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珊瑚移植底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632阅读:1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珊瑚移植底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珊瑚养殖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珊瑚移植底托。



背景技术: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综合效益的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典型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对调节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造礁石珊瑚隶属于刺胞动物门(Cnidaria)、珊瑚虫纲(Anthozoa),石珊瑚目(Scleractinia),是组成珊瑚礁生态系统最基础的物种,对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沿海地区人口持续增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人为和自然的多重压力,严重导致造礁石珊瑚白化现象的加剧,进而致使全球珊瑚礁严重退化。据全球珊瑚礁监测网(GCRMN)2011年的评估报告,目前世界上75%的珊瑚礁正遭受来自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威胁,过度捕捞,海岸带开发和污染等等区域性因素对全世界60%的珊瑚礁构成快速直接的威胁。全球19%的珊瑚礁已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无法修复。除非采取有效管理,否则35%的珊瑚礁将在未来数十年内消失。

珊瑚网圃是珊瑚移植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装置之一,呈通透格栅结构,但目前在珊瑚移植往往采用水下粘胶、水泥或绳索等方式直接固定于珊瑚网圃上,但这样的固定方式往往经受不住海洋浪涛和生物的影响,且稳定性不佳,尤其是台风季节,珊瑚移植存活率大大下降。因此急需一种简便且结实牢固的装置解决珊瑚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珊瑚移植底托,克服自然海域的不利环境,让珊瑚在珊瑚网圃中稳定迅速地长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珊瑚移植底托,其中,包括珊瑚杯、与珊瑚杯连接的螺帽,所述的珊瑚杯包括用于承托珊瑚枝块的托盘,固定于托盘下部的底柱,底柱的下部设有螺牙,螺牙与螺帽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整个珊瑚移植底托所用材质均为陶瓷。

珊瑚杯包括托盘和底柱两部分,整个结构为一体式的陶瓷结构。

托盘为圆柱体盘状结构,被用作于承托珊瑚枝块,托盘内可填充一种环保的粘胶剂,用以粘固珊瑚枝块,移植的珊瑚枝块稳固连接在托盘上,不易脱落。托盘高度为1.5-3.0cm,侧边厚度为0.15-0.5cm,底层厚度为0.2-0.5cm,内腔深度为1-3.8cm,内腔直径为3-6cm。

底柱为圆柱体,上部连接托盘底部中心,底柱1/2以下设有螺环旋绕的螺牙,螺牙为粗型,螺距为2-4mm。底柱直径为1.5-2.5cm,长度为5-10cm。

螺帽为六角结构,与底柱螺纹相匹配,可沿底部螺牙旋合至底柱中部,螺母对角长为3-5cm,厚度为2-3cm。

实施时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托盘上填充粘胶剂至与托盘口平行,迅速将待移植珊瑚枝块的底部插入托盘正中央,插入部分约为托盘2/3深度。

2、待粘胶初固化后,潜水员将埋植有珊瑚枝块的托盘插入珊瑚网圃网格中,底柱穿过珊瑚网圃,在网圃下将螺帽旋合上底柱直至与网圃卡紧。

3、待珊瑚枝块蔓延至杯沿,将珊瑚底托拆卸,用压力钳在底柱与托盘底交接处弄断,再将托盘底部通过水下粘胶剂固定在礁石或死亡珊瑚骨架上,让其蔓延扩散。另外,在礁石或珊瑚骨架上打孔,深度比底柱略长,注入水下粘胶剂,将珊瑚杯底柱插入孔中进行固定,以便珊瑚枝块的快速扩散。

本实用新型特点:

