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蜜蜂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蜂蜜生产大国,蜂蜜是公认的营养、养颜、绿色保健的健康食品之一,而同时,我国的养蜂产业也位居世界前列,但目前大多的养蜂户会遇到病虫侵害蜜蜂以及由于蜂王较弱导致蜂群不够强等不足。
现有的养蜂技术中,固定养蜂的年间日程安排与自然状态相似,但是会根据养蜂的地方的花期不同而变化,虽然每地气候不同而异:大多数养蜂的周期时间为:11月到3月间,蜂箱收回在室内保管,并施展以适合蜜蜂过冬的温度与光照;4月到5月间,蜂后开始产卵,3周后,工蜂开始工作。每个蜂箱需要大约2~3万只工蜂;5月到6月间,将蜂箱放于户外,进行采蜜作业,巢板储藏满蜂蜜后,通过烟来控制蜜蜂的活动,取出巢板用离心力分离机取得佛手蜂蜜;7月到8月是避暑期,9-11休整期,采蜜活动比较少,大多数需要在晴天进行采蜜。
中药材蜂蜜除开具备有一般蜂蜜的作用与用途而外,中药材蜂蜜还具有其独特的功效:1)解酒养胃:中药材蜂蜜成分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没有的果糖,它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因此有利于快速醒酒,并解除饮酒后的头痛感,2)养颜抗衰老:中药材蜂蜜里已经发现了多种抗氧化剂,其中一种抗氧化剂只存在于中药材蜂蜜中,有很好的养颜抗衰老作用,3)调节心理减轻压力:中药材蜂蜜含有丰富的镁,能调节心理、消除紧张、减轻压力;同时它富含的维生素B,具有舒缓安眠的作用,现在市场上的中药材蜂蜜大多数采用中药材柑和中药材花与蜂蜜直接直接调和,发酵配置形成,其在功效上远远比不上由蜜蜂直接采蜜中药材花制备的中药材蜂蜜,目前市场还没有正宗的中药材蜂蜜。
现有的养蜂技术中,固定养蜂的日程安排与自然状态相似,但是会根据养蜂的地方的花期不同而变化,但是目前现有的天气气候变化太快,特别是西部地区,经常会遇到一周之内经历了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加上养殖方法和疾病控制不够合理,不利于蜜蜂的活动,并且容易导致工蜂和蜂王突然死亡,降低蜂王的产卵效果,并且降低了蜜蜂采蜜周期、蜂蜜品种和质量、养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蜜蜂的养殖方法,旨在解决由于气候变化和养殖方法不够合理,对蜜蜂的疾病防控差,容易导致工蜂和蜂王突然死亡,降低蜂王的产卵效果,并且降低了蜜蜂采蜜周期、蜂蜜品种和质量、养蜂的经济效益,而且目前市场还没有正宗的中药材蜂蜜,没有营养均衡、能提高蜜蜂免疫功能的人工饲料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蜜蜂的养殖方法,所述蜜蜂的养殖方法包括:
蜂种选择及蜂王培养:在早春挑选生产力高的蜂群;对一日龄的幼虫进行移虫,第二天将其夹出,再移入蜂王幼虫;
场地的选择:选择林地开阔,地势比较平缓,中药材蜜源植物丰富的林间空地;
蜂箱的排列:蜂群数量少的,采取单箱单列或双箱并列;蜂群数量多的蜂场,采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相互交错陈列,群距1米,行距2~3米;中蜂群散放,2~3群为1组,分组防置;交尾群或新分群散放在蜂场边缘,使巢门朝向不同的方向,并且适当地利用地形、地物,便于蜜蜂识别自己的蜂箱;蜂箱的巢门朝南,或东南、西南方向,使蜜蜂提早出勤;蜂箱用砖块、石块、木架垫高20~30厘米,并防止敌害潜入箱内危害蜂群;蜂箱左右放平,雨天再增加高度2~3厘米;在蜂箱内,以垂直平行的方式并排放入8~10个巢框,巢框采用长宽比为1~2:1的长方形木板,木板上布满有由蜂蜡与石蜡制成的六角柱形体的蜂巢;
蜂蜜采集管理:将蜂箱置于中药材树林中进行采蜜作业,巢框储藏满蜂蜜后,驱蜂割脾,将巢框与巢脾分离;在中药材换花期前,蜜蜂大规模采蜜之前,在晴天对中药材花、叶喷溉人工调剂用于中和药性的糖水;在中药材换花期前后,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对蜜蜂人工喂食补饲糖浆,进行奖励饲养;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5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60~120克补饲糖浆;
