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缸侧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有箱体、输水通道、过滤装置和电器盒,其中并列于输水通道后设置有三组过滤装置,所述输水通道与第一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挡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挡板,第二过滤装置与第三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三挡板,其中,第一挡板为一层隔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均由前后两层隔板组成,前隔板底部开设有一个进水口,后隔板的顶部高度低于前隔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三组过滤装置强制生化过滤,污水自上而下通过滤材进行了三次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可将水中肉眼可见的异物和肉眼看不见的无机物完全滤除,极大的提高了污水的过滤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鱼缸侧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过滤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鱼缸侧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在室内 安装观赏性鱼缸成为了人们一个新的消费需求。热带鱼、水草只有生长在符合自己的生存 环境中才能生长迅速,生长健壮。在平时我们饲养热带鱼与种植水草时,鱼缸中的水质是一 个不确定的、动态的环境,在鱼缸中饲养和种植的是有生命的物体,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分泌 和排泄脏物,水质中的有害物质随时在增加,而要维持水质的稳定就要靠过滤器来完成。过 滤器是鱼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是通过过滤器中的过滤材料,将水中的杂 质、鱼的排泄物、鱼的分泌物、残饵、水草的腐枝烂叶以及水中的有机物过滤掉,以此调节水 的各项指标,维持鱼缸内的水质稳定,保持鱼缸内的水质永久地清新、透彻,使水草、热带鱼 在鱼缸中生活如同在野外的生态环境一样。
[0003] 在现有技术中,过滤效果好、能持续保持水质稳定度的过滤器结构一般首选底缸 过滤,但底缸过滤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下水调节不当易产生噪音,且存在占用空间 大、清洗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缺陷,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占用空间小、清洗方便 的鱼缸侧过滤器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占用空间且噪音小、易清洗的鱼缸侧 过滤器。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有 箱体、输水通道、过滤装置和电器盒,其中并列于输水通道后设置有三组过滤装置,所述输 水通道与第一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挡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挡 板,第二过滤装置与第三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三挡板,其中,第一挡板为一层隔板,第二挡 板及第三挡板均由前后两层隔板组成,前隔板底部开设有一个进水口,后隔板的顶部高度 低于前隔板;所述第三挡板的整体高度低于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整体高度低于第一挡板; 所述鱼缸靠近缸体底部设有一层玻璃板,玻璃板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入水口,玻璃板与鱼 缸缸体底部之间的通道与过滤器本体的输水通道相连。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内设有过滤滤材,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过滤装置内设 有过滤滤材及输水管。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过滤装置中的输水管设于过滤滤材中间,其下 水管处安装有动力泵,上水管出水口通过鱼缸缸体侧面的开口伸入鱼缸缸体内,所述动力 泵与箱体上方的电器盒电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过滤滤材由上自下分别为白生化棉、粗生化棉、生化球、中生化棉、生 化环、细生化棉。
[0010] 优选地,所述侧过滤器顶部应低于鱼缸缸体顶部l〇-15cm。
[0011] 优选地,所述三组过滤装置内的滤材设为可拆卸结构,同时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 过滤装置中的过滤滤材与输水管之间也采用可拆卸结构。
[0012] 优选地,所述鱼缸缸体玻璃板的入水口处安装有过滤网。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缸体玻璃板入水口处的过滤网,拦截住了鱼缸内的鱼类等生物, 将鱼缸中的杂质、鱼的排泄物、分泌物、残饵、水草的腐枝烂叶以及水中的有机物等全部过 滤到底部通道中,底部通道与过滤器本体的输水通道相连接,污水受过滤器动力泵的作用 力影响,全部进入了过滤器内的输水通道中,避免了污物停留在缸体底部,持续污染水质; 该鱼缸侧过滤器将安装位置改为鱼缸的一侧,方便了其安装和拆卸,过滤滤材本身、过滤滤 材与输水管之间均采用了可拆卸结构,使得过滤装置也可容易的随时拆装、清洗,保证其能 达到最优的过滤效果,并且该过滤装置的水流方向为自上而下,使得越上层的滤材累积污 垢越多,而上层的滤材很容易拆洗,这样极大的减轻了滤材的清洗负担;该过滤设备安装有 三组过滤装置,污水自上而下通过滤材进行了三次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可将水中肉眼可 见的异物和肉眼看不见的无机物完全滤除,使水质达到最大程度的净化;本实用新型将第 二过滤装置和第三过滤装置中的动力泵安装于输水管的下水管处,动力泵可使水流顺输水 管自下而上流回鱼缸内,并且动力泵设于水下,起到了很好地消音作用,消除了过滤器噪音 很大这一弊端。
[0014]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简图及水流方向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过滤装置与第三过滤装置内部过滤设备的具体结构图。
