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寒兔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9493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肉兔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寒兔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家兔生长的适宜环境温度是15-25℃,低于5℃,仔兔易冻死。所以我国肉兔养殖区主要集中在气候环境比较缓和的地区;而我国北方最低温可达到-35℃至-40℃,甚至更低,家兔的小规模庭院式的养殖模式已不能满足肉兔市场和裘皮市场的需求,肉兔规模化养殖还没有普及,同时冬季取暖成本高,迫切需要耐寒性种兔,以降低养殖取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我国现有的兔种不耐低温的问题,培育出适合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化养殖的耐寒兔良种。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从俄罗斯引进的耐寒种兔苏联金吉拉兔、维也纳天蓝兔纯种繁育四个世代,形成专门化品系,并选取金吉拉母兔,维也纳天蓝兔公兔为育种素材,通过杂交的方法,培育出具有耐寒性的肉兔新品系,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俄罗斯引进的耐寒种兔苏联金吉拉兔、维也纳天蓝兔纯种分别繁育四个世代,形成专门化品系;

(2)选取金吉拉母兔,维也纳天蓝兔公兔杂交生产出F1代;

(3)将F1代中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与维也纳天蓝兔公兔进行回交,生产出F2代;

(4)在F2代中选择体格大,产肉性能好、被毛密度大的公兔与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进行横交,得到F3代;

(5)重复步骤(4)至体型外貌基本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培育出抗寒性好的肉兔新品系。

所述杂交、横交步骤中均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

金吉拉母兔:高生产率和良好的母性特质,皮张大,被毛密度大,产毛率高,平均产仔率7-8只 。

维也纳天蓝兔:具有高繁殖力,平均产仔8-9只,皮毛柔软,蓬松,维也纳天蓝兔非常耐寒,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

杂交育种是经过品种间的杂交,从杂交后代中发现新的有利便于或新的基因组和,通过育种措施把这些有利变异和优良组合固定下来,从而培育出新的动物品种。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的耐寒兔新品种保留了具有体格大,产肉性能好,皮毛密度大的优点,抗寒性好。父母代种兔的生产性能为8-10只/胎,年繁殖7-8胎,只均母兔年出栏商品兔45只。商品兔皮厚薄适中,全皮面积在1500平方厘米以上,兔绒每平方厘米达到1-1.5万根;只均种母兔年提供种兔数为15只,77日龄体重在2.5kg以上。

本发明的耐寒兔的培育方法简单易行,培育时间短,成本低,新品种兔繁殖能力强,生长快,适应力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本发明的耐寒兔的培育方法,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的耐寒兔的杂交生产父母代种兔,父母代种兔的生产性能为8-10只/胎,年繁殖7-8胎,只均母兔年出栏商品兔45只。商品兔皮厚薄适中,全皮面积在1500平方厘米以上,兔绒每平方厘米达到1-1.5万根;只均种母兔年提供种兔数为15只,77日龄体重在2.5kg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耐寒兔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俄罗斯引进的耐寒种兔苏联金吉拉兔、维也纳天蓝兔纯种繁育四个世代,形成专门化品系;

(2)选用50只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和15只体格大,产肉性能好、被毛密度大的维也纳天蓝公兔,进行杂交,经3次选育,得到F1代杂种群;

(3)在F代中选择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100只,与30只维也纳天蓝公兔进行回交,经3次选育,得到F2代杂交群;

(4)在F2代中选择体格大,产肉性能好、被毛密度大的公兔与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进行横交,经过3次选育,即得到F3代;横交后代的选育过程中选留标准为:出生体重在50g以上,断奶时同窝仔兔数高于5只,体重大于500g;90日龄体重在3.2kg以上,成年体重在4.8kg以上。

(5)步骤(4)所述的饲养环境温度控制在-5℃-2℃。受胎率达80.6%,产子率达78.4%,仔兔成活率达88.9%,育肥成活率89.8%。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耐寒兔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俄罗斯引进的耐寒种兔苏联金吉拉兔、维也纳天蓝兔纯种繁育四个世代,形成专门化品系;

(2)选用50只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和15只体格大,产肉性能好、被毛密度大的维也纳天蓝公兔,进行杂交,经3次选育,得到F1代杂种群;

(3)在F代中选择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100只,与30只维也纳天蓝公兔进行回交,经3次选育,得到F2代杂交群;

(4)在F2代中选择体格大,产肉性能好、被毛密度大的公兔与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进行横交,经过3次选育,即得到F3代;横交后代的选育过程中选留标准为:出生体重在50g以上,断奶时同窝仔兔数高于5只,体重大于500g;90日龄体重在3.2kg以上,成年体重在4.8kg以上。

(5)步骤(4)所述的饲养环境温度控制在3℃-10℃。受胎率达82.7%,产子率达79.8%,仔兔成活率达90.2%,育肥成活率92.7%。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耐寒兔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俄罗斯引进的耐寒种兔苏联金吉拉兔、维也纳天蓝兔纯种繁育四个世代,形成专门化品系;

(2)选用50只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和15只体格大,产肉性能好、被毛密度大的维也纳天蓝公兔,进行杂交,经3次选育,得到F1代杂种群;

(3)在F代中选择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100只,与30只维也纳天蓝公兔进行回交,经3次选育,得到F2代杂交群;

(4)在F2代中选择体格大,产肉性能好、被毛密度大的公兔与皮张大、发情明显、母性良好的母兔进行横交,经过3次选育,即得到F3代;横交后代的选育过程中选留标准为:出生体重在50g以上,断奶时同窝仔兔数高于5只,体重大于500g;90日龄体重在3.2kg以上,成年体重在4.8kg以上。

(5)步骤(4)所述的饲养环境温度控制在10℃-15℃。受胎率达84.5%,产子率达80.2%,仔兔成活率达91.5%,育肥成活率96.7%。

实施例4检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分别为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培育出的耐寒兔初生体重、90日龄体重、成年体重、受胎率、产子率、仔兔成活率、育肥成活率。作为对比,选取与实施例1/2/3三组分别相同数量普通家兔的母兔和公兔检测上述指标。期间,对照组与试验组按照相同方式进行饲喂和管理。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本发明方法培育的耐寒兔试验组(%)

表2 普通家兔对照(%)

从上述检测结果可知,与对照组普通家兔相比,试验组1(-5℃-2℃)、试验组2(3℃-10℃)较低温度时对新培育的耐寒兔生产指标影响不明显;而对照组1(-5℃-2℃)和对照组2(3℃-10℃)对生产指标的影响较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的受胎率、产子率、仔兔成活率、育肥成活率分别提高13.1%、19.8%、17.5%、6.5%;试验组2的受胎率、产子率、仔兔成活率、育肥成活率分别提高8.4%、15.4%、0.7%、1.1%。试验组3为家兔的最适宜生长温度,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生产指标相差不大。由此证明,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耐寒的特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