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种怀孕分娩一体化母猪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211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种怀孕分娩一体化母猪舍。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和肉食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工牲畜养殖场已经建设完成。

目前,牲畜养殖场主要分为养猪、奶牛、蛋鸡和肉鸡等类型,其中养猪场的规模较大,最为常见。为保证足够的猪肉供应,一座大型家猪养殖场一般可分为肉猪厂和母猪厂,前者专用于提供给人们日常食用的猪肉,一般圈养公猪,其肉质优良,营养丰富;后者专用于生产仔猪,以保证养猪场具有充足的新生猪源,主要圈养母猪。母猪厂中的后备种猪对于整个养殖场而言尤为重要,后备种猪的质量和数量关系到后续整个猪群的整体素质。

在现有技术中,家猪养殖场一般将母猪养殖厂分别三个部分,分别对应后备母猪配种、怀孕和分娩的三个阶段,如此便于将各头母猪分类,有利于精细化管理。然后,由于养殖场的规模较大,后备母猪的数量较大,而母猪养殖厂的三个部分又互相间隔,为此,当后备母猪的生产阶段发生变化时,就需要移动到下一个部分的养殖厂。如此,在后备母猪群产生周转移动时,将带来麻烦,对母猪的应激性刺激较大,而且周转时间较长,在周转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母猪流产的后果,从而导致母猪养殖厂的产能不足,影响企业效应。

因此,如何在后备母猪群发生生产阶段变化需要周转移动时,避免对猪群产生应激性刺激,减少周转时间,防止母猪流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种怀孕分娩一体化母猪舍,能够将各个不同生产阶段的母猪集中在一栋猪舍内饲养、周转,减少周转时间,避免对猪群产生应激,防止母猪流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种怀孕分娩一体化母猪舍,包括一体化猪舍,所述一体化猪舍内设置有用于供配种阶段的母猪居住的配种舍、用于供怀孕阶段的母猪居住的怀孕舍以及用于供分娩阶段的母猪居住的分娩舍,且所述配种舍、怀孕舍和分娩舍相互间隔。

优选地,所述一体化猪舍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供母猪群周转移动的周转通道,且所述周转通道分别与所述配种舍、怀孕舍和分娩舍连通。

优选地,所述配种舍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母猪群怀孕情况的B超检测仪。

优选地,所述配种舍内还设置有用于将各头母猪互相分隔饲养的限位栏。

优选地,所述配种舍内还设置有用于对处于空怀阶段的母猪进行集中饲养的空怀栏。

优选地,所述怀孕舍内设置有用于根据每一头怀孕阶段的母猪的身体素质而确定饲喂量的电子饲喂站。

优选地,所述分娩舍内设置有用于供母猪产仔的产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种怀孕分娩一体化母猪舍,主要包括一体化猪舍,在一体化猪舍内分别设置有配种舍、怀孕舍和分娩舍。其中,配种舍主要用于供处于配种阶段的母猪居住,而怀孕舍主要用于供处于怀孕阶段的母猪居住,分娩舍主要用于供处于分娩阶段的母猪居住。如此,配种舍、怀孕舍和分娩舍对应着母猪生产的三大阶段,分别将母猪群间隔饲养。重要的是,配种舍、怀孕舍和分娩舍都设置在同一个一体化猪舍内,并且三者相互间隔。因此,配种舍、怀孕舍和分娩舍中的母猪平时都互不相见、互不影响,而在母猪的生产阶段发生变化,需要变更猪舍时,配种舍、怀孕舍和分娩舍之间的隔离才被取消,实现互相连通;同时由于三种猪舍都设置在同一个一体化猪舍内,三者两两相邻,互相接近,因此各种生产阶段的母猪在一体化猪舍内的周转距离都很小,无需在外界环境中周转,减少了周转时间,避免了外界环境对母猪群的应激性刺激,从而防止出现母猪流产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其中,图1中:

一体化猪舍—1,配种舍—2,怀孕舍—3,分娩舍—4,周转通道—5,B超检测仪—6,限位栏—7,空怀栏—8,电子饲喂站—9,产床—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配种怀孕分娩一体化母猪舍主要包括一体化猪舍1,以及设置在一体化猪舍1内的配种舍2、怀孕舍3和分娩舍4。