饲养管理:春季管理,是适当保温,奖励饲喂,育王换王、人工分蜂和防病治病;流蜜期管理,是及时取蜜,消除分蜂热、补充采集蜂,维持强群采集、留足饲料,调整群势、防暑降温,保持安静、防止迁飞,防病敌害;秋季管理,是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调整群势,奖励饲喂,加速秋繁速度、预防自然分蜂和盗蜂,防蜂群迁飞;冬季管理,是组织采蜜群,夺取冬蜜丰收、调整群势,留足饲料、奖励饲喂,加强保温;防病管理包括:空蜂箱用石灰水浸泡和晒太阳来进行消毒;采用杀螨药剂进行螨病预防,在巢内没有封盖时,在入冬前喷洒2~3次,春初蜂群繁殖前再喷洒2~3次;及时清除箱内蜡屑残渣,将劣质巢脾及早割除烧毁。
进一步,蜂蜜采集管理中,所述糖水包括水、白糖水、黄芪、和花蜜;所述水、白糖、黄芪、花蜜的比例设置为15∶2∶1:1。
进一步,移虫的方式有单式移虫和复试移虫,单式移虫,是一次取2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复式移虫,是取24小时外的大幼虫接受后,把大幼虫去掉换上2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二次移虫后,经12天蜂王羽化出房,在蜂王出房前2天组织好交尾群,前1天将成熟的王台分配到交尾群内,蜂王交尾成功后,即育成一只新蜂王。
进一步,蜂蜜采集管理中,补饲糖浆按重量份包括:豆饼粉50~80份、蛋粉5~20份、维生素0.5~1份、花粉10~25份、糖15~40份和功能性添加剂0.5~1.5份;所述功能性添加剂按重量份包括:板蓝根1~7份、黄芪0.5~1份、丝兰提取物0.1~1份、甘草0.5~2份、连翘0.1~1份和金银花0.1~1份;所述豆饼粉为脱脂豆饼粉;所述维生素选自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糖为蜂蜜或白糖。
进一步,补饲糖浆制备方法包括:将干净的板蓝根、黄芪、甘草、连翘和金银花磨碎,加入药材重量的2~8倍量水煎煮6小时,冷却后加入丝兰提取物混匀;将豆饼粉、蛋粉、维生素、花粉、糖和功能性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后放入粉碎机粉碎,往所得混合物中慢慢调入冷却后的开水搅拌成糊,最后过200目筛包装,即得。
进一步,场地的选择中,或选择林地开阔,地势比较平缓,油菜、草木犀、苜蓿、枣树、槐树、荆条蜜源植物丰富的林间空地,放蜂地点选在距离所述蜜源植物2公里以内的地点。
进一步,场地选择还包括:在蜜源丰富、环境适宜的地方建立蜂场,养蜂场地周围2.5千米半径范围内,全年至少要有一两种大面积的蜜源植物;养蜂场地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积水;西北面有院墙或密林,山区选山脚或山腰南向的坡地上,背有挡风屏障,前面阳光充足,场地中间有稀疏的小树;冬春防寒风吹袭,夏季免遭烈日爆晒;蜂场附近有清洁的水源,蜂场前面不紧靠水库、湖泊、大河;一个蜂场放置的蜂群不多于200群蜂,场蜂与场蜂之间至少相隔2千米,减少蜜蜂疾病的传播。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合理的养殖方法,提高了蜂王的产卵效果,同时延长了蜜蜂采蜜周期,丰富蜂蜜品种和质量,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本发明通过在中药材蜜源丰富的林间进行采蜜,采蜜换花期,对蜜蜂进行喂食花期将至的花蜜,另外调制温性糖水,中和中草药的药性,延长蜜蜂采蜜周期,丰富蜂蜜品种和质量,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加蜜蜂养殖过程中的出蜜率,降低蜂群死亡率,市场前景良好。
本发明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味苦,性寒,含靛甙、靛红、靛蓝、菘蓝甙B、尿苷、尿嘧啶、次黄嘌呤、水杨酸、青黛酮、胡萝卜甙、β-谷甾醇、板蓝根乙素、丙素和丁素、植物性蛋白、树脂状物、糖类、芥子甙、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组分,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抗菌抗毒等功效,
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喝增强机抗体细胞形成能力。
黄芪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为常用中药材,味甘,性微温,含有皂苷、黄酮、多糖、多种游离氨基酸和铁、锰、锌、铷、硒等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等功效。
