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荔枝干果皮收集荔枝蒂蛀虫卵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2518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荔枝干果皮收集荔枝蒂蛀虫卵的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属于昆虫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利用荔枝干果皮收集荔枝蒂蛀虫卵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和龙眼上的头号害虫,以幼虫蛀果为害。由于该虫试验虫源的获取受季节限制,制约了该虫研究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荔枝龙眼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荔枝蒂蛀虫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人工饲养技术也逐步发展。公开号为CN103503838A的“一种荔枝蒂蛀虫的饲养方法”公开了一种利用荔枝或龙眼果实收集荔枝蒂蛀虫卵的方法。公开号为CN205250179U的“一种荔枝蒂蛀虫卵收集装置”公开了一种利用荔枝老叶或嫩叶收集荔枝蒂蛀虫卵的装置,该装置以新鲜荔枝老叶或嫩叶作为产卵刺激物就可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卵,克服了荔枝蒂蛀虫卵的收集受荔枝和龙眼果期限制的问题,即使在没有荔枝和龙眼果实的时候也可对荔枝蒂蛀虫卵进行收集。但是,随着荔枝叶片放置时间的增加,荔枝蒂蛀虫成蛾在该装置上的产卵量会迅速减少。因此,为了刺激成蛾产更多的卵,该装置需每日更换新鲜荔枝老叶或嫩叶,但是这样操作起来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荔枝蒂蛀虫卵收集需每日更换产卵刺激物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不受季节限制,而且无需每日更换产卵刺激物就能大量收集荔枝蒂蛀虫卵的方法。

本发明的利用荔枝干果皮收集荔枝蒂蛀虫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以荔枝干果皮和水的混合物作为产卵刺激物引诱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卵,然后收集卵。

优选,是将产卵刺激物装入引诱瓶中,用滤纸、滤网或卫生纸封住瓶口,然后放置于有荔枝蒂蛀虫成蛾的环境中,荔枝蒂蛀虫成蛾会在滤纸、滤网或卫生纸上产卵。

优选,所述引诱瓶为广口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

优选,所述的有荔枝蒂蛀虫成蛾的环境为含有荔枝蒂蛀虫成蛾的养虫笼。

优选,所述的荔枝干果皮是将荔枝果皮从新鲜的荔枝果实上剥下,洗涤后烘干。所述的烘干是将洗涤后的荔枝果皮放入烘箱中,60℃烘6小时制成。

优选,所述的产卵刺激物是每10~20克荔枝干果皮与5~15ml水混合的混合物。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省时省工。目前,在人工饲养荔枝蒂蛀虫成蛾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卵,需每日更换荔枝果实、龙眼果实或荔枝叶片等产卵刺激物。本发明的一种利用荔枝干果皮收集荔枝蒂蛀虫卵的方法,以荔枝干果皮和蒸馏水的混合物为产卵刺激物,克服了每日更换产卵刺激物的问题,将其更换时间延长7~8日,大大减少操作时间。

2、本发明的产卵刺激物可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大量的卵。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在使用本发明的一种利用荔枝干果皮收集荔枝蒂蛀虫卵的方法后,其收集效果与每日更换荔枝新鲜叶片的效果相当。

附图说明:

图1是荔枝蒂蛀虫在装有新鲜荔枝果实、荔枝嫩叶或老叶的广口瓶卫生纸上的落卵量;

图2是荔枝蒂蛀虫在装有荔枝果皮、果肉或果核的广口瓶卫生纸上的落卵量,果皮、果肉、果核分别指的是荔枝果皮、果肉和果核;

图3是荔枝蒂蛀虫在装有荔枝干果皮和蒸馏水的混合物或新鲜荔枝老叶的广口瓶卫生纸上的落卵量,所述的干果皮+水表示荔枝干果皮和蒸馏水的混合物,而老叶代表新鲜荔枝老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新鲜荔枝果实、老叶和嫩叶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卵的持效期

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成蛾可在新鲜荔枝果实、老叶和嫩叶气味的刺激下产卵,为了测定上述刺激的持效性,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6个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分别将一粒新鲜荔枝果实(2小时前采摘)、16克新鲜荔枝老叶(2小时前采摘)和16克新鲜荔枝嫩叶(2小时前采摘)放入广口瓶中,作为产卵刺激物,每种各放2瓶,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然后将广口瓶放入养虫笼,随机排列,并往养虫笼内接入30对4~5日龄的荔枝蒂蛀虫成蛾,放置10%的蜜糖水做补充营养。每天调查和记录卫生纸上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但不更换广口瓶内的刺激物。重复3次。