1、珊瑚杯托盘内可填充一定厚度的粘胶剂。迅速将移植的珊瑚枝块插入杯内2/3深度,等待半分钟可迅速初固定于托盘上。

2、底柱下端设有螺环旋绕的螺牙,螺牙为粗型,螺距1.5-4mm,螺纹旋合长度为3-5cm,粗螺纹抗风浪性能更高,并且方便水下潜水员快速螺旋固定。

3、底柱与托盘为一体式结构,待珊瑚枝块生长蔓延至杯沿上,运用压力钳可将底柱与托盘分离,分离后的托盘底部采用水下粘胶剂可固定在自然珊瑚骨架或石礁上。

4、底柱与托盘为一体式结构,待珊瑚枝块生长蔓延至盘沿后,可以在海底运用钻枪在礁石或同种死亡珊瑚骨骼上打孔,孔的直径1.5-2.5cm,深5-10cm,往孔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下粘胶剂并将珊瑚杯插入可进行固定。

5、托盘高度为1.5-3cm,移植后珊瑚可蔓延至托盘外礁石或珊瑚骨架上而不受限制。

6、螺帽呈六角结构,厚度为2-3cm,对角线长3-5cm,大于珊瑚网圃的网格对角线长度,其抗风浪能力高且方便潜水安装员旋钮操作。

7、螺帽与珊瑚杯底柱利用螺纹旋合,夹在中间的珊瑚网圃上下受力,三者紧密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整个结构为陶瓷材质材料简单,安装方便、建造成本低,且对海洋环境环保无污染。

2、底柱下端采用粗型螺牙,螺帽通过螺纹旋合靠近托盘,两者与珊瑚网圃紧密结合,结实耐用且抗风浪能力高,即使在台风季节,珊瑚枝块脱落率低,从而提升珊瑚移植存活率。

3、整个珊瑚底托拆卸方便便,当珊瑚枝块生长蔓延至杯沿,可将珊瑚枝块通过插入或粘合的方法移植至自然海域死亡珊瑚骨骼上或礁石上,操作简单,并且不影响珊瑚枝块蔓延至杯外快速扩散。

4、通过运用珊瑚底托,大大提升了移植效率,并且促进了自然海域珊瑚礁的修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珊瑚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帽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珊瑚移植底托,其中,包括珊瑚杯、与珊瑚杯连接的螺帽3,珊瑚杯包括用于承托珊瑚枝块的托盘1,固定于托盘1下部的底柱2,底柱2的下部设有螺牙4,螺牙4与螺帽3连接。

本实施例中,托盘1为圆柱体盘状结构。托盘内填充用以粘固珊瑚枝块的粘胶剂。托盘1高度为1.5-3.0cm,侧边厚度为0.15-0.5cm,底层厚度为0.2-0.5cm,内腔深度为1-3.8cm,内腔直径为3-6cm。底柱2为圆柱体,上部连接托盘底部中心,底柱2的1/2以下设有螺环旋绕的螺牙4。螺牙为粗型,螺距为2-4mm。底柱直径为1.5-2.5cm,长度为5-10cm。螺帽为六角结构,与底柱螺纹相匹配,沿底部螺牙旋合至底柱中部,螺母对角长为3-5cm,厚度为2-3cm。

安装时,在托盘1上填充粘胶剂至与托盘口平行,迅速将移植珊瑚枝块底部一部分插入至托盘中央约2/3深度。待粘胶剂初固化后,将珊瑚移植底托转移至水下,将珊瑚杯在珊瑚网圃格栅上进行固定,底柱2穿过网圃格栅,一只手固定托盘1,另一只手将螺帽3慢慢旋合上底柱2底部的螺纹4,直至与网圃卡紧。待珊瑚生长延伸至杯沿,将珊瑚底托拆卸,可用压力钳在底柱与杯底交接处弄断,再将珊瑚杯通过水下粘胶剂粘结在礁石或死亡珊瑚骨架上。另外,在礁石或珊瑚骨架上打孔,深度比底柱2略长,注入水下粘胶剂,将底柱2插入孔中固定,由此珊瑚枝块在自然海域中可自然迅速延伸。

本实用新型已分别于在广东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和深圳东部大鹏湾大澳湾海域实施,进行海底监测,发现珊瑚移植体存活率在90%以上,成活率相对传统固定方式大大提高,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