丝兰提取物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对促进畜禽健康、高产,改善其消化道环境改善肉产品品质,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丝兰提取物具有独特的固氮能力,对降低畜禽粪便中的氨气、硫化氢、粪臭素等有害物浓度,以及改善饲养环境方面效果显著。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味甘,性平,含有甘草酸、甘草甙、甘草甜素、甘草类黄酮、后幕比檀素、刺芒柄花素、槲皮素等组分,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抗炎、抗肿瘤、调和诸药等功效,常与连翘、金银花等复配治疗痈疽疮疡病症。
连翘俗称一串金,是木樨科连翘属植物,味微苦,性凉,含有三萜皂甙,果皮含甾醇、连翘酚、生物碱、皂甙、齐墩果酸、香豆精类和丰富的维生素等成分,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辐射损伤、解热等功效,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尤其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很强,可有效抑制环境中常见腐败菌的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金银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味甘,性寒,含有绿原酸、木樨草苷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等功效,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畜禽的多种至病的病菌、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可预防和治疗动物的温病发热、肺炎、痢疾、肿溃疡、丹毒、蜂窝组织炎等病症。
本发明的功能性添加剂的原料组成配比科学合理,蜜蜂食用后不仅能在日益变化的环境下抵抗多种细菌的侵犯,减少细菌类的病患传染,功能性添加剂中的原料能共奏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的作用,从根本上增强蜜蜂体内的机制,从而达到提高蜜蜂抗病能力和增强体质的功效。
本发明的饲料营养全面均衡,可为蜜蜂提供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各类维生素、脂肪、无机盐等物质,适口性好,功能性添加剂可以提高蜜蜂抗病能力和增强体质,促进蜜蜂快速健康的生长繁殖,并且原料易得,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蜜蜂的养殖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养蜂准备工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蜜蜂的养殖方法,包括:
S101:蜂种选择及蜂王培养:在早春挑选生产力高的蜂群;对一日龄的幼虫进行移虫,第二天将其夹出,再移入蜂王幼虫;
S102:场地的选择:选择林地开阔,地势比较平缓,中药材蜜源植物丰富的林间空地;
S103:蜂箱的排列:蜂群数量少的,采取单箱单列或双箱并列;蜂群数量多的蜂场,采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相互交错陈列,群距1米,行距2~3米;中蜂群散放,2~3群为1组,分组防置;交尾群或新分群散放在蜂场边缘,使巢门朝向不同的方向,并且适当地利用地形、地物,便于蜜蜂识别自己的蜂箱;蜂箱的巢门朝南,或东南、西南方向,使蜜蜂提早出勤;蜂箱用砖块、石块、木架垫高20~30厘米,并防止敌害潜入箱内危害蜂群;蜂箱左右放平,雨天再增加高度2~3厘米;在蜂箱内,以垂直平行的方式并排放入8~10个巢框,巢框采用长宽比为1~2:1的长方形木板,木板上布满有由蜂蜡与石蜡制成的六角柱形体的蜂巢;
S104:蜂蜜采集管理:将蜂箱置于中药材树林中进行采蜜作业,巢框储藏满蜂蜜后,驱蜂割脾,将巢框与巢脾分离;在中药材换花期前,蜜蜂大规模采蜜之前,在晴天对中药材花、叶喷溉人工调剂用于中和药性的糖水;在中药材换花期前后,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对蜜蜂人工喂食补饲糖浆,进行奖励饲养;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5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60~120克补饲糖浆;
