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缸过滤器及包括鱼缸过滤器的过滤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1334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缸过滤器及包括鱼缸过滤器的过滤鱼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过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缸过滤器及包括鱼缸过滤器的过滤鱼缸。



背景技术:

鱼类的饲养在现代家居中十分常见,而饲养时的水质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活环境,对鱼类的健康、外观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的鱼类饲养者都会在鱼缸内部或外部设置过滤器来改善水质。而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一般都是功能单一的设备,对水质的优化都是单方面的。例如,去除杂质的过滤器只具备杂质过滤的单一功能,如果想对水体进行除氯,又需要添置相应的设备。即使多个设备都同时具备,也无法合理的排布安装对水质进行合理的改善优化,设备没有统一整合,对水质的改善效果不如人意,于是常出现鱼类死亡的现象。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缸过滤器,高效全方位过滤并改善水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缸过滤器,包括一个划分为多个过滤区的缸体,缸体上设有与外部联通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缸体的顶部设有滴滤区,滴滤区的入口与入水口相连;滴滤区的出口与水质过滤区相连,水质过滤区的出口与出水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水质过滤区包括杂质过滤区、水体改善区和清水区;杂质过滤区的入口与滴滤区的出口相连,杂质过滤区的出口连接有至少一个水体改善区,最后一个水体改善区的出口与清水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滴滤区内设有入水滴管和至少一个滴滤隔层;入水滴管的入口与入水口相连,且入水滴管的底部沿着延伸方向排列设有滴水口;滴滤隔层铺设于滴水口的正下方,滴滤隔层的下方设有与滴滤区出口相连的水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过滤区从入口到出口依次排列设有杂质过滤层、干湿分离层和沉淀区;杂质过滤层铺设有过滤棉,杂质过滤层与滴滤区的出口相连;干湿分离层设有干湿分离设备,沉淀区设于干湿分离层的底部,且杂质过滤层与干湿分离层之间、干湿分离层与沉淀区之间设有穿孔板;杂质过滤区与水体改善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自底部向上延伸,使杂质过滤区与水体改善区仅于隔板的上方联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体改善区内对应设有水体改善设备,相邻水体改善区之间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板自水体改善区的顶部向下延伸,第三隔板设于第二隔板之后且自水体改善区的底部向上延伸,使相邻水体改善区之间为从第二隔板下方,通过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的间隔,再通过第三隔板上方联通的弯曲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清水区内设有自清水区底部向上延伸,且与出水口联通的抽水管;清水区与水体改善区之间设有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第四隔板自水体改善区的顶部向下延伸,第五隔板设于第四隔板之后且自水体改善区的底部向上延伸,使水体改善区与清水区之间为从第四隔板下方,通过第四隔板与第五隔板之间的间隔,再通过第五隔板上方联通的弯曲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清水区设有与外部联通的溢流管道,溢流管道上设有独立的手动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过滤区、清水区和每个水体改善区的底部均设有与外部联通的快排管道,每条快排管道上设有独立的手动阀门。

一种包括鱼缸过滤器的过滤鱼缸,包括鱼缸主体和鱼缸过滤器;鱼缸主体设于鱼缸过滤器的上方,鱼缸主体的底部设有一个排水口和进水口;排水口与鱼缸过滤器的入水口连接;进水口与鱼缸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水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与鱼缸过滤器的入水口之间设有一个可开闭的手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鱼缸过滤器,具有以下优点:

科学配备颗粒过滤、杂质过滤、水体优化等功能,全方位优化整体水质,使有限空间内的水经历长时间使用也能确保水质清澈,适合鱼类生活;

最大限度确保了鱼类的生活环境,保障鱼类健康,防止水质下降引起的疾病,提高鱼类的外观质量;

结构简单,功能搭配的自由度高,可针对不同的鱼类特点制定最科学的水质改善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缸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鱼缸过滤器的鱼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入水口 2、出水口

3、入水滴管 4、滴滤隔层

5、水流通道 6、杂质过滤层

7、干湿分离层 8、沉淀区

9、第一隔板 10、穿孔板

11、水体改善区 12、第二隔板

13、第三隔板 14、第四隔板

15、第五隔板 16、抽水管

17、溢流管道 18、快排管道

19、清水区 20、鱼缸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鱼缸过滤器,包括一个划分为多个过滤区的缸体,缸体上设有与外部联通的入水口1和出水口2;缸体的顶部设有滴滤区,滴滤区的入口与入水口1相连;滴滤区的出口与水质过滤区相连,水质过滤区的出口与出水口2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鱼缸过滤器设于鱼类生活的鱼缸外部,同时与鱼缸内的水体环境联通,对鱼缸内的水体进行水体循环,从而保持水体质量的稳定。一般出水口2再配备水泵将水质改善后的清水重新输入到鱼缸内部。而缸体一般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观察内部的工作状况,及时进行调整或清洗维护。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滴滤区内设有入水滴管3和至少一个滴滤隔层4;入水滴管3的入口与入水口1相连,且入水滴管3的底部沿着延伸方向排列设有滴水口;滴滤隔层4铺设于滴水口的正下方,滴滤隔层4的下方设有与滴滤区出口相连的水流通道5。

滴滤区主要是将水质较低的污染水源进行初步的过滤,取出一些体积较大的杂质污物。水通过入水滴管3流入,并在入水滴管3延伸方向上通过底部的滴水口向下滴落,滴落的水滴滤隔层4进行初步的过滤,形成雨淋式滴滤。然后水通过水流通道5流入水质过滤区进行进一步的水质过滤优化。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水质过滤区包括杂质过滤区、水体改善区11和清水区19;杂质过滤区的入口与滴滤区的出口相连,杂质过滤区的出口连接有至少一个水体改善区11,最后一个水体改善区11的出口与清水区19相连。