测定结果见图1。结果表明,在试验的第1天,荔枝蒂蛀虫在荔枝果实、嫩叶和老叶上的落卵量相差无几,分别为19.5、21.3和21.0粒;在试验的第2天,荔枝嫩叶和老叶上的落卵量明显下降,分别为9.0和14.5粒,而荔枝果实上的落卵量则与第1天相当,为20.7粒;在试验的第3天,荔枝果实上的落卵量也开始显著下降,为6.2粒,而荔枝嫩叶和老叶上的落卵量则继续下降,分别为8.8和4.2粒;在试验的第4天,荔枝果实、嫩叶和老叶上的落卵量分别下降为1.5、4.7和0.5粒。从上述的试验结果可知,作为产卵刺激物,荔枝果实的刺激效果在2天后就会明显减弱,而荔枝嫩叶和老叶则在1天后就大幅减弱。

实施例2荔枝果皮、果核和果肉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刺激作用

前人研究报道,荔枝鲜果皮可刺激荔枝蒂蛀虫产卵。为了确定荔枝果皮、果肉和果核的产卵刺激作用,我们进行了以下测试:取6个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将新鲜荔枝果实(2小时前采摘)的果皮、果肉和果实分开,以清水冲洗后,分别放入广口瓶中,作为产卵刺激物,每种各放2瓶,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然后将广口瓶放入养虫笼,随机排列,并往养虫笼内接入30对4~5日龄的荔枝蒂蛀虫成蛾,并放置10%的蜜糖水做补充营养。每天调查和记录卫生纸上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但不更换广口瓶内的刺激物。重复3次。

测定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荔枝果皮对荔枝蒂蛀虫成蛾有产卵刺激作用,而荔枝果肉和果核几乎不刺激其成蛾产卵。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荔枝果皮刺激作用的持效性较弱,从测试的第2天开始,荔枝果皮上的落卵量即显著下降。该结果与前述荔枝老叶和嫩叶的测试结果相同。

实施例3荔枝果干和荔枝干叶片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刺激作用

为了寻找可持续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卵的刺激物,我们尝试使用荔枝果干和荔枝干叶片作为刺激物。试验流程如下:将新鲜荔枝果实(2小时前采摘)放入烘箱烘2小时,取出放置1日,待回潮后,再放入烘箱烘2小时,如此反复3次,得到荔枝果干。将新鲜荔枝嫩叶(2小时前采摘)和老叶(2小时前采摘)放入烘箱烘6小时,得到荔枝干叶片。将16克荔枝果干、16克荔枝干叶片(嫩叶烘制)和16克荔枝干叶片(老叶烘制)分别放入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另将荔枝果干上的果皮剥下,称取16克果皮放入上述广口瓶,每种各放2瓶,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广口瓶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然后将广口瓶放入养虫笼,随机排列,并往养虫笼内接入30对4~5日龄的荔枝蒂蛀虫成蛾,并放置10%的蜜糖水做补充营养。每天调查和记录卫生纸上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但不更换广口瓶内的刺激物。重复3次。

测试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荔枝果干及其果皮、荔枝干叶片均无法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卵。

表1荔枝蒂蛀虫在装有荔枝果干和荔枝干叶片的广口瓶卫生纸上的落卵量(粒/瓶)

实施例4荔枝果干和荔枝干叶片在与蒸馏水混合后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刺激作用

为了探究荔枝果干和荔枝干叶片无法刺激荔枝蛀虫成蛾产卵的原因,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仪对其气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荔枝果干气味的化学成分与鲜果相差较大,荔枝鲜果气味主要由姜烯、甜没药烯、姜黄烯、石竹烯和金合欢烯等倍半萜类物质组成,而干果气味则有3-甲基-1-丁醇、3-甲基-2-丁烯醛、3-羟基-2-丁酮和3,7-2甲基-6-辛烯-1-醇等醇类和醛类物质组成。由此推测,荔枝果干可能因为气味的化学组成发生改变而无法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卵。但是,荔枝新鲜叶片和荔枝干叶片气味的化学成分则较类似,均主要由倍半萜类物质组成,只是在个别化合物的含量上略有不同,为何也无法刺激蒂蛀虫产卵?

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进行以下试验:将新鲜荔枝果实(2小时前采摘)放入烘箱烘2小时,取出放置1日,待回潮后,再放入烘箱烘2小时,如此反复3次,得到荔枝果干。将新鲜荔枝嫩叶(2小时前采摘)和老叶(2小时前采摘)放入烘箱烘6小时,得到荔枝干叶片。将10克荔枝果干、10克荔枝干叶片(嫩叶烘制)和10克荔枝干叶片(老叶烘制)分别放入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另将荔枝果干上的果皮剥下,称取10克果皮放入上述广口瓶,每种各放2瓶。然后往广口瓶中倒入蒸馏水,每瓶6毫升。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广口瓶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将广口瓶放入养虫笼,随机排列,并往养虫笼内接入30对4~5日龄的荔枝蒂蛀虫成蛾,并放置10%的蜜糖水做补充营养。每天调查和记录卫生纸上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但不更换广口瓶内的刺激物。重复3次。

测试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在与蒸馏水混合后,荔枝果干及其果皮、荔枝干叶片也均无法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卵。

表2荔枝蒂蛀虫在装有荔枝果干、荔枝干叶片的广口瓶(加入蒸馏水)卫生纸上的落卵量(粒/瓶)