S105:饲养管理:春季管理,是适当保温,奖励饲喂,育王换王、人工分蜂和防病治病;流蜜期管理,是及时取蜜,消除分蜂热、补充采集蜂,维持强群采集、留足饲料,调整群势、防暑降温,保持安静、防止迁飞,防病敌害;秋季管理,是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调整群势,奖励饲喂,加速秋繁速度、预防自然分蜂和盗蜂,防蜂群迁飞;冬季管理,是组织采蜜群,夺取冬蜜丰收、调整群势,留足饲料、奖励饲喂,加强保温;防病管理包括:空蜂箱用石灰水浸泡和晒太阳来进行消毒;采用杀螨药剂进行螨病预防,在巢内没有封盖时,在入冬前喷洒2~3次,春初蜂群繁殖前再喷洒2~3次;及时清除箱内蜡屑残渣,将劣质巢脾及早割除烧毁。
进一步,蜂蜜采集管理中,所述糖水包括水、白糖水、黄芪、和花蜜;所述水、白糖、黄芪、花蜜的比例设置为15∶2∶1:1。
进一步,移虫的方式有单式移虫和复试移虫,单式移虫,是一次取2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复式移虫,是取24小时外的大幼虫接受后,把大幼虫去掉换上2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二次移虫后,经12天蜂王羽化出房,在蜂王出房前2天组织好交尾群,前1天将成熟的王台分配到交尾群内,蜂王交尾成功后,即育成一只新蜂王。
进一步,蜂蜜采集管理中,补饲糖浆按重量份包括:豆饼粉50~80份、蛋粉5~20份、维生素0.5~1份、花粉10~25份、糖15~40份和功能性添加剂0.5~1.5份;所述功能性添加剂按重量份包括:板蓝根1~7份、黄芪0.5~1份、丝兰提取物0.1~1份、甘草0.5~2份、连翘0.1~1份和金银花0.1~1份;所述豆饼粉为脱脂豆饼粉;所述维生素选自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糖为蜂蜜或白糖。
进一步,补饲糖浆制备方法包括:将干净的板蓝根、黄芪、甘草、连翘和金银花磨碎,加入药材重量的2~8倍量水煎煮6小时,冷却后加入丝兰提取物混匀;将豆饼粉、蛋粉、维生素、花粉、糖和功能性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后放入粉碎机粉碎,往所得混合物中慢慢调入冷却后的开水搅拌成糊,最后过200目筛包装,即得。
进一步,场地的选择中,或选择林地开阔,地势比较平缓,油菜、草木犀、苜蓿、枣树、槐树、荆条蜜源植物丰富的林间空地,放蜂地点选在距离所述蜜源植物2公里以内的地点。
进一步,场地选择还包括:在蜜源丰富、环境适宜的地方建立蜂场,养蜂场地周围2.5千米半径范围内,全年至少要有一两种大面积的蜜源植物;养蜂场地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积水;西北面有院墙或密林,山区选山脚或山腰南向的坡地上,背有挡风屏障,前面阳光充足,场地中间有稀疏的小树;冬春防寒风吹袭,夏季免遭烈日爆晒;蜂场附近有清洁的水源,蜂场前面不紧靠水库、湖泊、大河;一个蜂场放置的蜂群不多于200群蜂,场蜂与场蜂之间至少相隔2千米,减少蜜蜂疾病的传播。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通过调查蜂源、选购蜂群、预防蜂蛰、备齐养蜂工具,做好养蜂准备工作。通过养蜂地区、初次购买蜂群的数量、确定从哪儿购买蜂群、购买蜂群的时间和蜂群的查看来选择与确定蜂种。选择场地。蜂群排列。养殖管理。
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养殖方法,提高了蜂王的产卵效果,同时延长了蜜蜂采蜜周期,丰富蜂蜜品种和质量,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一:
本发明对比例选用传统普通饲料和本发明未添加功能性添加剂的饲料。传统普通饲料组分按重量份配比为:白糖50份,水5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白糖倒入水中加热搅拌,熬成糖浆后冷却到室温,即得;本发明未添加功能性添加剂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豆饼粉90份、蛋粉25份、维生素C 1.3 份、花粉25份和蜂蜜22份,其制备方法为:将豆饼粉、蛋粉、维生素C、花粉和蜂蜜充分混合均匀后放入粉碎机粉碎,往所得混合物粉末中慢慢调入冷却后的开水搅拌成糊,最后过150目筛包装,即得。对比例饲料使用方法:将所述对比例饲料放入饲喂器,每天傍晚19:00点喂食,每箱蜂每次1000克。