杂质过滤区主要用于分离出水中的体积较小的杂质,例如鱼类的粪便、较小的泥沙颗粒物等。经过杂质过滤以后的较为清澈的水再流入水体改善区11进行水体的改善,这里主要用于将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杂质进行进一步的过滤,或者对水中特定的物质进行去除或添加。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说明书附图中的水体改善区11的数量为两个,但实际应用中其数量是不确定的,按照需要一般设置一到两个,也可以按照需要进行适量的增减。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杂质过滤区从入口到出口依次排列设有杂质过滤层6、干湿分离层7和沉淀区8;杂质过滤层6铺设有过滤棉,杂质过滤层6与滴滤区的出口相连;干湿分离层7设有干湿分离设备,沉淀区8设于干湿分离层7的底部,且杂质过滤层6与干湿分离层7之间、干湿分离层7与沉淀区8之间设有穿孔板10;杂质过滤区与水体改善区11之间设有第一隔板9,第一隔板9自底部向上延伸,使杂质过滤区与水体改善区11仅于隔板的上方联通。

水通过杂质过滤层6后,大部分的可见性杂质已经被过滤棉阻隔,而干湿分离层7则对杂质进行分离,通过特定的干湿分离设备将杂质如鱼类粪便等分筛出来,并排到沉淀区8沉淀,往后的维护中可以集中对沉淀区8的杂质进行清理。而较为清澈的水则流入水体改善区11作进一步的改善优化。由于杂质具有沉淀的特性,所以上层的水质较好,根据这一特性,水从第一隔板9上方流入水体改善区11是更为科学的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水体改善区11内对应设有水体改善设备,相邻水体改善区11之间设有第二隔板12和第三隔板13,第二隔板12自水体改善区11的顶部向下延伸,第三隔板13设于第二隔板12之后且自水体改善区11的底部向上延伸,使相邻水体改善区11之间为从第二隔板12下方,通过第二隔板12与第三隔板13之间的间隔,再通过第三隔板13上方联通的弯曲通道。

文中所述的水体改善设备是根据水体改善的需要进行选定的,并无单一的设计方案。例如对水体进行更进一步的精过滤、或对水进行除氯、加氧等,不同的鱼类饲养水体特性不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而第二隔板12与第三隔板13构成的弯曲通道是针对水体改善区11的重要设计。如上文所述,进入水体改善区11的水是从上方流入的,因此如果不设置第二隔板12,可能水没有充分经过水体改善设备就向上流出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将水体改善区11的水流通道5设置成自下方流入、自上方流出的弯曲通道是充分改善水体质量、确保水体改善设备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清水区19内设有自清水区19底部向上延伸,且与出水口2联通的抽水管16;清水区19与水体改善区11之间设有第四隔板14和第五隔板15,第四隔板14自水体改善区11的顶部向下延伸,第五隔板15设于第四隔板14之后且自水体改善区11的底部向上延伸,使水体改善区11与清水区19之间为从第四隔板14下方,通过第四隔板14与第五隔板15之间的间隔,再通过第五隔板15上方联通的弯曲通道。

经过杂质去除、水体改善的水已经是可以直接使用、符合鱼类饲养需求的高质量清水,这些清水通过抽水管16流入鱼缸。第四隔板14与第五隔板15的作用于上文的第二隔板12和第三隔板13的作用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清水区19设有与外部联通的溢流管道17,溢流管道17上设有独立的手动阀门。溢流管道17可在缸体内的水溢出时排出缸体外部,手动阀门可以手动进行开关控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杂质过滤区、清水区19和每个水体改善区11的底部均设有与外部联通的快排管道18,每条快排管道18上设有独立的手动阀门。当需要清理缸体内部时可以开启快排管道18的手动阀门,快速排出缸体内每个区的水,每条快排管道18都是独立作用于一个区的,可以独立进行排水控制。快排管道18最后可以与溢水管道连通到一条总的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鱼缸过滤器,具有多个过滤和水体优化的功能区,全方位优化整体水质,使有限空间内的水经历长时间使用也能确保水质清澈,适合鱼类生活。从而最大限度确保了鱼类的生活环境,保障鱼类健康,防止水质下降引起的疾病,同时对提高鱼类的外观质量有帮助。且结构简单,功能搭配的自由度高,可针对不同的鱼类特点制定最科学的水质改善方案。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鱼缸过滤器的过滤鱼缸,其包括鱼缸主体20和上述鱼缸过滤器;鱼缸主体20设于鱼缸过滤器的上方,鱼缸主体20的底部设有一个排水口和进水口;排水口与鱼缸过滤器的入水口连接;进水口与鱼缸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水泵连接。

鱼缸主体20的外露的,便于观赏所饲养的鱼类。而且鱼缸主体20所排出的水可通过自重作用从排水口留到鱼缸过滤器的入水口,是较为简单且节能的方案。鱼缸主体20优选安装于一个柜体的表面,那么就可以将没有观赏价值的鱼缸过滤器隐蔽与柜体之内。装有鱼缸过滤器的鱼缸不仅具有优良的过滤功能,也可以利用鱼缸过滤器来进行排水换水,方便了日常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口与鱼缸过滤器的入水口之间设有一个可开闭的手动阀门。那么鱼缸主体20与鱼缸过滤器之间的联通作用就可以手动控制,即使在需要独立拆除鱼缸过滤器的时候,依然不会影响到鱼缸主体20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