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磨损的农用枝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336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磨损的农用枝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磨损的农用枝剪。



背景技术:

修枝剪刀是用于修剪园林中各种灌木、树枝的常用工具,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园林建设当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刀口开启和闭合容易造成剪刀刀体的磨损,经常需要更换刀片,但是在更换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外壳拆开,更换比较麻烦,还比较费时费力,或者只有使用新的修枝剪刀,但是会增加园林的维护成本;若采用电动型的修枝剪刀,由于需要的能量大,则驱动装置在传输时噪音较大,并且能耗大,也比较容易磨损,造成园林维护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磨损的农用枝剪以达到枝剪的内部自动润滑、防止枝剪剪刀的磨损。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解决现有的农用枝剪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自动润滑、枝剪剪刀易受到磨损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磨损的农用枝剪,包括枝剪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剪刀体上铰接有枝剪刀,枝剪刀的端部连接有储油筒体,储油筒体的端部设有密封盖;所述枝剪刀靠近枝剪刀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油孔,枝剪刀的另一侧壁上密封连接有与出油孔连通的壳体;所述枝剪刀体与储油筒体之间设有压油缸,压油缸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与储油筒体连通,出油管与壳体连接,进油管和出油管上均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枝剪刀体与储油筒体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压油缸包括缸体和滑动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与枝剪刀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缸体与储油筒体垂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筒体的中部设为内凹弧形状。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本申请的农用枝剪的枝剪刀侧壁上设有出油孔,出油孔连通的壳体设有对其供油的压油缸,由于压油缸位于枝剪刀体与储油筒体之间,所以在枝剪工作的过程中便可对壳体的密封空间进行持续的供油,达到枝剪刀润滑的作用,防止其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2.单向阀的设置保证了压油缸的正常工作,在压油缸的活塞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将储油筒体持续的压入壳体内,对枝剪刀进行润滑;

3. 储油筒体的中部设为内凹弧形状,增加枝剪刀体与储油筒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距离,保证压油缸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磨损的农用枝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磨损的农用枝剪的A向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磨损的农用枝剪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枝剪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剪刀体1上铰接有枝剪刀2,枝剪刀2的端部连接有储油筒体3,储油筒体3呈条形状,相当于枝剪刀2的把手,储油筒体3的端部设有密封盖4,密封盖4与储油筒体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用于灌输润滑油;所述枝剪刀2靠近枝剪刀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油孔5,枝剪刀2的另一侧壁上密封连接有与出油孔5连通的壳体6,壳体6与枝剪刀2的侧壁形成一个密封的输油空间,输油空间的润滑油从出油孔5中挤出到枝剪刀体1的摩擦面上;所述枝剪刀体1与储油筒体3之间设有压油缸7,压油缸7将储油筒体1内部的润滑油压入到壳体6内部,压油缸7设有进油管8和出油管9;所述进油管8与储油筒体3连通,出油管9与壳体5连接,进油管8和出油管9上均设有单向阀10,进油管8的单向阀10保证储油筒体1的油单向运入压油缸7中,出油管9的单向阀10保证压油缸7的润滑油单向运输至壳体6中。

枝剪刀体1与储油筒体3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12,回复弹簧12的两端分别抵在枝剪刀体1和枝剪刀1上,回复弹簧12为枝剪的开启提供反作用力。

压油缸7包括缸体13和滑动设置在缸体13内的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的端部与枝剪刀体1垂直固定连接,活塞杆14的另一端设有与缸体13相匹配的活塞;所述缸体13与储油筒体3垂直固定连接。

储油筒体3的中部设为内凹弧形状,用于增大枝剪刀体1与枝剪刀2之间的距离,便于放置压油缸7于两者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