将实施例的蜜蜂养殖饲料与对比例的饲料分别对蜜蜂在相同条件下以相同方式喂食,其喂食效果对比结果可以知,与传统普通饲料相比,使用本发明未添加功能性添加剂的饲料喂养蜜蜂,蜜蜂的取食率和成活率更高,因为本发明未添加功能性添加剂的饲料营养全面均衡,适口性好,有助于提高摄食量和增强免疫力;从根本上增强了蜜蜂体质,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降低患病率,促进蜜蜂快速健康的生长繁殖,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饲养管理:
春季管理: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饲料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
夏季流蜜期的管理: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秋季管理: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冬季管理: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入室,入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中药材换花期:在换花期前后,对蜜蜂进行喂食混合蜂蜜会补饲糖浆,并且按照前一种花蜜的比例逐渐较少,在换花期前,蜜蜂大规模采蜜之前,在晴天对中药材花、叶喷溉人工调剂用于中和药性的糖水,蜜蜂大规模采蜜之前,在晴天对中药材花、叶喷溉人工调剂用于中和药性的糖水,优选的在每天早上对中药材花进行喷溉人工调剂用于中和药性的糖水,喷溉周期为1~3天1次,本实施例通过喷溉人工调剂用于中和药性的糖水,不仅能够在被中药材的叶或茎吸收,形成蜜露,而且可以提高中药材果的糖份,另外蜜蜂可以大量中药材的叶或茎上蜜露或昆虫代谢物-甘露,蚜虫吸取了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取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然后把多余的糖分和水分排泄出来,洒在植物的枝叶上蜜蜂就以它为原料,酿造成甘露蜜,市场上中药材蜂蜜比较少,主要是由于中药材树山中药材花不多,不能够产生足够的蜜源,所述糖水包括水、白糖、黄茋和花蜜,所述水、白糖、黄茋和花蜜的比例设置为15∶2∶1:1,在5月~6月,将蜂箱置于中药材树林中进行采蜜作业,蜜蜂每采集一次花蜜需要20-40分钟,然后在飞回蜂巢,在巢内大约交接需要4分钟,等到交接完后,再次出勤,流蜜盛期一天出勤十几二十多次。蜜蜂采集时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每次采集量一般为40-60毫克,和体重相当。每酿造1000克蜂蜜需要进行几万只次的采集飞行,采访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朵中药材花,采集蜂返巢后将蜜汁吐给内勤蜂或自己分散至几个巢房内,由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在加工中,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酿制结束后,工蜂把蜜暂时存放在巢房里,蔗糖转化及蜜汁浓缩过程继续进行,直至蜂蜜成熟,蜜蜂用蜡将巢房封上盖,这就完成了从花蜜到成熟蜂蜜的整个流程,巢框储藏满蜂蜜后,驱蜂割脾,将巢框与巢脾分离,
中药材原蜜加工:先隔水融蜜,在65℃使脾蜜共融,然后冷冻脱蜡,在-5℃下冷冻60~90分钟进行蜜蜡分离、蜜汁纯化,最后进行真空精滤,所述隔水融蜜,65℃脾蜜共融是指蜜脾切割下来后,就要进行融化,采用双层锅加热的方法进行加工,先在夹层锅中倒入水,在将蜜脾放入内锅加热,通过夹层中水温的上升而达到融化蜜与脾的目的,所述冷冻脱蜡,就是将融好蜂蜜的器皿放进冷库中,在-5℃下冷冻60-90分钟进一步加速蜜蜡分离、蜜汁纯化;之后,蜂蜡及各种杂质就会浮到上层,并呈凝固或半凝固状态,从而容易进行蜜蜡分离,进一步剔除较大漂浮的蜡层,增进土蜂蜜的透明度和货架时间,所述真空精滤,是采用60目筛经过抽真空过滤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成品表面黑腻浮层、脾截面蜡屑杂质等现代食品必须解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