其中,一体化猪舍1为一体化猪舍的主体结构,其余部分均设置在其内。在一体化猪舍1内主要设置有配种舍2、怀孕舍3和分娩舍4。顾名思义,配种舍2主要用于供处于配种阶段的母猪居住,而怀孕舍3主要用于供处于怀孕阶段的母猪居住,而分娩舍主要用于共处于分娩阶段的母猪居住。如此,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猪舍将处于生产各个阶段的母猪分隔开,便于同类种群管理。重要的是,配种舍2、怀孕舍3和分娩舍4均设置在同一个空间,即一体化猪舍1内,并且配种舍2、怀孕舍3和分娩舍4在一体化猪舍1内相互间隔,比如通过隔板等方式。其中,由于三种猪舍平时处于互相间隔状态,因此避免了不同阶段的母猪的互相流通。而在母猪的生产阶段发生变化,需要变更猪舍时,配种舍2、怀孕舍3和分娩舍4之间的隔离才被取消,比如将隔板打开等方式,实现三种猪舍之间的互相连通,方便各个阶段的母猪在三种猪舍间周转移动。

为了便于生产阶段发生变化的后别母猪进行猪舍间的周转移动,本实施例在一体化猪舍1内部,沿着其中央位置设置了一条周转通道5。比如一体化猪舍1的平面一般呈矩形,那么该周转通道5可设置为在一体化猪舍1的横向中心沿着一体化猪舍1的长度方向的矩形通道,使得配种舍2、怀孕舍3和分娩舍4分别设置在其两侧。并且该条周转通道5还与配种舍2、怀孕舍3分娩舍4分别连通,如此,三种猪舍内的母猪在需要互相周转移动时,即可首先离开各自所在类型的猪舍,然后进入到与三种猪舍相连通的周转通道5内,之后即可在从周转通道5内进入到对应类型的猪舍中,完成周转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种怀孕分娩一体化母猪舍,由于配种舍2、怀孕舍3和分娩舍4都设置在同一个一体化猪舍1内,并且三者互相接近、间隔,因此各种生产阶段的母猪在一体化猪舍1内的周转距离都很小,无需在外界环境中周转,减少了周转时间,避免了外界环境对母猪群的应激性刺激,从而防止出现母猪流产情况,保证养殖场的生产效益和充足的肉源供应。

此外,为了准确地判断出母猪的怀孕情况,本实施例在配种舍2内设置了B超检测仪6,可以较精确地检测出处于配种阶段的母猪的怀孕情况。而当检测出母猪怀孕后,即可将该部分母猪周转到后续的怀孕舍3中。而未检测出怀孕的母猪,则继续进行配种。

同时,为了提高母猪的受孕率和身体素质,本实施例在配种舍2内设置了限位栏7,通过限位栏7的作用将各头处于配种阶段的母猪互相隔离开,分别进行饲养。如此设置,处于配种阶段的各头母猪将互不影响,避免相互干扰,提高受孕率和身体素质。

另外,本实施例还在配种舍2内设置了空怀栏8,该空怀栏8主要针对处于空怀阶段的母猪,即生产完仔猪后等待配种的母猪。处于该阶段的母猪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之之前阶段显著降低,并且无需担心流产等情况,因此可将处于该阶段的母猪通过空怀栏8集中饲养,期间继续观察各母猪的情况,合适的继续选出进行下一轮配种怀孕分娩过程。

考虑到怀孕后的母猪的情况比较特殊,为避免出现流产等现象,需要更为细致的照料,为此,本实施例在怀孕舍3内设置了电子饲喂站9。该电子饲喂站9的主要作用与人工喂养并无区别,但不同的是,电子饲喂站9包括众多探测器,能够检测母猪内仔猪的发育情况,同时监测母猪自身的身体素质,比如重量、健康状况等,然后根据这些检测数据电子饲喂站9即能够有针对性地确定每一头怀孕母猪的饲喂量,避免母猪进食过少或进食过多,有利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仔猪的健康状况。

另外,当怀孕一定周期后的母猪,需要进行分娩。为帮助母猪分娩,本实施例在分娩舍4内设置了产床10,该产床10主要用于控制母猪自由活动区域和躺卧方式,在产生10上一般设置有挡杠,能够避免仔猪被母猪不慎压死、踩死和压伤。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