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保证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茶树种子微波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优质茶树种,将茶树种置于室内阴凉、干燥、通风处摊开,剔除病烂茶树种;

(2)将茶树种用40-50℃温水浸种2-3min,加入茶树种重量0.5-0.7%的山梨酸钠,浸泡8-10min,然后取出茶树种用水冲洗干净;

(3)将上述茶树种均匀平铺在容器内,调节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茶树种进行微波处理,使最终温度达到80-150℃;

(4)将上述微波处理后的茶树中置于水温为42℃的温水中,浸泡2-4h,再将茶树种取出,沥水,均匀喷洒质量浓度为0.4-0.5mg/L的赤霉素溶液,喷洒量为7-9ml/Kg,置于3-4℃的冰箱中,每天翻动一次,冷藏3-4天,用2-4℃的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

所述步骤(3)中微波处理为间歇式加工微波处理或连续式加工微波处理。

所述步骤(3)中微波处理功率为800-1200W,时间为3-5min。

所述步骤(4)中茶树种取出后置于照射强度为160-170W/cm2的紫外灯下照射25-30min。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所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