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打药机,特别涉及一种药、水分离的抽水式打药机。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病、虫、草、鼠等的危害。为使农作物免受或少受损失,通常会使用化学农药对农作物的病、虫、草、鼠等进行防治。其中,使用化学农药时最常用的方法为喷雾法。喷雾法是指将农药用水配成乳浊液或者悬浊液后,用泵体将将液态农药喷撒成雾状分散体系的施药方法。喷雾法通常需要打药机配合,传统的单人操作的打药机一般为背负式,作业人员将配比好的药液装到药筒中,然后采用泵体将药筒中的药液喷出。这种打药机由于药液为配比号的溶液,受到容量限制,持续工作时间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打药机采用配比好的药液,受容量限制,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抽水式打药机,装填浓缩药液,现场吸水进行稀释,延长续航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水式打药机,包括背囊,背囊上设有喷药泵和药仓,药仓内装有浓缩药液,背囊还连接有吸水管道,所述吸水管道底端为浮体,浮体中心设有向上打通的单向阀,单向阀通过软管连接三通接头的进水端,三通接头进水端设有进水开关,进水开关设有多个控制不同流量的调节挡位,三通接头还包括与药仓相连的进药端、水和浓缩药液混合后输出的出口端,三通接头出口端通过进药管连接喷药泵。本装置适合水田或者湖边、河边、水沟边使用,将浮体直接漂浮在水面上,启动喷药泵,产生吸力,根据最终需要喷出的药液浓度调节进水开关的挡位,三通接头的进水端通过浮体单向阀、软管吸水,三通接头的进药端从药仓抽取浓缩药液,混合后从三通接头出口端送出,进入喷药泵雾化喷出。本装置背囊内携带浓缩药液,在使用现场抽水稀释,携药量大大增加,提高了续航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三通接头出口端和喷药泵之间还设有可调的流量阀。流量阀可以调节喷药泵的喷药量。
作为优选,所述三通接头出口端和喷药泵之间还设有透明试管,透明试管一侧设有观察窗。可以通过透明试管观察药液的物理性状,初步判断药液混合情况和混合浓度。
作为优选,所述三通接头出口端和喷药泵之间还设有透明试管,透明试管一侧设有观察窗,透明试管设置在流量阀的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三通接头出口端和流量阀之间采用胶管连接,流量阀的阀芯和透明试管前端直接插接密封,透明试管与喷药泵之间采用胶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三通接头固定在背囊上,三通接头与喷药泵之间的管路外侧设有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浮体的底面设有滤网。避免水中的杂物堵塞管路
作为优选,所述背囊上喷药泵设置在药仓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背囊内携带浓缩药液,在使用现场抽水稀释,打药机的携药量大大增加,降低负载,提高了打药机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通接头的药、水混合示意图。
图中:1、背囊,2、浮体,3、单向阀,4、滤网,5、软管,6、三通接头,7、进水开关,8、胶管,9、流量阀,10、透明试管,11、进药管,12、进水端,13、进药端,14、出口端,15、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抽水式打药机,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背囊1,背囊上部为喷药泵、下部为药仓,药仓内装有浓缩药液。
如图1、2所示,背囊连接有吸水管道,所述吸水管道底端为浮体2,浮体底面设有滤网4,浮体中心设有向上打通的单向阀3,单向阀通过软管5连接三通接头6的进水端12,如图3所示,三通接头进水端12设置进水开关7,进水开关设有多个控制不同流量的调节挡位,三通接头还包括与药仓相连的进药端13、水和浓缩药液混合后输出的出口端14。三通接头出口端通过胶管8连接流量阀9,流量阀包括流量转轮和阀芯,流量阀的阀芯插设在透明试管10的前端并密封。透明试管的后端通过胶管连接进药管11,进药管为与喷药泵相连的弯管。三通接头6固定在背囊1上,三通接头后侧的管路外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在透明试管处开设观察窗15。进水开关7、流量阀9的流量转轮伸出壳体外侧。
三通接头后侧的管路以流量阀为界限分上下两层折返布置,流量阀的前侧管路在下,后侧管路在上。
本装置适合水田或者湖边、河边、水沟边使用,将浮体直接漂浮在水面上,启动喷药泵,产生吸力,根据最终需要喷出的药液浓度调节进水开关,三通接头的进水端通过浮体单向阀、软管吸水,三通接头的进药端从药仓抽取浓缩药液,混合后从三通接头出口端送出,进入喷药泵雾化喷出。本装置背囊内携带浓缩药液,在使用现场抽水稀释,携药量大大增加,提高了续航能力。