[0018] 其中,图中:1-过滤器本体;2-鱼缸;3-箱体;4-输水通道;5-电器盒;6-第一过 滤装置;7-第二过滤装置;8-第三过滤装置;9-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11-第三挡板; 12-前隔板;13-后隔板;14-进水口; 15-玻璃板;16-入水口; 17-过滤网;18-过滤滤材; 19-输水管;20-动力泵;21-出水口;22-白生化棉;23-粗生化棉;24-生化球;25-中生化 棉;26-生化环;27-细生化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1和鱼缸2,所述过 滤器本体1包括有箱体3、输水通道4、过滤装置和电器盒5,其中并列于输水通道4后设置 有三组过滤装置,所述输水通道4与第一过滤装置6之间设有第一挡板9,第一过滤装置6 与第二过滤装置7之间设有第二挡板10,第二过滤装置7与第三过滤装置8之间设有第三 挡板11,其中,第一挡板9为一层隔板,第二挡板10及第三挡板11均由前后两层隔板组成, 前隔板12底部开设有一个进水口 14,后隔板13的顶部高度低于前隔板12 ;所述第三挡板 11的整体高度低于第二挡板10,第二挡板10的整体高度低于第一挡板9 ;所述鱼缸2靠近 缸体底部设有一层玻璃板15,玻璃板15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入水口 16,玻璃板15与鱼缸 缸体底部之间的通道与过滤器本体1的输水通道4相连。
[0021] 实施例:
[0022] 该鱼缸侧过滤器开始工作时,首先通电,鱼缸2中的污水通过鱼缸缸体底部玻璃 板15的入水口 16处的过滤网17,拦截住了鱼缸2内的鱼类等生物,将鱼缸2中的杂质、鱼 的排泄物、分泌物、残饵、水草的腐枝烂叶以及水中的有机物等全部过滤到底部通道中,底 部通道与过滤器本体的输水通道4相连接,污水受过滤器动力泵20的作用力影响,全部进 入了过滤器内的输水通道4中;进入到输水通道4内的水流在压力作用下慢慢上涌,越过第 一挡板9顶部进入第一过滤装置6,通过过滤滤材18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的层层渗透,水流 到达第一过滤装置6的底部,在第二挡板10的前隔板12底部开设有一个进水口 14,水流 通过该口进入,最终越过后隔板13进入第二过滤装置7,同理再次过滤后,水流到达第二过 滤装置7的底部,此时一部分的水流通过动力泵20进入输水管19,再通过上水管出水口 21 返回到鱼缸缸体内,另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三挡板11的进水口 14进入到第三过滤装置8中 再一次被过滤,水流最终通过动力泵20和输水管19全部返回到鱼缸2内。
[0023] 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挡板10和第三挡板11的后隔板13的顶 部高度低于前隔板12且第三挡板11的整体高度低于第二挡板10,第二挡板10的整体高度 低于第一挡板9,这种阶梯式结构使过滤器中的水可以很容易的流入到各个过滤装置中。
[0024] 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第二过滤装置7和第三过滤装置8中的输水管 19设于过滤滤材18中间,其下水管处安装有动力泵20,动力泵20安装于水下,使得该过滤 设备达到了超静音的使用效果。
[0025] 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滤材18由上自下分别为自生化棉22、 粗生化棉23、生化球24、中生化棉25、生化环26、细生化棉27。
[0026] 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侧过滤器项部应低于鱼缸缸体项部10-15cm,使 过滤好的清水可以更快回流到鱼缸2中。
[0027] 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三组过滤装置内的过滤滤材18设为可拆卸结 构,同时第二过滤装置7和第三过滤装置8中的过滤滤材18与输水管19之间也采用可拆 卸结构,使过滤滤材可轻易的拆装清洗,并且三组过滤装置的水流方向均为自上而下过滤, 使得越上层的滤材累积污垢越多,而上层的滤材很容易拆洗,这样极大的减轻了滤材的清 洗负担。
[0028]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三组过滤装置强制生化过滤,污水自上而下通过滤材进行 了三次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可将水中肉眼可见的异物和肉眼看不见的无机物完全滤除, 极大的提高了污水的过滤效果,且其外形美观、占用空间小,比底部过滤装置更占优势,适 合中型、大型鱼缸2使用。
[0029] 本说明书中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 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 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 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有 箱体、输水通道、过滤装置和电器盒,其中并列于输水通道后设置有三组过滤装置,所述输 水通道与第一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挡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挡 板,第二过滤装置与第三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三挡板,其中,第一挡板为一层隔板,第二挡 板及第三挡板均由前后两层隔板组成,前隔板底部开设有一个进水口,后隔板的顶部高度 低于前隔板;所述第三挡板的整体高度低于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整体高度低于第一挡板; 所述鱼缸靠近缸体底部设有一层玻璃板,玻璃板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入水口,玻璃板与鱼 缸缸体底部之间的通道与过滤器本体的输水通道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内设有过滤 滤材,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过滤装置内设有过滤滤材及输水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 过滤装置中的输水管设于过滤滤材中间,其下水管处安装有动力泵,上水管出水口通过鱼 缸缸体侧面的开口伸入鱼缸缸体内,所述动力泵与箱体上方的电器盒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滤材由上自下分别为 白生化棉、粗生化棉、生化球、中生化棉、生化环、细生化棉。
5. 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过滤器顶部应低于鱼缸 缸体项部l〇_15cm。
6. 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过滤装置内的滤材设 为可拆卸结构,同时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过滤装置中的过滤滤材与输水管之间也采用可拆 卸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鱼缸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缸体玻璃板的入水口 处安装有过滤网。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840969SQ201420241027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魏海星 申请人:魏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