实施例5荔枝干果皮与蒸馏水混合后对荔枝蒂蛀虫成蛾的产卵刺激作用

将荔枝新鲜果实(2小时前采摘)的果皮剥下,用清水冲洗后放入烘箱,烘6小时,得到荔枝干果皮。将16克荔枝干果皮放入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作为产卵刺激物,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然后将上述4个装有荔枝干果皮的广口瓶放入养虫笼,随机排列,并往养虫笼内接入15对4~5日龄的荔枝蒂蛀虫成蛾,并放置10%的蜜糖水做补充营养。每天调查和记录卫生纸上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但不更换广口瓶内的干果皮。重复3次。

将16毫升蒸馏水倒入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作为产卵刺激物,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然后将上述4个装有蒸馏水的广口瓶放入养虫笼,随机排列,并往养虫笼内接入15对4~5日龄的荔枝蒂蛀虫成蛾,并放置10%的蜜糖水做补充营养。每天调查和记录卫生纸上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但不更换广口瓶内的蒸馏水。重复3次。

将荔枝新鲜果实(2小时前采摘)的果皮剥下,用清水冲洗后放入烘箱,烘6小时,得到荔枝干果皮。将10克荔枝干果皮放入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并倒入6毫升蒸馏水,作为产卵刺激物,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然后将上述4个装有荔枝干果皮和蒸馏水的广口瓶放入养虫笼,随机排列,并往养虫笼内接入15对4~5日龄的荔枝蒂蛀虫成蛾,并放置10%的蜜糖水做补充营养。每天调查和记录卫生纸上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并更换卫生纸,但不更换广口瓶内的刺激物。重复3次。

测试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荔枝干果皮或蒸馏水均无法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卵,但荔枝干果皮和蒸馏水混合后,对荔枝蒂蛀虫成蛾有强烈的产卵刺激作用,而且其作用强度在测试的第1至3天内相差无几,成蛾在该广口瓶卫生纸上的落卵量均无明显差异。

表3荔枝蒂蛀虫在装有荔枝干果皮或蒸馏水的广口瓶上卫生纸的落卵量(粒/瓶)

同行数据后的相同字母表示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实施例6

将荔枝新鲜果实(2小时前采摘)的果皮剥下,用清水冲洗后放入烘箱,烘6小时,得到荔枝干果皮。将10克荔枝干果皮放入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并倒入6毫升蒸馏水,作为产卵刺激物,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另将16克新鲜荔枝老叶(2小时前采摘)放入广口瓶中,作为产卵刺激物,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然后将上述2种广口瓶同时放入养虫笼中,每种各2瓶,随机排列,并往养虫笼内接入15对4~5日龄的荔枝蒂蛀虫成蛾,放置10%的蜜糖水做补充营养。每天调查和记录卫生纸上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每天更换广口瓶中的荔枝新鲜老叶,但不更换干果皮和蒸馏水。重复3次。

测试结果见图3。结果表明,荔枝干果皮与蒸馏水混合后可持续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产卵,在试验的1~7天内,成蛾在该广口瓶上的落卵量均在20粒以上,最多为26.2粒,最少为20.3粒,经邓肯氏多重比较,其差异不显著。说明荔枝干果皮与蒸馏水混合后对荔枝蒂蛀虫成蛾的产卵刺激作用并没有随产卵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此外,在每天更换新鲜荔枝老叶的情况下,荔枝蒂蛀虫成蛾在装有新鲜荔枝老叶的广口瓶上的落卵量为20粒左右,最多的为25.5粒,最少的为18.8粒,与成蛾在装有干果皮和蒸馏水的广口瓶上的落卵量较接近。说明荔枝干果皮与蒸馏水混合后对成蛾的产卵刺激作用强度与新鲜荔枝老叶相当。由此可见,荔枝干果皮和蒸馏水混合物可作为产卵刺激物质,持续刺激荔枝蒂蛀虫成蛾大量产卵。

实施例7:

将荔枝新鲜果实(2小时前采摘)的果皮剥下,用清水冲洗后放入烘箱,烘6小时,得到荔枝干果皮。

将10克荔枝干果皮放入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并倒入5毫升蒸馏水,作为产卵刺激物,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

将20克荔枝干果皮放入广口瓶(透明的圆筒塑料瓶,内尺寸为直径5cm,高为10cm),并倒入15毫升蒸馏水,作为产卵刺激物,再以白色卫生纸罩盖开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

然后将上述2种广口瓶同时放入养虫笼中,每种各2瓶,随机排列,并往养虫笼内接入15对4~5日龄的荔枝蒂蛀虫成蛾,放置10%的蜜糖水做补充营养。每天调查和记录卫生纸上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但不更换干果皮和蒸馏水。重复3次。

结果显示,上述两种荔枝干果皮和蒸馏水的混合物对荔枝蒂蛀虫成蛾有强烈的产卵刺激作用,而且其作用强度在测试的第1至7天内相差无几,成蛾在广口瓶卫生纸上的落卵量无明显差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